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古代戏剧文学史-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所以小人戒色,须戒其足;君子戒色,须戒其
眼。相似这等女乐,咱人再也不可近也。”等等。可当妻子说“这等? 。何
不写一奏本,送还朝廷”时,他又赶紧说“不可”,又引经据典地说“不敢
虚君之赐”“却之不恭”等等,而尽情享用起来,最后终因荒淫无度,一病
不起。他是个权力狂,沉绵枕席,仍重大事机,床前裁决。他欲壑难填,本
人真个“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了,儿子也受了门荫,得做高
官了,可临死前却还为年方数岁的孽生之子未有“门荫”而不肯咽气,还担
心编国史漏记了他的功劳,关心死后加什么官赠什么諻? 。
总之,作者没有把卢生形象简单化,他有功劳,有能力,他无辜而屡受
宇文融迫害,他遭受过劫难,象只可怜的羔羊,任宇文融摆布,这些都令人
同情。然而他又利欲熏心,敲榨民脂民膏以媚上,他假道学,这些又令人厌
恶,鄙弃。
至于《邯郸梦》的主题,似乎无须多说,仅从前边梗概介绍便可见出。
它极为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腐败,称得上是中晚明时期的官场
现形记。它对明代科举不以才学而以“关系”“门路”“钱财”择人的抨击
可谓淋漓尽致:未经考试之前,主考官就内定好了录取之人及其名次;遍使
金钱广通贿赂就能使天子将落卷之人翻为第一;所谓考试只不过是主考官以
录取之权拉拢“门生”,作为树立私党的手段,不是他家“门生”便要千方
百计寻个题目处置。它曲尽名利场中人对上的胁肩谄媚,对下的专横跋扈,
以及人情的浇薄,世态的炎凉:卢生得势之时,人们都去奉迎、巴结,司礼
太监不懂装懂地恭维他“字字端楷”,甚至权相宇文融也曾对他“趋奉一二”。
而当他落难之时,“满朝仕宦,竟没一个为其表白冤情”;崖州司户在宇文
融的授意下,甚至想“结果了”卢生去换取高官,而对卢生滥用酷刑;可当
听说宇文融伏诛,朝廷召卢生还朝时马上又自绑其身,口称“有眼不识泰山”
“合当万死? 。”。它入木三分地反映了中晚明官场的尔虞我诈、你死我活
的权力角逐;宇文对卢生假荐真陷,暗中刺探,歪曲事实,编派罪名,胁迫
诬告,置之于死地而后快,等等。
总而言之,一部《邯郸记》活画出了封建社会政治舞台上大小官吏追逐
名利不顾廉耻的蝇营狗苟。其所描写的社会腐败、皇帝昏庸,首辅跋扈,上
层社会的生活糜烂,统治集团的勾心斗角,无一不可从嘉隆以来社会现实中
找到原型,有人甚至认为卢生形象“分明依附着张居正的幽灵”①但又“不是
① 见《戏曲研究》第十辑,212 页。按张居正为明神宗时首辅,富有政绩而“刚而有欲”,据说其三子懋
修是“关节状元”;长子敬修亦以第二甲第十三名赐进士出身,当时曾有人在朝门贴诗说:状元榜眼俱姓
张,未必文星照楚邦。若是相公坚不去,六郎还作探花郎。汤显祖也曾因不受张的笼络而受打击。
任何人的影射,而是集中反映当时大官僚的丑恶生活的典型”②。它揭下了盘
踞在各级权力机构尤其是上层统治者中间的“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
雅,行若狗彘”的伪君子们的画皮,给予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鞭挞。它形象
地说明了,大明王朝已经糜烂了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邯郸记》虽然揭露痛快,剖析深刻,但同《南柯记》一样,汤显祖看
不到如何改变这种被他称之为“矫情”的现象,只好到佛道中寻找答案,将
现实归于梦幻——“六十年光景,熟不的半箸黄梁”,并且企图借助于宗教
唤醒追权逐利者的痴梦,希图通过他们的忏悔来解决社会矛盾,这些都是它
的消极之处。但从总体上说,它还是激人鼓怒、令人愤激的具有现实深度和
历史深度的杰作。
《邯郸记》是四梦中最短的一梦。王骥德《曲律?杂论?七三》称《南
柯》《邯郸》二记,“渐削芜羻,俯就矩度,布格既新,遣辞复俊,其掇拾
本色,参错丽语,境往神来,巧凑妙合,又视元人别一蹊径。”大体上是符
合实际的。尤其是《邯郸记》描绘的官场生活如此繁复庞杂,概括的生活面
如此广泛,却只用了三十出,确如有人所说,“增一折不得,删一折不得”
(吴梅语)。所以在“渐削芜羻,俯就矩度”上,确实反映了作者艺术技巧
的高度成熟。
“临川四梦”问世之后,便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当时士大夫的家班及
民间舞台都竞相演出;许多著名文人如臧懋循、吕天成、冯梦龙等都改编过
《牡丹亭》。到清代,四梦仍活跃在民间舞台、家班堂会上,并也成为宫廷
中屡屡上演的剧目。蒋士铨甚至还把汤显祖与他的“四梦”溶为一体,创作
了《临川梦》传奇。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有“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
艳曲警芳心”的回目,这些都足以说明汤显祖的影响。随着时代的演进,从
辛亥革命到建国之后,“四梦”始终受到人们的重视,除单折上演外①,还不
断地有整本的改编②至今仍活跃在舞台上。
在世界上,汤显祖的影响也与日俱增。《牡丹亭》的译本早年就已在德、
日、英流传。前苏联科学院主编的《世界通史》(卷四)中说:“在十六世
纪的戏曲作品中,汤显祖的《牡丹亭》十分重要。这部作品对旧道德基础进
行了猛烈挑衅”。英国《新版大不列颠大百科全书》说汤显祖的戏曲“以细
腻感人而闻名”。而日本著名戏曲史家青木正儿则早在五十多年前就将汤氏
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了。这说明,汤显祖的“四梦”,不仅是为我国人民,
也是为世界人民留下的一笔丰厚的、有价值的文化遗产。
② 《汤显祖诗文集?前言》
① 单折上演者如《紫钗记》的《折柳》、《阳关》;《牡丹亭》的《闹学》、《惊梦》;《南柯记》的《花
报》、《瑶台》;《邯郸记》的《扫花》、《三醉》等。
② 如一九五七年,江西省赣剧团演出的由石凌鹤用弋阳腔改译的《还魂记》,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
色戏曲片。另一九五九年俞平伯、华粹深用昆曲形式改编了《牡丹亭》。又一九八一年,北方昆剧院、八
二年江苏昆剧院、上海昆剧团都分别改编演出了此剧。八二年十月,四梦全部以整本形式搬上舞台。
五章 明末戏剧(1620—1661)
第一节 明末戏剧概况
从光宗泰昌到南明桂王永历的最后覆亡(1620—1661),是为明末。明
末是社会变动极其剧烈、各种矛盾集结纠缠的时代:农民起义和市民运动接
踵而起,阶级矛盾尖锐;明王朝与蒙古族、满族和倭寇间战争不断,民族矛
盾激化;统治阶级内部进步势力与阉党的斗争也愈演愈烈。这些动荡的社会
内容在戏剧中也有反映。如抨击魏忠贤的剧本:陈开泰的《冰山记》、盛于
斯的《鸣冤记》、高汝拭的《不丈夫)、穆成章的《请剑记》、王应遴的《清
凉扇》、三吴居士的《广爱书》、范世彦的《磨忠记》等。但流传者很少,
仅《磨忠记》传世,又很平庸。大概是戏剧这种文学样式对政治的反映不象
诗文那样短小轻捷,需要较安定的创作环境和一段时间的历史回顾来总结和
反思吧。所以,见存的较好作品仍以爱情和历史题材居多。
明末主要戏曲作家有孟称舜、阮大铖、吴炳、袁晋、沈自晋、沈自徵、
范文若、冯梦龙等。其中不少人颇受汤沈影响,成为他们的追逐者。因此有
人遂以临川派、吴江派称之。事实上,这种分法不甚科学,因汤显祖并未与
人组成什么派,并且有的作家如吴炳、范文若等也是同时接受汤、沈两方面
的影响的。
被称作吴江派的沈自晋、沈自徵是沈璟的侄。沈璟家一门鼎盛,子弟大
都知曲,而以自晋、自徵最著。沈自晋(1583—1665),字伯明,又字长康,
号鞠通生。他所作传奇《耆英会》已佚失;《翠屏山》为水浒戏,写杨雄、
石秀杀潘巧云事。其中的《交帐》、《戏叔》、《反诳》、《杀山》等是昆
曲的保留剧目。《望湖亭》写钱万选代其表兄颜伯雅相亲而被留,终于高氏
女成婚之事。据沈自友为沈自晋作的《鞠通生传》说:“海内词家,旗鼓相
当对帜而角者,莫若吾家词隐先生与临川汤若士先生。水火既分,相争几於
怒詈。生蝉缓其间,锦囊彩笔,随词隐为东山之游。虽宗尚家风,著词斤斤
尺礜,而不废绳筒,兼妙神情,甘苦匠心,朱碧应度。词珠宛如露合,文冶
妙於丹融,两先生亦无间言矣”。谓沈自晋兼得汤沈之妙,虽为言过其实之
语,但说他在曲律和文彩方面均有顾及,确为实情。沈自晋还编有《南词新
谱》,是为补正沈璟的《南九宫谱》而作,在当时很有影响。
沈自徵(1591—1641)是沈自晋之弟。有杂剧《傻狂生乔脸鞭歌妓》、
《杨升庵诗酒簪花髻》、《杜秀才痛哭霸亭秋》三种。其中《霸亭秋》抨击
了科场黑暗,为刺世之作。
被看作吴江派的还有范文若、袁晋。范文若(1588—1636),著有《鸳
鸯棒》、《花筵赚》等传奇十三种。描写细腻、情节曲折为其剧作特点。袁
晋(1592?—1674),原名韫玉,后改名晋,字于令、令昭、凫公,号箨庵、
白宾,又号幔亭仙史等。苏州吴县人。他的作品讲究音律。“奉谱严整,辞
韵恬和”。著有传奇《西楼记》、《金锁记》等八种,及杂剧《双莺传》等。
《西楼记》是代表作,写官宦子弟于叔夜与教坊歌妓穆素徽的爱情故事。其
中虽然郎才女貌,最后男主人公高登金榜,终成姻好的情节结构未脱常见传
奇窠臼,但情节读来较为顺情合理,尤其是男女主人公饱经磨难而矢志不渝
的忠贞情感颇为动人。其中一些场次如“楼会”、“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