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炮放列,水手堆砌炮垒。
绿营开炮,明军当然做不到列成线形阵挨轰。
明军操典在应付有火器的敌军时,要求是分散队列减少伤亡。明军后期战斗力低下的恶果就是由此而生,步兵不敢密集列阵,对上骑兵没得打,铳炮乱放一阵搞的硝烟弥漫,敌军的重骑兵重步兵贴上来糊脸了。
江元勋当然不会坐等明军筑好炮垒,开寨门杀出来。400多步兵在正面列阵,70余骑在东面侧翼游弋。
耿尚二藩下有两千多蒙古人,北京在他们南下时专门配属过来的。多年征战,蒙古人多有死亡,尚可喜向北京求援,亲政的顺治下旨,凡有零散投效蒙古人不必解送理藩院,发平靖二藩军前效力。
二藩占据广州旧城诸多衙门作为马厩,驱走数万百姓,在广州周围数十里方圆内圈地,推平农田种草养马。
内地养马是从人口中夺食,每匹战马背后都是百十条饿死的人命。有几个不长眼的文官抗议,立即被撤职查办。靠着这种极端手段,二藩维持了大编制的骑兵部队。
秋季这些骑兵的弓箭又能派上用场了。骑射威力极差,骑射老祖宗蒙古人自从在建州那里搞到火枪后,用几十年的时间抛弃了弓箭,打猎全靠下马打鸟枪。
但明军野战能力极差,就怕骑射,他们不会密集步兵阵。
宋军以密集的步兵大方阵在河北平原与辽军抗衡,最极端的一次战例,数万人结成战斗队形,在辽军万余骑兵面前推进后撤几十里不乱。
明军进入火器时代,只敢让步兵松散结阵或是躲在车营后面,其战术立足点是依靠自己的骑兵。
步兵保护辎重老营,总兵参将们带着家丁才是真正的作战输出。没骑兵,明军就不会打野战。崇祯后期明军在骑兵、重步兵、炮兵上全面劣势,与鞑靼人难求一胜。
杨彦迪海盗出身的水师,没见过骑射。
冷雄杰卫所军官出身,知道骑射是怎么回事。
换成别的明军就等死了。
杨彦迪:“怎么办?”
“看狼兵的。”
冷雄杰带出来200多狼兵兵,这些少民兵上身披一件陈旧的棉甲,光着赤脚。前列藤牌,后列鸟枪或是弓箭,迎上绿营骑兵对射。
不比北方,博茂城外地面依然比较松软,耿藩出征数月,战马状态也不是太好,这会冲不起来。
扛住骑兵后,明军与绿营步兵列阵对射,乒乒乓乓乱打一气,硝烟弥漫,其实全在打鸟,都没打死几个人,却搞得两军极其兴奋,漫天乱叫。
6门加农炮快完成放列了,江元勋只得硬着头皮往上冲,再这么站着乱射,加农炮放平炮口实心弹碾过来,绿营妥跪。
短兵相接,明军只有件号卦的水手也上了,人更多。距离近看得更明显,耿藩兵状态确实不好,水土不服面黄肌瘦,病的。
侧翼,打疯的狼兵光着脚向上冲,不避箭矢,把耿藩的骑兵吓傻了。这样的情形在湘西也多次出现,光着脚冲锋的滇黔土司兵在小规模战斗中不止一次吓傻了满蒙八旗。
骑兵跑的快,向后撤退扯呼。骑弓射程只有步弓一半,更比不上鸟枪。颠簸的马背也比不上脚踩大地来的稳,任何胆敢放慢马速回头射击的绿营骑兵立即回遭到三四倍更准确的火力还击。
明军和绿营的步兵很多人一边打,一边眼神都挂在侧翼的骑兵上。此时见骑兵不敌,绿营气势一沮,明军手上的力气则大了几分。
江元勋见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浮桥断了他没有援兵,大营中多是老弱病残,明军后面的城堡明显还有军队。江元勋对戈什哈连连下令,绿营脱离接触,向后撤退。耿藩战斗经验就是丰富,撤退做的也比明军爽利。
丢下一些甲仗和伤兵,江元勋退进大营。明军追了一阵,营中的铳子打过来,明军停在在壕沟前。
下午,明军向前推进,继续修建炮垒。
江元勋向冷雄杰派出军使。
杨彦迪:“什么?鞑子说我们释放伤兵,他就让出大营?”
“江元勋是这么说的。”
“你的决定呢?”
“答应他,我只要那座大营。”
杨彦迪眯上双眼,“我是客军,你做决定就好。”
江元勋依然拥有相当实力,骑兵损失不大。冷雄杰不敢冒险。
两军达成默契。冷雄杰发还伤兵,江元勋破坏大炮,放火烧毁营地,向北撤退。
明军未追击。
鞑军的军纪这时还是很严的,江元勋敢撤退,是因为连得成命令他找船尽快撤回西岸。
明军来了援兵,连得成要集中兵力确保化州侧翼的鉴江,只得放弃封锁袂花江。
第6章 高雷之战4
新宁县,狭长的镇海湾楔入大陆25公里,海湾水汊密布期间,地形十分复杂。
汶村位于镇海湾东侧,北方连绵的群山将汶村与恩平县隔开,山区面积有400平方公里,其间尚有通海的水道。在山与海之间,有一片面积达150平方公里的平原。
乱世中本地豪强举人陈王道筑汶村堡而守,堡有4门,城墙厚实,非常坚固。
明左都督、镇守广、肇、会、宁、恩总兵,挂虎贲将军印王兴用半年才攻下这座堡垒,屠尽原有居民,以汶村为基地。
广州沦陷后,杜永和溯潭江进恩平,以友军和两广总督的身份抢光了王兴的舟资器仗,王兴只得退军汶村堡。
王兴原名萧嘉音,目不识书,少为游侠,13岁杀人,15岁搏狼,在广东江湖上赫赫有名。李成栋进广州,王兴靠江湖恶少起兵,与守序一样收编了不少四姓海盗残部。督察御史连城壁的勤王军与王兴合兵后,军队成型。
特殊地形造就汶村得天独厚的条件。汶村群山环绕,仅一条羊肠小道与外界交通。堡外竹坡塘交错,王兴收拢流民熬海铸山,务农积粟,开垦10余万亩耕田。可惜是滩涂卤田,亩产很低,不过相对在山寨中苦挨的明军,王兴条件算很好了。
王兴派副将萧国龙占据山中永丰寨,又联系上下川岛的陈奇策。三部合在一起有军兵近万。陈奇策所占岛屿产不了多少粮食,除了上陆打粮,他全靠王兴接济。有了陈奇策的水师保护,王兴筑垒建仓库厂房,在山中伐木造船,派侄子萧茂公下南洋经商,与联邦有些生意往来。
汶村距珠江口仅100公里,堪称近在咫尺。陈奇策与王兴这对盟友优势互补,很是坚强。在原历史位面,王兴坚守汶村到1659年,那时距离广州沦陷快10年了。
陈奇策的水师屏蔽海路,尚可喜暂时无力从海上接近汶村堡。而在陆地上,除非尚可喜动员庞大的人力凿开山路,否则汶村地理相当于一岛。
广东诸义军,王兴不太缺粮。永历朝廷在广东溃散,小小的汶村堡仿佛成了天涯海角中的一座世外桃源,不甘剃发的明朝宗室大臣托庇于王兴的有数千家,堡中计有一亲王,二郡王,候伯总督兵备御史数十个。
王兴奉唐王朱聿钐为主,用永历年号。愿去南洋的人,王兴给行礼路费,愿留下结婚的,王兴给聘礼嫁妆。正如王兴所说,顽民无所为,但求存中国于一隅。
此刻,160多艘大小战船靠镇海湾停泊,3000明军待命出发。
新任两广总督,汶村监军连城壁拉着王兴和陈奇策的手,“二位将军,拜托了。”
王兴躬身抱拳,“请制台在家中安坐,某去砍几百颗鞑子头回来。”
陈奇策:“我进九江口会一会盖一鹏,到要看看鞑子水上的功夫涨了几分。”
盖一鹏是肇庆水师营副将,这是尚可喜新建的珠江内河绿营水师。
明军祭旗出发。
王兴亲率2000人走陆路增援萧国龙,另派1000人加强陈奇策水师的陆战力量。
耿继茂骄横跋扈,眼中只有粤西的明正规军,后方十分空虚。
王兴出山,轻松打破恩平县城,截取恩平县今年秋收的军粮。
新会县九江口就像陈奇策的后花园,他逮住肇庆水师营,火焚90艘绿营战船,盖一鹏大败而逃。
新会知县收拢败兵,动员民壮固守城池,陈奇策没攻城,分船四下掠取粮食。他是新会土著,与本地诸多村堡有联系,这里就是他的主场。明军的水师上溯到肇庆府高明县,把广州西面搅得乱七八糟。
……
漠阳江口,绿营阳江总兵郭虎大营。
一个戴着瓜皮小帽的商人进了郭虎的大帐。
郭虎使个眼色,两名戈什哈退出帐篷。
商人笑着放下一个硕大的包裹,“郭总镇,这是张将军给你带的礼物,不成敬意,请将军拿回家给眷属们做些链子。”
郭虎接过皮包,打开一看,满满都是硕大的南珠,晶莹透亮,洁白无瑕,饱满丰润,散发出钱的光芒。
郭虎十分满意,“回去告诉张月、张道瀛和吴文献,耿继茂派人催我攻城。像前几天那样不成了,咱们得演真点。”
“总镇意思是?”
“我们各派800兵到军前骂阵,再打铳子,然后你家兵跑回城,丢些甲仗给我。”
商人头上的汗都快滴下来了,他想象不出这种仗怎么打。
郭虎见商人发呆,有些生气地道,“你回去报告就是,张月自然知道怎么做。”
商人灰头土脸出了鞑靼军营,他是广东人,自是不知这些军将之间的默契。
郭虎与李成栋同为高杰部总兵,陕西老乡,论资历比张月等李成栋的部将高了一级,说起话来有些颐指气使。
在广州城下拼命,那是尚可喜耿继茂在旁边盯着没办法,而且攻克广州的诱惑是巨大的。
但郭虎在广州城里就没抢到什么东西,配属二藩的随征绿营丝早早被打发出广州城,作为鞑靼军前锋进攻粤西。
你不仁我不义,郭虎宿将,有的是招,他给自己找了个好差事。
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