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守序注意到魍港所在的岛屿附近也有一条进入台江内海的主航道,“威瑟林先生,我看这条航道也挺宽,为什么没有船只往来?”
威瑟林道:“我们把魍港的航道叫北航道,公司刚来的时候,北航道也有12荷尺深,是台湾承接中国移民的主要港口之一。因为正对着八丈溪的河口,魍港航道的淤塞速度比南方的主航道和鹿耳门航道更快。”
守序知道,八丈溪是后来台南与嘉义的界河。他不经意地问道,“福里兴恩堡的城墙有多厚?你们还没有完全征服这里的土著吧。”
威瑟林也没有隐瞒,这不是什么机密,“五块中国砖的厚度,对土著来说,福里兴恩是坚不可摧的堡垒。”
守序点头道:“这里也是你们曾经给郑芝龙提供的后方基地吧?”
提到郑芝龙,威瑟林就比较谨慎了,“阁下,郑芝龙当海盗的时候,我还没有进入公司任职,对当时的历史并不清楚。”
守序一笑,不再追问,便聊起台湾的地理。
据威瑟林介绍,台湾最优良的天然港口无疑是位于南北的打狗港(高雄)和基隆港,虽然葡萄牙人用福尔摩莎但他们没有勘测全岛地形。荷兰人在大员站稳脚后才慢慢探索了全岛,他们开始甚至认为鸡笼和淡水是同一地方,还是西班牙占据台北后,荷兰人才发现两地相距了6荷里,是两座不同的港口,而且水文条件都比大员好。
守序将荷兰地图与回忆中的台湾地形做了对比,发现除了台北平原、台中盆地和台东纵谷平原,其他的平原地区与后世的海岸区别都蛮大,就如嘉南平原,比后世更加狭长,从海岸地区步行一天半就能抵达山区。
台北平原虽然没有荷兰人占据的嘉南平原大,但台北有全台湾通航条件最好的河流,淡水河,这对缺乏基础设施的前期开发来说尤其重要。
据荷兰人估计,目前全台大概有10万土著,加上集中在台江内海附近的4,5万汉民,全台的人口大约为15万人。守序知道,台湾在清末的人口接近百万,这大概就是台湾在没有现代机械前能够养活的人口上限。这个时代肯定更少了,适宜耕作的平原土地更少吗,全台上限70万是比较合理的推测。他拿到的大肚溪以北的区域,台中、台北和宜兰,大概可以养活20万人,如果加上台东纵谷平原的花莲部分,勉强能到25万。20万农民,4万非农业的生产人口,1万军队,这是守序的长期规划。
注:特罗德纽斯爱捞钱巴达维亚是知道的,但范迪门一直没抓到确实的证据。威瑟林的冒险经历挺有趣。顺便,蒙达也是历史人物,他是苏鸣岗的女婿,像其他人一样,蒙达这个名字也是从荷兰文转译回中文。
晚上还有一更。
第40章 台北地区,淡水与鸡笼
台湾西部平原集中了全岛多数的土著人口,平原总体狭长,向东步行一天到两天就会进入山区,大多数地区还是森林。平原上河流众多,但大部分都不具备通航能力。
从荷兰人的台南和高雄算起,主要河流从南向北依次有高屏溪、曾文溪、八掌溪、北港溪、浊水溪、大肚溪、大甲溪、大安溪和淡水河。
这些河流均发源自台湾中央山脉,中央山脉拦住了南来的水汽。台湾在降雨的空间部分上,极为不均,中央山脉的降水能达到5000mm,而西部沿海地区则只有1500mm。时间分布也很不均匀,5月至10月的丰水期集中了一年的多数降水。台风对降雨的贡献极大,频发的台风会严重影响台湾的农业生产。
如今正是小冰河期的末尾,降雨比正常的年景少,而且集中在了雨季的几个月。急速的降雨通过距离短坡度大的河道迅速流入了大海,而缺乏降水的枯水期则经常面临无水可用的局面。
旱灾对农业生产有很坏的影响,但对汉人移民台湾却不是坏事。雨季会让人寸步难行,而旱灾只是降低了亩产,却让移民能更快适应台湾的气候。旱灾排干了很多沼泽,降低了疟疾发病率,有利于移民修建基础设施。
所以在历史上,汉人对台湾的开发是从台南开始。台南的年度降雨分布更加不均,与台北相比,台南不下雨的时间更长,更有利于移民投入户外工作。而台北即便在后来的清朝,也被台南人视为瘴疫之地。
鸡笼是台湾有名的雨港,年度降水可以达到3000mm。不过也是因为小冰河期的存在,根据荷兰人的统计,现在的降雨比正常年份少了很多,否则西班牙人也不可能成功在台北地区建立殖民地。
舰队在北上时,顺便对台湾的海岸线做了一些初步的测绘工作,重点是主要河流的河口地区。大肚溪是大肚王国的地盘,在越过大肚溪河口后的台中大甲溪,陈守序对梅登说,“地形看上去尚可,以后有必要在这里修建一座港口。”
梅登道:“这里也是大肚王国的势力范围。”
守序道:“我说的不是现在。大肚王国在我们与荷兰人之间提供了缓冲区,短期内我们有必要保留这个国家。给他们留下大肚溪好了,大甲溪我们要占据。作为我们与大肚王国的天然边界。”
后来台湾的县市边界基本也是沿这些横切西部平原的天然河道布置,比如大肚溪的河道基本隔开了台中与彰化,沿着河口布置工作倒是比较方便。台中北面是苗栗,台中与苗栗之间被山区隔开,没有可靠的陆上交通。守序对台中地区的开拓并不着急,这里的优先次序比较低。而且如果要把势力深入台中,与大肚王国的战争就不可避免。开疆扩土的战争暂时还没必要,发展要一步步来,台北能稳定占据下来就是巨大的成功。
苗栗县与台北平原之间也没有可靠的陆上联系,但守序对苗栗的开发需求就比较急迫了。
他对梅登说,“你要做好尽快开拓苗栗的计划。”
梅登道,“我以为初期只有台北平原是重点。”
守序摇摇头,“除了台北就是苗栗,除了形成对大肚王国的防线,苗栗还有石油。”
苗栗的油田是露天的,清朝人就会私采。守序当然弄不出内燃机也无法提炼石油,但露天的油井依然有很大用处,除了在木材和煤炭之外提供一种重要的燃料,油矿也能提供沥青。沥青是最重要的船材之一。
“后龙溪河口宽阔,航道中央还有沙洲能在一定程度上避浪,应该能开发成小型的港口。”
“足够把苗栗的油运出来的规模?”
“对。”
“这似乎不难。”
苗栗的北面是新竹,进入新竹地区后,就是台北平原地区,从新竹、桃园、台北一直到鸡笼,都能建立可靠的陆上联系,这将是台湾分基地的核心区。
在淡水河口,守序与梅登仔细观察了西班牙圣多明戈城的遗址。
威瑟琳说道,“没有被烧毁之前,圣多明戈城有8门火炮。”
梅登放下望远镜,“背山临河,河道完全被覆盖进了炮台的射程,西班牙人的眼光不错。”
西班牙圣多明戈城旧址所在的位置背靠高耸的山脉,西南为与城堡地势持平的小块平地,东北方和东方是深深的山间峡谷,地势十分险要。
守序点头道,“我看淡水没有比西班牙城堡的旧址更合适的筑垒地点,我们要尽快在原址上重建淡水堡,这样还能利用西班牙人打好的地基。”
梅登:“棱堡还是圆堡?”
守序:“淡水将是我们最重要的商港,不要省钱,棱堡化。先就修一座,我看将来最少还要修两座圆堡才能完全控制淡水港。”
梅登:“好吧。我都快不想做台北总督了,你分派的任务都好难。”
守序笑了,“你在我的执政府实习了几个月,难道不觉得从头开始建设一个国家很有趣吗?台湾虽然是我们的分基地,可你面临的工作,其实与我差不多。”
过了淡水河口,绕过台湾北角,再继续航行不远就抵达了鸡笼外海。
鸡笼是台湾最好的海港,四周山岭环抱,提供了良好的避风地。港口外面的社寮岛(鸡笼屿)屏障了海口,挡住了东北风和海浪。鸡笼屿与台湾本岛的东侧航道只有100米宽,西侧航道只有600米宽,完全被火炮的射程覆盖,西班牙人在鸡笼屿建设的炮台封锁了航道,给舰队提供了安全的锚泊场所。鸡笼港在鸡笼屿内海一侧,有一片长1。4公里,宽700米的方形内澳。因为没有后世的防波堤,内澳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建筑港口,现在西班牙人主要的港口是在鸡笼屿的内侧。除了方形的内澳,鸡笼内海还有一片长1。5公里,宽200多米,折向西南的狭窄海湾,海湾里面甚至还有小海湾。不需要防波堤,这两座小海湾就是最适合建设海军基地的地方。
梅登惊叹于鸡笼优良的港口条件,在他们经历过的港口里,阿卡普尔科也不过如此。
守序叹了口气,“就是降雨比较多,即便是现在比较干旱的时代,鸡笼最多也就只有3个月不下雨。而且因为没有通航内河,鸡笼港没有向内陆的辐射能力。”
梅登:“已经很不错了,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没有内河对于军港来说并不关键,商业港口我们则有淡水。”
指着鸡笼屿,守序点头道,“我们所有的计划都要先从攻占西班牙的城堡开始。”
西班牙人在鸡笼修筑了1座三角棱堡,各尖角堡分别是圣奥古斯丁堡、圣安东尼奥堡、圣米兰堡,除了棱堡,鸡笼屿最高处的山上还有一座圆堡,至圣三位一体堡。军堡之下便是圣萨尔瓦多城,也即西班牙人在台北的主要居住地。
西班牙军堡的规模也只是比热兰遮城略小而已。西班牙人为了避开荷兰人控制的台湾海峡,他们从台东太平洋一侧北上,最早登陆的地区在台湾东北角,圣地亚哥港,但他们后来发现虽然圣地亚哥港能避西南风,但在东北季风期,圣地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