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钢铁皇朝-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皱了皱眉头,萧铭说道:“他人唾弃又何妨?你难道不知道这医学院是为了治病救人吗?医者仁心难道都是放屁吗?说到底你们还是一群沽名钓誉,为自己私利而暗藏龌龊之心的人,坏了传承是假,担心被他人抢了饭碗才是真吧。”

    “这…这……“孙医官顿时哑然,萧铭的话让他一时间无法辩驳,他不得不承认萧铭说到了点子上。

    在大渝国医者是一个油水丰厚的营生,现在萧铭这么乱来早就让封国内的医者不满,在背后也有议论之语。

    只是因为萧铭地位稳固,深的民心,谁也不敢多说什么,封国豪族萧铭都敢杀,何况是他们这些行医的。

    冷笑一声,萧铭说道:”被本王说中了吧,其他人本王不问,本王只问孙医馆能不能放下门户之见将一生所学倾尽传授给学员们?“

    孙医官的额头冒着冷汗,如此无异于被萧铭拿着剑顶在胸口,但是思虑千转,他也不该说是或不是。

    见孙医官还在犹豫,萧铭伸手将桌案上的三本医书收了起来,他说道:“既然孙医官这么看重规矩,本王就将这医书收回,你们吝啬传授才学,本王也很吝啬这些医书,什么时候孙医官想清楚了本王再还给你,如果想不通,这医学院的主官就该换人了。“

    话说道最后,萧铭的口气越发严肃起来。

    孙医官的脸色越发苍白,萧铭这是逼他与其他医者划清界限。

    犹豫了一下,他说道:”请殿下容下官再思虑几日。”

    萧铭点了点头,示意庞玉坤和他一起离开。

    二人到了门外,庞玉坤问道:“殿下,孙医官恐怕没法轻易迈过这道坎,毕竟医术一向是父传子,师传徒,而且门下弟子的数量都有严格的要求。”

    “迈不过这道坎,本王就找能够迈过这道坎的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本王就不信打不破这民间的教条。”萧铭有些生气。

    他不反对尊师重道,反对是这种以师徒关系维系的小圈子,正是因为这种把学术关起门来自己人玩的思维才会导致大量的技艺失传,因为很多人受到这种思想的毒害,宁肯将手艺代带入黄土也不肯轻易授给他人。

    现在萧铭就是要打破这种旧思想,让每个人想要学习手艺的人都能轻松接触到这门知识,否则他办学就失去了意义。

    庞玉坤闻言露出一丝苦笑,他说道:“殿下,这医者倒是其次,殿下可知道曲阜的孔家?“

    “曲阜孔家?你说的是郓州境内的曲阜?“萧铭问道。

    “正是,孔家一脉朝代定居曲阜,乃是儒家正统,每代家主都会被封为衍圣公,当代孔家家主孔洪明依然如是。“庞玉坤说道:”若是论起贵族,这孔家才是大渝国第一贵族呀。“

    萧铭疑惑地看了眼庞玉坤,此时庞玉坤提及曲阜孔家必然是有意为之,而且到现在他也不清楚庞玉坤是遵从什么学术,他笑着说道:”本王倒是忘了封国之内还有这大渝国第一贵族,怪不得这青州的书生一个个这么死心眼,一口一个儒家正统,不过庞首辅说起这个,莫非是让本王前往拜访孔家,寻求孔家的帮助?“(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六章 庞玉坤的真面目

    “殿下误会了,下官并非此意。”

    二人穿行在博文学院的走廊中,庞玉坤面露沉思之色,欲言又止。

    见状,萧铭说道:“有什么话就直说,什么时候你也变得这么婆婆妈妈,一点也没有了往日的身为言官时候的爽快了。”

    庞玉坤苦笑一声,他说道:“殿下,此事涉及到孔家,下官也不敢轻易言说,毕竟下官尊奉法家学说,若是说了难免有倾轧儒家的嫌疑。”

    萧铭倒是从来没有问过庞玉坤尊奉的学术,如今庞玉坤提起,他倒是有些惊讶,“怪不得你在朝中得不到重用,恐怕这也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吧。”

    “正是,法家严酷,刚则易折,这正是下官的不足之处。”庞玉坤说道。

    萧铭笑了笑,不过他突然想起了什么,他说道:”不对,既然你尊奉法家,又如何能够参加科举?“

    闻言,庞玉坤苦笑一声:”说起来下官惭愧之极,为了进入朝堂下官不得不委曲求全,苦读诗书,但是内心真正看中的还是法家学术,因为在下官看来,如今这番乱世只有法家方可兴国。“

    ”原来如此。”萧铭来自现代,他倒是对法家,儒家这种百家之术一视同仁,倒是没有什么极端的见解,因为他遵循的是实用主义。

    主要对发展有利,都可以拿来用,不过要是这种学术影响到了发展,那他就不得不重视起来。

    话题说道这里倒是有些歪了,萧铭继续问道:“那么庞首辅提及曲阜孔家到底为何?“

    “此次政改据说惊动了曲阜的孔家,而且殿下在封国诸多作为似乎也遭受了非议,今日见到医学院这件事,下官突然想起便顺口说说。”

    “哼,本王又不是依靠士大夫统治封地,即便他孔家说些闲言碎语又能如何?“萧铭淡淡说道,王宣倒是给他送过一些关系曲阜孔家的消息。

    和庞玉坤说的一样,在孔家所在的曲阜他倒是受到了不少抨击,尤其是说他重视商业,将奇技淫巧摆在四书五经之前,违背儒教宗旨之类的。

    不过在他看来,这些儒门子弟最不满的其实是他自从之藩青州,从来没有去拜访过曲阜孔家。

    而萧文轩在登基的时候甚至都亲自来过曲阜拜庙,这正是彰显了曲阜孔家在天下儒生心中地位之高。

    一个皇帝尚且如此,他这个封国藩王倒是不重视孔家,不去孔家拜访,不任用一批孔家门下的官员,萧铭这种行为倒真是让孔家不爽快了。

    庞玉坤小心地说:”殿下说的极是,不过此次政改,出现这么官员空缺,从下官得到的消息来看,这孔家似乎很动心,孔家门下的子弟也都跃跃欲试。”

    “你的意思是他们准备跟本王要官?“萧铭问道。

    “应该是的,不过恐怕不仅于此。”

    “哦?“萧铭眉头皱了起来。

    其实他一直在避免和曲阜孔家发生矛盾冲突,因为现在他底子还有点薄,儒家在大渝国还是正统,虽说他很想打破这顶扣在头上的帽子,但是一时半会儿还不敢轻举妄动。

    毕竟在大渝国中三教九流才是社会的基石,这三教中分为儒教,道教,佛教,现在这儒家思想不仅仅是一门思想,而是一种官本位的信仰。

    而大渝国的百姓和官员都是儒教的信徒,说的严重一点,这是朝代的国教,正所谓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相辅相成影响着这个时代。

    也正是以为如此,朝代变幻,而曲阜孔家如同圣地一般从来没有遭遇战火,还被代朝廷供奉。

    自从成为萧铭下第一人,庞玉坤也是操碎了心,不过此事他有些私心,那就是向萧铭兜售法家思想,在他看来如今的儒家已经不能带领大渝国走向复兴,当前应该提倡法家。

    本来一直没有提出法家之事是因为担心萧铭和其他人一样是视儒教为国教,但是政治改革之中,萧铭将监察院独立出来,而且明确了司法的地位之后,他感觉出萧铭似乎有自己的独特想法,于是终于鼓起勇气提起。

    而现在萧铭口气让他更加确信萧铭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藩王。

    “殿下,他们恐怕是要殿下遵循儒家学说,让殿下收回一些不符合儒学的政令,在下官看来儒家学说有可取之处,也有不可取之处,可取之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匹夫之责,朝闻道,夕可死的追求,不可取之处则在于太过迂腐,压抑人心,钳制思想,下官斗胆建议在博文学院建立法学院,重现当年百家争鸣之态。”庞玉坤说道。

    虽然庞玉坤没有明说,但是话中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那就是让萧铭重视其他学说用来抗衡儒学在官场中的影响。

    而现在萧铭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庞玉坤对自己异常大胆的政令没有极力阻止,相反却帮助他推行的原因,原来这庞玉坤只是躲在儒家外表下的法家信徒。

    他明白庞玉坤这时提出建立法学院也是预感到了危机,不过他的话倒是符合萧铭的想法,于是他说道:”庞首辅说得对,百家争鸣才能彰显青州的强盛和不同,既然如此,本王就允许你筹建法学院,将法学院从政务学院独立出来。“

    庞玉坤闻言大喜,他说道:“殿下真乃大仁大智,谢殿下恩典。”

    “你先不必谢我,既然本王答应你建立法学院,以后本王被儒家攻讦的时候,你们可不能当缩头乌龟。”萧铭说道,他答应庞玉坤自然是为了制衡儒家一家独大的情况。

    其实对萧铭来说,他最希望见到的情况是儒家为他所用,让儒家推行他设定的新儒学,彻底改变千年来的民族思维方式。

    但是他儒家是大渝国的根据,他现在不过盘踞小小青州之地,根本做不到改变整个儒家阶层,所以只能暂时搞个百家争鸣来在封地制衡儒家阶层,毕竟对治病也不能用药过勐。(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七章 雍王抵达

    面临考试的氛围在博文学院渐渐浓郁起来。

    二人巡查一下考场的位置,确定了设置的考场次序,这次出了博文学院。

    一路上庞玉坤自然是兴奋不已,萧铭答应了他的要求,等于是认同了他尊崇的学说,这对他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而且他还能够在法学院将法家的思想发扬光大,这恐怕也是千年来法家最有希望的时刻了。

    见庞玉坤如此兴奋,萧铭不由摇了摇头,其实法家的思想很直白,就是依法治国,不徇私情,这点用在律法上十分得当。

    即便庞玉坤不提倡法学家他也会建立法学院培养律法方面的人才,现在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又得到了庞玉坤的感激,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