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40四海扬帆-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草原民风彪悍,汉人快饿死的时候民风彪悍。被《狼图腾》这本破书洗脑的煞笔,放在明末又是个跪舔的家伙。

    “明朝军队军纪败坏算是士绅自食其果,南明的士绅不交税,税收财政支持不了军队,所以军队只能自己解决后勤问题,其实就是没有后勤,只是之前南方没有军事需求,没有大军就食。满清的军事实力其实不强,多尔衮入关前就被吴三桂打败过,鼎盛时期都攻不下沙俄几百火枪手驻守的堡垒,南明只要能供养一只稍微正常的军队就不会灭亡。南明的悲剧归根结底还是士绅自己不纳税酿成的恶果。”

    煞笔又来编历史。弘光一年,江北四镇一年军饷360万两,不算四镇在江北地盘上自行收取的商税,这军饷不是收上来的,难道他妈的你给的?已经告诉你,士绅占地十分之九的苏州一府以天下百分之一的税扛起十分之一漕粮,这煞笔还在这里叽歪士绅不纳税。弘光还有酒税和劝捐呢。隆武更牛逼,预借三五年税款,而且只借大户,不借小户。鲁监国则是大小户一起借。

    “你不必冷嘲热讽,南明士绅希望维持的就是不对士绅纳税的明朝朝政权,不是南方士绅想不想投降的问题,南明的税收制度就供养不了一只能战的军队,他们不投降满清也会被满清屠杀”

    这家伙的逻辑不如幼儿园。对于士绅来说,满清显然是个更好的选择,开头的暴行统治后,能维系农业生产秩序,让地主士绅收到田租。而且缴税给满清,大体上有章可循,不像南明那么乱。

    ”李自成是完全没有税收制度,这种制度下战略优势时后勤补给靠抢劫,制度不明,分配合理性有问题,只是不算太大,战略被动时就是大锅饭,分配更不合理。至于明朝,税收聊胜于无,军队后勤也是靠抢劫,打赢之后奖励发不下来,也不能劫掠最富有的士绅,打胜仗毫无收益,分配毫无合理性。而满清,不但有税收,对抢劫的分配最合理,抢劫分配最接近“按劳分配”,绿营兵也有收益,比当明军时更愿意作战,还知道温水煮青蛙,慢慢抢劫,抢劫制度最完善。“

    呵,李自成不能劫掠最富有的士绅。哈,北京那些明朝权贵一定不同意你这话。士绅算什么东西?中小地主,跟北京的公侯能比吗?洪承筹在明清两代都是顶级大官了吧?看看他死的时候有什么,

    ”我认为南明南京政府在中国财富中心江南却征不上来税是因,让军队自己去武装征税是果。你认为的因果关系却正好相反,这是资料能解决的问题吗?钱谦益也是,如果他在南京政府被攻破前散尽家财,我也会认同他是南明为数不多的愿意为国出力的爱国者,不会质疑他散尽家财的原因“

    他所有的话都是”我认为“

    如果南明只有为数不多的爱国者,满清的征服之战不会打到1662年,(先不算明郑了)。包括后来的三藩,吴三桂的主力依然是李定国的大西军余部,显然,也不能忽视其中驱逐鞑虏这个因素的影响。

    他显然认为,江南就是个予取予求的无底洞,随便收多少钱。因为是”财富中心“吗。作者不是江南人,但作者得说一句,苏南成为财富中心,不是救世主恩赐的,那是广大劳动人民一点点干出来的。凭什么你会认为在江南抽重税是理所因当?而且事实上,江南本身税负已经相当沉重。

    本来我一直客客气气在书评区和这个人说着话。是看到这里我决定以煞笔来称呼这个人,而且把他挂起来。千言万语,真的,我这会打字很困难,看到这种煞笔我手指都气的发抖。

    满清代明,在没有剃发令以前,江南是接受的,并没有改变封建生产关系。因为明朝对江南的沉重压迫,对这个行将灭亡的王朝,并没有太多人认为应该去效忠。问题出在哪呢?

    剃发令。顾炎武一句,亡国和亡天下,实已道尽。

    如果这个有汉奸潜质的煞笔理解不了,也没必要再和他多说的必要了。

    这煞笔的脑子在哪出了问题呢?被满遗的地摊洗脑了。这两年,把明末的民族战争,解释成江南士绅在明朝可以不纳税,在满清却要被抽重税,所以开始跪舔满清,后期发现伺候不了满洲主子才反清。这是在干嘛?这他妈的是在搅浑水,明里暗里的,给满清搞个均贫富,收地主税的外衣。

    这种谎言,在网上似乎接受的人还不少。只要稍微动动脑子就知道,江南爆发大规模反清是在六月,剃发令下后几天内蔓延。并且官绅纳粮是雍正时期的事,和清初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搞出官绅纳粮也不是为了均贫富,而是为了供养真正的吸血阶层,百万不事生产的旗人。没有任何一篇历史著作会告诉这家伙反清是因为收税,只有网络地摊骗骗像他和id(生存)这种没脑子的人。无可否认,在满清残酷镇压后,大部分人还是接受了满清的统治。毕竟英雄是少数人。

    请原谅我发泄一下,马上去写更新。

第30章 身既许国,瓦窑堡的勇者!

    荆州。

    兴国候,统御营前部左军,挂龙虎将军印,忠贞营总兵李过面对坚固的荆州城墙叹息不已。

    这是一只明军。

    李过现在手中掌握的,是此时汉族最精锐的军队。军中飘扬的官军战旗勾起他很多回忆,过往的历史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杀官造反,揭竿而起是因为穷人活不下去了。朱明宗室和世袭勋贵在人民身上吸血,无处不在的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李过曾发誓,要给穷人杀出一个朗朗乾坤,再造天下。

    征战十几年,李过是最坚定的起义军,哪怕在最困难的时刻,他也从未考虑过像八大王一样接受招安。胜利女神的裙裾曾经离李过那么近,但建虏毁了这一切。大部分顺军投降了建虏,只剩下李过高一功寥寥数部。

    论打仗,李过暂时是汉人第一。他曾经在延安把阿济格统领的真虏大军干趴下一个多月。多尔衮原本攻打李自成的计划是多铎横在潼关前,阿济格从北线绕路,进长城打李自成的后背。结果没想到,阿济格这位建虏最能打仗的亲王,在李过身上载了大跟头。因为瓦窑堡之战不利,阿济格以击溃顺军主力,招降顺军十余万,征服两省的大功劳,回北京后却被弟弟多尔衮削掉亲王爵。

    李过不知道,后世的满清差点删光了瓦窑堡之战的记录。还是唐通这个憨包在启本中透露出来,李自成先撤离西安后,李过才撤离延安。

    阿济格攻延安,途经瓦窑堡,全军被埋伏在此的李过打散,被迫屯在鲁家和潘陵两地一个多月,直到多铎攻下潼关才解救了阿济格。

    如今,在明朝最艰难的时刻,李过率领汉族最强大的军队加入了明军。其实李过可以轻易占据湖广,甚至两广。明朝政府军都集中在福建和浙江,湖广和两广三省就像脱光衣服的妇人一样摆在在李过面前。

    高夫人的话言犹在耳,“为将则身既许国,须爱民,听主将节制,有死无贰。”

    现在李过打出了他曾经最痛恨的旗帜,这不是因为他变了,变得喜欢这个王朝。只是因为“明”字成为了一个符号,这个字的含义已经远远超越了李过曾经奋斗一生要推翻的那个腐坏的封建王朝。

    贵州人何腾蛟点验忠贞营。李过部有两万,加郝摇旗田见秀等部,整个忠贞营有精兵三万。为了供养这只军队,何腾蛟向福建请饷本折月供六万余两。湖广一省凑不出这么多钱,何腾蛟只能一边刮地皮,一边向福建求援。为了给忠贞营凑钱,湖广连生童入学都要交钱充军饷。何腾蛟还在衡州铸钱,数百万缗质量奇差的隆武通宝就此流入市场。

    尽管军饷没有给足,李过还是从岳州义无反顾地率军北上,渡过长江围打重镇荆州。

    只是荆州城墙实在太坚固,缺乏攻城炮等重武器的忠贞营在建虏炮火下损失惨重。

    “父亲,”李来亨劝慰道,“这次打不下荆州没关系,鞑虏也跑不掉,我们改日再战。”

    李过看着荆州城墙,似有些不舍,不过他决断很快,“走,我们回岳州。整顿过下次再打。”

    …………

    云台山以南海面,北上舰队,旗舰罗浮号。

    收拾高进忠是很简单的事情,山海关水师总兵张鹏翼威名在外,高杰部的名声更是能止小儿夜啼。

    罗浮号等舰先用一排炮弹驱散海岸上的溃兵,张鹏翼等人轻松登陆,这边是补给充足的三千多明军精锐,那边是七千多在饥饿中苦捱的溃卒。

    高进忠有几门红夷炮和不少佛朗机,都装在船上,岛上并无炮台。随着张鹏翼和邢夫人军队前进,岛上不属于高进忠的明军立即闪到一边,高进忠不知张鹏翼来干嘛的,有些莫名。他的兵很快就被如狼似虎的高杰余部震慑住了。

    只是在抓拿高进忠本人时,有些亲信妄图反抗,很快就被邢夫人的兵砍翻撂倒。其他基本无人抵抗。

    各家正在岛上整顿收编溃兵,这需要一些时间。守序只派出卫队随同登陆,他本人留在了船上。

    大副敲响舰长舱门,守序停下手中的笔。纸上是一座锅炉、竖直的汽缸和一个巨大的杠杆组成的机械,草图尚未完成。

    “什么事?”

    “云台山望哨打来旗语,海上有船队。”

    船队?守序很是诧异,现在还有谁的船队会出现在云台山。

    离开座位,守序在罗浮号船首甲板举起望远镜。按照云台山上望员指示的方向,罗浮号的位置看不见。

    望远镜在手中转了几圈,守序命令道:“让浈江号前出侦察,详细报告。”

    “遵命,阁下。”

    浈江号接到命令出发,很快便回来与罗浮号接舷。

    恩佐几步走过跳板,脸上带着一丝兴奋之色,“阁下,前面发现鞑靼人的大船队。”

    “什么?”守序一下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