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启说:“先给他透点风,一旦有一天他没办法了就会想起朕的话,再说这也让人知道朕为了老百姓清理了大户要开始清理中等大户,最后连皇族也不会放过,让那些中等大户不要有侥幸心理。”
十一月初的一天,乾清宫,早朝。除了重大节日的朝会在皇极殿举行外,一般情况下的朝会天启都在乾清宫举行,因为这里离寝殿近尤其是冬天可以避免皇帝冷天走远路受冻,文武官员多走两步就当是锻炼身体了。十一月的北京天气已经有些冷,但朝会上的空气更冷,天启坐在黄绸铺垫的椅子上,乾清宫管事太监谈敬和另外两个小太监侧着身子站在御座下的侧边,官员们按职位分左右在中间站好,没有人左顾右盼也没有人交头接耳大家都不说话。皇帝的坐椅两边站着八个身材高大手持仪仗的锦衣卫力士,大殿两侧和门外走廊里也站了几排锦衣卫校尉。从殿门进来不远处跪了三个戴着镣铐的人,正是死硬到底不听命令的三个官员:户部左侍郎范有道、山东布政使韩不疑、兵部武库清吏司主事林浩。
天启看了看跪在殿中的三人,缓缓说道:“信王,这三人身为朝廷官员一再抗命不遵,致使豪门大户纷纷效仿,其中有何因果缘由就由你来审问出来如何?”
信王说:“臣弟遵旨。”说完转身看向三人,想了想问林浩:“林浩,本王问你,政务院一再下令家中田产超过五千亩的大户必须如实上报家中存粮数,而且产粮田只能种粮不得它用你可知道?”
林浩说:“臣知道。”
信王说:“既然知道为何不如实上报还要毁苗栽桑?”
林浩说:“臣只知道朝廷的命令,但臣老家有多少田存有多少粮臣实在不知道,种粮还是种桑等家事也不由臣做主,臣年近五十才是个六品官家里人也不大瞧得上。”
信王说:“那他们瞧得起谁?”
林浩说:“臣的叔叔是三品侍郎,老家一切事都由他作主,可惜年初生病没了。”
信王说:“那十月初政务院协理大臣韩爌韩大人专门找到你让你带信回家允许补报你带信了吗?”
林浩说:“臣亲自请假回了趟老家,刚进家门就碰见臣的大伯,他叫臣滚。”
信王说:“他为什么叫你滚?”
林浩说:“臣的大伯说家中马圈里切草的马刀老坏,几次托人带信叫臣从库房里给他拿一把好刀回去,但臣走得匆忙忘了所以他就叫臣滚,臣一生气就回京了等后来想起时老家都被抄了。”
听他这么一说群臣都笑了起来,信王恨恨地说:“本王觉得你当六品都高了。”
问完林浩信王转头问韩不疑:“韩不疑,你身为山东承宣布政使司从二品左布政使,没有人会看不起你喊你滚吧?”
韩不疑说:“这个倒没有,只不过一开始臣认为法不责众没放在心上。”
信王问:“那后来政务院专门通知限期补报你也不放在心上?”
韩不疑说:“臣不敢,臣一接到通知马上写信叫管家亲自骑马回老家报信。”
信王问:“那这次是你老家的人没把你的话放在心上?”
韩不疑说:“不是,是因为管家身体不好有隐疾,骑马连跑几天回家没说明白就死了。”
信王摇了摇头问:“那还有信呢,信也死了?”
韩不疑说:“管家连日猛跑,出的汗太多把信泡模糊了,所以……”
大家一听都很无语。
信王看了看范有道说道:“范大人,你是死了送信的管家还是老家的人看不起你?”
范有道说:“回信王的话,臣十月初接到政务院通知的同时还接到了很多同僚的劝告,臣不敢耽误马上派了四个家人回老家报信,但臣的父亲回信说家里人口多,很多兄弟还没有娶亲问能不能拖一拖,说现在市面上生丝价格翻了几倍想再赚两年,臣急得不行再次送信回去家都被抄了。”
信王说:“你比韩不疑好知道派四个人回去,但你这官一路当上来都是肥缺怎么就会缺钱?据报上来的数目你家一共没有一万两,两代人当官还那么多田怎么就会剩这点?”
范有道说:“臣的父亲有一点钱就买地,而且臣家里兄弟多花费大,再加上臣人情来往频繁所以没剩下什么钱。”
信王说:“你有多少兄弟?”
范有道说:“臣父亲共娶了十八房妻妾而且个个都能生养,臣一共还有二十八个兄弟十九个妹妹。”
听了范有道的话,大家都惊讶得张大了嘴,这范老太爷也未免太厉害了些。
天启这时候说:“这范理当官时攒银子买田,回了家娶媳妇攒人,积攒的都不是浮财很会打算,信王,如果让你来处理他们你准备怎么办?”
信王说:“回皇兄的话,臣弟认为不管他们有什么原因,一再无视皇上谕旨且贪赃营私都不该宽恕,不过怎么样办他们还请皇兄示下。”
天启说:“光是一再无视谕旨这一条就可以全部拉出去砍了,但昨天闲谈时皇后说他们可怜朕也赞同,就再给他们一次选择的机会。一是自己挖个坑把自己埋了,家里人男的全部充军女的全部卖作官奴;二是三人以原品原俸成立个以身说法宣讲团,再加上其他七家代表一起到各地去,给那些家中土地在五百亩到五千亩之间的中等大户讲一下后果,他们家中被抓起来的家人全部放还,跟北方迁移来的灾民一样对待,分房分地自食其力。”
这时兵部武库清吏司主事林浩突然喊道:“皇后娘娘慈悲,一定会多子多福长命百岁,臣愿意加入什么团去宣讲。”
很多人都知道皇后被客氏暗算过再也不能生育,这林浩喊什么多子多福说不准会勾起皇帝的怒火,都怜悯地看着林浩,谁知道天启没有理睬,只是说:“把他们带下去让他们回家自己选择,大家还有什么事?”
这时军务院掌院大学士孙承宗说:“启禀皇上,军务院主管军务,但与各卫所联系兵员调动以及与各州县联系后勤供应还是要通过兵部,自前兵部尚书高第去前方督师之后,与兵部的联系就很费周折,再加上军机大臣王在晋刚刚带人出京巡边,臣遇事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恳请皇上再派一到两人进入军务院。”
040 北人南迁(下)
天启说:“朕忽略了这事,先进一个吧,先生觉得谁比较合适?”
孙承宗说:“现在的兵部尚书是王永光,臣有意让王永光进军务院军机处,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天启说:“既然先生举荐,那就进现兵部尚书王永光入军务院为军机大臣,主要负责协调兵部与军务院的联系。”
王永光说:“臣领旨谢恩。”
这时信王也上前说道:“皇上,几月前顾秉谦和魏广微离开议政处后就没有再增加人,是否需要增加几个?”
天启问:“信王这几个月忙不?”
信王说:“事多就忙事少也很闲。”
天启说:“那就再增加一个,军务院的人由朕指派政务院的人由你们自己负责选,朕的条件是年龄要在六十以上,要先进行经济审察。”
信王说:“臣弟遵命。”
天启又说道:“政务院事多就忙事少就闲也不好,这样,你们再成立一个预政处,把事情做在前面就不会一会儿忙一会儿闲了。”
这时协理大臣朱延禧问道:“请问皇上,这预政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天启说:“预政处的主要职能就是预定计划,根据各地的现状报告和各部归总来的数据来对下半年或下一年制定计划。”
叶向高也出列问道:“皇上,现在这报告和数据都没有怎么计划?”
天启说:“从明年起各省、各州县的主官就要增加一项重要事务,就是一个上任的官员在你接手前先要就该省或该州县的现状做一个报告,这个报告要包括户口、田亩、商铺、作坊、道路、河流水库、主要出产等内容。这个报告要卸任者和继任者互相签名认同,写报告的过程也是你对该地的一个认识过程,前任认可签字也是对后任的一个交代,也算是不同施政风格的平稳过渡。”
叶向高继续问道:“各地报告有了那各部数据呢?”
天启说:“也是从明年起各省存粮的粮库、存钱的藩库都由户部接管,各地财物入库时必须在管库的户部官员处登记否则不算;财物一旦入库即为国家所有没有户部行文和政务院批示不得擅自出库。粮库和藩库由各地锦衣卫独立看管,锦衣卫人员不足可以在前线有功将士中招人补充,户部的出入帐数据作为预政处制定计划的主要依据。”
听了天启的话大家都不说话,过了一会儿韩爌说:“皇上,各县把该交的银、粮都交到省上,那他们拿什么支付给卫所、驿站等需要他们支付的地方呢?”
天启说:“各县、各州府交了银、粮等税以后就不再给任何部门支付财物,只需要做两件事,一是完成预政处一层层下达的任务,二是卖爵位卖得多自己得的也多。至于说以前需要他们支付财物的部门就要提前向上面提要求,得到户部行文和政务院批示后按批准数在各省提取。”
见大家都在想问题没说话天启说:“还有两个月,政务院跟六部多商议几次商议个稳妥方案,现在先说迁移灾民的事,杨涟你来说。”
杨涟上前说:“启禀皇上,都察院派了两百人去全国各地监察移民状况,北方灾情小的地方几个州县派一人,灾情大的地方一个州县派几人;南方凡是设立有移民区的地方都派员落实了移民的住房、田地,不愿意移民只想做工换粮的也记录了他们需要去的矿山和作坊;移民从北往南的路上也派人检查了移民的吃、住、医、行等设施,尽量让他们轻松快速到达目的地过年。总的来说南北各州县都很配合,其中有十七个县的县令因为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