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启风云-第3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仗时动作不灵便,天启跟孙承宗一商议决定只要有效就奖励五千两,后来觉得这个奖励数额还是应该有个制度不能随便说,徐光启或许就是来做这事的。

    吃完饭后大家换了个地方喝茶,徐光启先叫人准备好笔墨然后对倪元璐说:“本来这事也应该由孙、茅两位大人来看过后呈报皇上,毕竟是皇上的钱投资多少应该由他决定。但是正好皇上遇到我所以叫我来看一看,我想认定一个项目的价值应该看它有多少别人没有的长处,倪大人就说一说你这个子母炮有什么长处,我记下来最后呈报皇上由他决定,无论是悬赏奖励还是投资额度都一样。”

    倪元璐听了后说道:“第一,子母炮弹不容易炸膛,以前用铜做炮筒但是铜太软,不会炸裂但是会炸变形,炮弹都塞不进炮口炮也就废了。用生铁或者精铁做炮筒不容易变形但是容易开裂,为了不炸膛只有加厚炮身,如此一来大炮小型化就无从谈起,子母炮的原理就相当于是铜炮跟铁炮的结合。”

    徐光启问:“我知道其原理了,你这个子母炮只能保证母炮炮体就是精铁炮不变形不开裂,子炮炮体就是铜炮体肯定会变形,放一炮两炮就废了,打仗时你准备造多少子炮呢?”

    倪元璐说:“这就是子母炮的第二个长处,这个子炮说到底就是装药和承受火药爆炸产生的力量,管它变形多少用一次就换,可以说将来有多少炮弹就有多少铜做的子炮体。我们现在放炮要先装火药压紧,然后放进炮弹后点燃引火绳引爆火药,放完一炮后先得把炮口倒过来清除废渣,放火药前还得先用水冷却炮身然后抹干免得火药一放进去就炸。如此一来化费在这些上面的时间就很长,子母炮多简单,放完一炮取开挡板退出子炮体换一个新子炮进去就可以。”

    孙元化惊讶地说:“这确实是极大的进步,不用火绳用撞击使子炮里面的火镰点燃火药,这样一来省了很多事不说还不怕风大有雨点不燃,把换装火药变成换装子炮,其速度快了不是一点两点。”

    倪元璐说:“具体快多少我没有算过,不过粗略估计普通炮放两炮的时间子母炮放个十炮都没有问题。”

    茅元仪也点头说:“这个差距就太大了,我们一直不敢用大炮在野外打女真人,因为放一炮后没等第二炮准备好敌人已经冲过来了。假如用子母炮的话完全可以在敌人冲过来前放上好几炮,只要有个密集炮阵还怕什么女真人的千军万马呢?”

    徐光启说:“确实如此,只是每个炮弹配个铜做的子炮筒耗费太大,不过真要打仗耗费再大也值得。”说完笑眯眯地看着倪元璐,不住点头以示嘉许。

    倪元璐本来还想留一手,见封了侯的徐光启都不住赞许自己,一冲动之下说了自己最大的想法,他说:“这两点都不算什么,我的意思是子母炮成功了后可以运用到火枪上面,也就是做子母枪。各位大人想一想,如果火枪也是不用装药不用清理枪筒连装连发,我们还会怕女真人和蒙古人吗?就算他们一起冲过来也只能当士兵们的靶子吧?”

376 再论忠诚

    大家都还惊讶于子母火炮的方便实用时,倪元璐又抛出子母火枪的构想,这一下就让人非常震撼了。比起一般的大刀弓箭来火枪火炮的威力不可同日而语,什么坚甲厚盾在火枪火炮面前防护力大减,就算是坚固的城墙被大威力的火炮多次重击也会坍塌。不过火枪火炮的最大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放完一枪或者一炮后再想来第二下时,需要很多的时间去做准备,很可能在你埋头忙乎时敌人的马刀已经过来收割你的脑袋了。

    徐光启和孙元化等人是懂行的,但是谈敬不是很明白其中厉害,他见大家都很震惊的样子于是问徐光启:“徐大人,这个什么子母炮还有子母枪是不是很有用?”

    徐光启缓缓点头说:“我以前见女真人的战斗力惊人心中一直很忧虑,好在我们有坚城利炮也不是很担心,后来听说女真人也在造炮可以说是忧心如焚,担心防守也防守不住野战也打不过。现在看来只要倪大人说的这两样做出来了,什么女真人蒙古人,包括占据我台湾的红毛洋人都不在话下,可以说这两样东西用处非常大大到难以想象。”

    谈敬说:“照各位大人所说这些东西还真有大用,不过还没有做出来也不敢肯定,倪大人就继续做把它们做出来,然后亲自去给皇上讲清楚。银子的事倪大人不用担心,徐大人都说用处非常大了这银子你想用多少都没问题,我明早就回去给皇上报喜,倪大人最好过几天再来因为皇上这两天很忙。”

    第二天一早大家又一起去看了看试炮的地方,见精铁做的炮身没有变形和开裂的迹象,而铜做的子炮炮筒也没有什么大变化,只是炮尾底座部分因为太薄被炸穿了。一会儿士兵来报告说炮弹也找到了,射程不算远也不是太近,击在泥土中钻进去一尺来深可见威力尚可。铜做的子炮炮筒放在精铁炮筒里,没有变形是因为母炮约束住在,但倪元璐发现了一个小变化,就是没放进母炮炮筒的那部分因为要大些所以悬在外面,而这部分因为挤压有些变形。

    倪元璐看这心里没有声张,徐光启这时候见孙元化和茅元仪兴趣很浓就说道:“总的来说还算成功,把放炮的方式再简化一下就更好,我在博学院里还有点事今天就跟谈总管回城,你们两位有兴趣多看一看顺便帮倪大人出点好主意。”

    倪元璐一听大喜道:“我也觉得这东西太笨重,总不能每次放炮还得人来砸,本想找几个泰西人来问问机械方面的事但又怕泄密,孙大人和茅大人能帮忙那就太好了,下官先谢谢了!”

    孙元化和茅元仪也一起说道:“为了大明这些都是份内之事,倪大人不必客气!”

    几天后倪元璐和孙元化他们把子母炮的试验结果详细写下来,接着又写了给火枪配子母弹的构想,然后一起回城给天启看。来到军务院中也是天启和孙承宗一起接待他们,只不过两人的神情都有些怪异,好像有什么事情不好办又不得不办的样子,看得倪、孙两人暗暗纳闷。

    倪元璐也没有管那么多,先把子母炮的事简单介绍了以下,然后拿出他跟孙元化一起写的报告,其中详细说明了构想是从吴三桂那里得到的启发,击发机构是孙元化和茅元仪两位帮忙的结果,茅元仪现在还在上林苑想办法改进,说要达到轻松放炮让炮手安全不会被震伤的目的。孙承宗接过两人的报告细细地看,天启询问了几个细节还有牵涉到的人员后没有作声。

    倪元璐想这提议人的功劳不能埋没,于是对天启说:“皇上,这吴三桂年纪虽然小却是个人才,脑袋灵活想法多不说打仗应该也不错,说起杀敌人就像宰鸡那么随便臣也自愧不如,可见也是个狠角色。如果这次有奖励臣认为他还是应该有份,不过臣还是觉得应该把他留在博学院,小娃娃多培养说不准更有前途。”

    天启说:“他如果愿意留下朕自当好好栽培他,不过他自己不愿意朕也不好强留,说起来他不愿意留下要上前线打仗也是好事。年初天下举子来京大比,圣学院的刘宗周刘大人和博学院的徐光启徐大人都有过建议,就是从现在起选拔进士要多考几样,说除了考圣人古训外还应该同时考数学、机械、农政等新知识,朕想了一下没有同意。不过既然他们有这个建议说明有一定道理,所以朕在选拔完进士后又另开一科让没考中的人靠新知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倪元璐见天启刚说到吴三桂马上又说起大考之事,一时想不出这二者有什么联系,于是仔细想了想说:“古人‘治国以不扰民为上’,皇上这么做是不想步子迈得太快让人无所适从,是老成持重之举,不知臣说得对不对?”

    天启摇头说:“不扰乱老规矩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主要还是考虑一个忠诚的问题。以徐光启徐大人为例,徐大人都是三十多岁才跟泰西传教士接触,学习泰西的新知识也是一学就通,可见那些所谓的新知识并不是那么神秘。这万事万物都一样只要你肯学并不一定非要从小学起,你倪元璐不也是半路出家也能搞出新东西吗?但是忠诚度的培养必须要从小学起,圣人之言学通了再学其他就是全才,不学圣人之言的人只能算半才,吴三桂也最多算半才。”

    听了天启的话倪元璐才明白原来皇帝也不喜欢吴三桂这样的武人,在皇帝眼里武将再厉害也只能算半才,同样的道理研究泰西新知识的人再厉害也只能算是半才,皇帝喜欢的是既忠诚又好用的全才。

    这时候孙承宗也看完了倪元璐和孙元化写的报告,他见倪元璐没有说话知道倪元璐有些不认同天启的话,于是说道:“从小熟读圣人之书是培养一个人忠诚的最佳时间,听那些泰西人说他们那里到处都是国家可以说是四分五裂,这就是没有接受到圣人教诲的缘故,蛮夷之地受此惩罚也算是可悲可叹。元璐你看看这满朝文武,政务院中之人自不必说,军务院中军机大臣有几个是非进士出身的?天下又有不从小聆听圣人之言的教诲而中进士的吗?”

    倪元璐仔细一想也确实是那么回事,军务院中除了英国公张维迎以外都是进士出身,英国公进军务院也是因为其忠诚,皇帝在清除魏忠贤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想起英国公,而大家谈论的不正是忠诚吗?对一个皇帝而言当然喜欢又忠心又能干的人,但是当忠诚与能力发生冲突时,忠诚第一能力第二是每个人都会选择的选项。

    天启这时候说:“朕也希望满朝大臣个个像周公一样高风亮节,像诸葛亮一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这很难不容易办到。因此必须要有个区别对待,进士出身的人朕肯定会重用,其他人朕也不会亏待但是不能为主官,这是一个原则问题。”

    倪元璐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