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启风云-第3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想问吴千户两句,一是你抢的财物在哪里?二是你回来后为什么不向监军解释?”

    黄道周这两句话直接命中吴三桂的要害了,抢了东西去了哪里?拿出来看就可以知道你是不是只抢女真人,当时因为时间紧你可以不解释,但是按规矩你回来后就应该给个说法但是你没有。

    吴三桂想了想说:“从辽阳出来后忙忙乱乱的没顾得上,到西平堡后又安排人挖双台子河,回到锦州后没多久又去了义州昨天才回来。本来中途也能抽出时间好好解释一番,但我确实忘了请黄大人和张、谢两位大哥原谅。抢到的东西当场撒了一些给周围百姓,想到大火也许会烧到他们的房子心中过意不去,让他们捞点好处也算是有点补偿,其它的我都给了手下的弟兄们了,我是一分没留不信你们搜。”说完张开双手做出让人随便搜的样子。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肯定吴三桂说把抢来的东西撒了一些给当地百姓是撒谎,也可以肯定给手下分了一些是确有其事,反正一个能查证一个死无对证。黄道周没有关心其它,只对吴三桂撒东西一事比较上心,他看着吴三桂说:“我不管你是真撒假撒,你就说说你为什么要把抢来的钱撒给当地百姓?你不觉得那样做有些傻吗?”

    天知道吴三桂确实撒过财物不过不是真想撒的,抢来的东西什么都有零零碎碎的装不下只有将大的不值钱的抛撒些,其中确实有意往看着贫苦的人身边撒过。见黄道周问于是回答道:“劫富济贫啊,听说书的说水浒里说的。”

    黄道周点了点头说:“你不遵制度要罚,在辽阳劫富济贫要奖,两件事功过相抵不奖不罚。但是我要提醒你一句,就是这样的事今后都不能做了,否则的话就是两个错误要得两项处罚,你听清了吗?”

    吴三桂说:“听清了。”

    黄道周说:“这事就这样了你们去吧,吴千户以后少说话少做不该做的事,不要因为一点小细节耽误了你的前程。”说完命令卫士去请袁崇焕和倪元璐到他这里来。

    锦州稳固后就算陈奇瑜和张祥安他们完成了任务,两人已经于半月前回北京了,现在锦州城里的可以商议大事的文官也不多,黄道周让人请袁崇焕和倪元璐过来是因为他有话说。

    待倪、袁二人来了后,黄道周先吩咐奉茶然后说道:“你们知道为什么辽东有很多百姓不想回大明吗?”

    说起打仗双方的军事部署和兵力强弱有很大关系,但是要说到长期作战就必须考虑到当地百姓的因素,一般来说在双方实力差不多的情况下,获得当地百姓支持的一方大多会取得最后胜利。但是现在辽东的百姓好多都没有偏向明军这边,有些甚至还是被抢过来的,但是要他们回去好多人都面露难色,这就有些奇怪了。

    见黄道周这样问袁崇焕说:“以前是因为大明税收重地主的租金高,回到内地还不如在辽东好过活,听说从努尔哈赤起就开始拉拢人心,租税都不是很高。”

    倪元璐也点头说:“老百姓考虑得更多的是自己家的生活,什么国仇家恨只有少数人会时常提起,一般人的眼光只有老鼠那么长,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黄道周微微一笑说:“开始吴三桂说了一件事我觉得有门,假如我们随时派些小股部队去辽东,每包围一地就把富有的女真人抓起来,把他家里的金银拿出来给其他人分,你们说会怎么样?”

    倪元璐听了眼睛一亮,大声说:“我明白了,老百姓都是贪图眼前利益,分他们钱他们肯定会要,就相当于给他惹下一个祸患。假如我们的人最后走后分给他们的钱被抢走,老百姓肯定会增加对女真人的不满情绪,久而久之人心就会慢慢向着我们,一个分钱另一个抢走谁好谁坏自然有比较。别说这个吴三桂还真有点福气,当年还是他在我哪儿建议搞特殊大炮,结果搞出了那个远射炮,上次隔着河狠狠给了女真人几下可真解气。”

    袁崇焕没有倪元璐那么兴奋,他想了想只是冷冷地说:“最好把抓住的女真人都宰了,而且是让当地百姓亲自动手,谁勇敢谁分的钱就多,让他们的手上沾点血,这样一来就算我们不要好多人也得跟着我们回来。”

    黄道周深吸了一口气,点了点头说:“看来袁大人也喜欢听水浒,知道投名状的典故。”

415 双向谈判

    三月初,北京礼部主客清吏司接待了一行人,这些人是代表皇太极来北京谈判的。他们来到北京后天启并没有与他们见面,只是让人陪同他们在北京城里游玩,顺便让他们见识了一下博学院里的新奇东西,比如说能在晚上看见数不清的星星的望远镜,还有农庄里可以带动磨盘磨面的大风车等等。

    这次谈判领队的人皇太极派的是大贝勒带善的大儿子岳托贝勒,他是努尔哈赤的长房长孙,派他来可以表明皇太极对这次谈判的重视。岳托刚刚三十岁就已经是贝勒,原因是他作战很勇猛,当然他的勇猛跟阿敏的勇猛不一样,阿敏可以用自己的两万人拼掉毛文龙的两万人,但是岳托只喜欢消灭敌人而不喜欢自己人多死伤。在去年年底偷袭皮岛和进攻朝鲜时岳托都没有落在后面,但是当要回师硬拼毛文龙部时,岳托留在后面驻守皮岛以及解决朝鲜事宜保存了实力。

    阿敏在朝鲜从新义州到安州再到平壤,都是硬砍硬杀不讲技巧,朝鲜人是节节败退但也是节节抵抗,后来阿敏走后岳托主持进攻朝鲜,他就改变了主攻方向一下子就让朝鲜人写了一封归顺国书。岳托进攻的方法是攻心,他采取围逼的策略然后劝降,劝一次打一小仗让朝鲜觉得没有侥幸的余地,最后只得写下归顺国书。岳托当然知道纸上的东西靠不住,只想用这东西证明自己的能力,阿敏接过去把功劳算在自己头上,结果弄巧成拙被处罚但跟岳托没有关系。

    皇太极知道岳托是一个有聪明才智的人,对岳托他也有那么一丁点不好意思,因为如果按资排辈论下来这汗位应该是代善的,再往下就应该是岳托的,现在落在皇太极身上多少有点像占了别人便宜。皇太极派岳托来北京一是觉得岳托机智灵活,二是给明朝方面一个态度表示自己是认真的,第三个想法就是假如岳托回不去也无所谓。

    所谓谈判其实就是拖时间,女真人需要时间去对付蒙古人和朝鲜人,明朝方面需要时间巩固自己占据的地盘,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皇太极清楚明朝的君臣更清楚,大家唯一不清楚的是为什么天启不见岳托。

    经过大家的多次试探,这天午后天启派人到军务院把孙承宗和张祥安叫了过去,两人来到乾清宫后天启先命人看座,然后直接说道:“朕准备让张大人去沈阳跟皇太极谈判,不知道张大人敢不敢去?”

    张祥安正觉得找自己和孙承宗一起来乾清宫有些怪异,听天启这样问才明白是要自己去沈阳,他当即说道:“皇上有命臣自当遵旨,只是皇太极派来的岳托正在北京,为什么不跟他谈判要去沈阳呢?”

    天启说:“岳托来北京是带了皇太极的意思,皇太极的意思就是他的底线,只要不突破他的底线谈判就好办,但是这个底线能不能让步岳托作不了主,谈下去一点意思都没有。所谓谈判就是双方讲价钱,为了不一来就突破自己的底线岳托很可能会先抬点价钱起来,让大家一点一点往下杀价。就好比我们双方在做买卖,皇太极的底线是最少要一万两,岳托不可能来就说一万然后不少价,他很可能来就喊个两万三万的,一点点杀价多没意思。”

    张祥安心道这谈判不就是这样的吗?你派我去沈阳也是这样的,难不成还能像你说的那样直接表明底线然后不松口?那样一来就不是谈判而是最后通牒了。张祥安还没有想通就听天启对孙承宗说:“先生明天可以代表朕跟岳托开始谈判,先让他说一说他的要求,我们的要求前一阵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就是以原来的长城为界,女真人必须退回到六堡以东三万卫以北去。只要他们退回去大明可以封其官职,但是他如果要立国就必须退到漠北去。”

    孙承宗说:“皇太极的要求最开始也从锦州传来的奏报中知道了,皇太极的意思是双方以实际控制线为界,这两者之间有很大差异,皇上是否有退让余地呢?比如说各退一步以三岔河为界。”

    天启摇头说:“没有必要跟岳托让步,就算有让步也是张祥安在沈阳作出让步,岳托这边先拖着他,实话说吧岳托就是个人质,他在这张祥安的安全才有保障。等张祥安从沈阳回来了朕亲自见岳托一面,这时候皇太极也知道我们的真实意图,我们也能知道皇太极想怎么样,再让岳托把话带回去,免得大家为了一句话跑来跑去的。”

    孙承宗笑道:“原来就是假谈真拖啊,这事臣拿手,保证把岳托搞得晕头转向。”

    张祥安这时候问:“请问皇上,臣去沈阳谈判的底线是什么?”

    天启说:“以前的谈判是分地盘,你这次去告诉皇太极地盘是绝对不能分的,但是可以分时间,就是说一年变一下过一年再变一下,怎么变你自己掌握,这样一来你的谈判余地就很大。土地是死的少一块就是一块,时间是变化的让他多占半年一年的也无所谓了,为了土地很可能打得头破血流但因为一点时间打仗的不多。你去沈阳后要问皇太极一句话,就是问问他今后准备怎么跟大明相处,是平等共处还是要来个你死我活,这是最重要的一句话不要忘了。”

    第二天,张祥安就带着人出发了,他知道之所以派自己去沈阳是因为最早跟努尔哈赤谈判的就是自己,后来的谈判都是以当年的谈判结果为基础,如果有人要作修改自己可以立即指出来。这人就是这样,只要一件事是你专办的或者说跟你有关,很多时候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你,而很多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