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部队除了兵器还抬有长梯,准备一鼓作气爬上山头将可恶的明军赶走。
多尔衮的人马刚刚来到义州西边山脚下还离着一段距离,还没有展开就见山头上扔下一个个冒着白烟的铁疙瘩,知道厉害的立即大声呼叫,说明军的利器来了爆炸开会炸死很多人。可能是为了配合这些见多识广的人,山头上明军丢下的铁疙瘩立即“”地炸了起来,声音巨响且烟雾弥漫让人害怕,参加过宁远之战的人更是胆颤心惊。
皇太极见状立即鸣金收兵,他只知道宁远之战时明军有一种很厉害的武器,丢在人群中可以爆炸伤人,但他没有预料到明军会在义州使用,这让他更觉得奇怪,难道义州的明军真有什么大秘密吗?他也仔细查看过参加宁远之战受过伤的士兵,发现这些伤者的受伤部位多是没有盔甲保护的地方,比如说脸、手、颈部、腋下等地方,也就是说这东西爆炸后穿透力并不是特别大,只不过因为爆炸开来伤人的碎片数量多。
根据这些情况皇太极特意让人打制了一些可以护头的盾牌,后来不大进行攻城战就放在沈阳没有用,现在见明军又开始用这东西,皇太极立即命人回去将特别盾牌运来。
刚刚把人派出去多尔衮就回来了,皇太极见多尔衮的脸上并没有害怕只有不甘,满意地点了点头说:“我已经派人去取专用防护盾去了,你休息一下再去。”
多尔衮说:“是,不过我总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听鳌拜说明军的这种武器厉害处是丢进人群中,使其爆炸后胡乱四射伤人,但今天山上的明军根本就没等我军过去就开始丢。声音很大烟雾弥漫看起来很吓人,但是没有伤到我军一个人,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说法?”
皇太极听了也觉得奇怪,这个情况不对啊,把人放近一点炸得血淋淋的摆一地,这种威慑效果不是更有力吗?为什么会像放鞭炮一样提前放,好像是欢迎多尔衮前去。难道明军的这武器是假货?但是宁远之战时很多女真士兵都是明军这武器杀死的,那些伤口和疼痛的叫声也不会是假的。
皇太极看了看天色还不到中午,本想试一试义州城的防守但心想不能食言,于是对多尔衮说:“既然你怀疑明军的新式武器有疑问,那你就再去一趟,这一次我不干涉你的指挥,假如明军再丢会爆炸的铁疙瘩,你的部下见了血再回来。”
山上的明军是许成名的部队,现在山上山下就只剩下他和他的部队了,熊廷弼昨天收到皇太极的最后通牒后,连夜跟满桂从义州城后门悄悄转移了。倪元璐和张祥安跑得更快,早三天前他们两个来到义州后,稍作停留后就直接顺大凌河古道去两河口去了。倪元璐走之前给了许成名几箱子铁疙瘩,告诉许成名这东西没有杀伤力只是声音大,如果敌人来攻可以把这东西点燃丢下去可以吓一吓人,今天多尔衮来攻许成名试了一下效果还不错。
熊廷弼走之前郑重告诉许成名,明军退出义州后只剩下山上的这些人了,可以不断后退但不能退得太快。从义州到大凌河转弯处大约有六十里,在大年三十之前不能退过这个位置。当然过了大年三十许成名可以顺河西撤,那里有祖大寿的人在接应,一切都为了大年三十这个时间。
400 大年三十
许成名见多尔衮去而复来,知道这次怕是不能善了,他下令最前头山头上的人严格听从指挥。他虽然有两万人但是要兼顾好几十里的地方,不可能把两万人全部放在一个地方,一个是担心敌人断自己归路后将自己包围,再一个这点地方要把两万人放一个山头上也放不下。许成名把部队分成几十拨,每拨人也就八百到一千的样子,分守在从义州到大凌河转弯向西的六十里山头上。
这种布置本身就不是要跟敌人激烈对抗,只想通过节节阻止迟缓敌人前进的脚步,许成名对部下的要求是见到敌人靠近就打,火枪、弓箭、投枪、石头、雪块等都可以,打完就直接走反正后面又有人不怕敌人追。当然敌人在下自己在上也追不上来,除非女真人铁了心要爬上山头拼命,那样的话又另当别论,反正就是撤退转移但是不能大踏步地跑路,让女真人追也追得不那么畅快。
多尔衮本已经做好了让部下流血甚至死几十个的准备,谁知道明军一通招呼后就跑了,这就让多尔衮很无语,你好歹坚持一下来点稍微激烈一点的对抗也行,那样的话才像是打仗。现在看起来就像是女真人在把明军当羊一样地赶,一接近就会遭到劈头盖脸一顿打,然后就是山下的人看着山上的人顺着山头逃之夭夭。明军向下面打的手段也比较弱,可能是为了逃跑方便没有携带大炮,只有弓箭和少量火枪,这对在皮袄外面套坚甲的女真军来说根本没有杀伤力。
因为山上堆积的有雪,明军上山时为了交通方便已经把雪清除堆积到一边,这些堆积在一边的雪有时候也成了明军手中的武器。在山坡地势比较缓的地方,等得无聊的明军垒了许多大雪球,当前面退下来的明军从自己身边走过去后,后面等待的明军就知道女真人要来了,立即就做好准备先用雪球阻挡敌人。女真人从山下沿着一个个山头追过来时,一个个坛子样的雪球就顺势滚了下去,雪球虽然压不死人但一个接一个也有威力,往往撞得女真人人仰马翻。
多尔衮实在不知道明军这么做是什么意思,本想派人爬上山头从上面追击,但是看了看山势也放弃了这念头。这一排排山头就像人的脚指头,前面都是孤立的但后面都有路可通,假如派兵上山一是上得去的不多,容易被明军围攻斩杀,另一个是速度太慢,一个山头一个山头清过去不知道要清到什么时候,还不如从山下走。只要明军不住退却就好办,慢是慢一点但是安全稳妥,而且自己还有大炮遇到强烈抵抗还可以用大炮说话。
就这样双方就像是有默契一样一个缓追一个慢赶一路向北而去,明军在上面但是无心恋战一拨一拨层层阻挡慢慢退却,女真人在山下缓慢推进步步逼近,与其说是在打仗还不如说是在演习,除了一些不小心没看清路的崴了脚伤了腿的几乎就没死人。
皇太极见多尔衮一路追了过去很是满意,心道这明军果然是虚张声势,看了看天色已经是正午于是命令攻击义州城,他担心多尔衮追得远了追到义州城的后面,到时候义州城里的明军来个前后夹击就要出问题。为了保证夺取义州的顺利进行,皇太极先是列好阵势。然后命令阵前的八门大跑一起向城门开炮,因为观察到明军城头没有大炮,皇太极让骑兵保护炮兵向前推进,相当于是对准城门来个平射。
在八门大炮的齐射中,义州的城门顿时被砸成了碎片,露出了灰黑色的大石头,一个个堆在城门洞里将城门堵得严严实实。见明军也学习李永芳用石头堵城门皇太极也不住摇头,立即命令士兵架好云梯爬上城去。只听得鼓声号声一起响起,女真兵在将领的带领下喊着号子抬着梯子冲了上去,一会儿就在城墙上搭起了好多条天路,蚂蚁一般的士兵就沿着这一条条天路向上爬。
皇太极正志得意满地看着自己的士兵向城头上爬,鳌拜这时候过来说:“大汗,情况有点不对啊。”
皇太极问:“哪里不对?”
鳌拜说:“我们搞了这么久怎么不见明军迎战呢?莫不是他们都去攻击多尔衮贝勒的部队了?”
皇太极想了想说:“我军已经爬上城头,明军再有什么阴谋诡计都晚了,你现在就带上一万人马去接应多尔衮,假如明军真想吃掉他你就去支援。如果明军真想吃掉多尔衮人数怕不会少,你一万人先不要跟他们硬拼拖住他们再说,我这边拿下义州后立即就来跟你们一起杀敌。”
鳌拜刚刚一走皇太极就接到报告,说义州城已经是一座空城,看样子明军是昨晚就连夜跑的,从其痕迹来看人数不多走得也很从容。皇太极点头暗道明军居然跟自己唱空城计,同时也心中也升起一点担忧,这明军大老远来占据了一座又一座的城,然后又没有理由地逐一放弃,要说其中没有阴谋那谁也不会相信,但是明军的阴谋诡计是什么呢?
多尔衮追了两天不追了,因为此时他发现明军不见了,此时看样子已经追到大凌河拐弯处,明军看样子是顺着河道拐弯向西而去。先前追击的沿路也是顺着大凌河在追,这一路两边的山相距有十几里根本就不是什么险地,明军要设伏也没什么可害怕的。但是到了此地河水拐弯处,河两边的山势就变得太近了,最近处不过一两里最适合设伏,自己这边如果轻率地追进去,一旦明军把后路一断就是个四面夹击的架式,多尔衮可不敢冒这个险。
多尔衮跟前来接应的鳌拜商议一阵后决定就在此地先等一等,然后派人去给皇太极报告让他拿主意,皇太极接到多尔衮的报告后立即叫人通知多尔衮和鳌拜就地停止追击,先派小股部队上山侦察后再说。开什么玩笑,明知道明军有明堂还要追,就是因为这一路地势开阔纵然有埋伏也不怕,再往前去地势险峻正是关门打狗的好地方,傻呼呼地凑上去不是送上门挨揍吗?
就在多尔衮就地扎营等待命令的时候,明军这边的许成名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东北军区的副将祖大寿,祖大寿是特地来此地接应许成名的。许成名的部下都是山地作战的老手,在贵州跟叛匪打了十年的仗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无论是撤退还是进攻每个人都可以写本书。这次是有序撤退而且有向导带路,一路上除了一些运气比较霉的人崴了脚摔了跟头外,几乎就没有什么死伤,正说现在必须坚守了祖大寿却来了。
当然有人接应是好事,许成名问道:“祖将军,不是说让我们拖延到大年三十吗?进天才二十九你怎么就来了?”
祖大寿说:“许总兵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