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通州城临海而建,此时有岳云的战舰在海上唿应,他也不担心断了补给。
这通州城能够提供补给,当然他们也能够运输补给过来,按照萧铭的命令,他要把通州城打造成进攻金陵城的桥头堡。
下达了诸多命令之后,叶青云立刻派遣士兵向青州传递通州战况,并且将此次通州战役的详细情况汇报给萧铭。(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章 免赋到期
俗语言七月流火,这是一年温度由炽热转凉的标志。
通州之战三日之后,关于通州战事的情况传到了青州,而这段时间转炉炼钢生产线也在稳步建设当中。
“殿下,此次出其不意拿下通州,魏王反应过来之后必然大举来攻,此时当让岳云率领一部分战舰前往金陵城附近江面游弋以让魏王忌惮,同时也要让鲁飞派出骑兵前往淮州佯装进攻以牵制魏王的兵力。”
按照当前的军中制度,此次通州战报首先被送到了牛手中,拿到战报的牛第一时间同萧铭商量此事。
闻言,萧铭点了点头。
这通州的位置便是现代的南通,是个东面临海,南面临江的地方,从通州南面的长江一直向西便是魏王王府所在的金陵城。
这次他拿下通州一个是为了报复魏王扣押他的商船,一个则是为了在魏地的腹地砸下一根钉子,这根钉子会时刻让魏王感到疼。
同时,彻底掌握通州也等于他有了一个稳定的沿海补给点,这海上贸易也算是有了一个中转站。
“论守城,谁能比得过本王的士兵,这次本王让岳云带去了五百门守城炮,这些守城炮都是正规火炮,可不是卖给魏王的外销型火炮,即便他想用登州军的破城之法恐怕也做不到。”
“是呀,咱们的炮兵还不第一时间就把他的火炮杀掉!”牛笑眯眯地说道,现在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当初萧铭要特意搞出一批外销型火炮了。
原来那时他就为今日这种情况考虑了。
将叶青云送来的战报交给牛,萧铭说道:“既然如此,就按照都督说的,现在即可下令南征军佯攻淮州。”
“是,殿下。”牛应了声是,转身离去。
目送牛离去,萧铭看向挂在正殿中的大渝国的地图,此时魏王的封地被他着重标记起来。
魏地一共十三个州,其中彭州属于北方的大州,现在他控制了彭州等于是控制了魏地十分之一的北方领土。
现在他又占领了通州,如今十三个州只剩下十一个州,而至于这淮州则是当代的淮安一代,与彭州紧紧相邻,这正是他下一步准备进攻的地方。
不过似乎有鉴于彭州之战的失败,魏王这次不但增兵淮州,而且还运来了五十门火炮架设在淮州城墙上。
对于这个魏王做出的反应,萧铭泰然处之,毕竟无论魏王拿出多少火炮对他来说都没有威胁。
甚至可以说萧铭不怕大渝国内任何一只军队,他的军队能和蛮族这样的顶尖军队过招,又怎会害怕这些闻蛮色变的军队。
他唯一担心的不过是这些势力联合来进攻他,论单打独斗他倒是可以游刃有余,毕竟他的火器部队建立也快两年时间了。
无论是士兵的思想还是军队的正规化都不是这些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组织纪律涣散的军队能够比的。
地图上彭州已经被他画了一个x,现在他又在通州上画了一个x,这两个x一个在南,一个在北,正如一张巨口准备吞噬魏王的封地。
正在思考下一步对魏地的战略,这时庞玉坤在通报之后到了正殿。
“殿下,斐阁老派人从彭州运来的物资到了,粮食,布匹,食盐,茶叶,生丝,瓷器都有,彭州的豪族虽说带走了不少金银细软,但是大部分的财产都留了下来,除了这些东西还有数万头耕牛,斐阁老让老臣代为问殿下,这批耕牛是留在彭州城还是送到封国境内。”庞玉坤一口气说道。
“自然是留给彭州的百姓,难道彭州现在不是本王的封国土地吗?”萧铭反问道。
庞玉坤一时间还没有反应过来,这时才勐地醒悟道,他苦笑道:“老臣倒是煳涂了,殿下如今是要将彭州并入封国,现在又怎能厚此薄彼呢?”
萧铭点了点头,“就是这个道理,你给斐阁老回信,就说彭州之一切事务皆按照封国州县处置,要让彭州百姓尽快融入封国。”
“是,殿下。”庞玉坤说道。
顿了一下,庞玉坤又说道:“殿下,如今三年之期已过,按照道理现在该征收农赋了。”
“当初本王答应封地百姓免除三年赋税,你这么说也的确到了时限了,不过今年的收成到底如何?”
“相比于去年的干旱,今年的粮食倒也算得上是丰收,而且今年青州附近州县大规模试种土豆,也是收获颇丰,百姓们的日子倒是不愁吃喝。”庞玉坤笑道。
在他看来,现在的封国当真是欣欣向荣,百姓们衣食无忧,安居乐业,甚至还有余钱拿出来购买各种商品。
如今商会贩售的肥皂,食盐,白糖等物资在封国境内反而是卖的最多的,可见现在封国百姓手中还是有些余钱的。
“如此这农赋便开始征收吧。”
萧铭沉吟着说道,现在他不可想穷大方了,现在军队东征西战耗费巨大,这打出去的子弹和炮弹都是银子,何况还有不断建造的战舰和火炮,火枪。
这段时间军队装备的革新是快了,但是这都是以萧铭提高军费占比的前提下实现的。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在长安之乱之后,物价飞涨,这各类物资的价格都是翻一番,而这也导致庞大的军费支持成为封地的财政负担。
何况随着政务的细化,这政务支出也多了起来,同时还有遍及封国的公孰,为了普及教育,他现在一直在赔本赚吆喝。
如此种种都让他不得不征收农赋,毕竟在这种农耕为主体的社会体制,农赋依然是税赋的大头。
不过虽说要征收农赋,也不能用力过勐。
他和庞玉坤商议的结果是每亩地只取十分之一,如此一来便足以保证百姓们的生活不受什么影响。
“是,殿下,既然如此,下官便贴出告示,顺便让青州报社将此事刊登在报纸上。”庞玉坤沉吟了一下说道。
萧铭点了点头,“还有,这赋税一定要明确下来,各州府衙不准巧立名目乱收税,否则到时候可就不要怪本王动刀子。”(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一章 同荷兰人的交易
“是,殿下。”
庞玉坤神色郑重。
他这内阁首辅统领封国政务,这从什么地方为府库寻找银子是他的首要任务。
现在若是什么地方需要花银子,萧铭第一件事便去找他,正因为如此,他时刻记着这农赋恢复的时间,而且萧铭提及这官员的事情也不是无的放矢。
事实上大渝国的赋税相当混乱,而且三年前封国各地府衙收取农赋也是颇多乱象,更是有些胆大包天的官员多收,惹得百姓群情激愤。
这次恢复农赋,他和萧铭一样同样担心会趁机徇私舞弊,毕竟这农赋是交到当地府衙的,而根据他在官场混了这么多年的经验,肯定会有官员在“损耗”一事上做文章。
在大渝国这损耗一向极为流行,简单来说在百姓交粮的时候会使用一种斗进行称量,在称量的时候难免有些粮食会洒在地上,这些粮食府衙是不允许百姓捡回去的,于是被称为损耗。
更有甚者,有的官员会临门提上一脚,让斗上的粮食掉在地上,如此一来,百姓需要补上不够的斤数,这样一来等于百姓得多交粮食。
而这些“损耗”便成了官员自己的囊中之物。
萧铭现在提及此事,也是提醒他这件事,在大渝国官场的弊病不能在封国的官场上重演,否则这个大渝国**的官场又有什么区别。
应承了这件事,庞玉坤准备回去,这时李开元在仆役的引领下到了府衙。
见到庞玉坤,李开元说道:“庞首辅,下官正要找你,这次从彭州送来的生丝,瓷器,茶叶能否交给商会,下官马上和荷兰人做一笔生意,现在急缺这些货物。”
“交给你可以,但是你可要换成银子充入府库。”庞玉坤脸上的肌肉抖动,一副不忍的神色。
“哈哈哈,庞长史安心,这是肯定的,无论赚多少银子,下官最终不还是交给阁老您吗?”李开元笑嘻嘻地说道。
庞玉坤摇了摇头,这李开元一向是油嘴滑舌,他说道:“我现在回去便给安排此事。”
李开元闻言拱了拱手。
庞玉坤转身离去,这时李开元转向萧铭,说道:“殿下,荷兰人的商船已经抵达登州港口,荷兰人派来的使者告诉下官此次交易只用白银,下官拿不定主意,特来询问殿下。”
“你去告诉荷兰人,我们只要一半的白银,剩下的一半让他换成货物。”
对萧铭来说,现在实际的货物比银子更加实际,但是随着封地商业的繁荣,银子这种硬通货也不能少,所以衡量之下,他各去一半。
“那么殿下需要什么货物呢?”李开元问道。
“硝石,硫磺,铁矿石,剩下的银子都换成这些吧。”萧铭说道,现在这是他最需要的战略物资。
李开元点了点头,继续对萧铭说道:“殿下,除此之外,下官准备派遣商船前往楚地,将青州的货物卖到楚地去,这次除了往常的货物,还增加了白砂糖和摆钟。”
“哦?摆钟也要贩售出去吗?”萧铭问道。
“是的,殿下,现在钟表工坊已经生产出来了一百台摆钟,楚地的商人很喜欢这些货物,要求我们运到楚地去,这银子都交。”
萧铭问道:“你把这摆钟每台卖了多少银子?”
叹了口气,李开元说道:“若是以前下官定然就能买到五万两一个,只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