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说工部,农部又或者是管着大唐的钱袋子的,谁让他们接触的,一直都是这类的知识呢。
作为林森首席大弟子的席君买,更是他们之中的佼佼者,在李承乾退位以前,他就已经做到了玄武门长上一职,也就是接了张士贵的摊子,成了整个皇宫的护卫总管,直接负责保卫李承乾的身家性命的。
也不知道李承乾是不是在通过这种方式让林森安心。
相对于功成名就后,被林森刻意疏远的薛仁贵,席君买可从来都不曾掩饰过自己对林森的感激和爱戴。
要说真个哪天林森想要造反了,薛仁贵不见得会跟随,甚至说不定还会作为讨逆先锋,可席君买绝对是毫不犹豫的拉着自己能调动的所有人手,二话不说就跟着揭竿而起的那种。
而这些年已经长大成人的平安和祯祥哥俩,也相继步入了朝堂。
正如林森猜测的那样,平安果然成了一号猛将,继承了林森的灵活身形和超强体力,又有着他母亲程怀玉的天生神力,这家伙摆明了又是个无双猛将的料。
而祯祥就要文静多了,后来果然也是走的文官路子,只不过刚开始和林森那些学生一样,也都是从工部的小官开始做起的。他确实干的也出色,这才逐步得到了提拔。
算是退休了的李承乾,没事就喜欢带着他老婆苏氏,有时候还要拉着几个孙子孙女的,跑到林森这里来玩,半退休状态的马周也经常过来聚聚。
只是他们显然都活不过林森啊,大概是因为系统能量的影响吧,林森这家伙没病没灾的,身体这叫一个健康。
这又要让许多敌人,比如已经被他睬的一蹶不振的世家中人们失望的很了。
就这样,他一路见证了自己的女婿李象,禅位给了自个的外孙,也就是李象和小珏儿生的大儿子,又见到了外孙退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再到他的孙子……
而一直身板硬朗的林森,每次都会得到一个太子太傅的头衔,然后又变成太傅,然后又是太子太傅,如此往复。
一百多岁的他,已经成了整个大唐最为传奇的人物,也是皇帝亲自加封的“人瑞”,更是所有唐人心目中真正的“活神仙”。
连带着林家庄这边,都成了公认的桃源胜地,即便是林家早已经开枝散叶,分散到了大唐的各处,这里大概也是整个大唐除了大朝会时的皇宫以外,大官最多最密集的地方了吧。
不仅是因为林家的子孙,都会在退休以后落叶归根,跑到林家庄子上来居住,也好围绕在林森这个老祖宗身边,其他许多和林家有关系的官员,尤其是林森的那些徒子徒孙们,也喜欢这么干。
而这么多年来林森不止见证了大唐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大唐才真的是幅员辽阔,整个亚洲土地几乎都成了大唐的实际统治区,也已经开始了对美洲大陆的探索。
而欧洲和非洲那边的国家,也经常会过来朝觐这个庞大到让所有人都颤抖的中央之国。
可以说是真正的世界中心,跺一跺脚整个世界都要抖三抖的无敌存在。
林森同样发现了许多对大唐来说,也足以名垂青史的人物。
狄仁杰等文官就不说了,哥舒翰,郭子仪等等将领,才是他真正的得意之作。
因为这些将领都得到过他的亲自指点,谁让他虽然一百多岁高龄,还是降服得了羚牛,也开得了硬弓,舞得了刀枪。
很多将领都将此当做自己一辈子的荣耀,甚至也会当做一种传承,往往终其一生,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克己奉公,最后也确实没有辜负林森的一番期望,成了大唐的顶梁柱。
在林森一百二十岁寿辰这天,林森极其难得的召集了一次贺寿典礼。
从皇帝到各位文武官员,除了因为在外地,甚至在遥远的美洲大陆任职,而遗憾的不能赶来的,基本上全都来到了如今已经对外封闭的林家庄,一起为这位传奇一生的活神仙祝寿。
林森在这样一个喜庆的日子里,当众表明自己大限将至,并宣布了自己的后事。
一切从简是一定的,将他和程怀玉合葬到家族墓地中就是了。
这点主要是给皇帝说的,他不想陪葬李世民的昭陵,尽管那也是一种荣耀。
他死以后,林家要分家,不能再作为一个完整的家族存在了,甚至分家的方案都做好了。
另外也着重强调了林家的宗旨,一定要忠君爱国,要努力让中央之国一直做那个世界中心。
在所有人的祝贺声中,林森笑眯眯的吃了蛋糕,还喝了点小酒,和皇帝他们说笑了几句。
第二天,林森召集了林家的各个分支的家主,交代了一番话,留下一封信后,当着众人的面含笑咽气,就此无疾而终!
大唐上下举国悲痛,皇帝宣布所有的政府机构降半旗致哀。
在林森的葬礼上,有披麻戴孝的皇帝,因为他的母亲同样是林家的后人,也有满面哀色的文武官员们,当然还有一众林家的子孙和徒子徒孙们。
还有众多自发前来悼念的民众。整个长安城为此都空城了……
……
全文完!
完本感言
虽然这本书已经是我第三本完结的书了,不过打下“全书完”三个字的时候,心情还是有点复杂难明,有惋惜,也有不舍,但也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相比前两本书,这本书刚上架的成绩肯定是要好一些的,不过之后因为连续加班,时间太赶,所以情节上就没有考虑好,导致很多朋友弃书,这里我就不去强调那些客观原因了,不论如何确实是我没有写好,这点上要诚恳的跟所有朋友们道歉。
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朋友一直支持到了最后,作者君要真诚的说一声“谢谢!”,同样感谢那些为本书付出过订阅,推荐票和月票甚至是打赏的朋友们。
正如作者君一直说的,这份支持和鼓励一直是作者君码字的最大动力,也是我最大的收获。通过这几本书结实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可以说是一种奇妙的缘分。而这种缘分在我看来是远比稿费更加重要的东西,再一次真诚的感谢!
之后要说一下新书计划,其实之前的作者说里我也有提到,原计划是打算回归都市写一本乡土文的,也就是外国牧场的生活流的小说。但是责编虎牙认真的帮我分析了一下我扑街的原因,又帮忙说了许多关于新书的意见和建议,让我深受感动,也有了点感悟。我觉得就冲虎牙编辑的这份看重,我也有必要坚持再写一本历史种田文。
另外,更重要的也是舍不得各位书友们,虽然确实有不少朋友都是既喜欢历史种田文又喜欢都市种田文的,甚至还有一些朋友是从我的第一本书就开始支持的,但毕竟还是有一部分朋友是有偏好的,我也想尽最大可能的留下这本书的读者朋友们。
当然,这里面也有我的一点私心,我一直都明白我绝对不是什么天赋型的写手,脑子还比较笨,情商也低到缺心眼的那种,我就想着坚持写同一个类别的话,是不是能多一点理解,更好的把握住讲故事的方式方法呢?
好歹这本书也算是有那么一点点进步吗,再换回去搞不好又要从头开始去琢磨,去理解,去把握。所以最后还是决定下一本书还是继续在历史种田文里进一步深耕下去吧。
至于具体什么时间发书,这个暂时只能说在暑假后,我需要好好总结一下这本书的经验教训,另外多看些书和资料丰富一下自己,不要再犯些让大家吐槽不已的低级错误了,在此基础上,好好捋顺故事脉络以后再来动笔吧,尽量做到成竹在胸,不要像这本书一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最后再一次的感谢所有朋友们的支持和鼓励,也期待着你们能够继续支持我的新书,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