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贪”近似“贫”
人的欲望与生俱来,无可非议,但无止境的欲望比万丈深渊还可怕。“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是极为深刻的人生哲理。
“贪”字形状近似“贫”字,其中有深刻的含义:贪得无厌的结果往往会导致一贫如洗。要知道最好的东西,贪的过多就变成最坏的东西。
车怕快,人怕坏。车快出事故,人坏“天网”缚。
从社交圈里透视干部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评价一个干部是否廉洁勤政,请到他的生活圈、社交圈、工作圈里去透视。
事事把住底线
古人说,成功于惧,失败于忽。时时小心谨慎,事事把住底线。只要自己不腐,就不怕任何敌手。
一把手决定一方风气
一个好班长,能带出一个好班子,一支好队伍,一地好风气。如果一地的风气不好,不用问,主要是一把手不行。
无能的官,无为的吏,占了一些重要位,导向作用太可怕,混日子的悄悄排成队。
无用的话,无用的会,使人感到特别累,无奈应酬跟着转,工作忙碌无效率。
无用的事,无用的忙,无头苍蝇乱碰墙,工作重点抓不住,抓住的都是面面光。
天不下雨地之过
天旱地涝、洪水暴发、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其成因主要是人们长期砍树毁林、垦荒种地、胡挖乱采,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的。天不下雨地之过,人不进步己之过。一个干部如果长期得不到组织的提拔重用,应多从自身找原因。
你的命运你决定
起步早,进步慢,必定中间有磕绊,其中道理很简单,不是客观是主观。
埋怨毫无意义。埋怨客观,首先应该反省自己为何不改变自己以适应客观。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够改变你,只有你能改变自己;也没有任何人能够打败你,打败你的也只有你自己。
你说你行你就行。如果心里先认定自己不行,成功的机率几乎为零。成功的欲望是成就事业的动力和源泉。
自信是成功的秘诀。事在人为,路在脚下。你不比别人差,你会赶上别人和超过他人,不要迷信他人身上笼罩的光环,任何人都有强项和弱点。只要自己善于扬长避短,你就会走在他人前面。
为官杂谈(2)
领导时间由三部分组成
领导的工作时间分三部分:主动工作时间、被动工作时间、机动工作时间。
主动工作就是主动干自己想干的份内工作;被动工作就是自己不愿干但必须干的工作,比如有的会议和各种应酬;机动工作就是在办公室处理日常事务、会客及外出学习参观等。实践证明:主动工作时间占到全部工作时间的50%以上,工作就有成效,如果被动工作时间和机动工作时间加起来超过70%,看起来忙忙碌碌,而实际上是杂务缠身,劳而无功。
装大众,谋大事,做大我
装大众、谋大事,才能做大我。只有心中装着百姓,为百姓谋大事、办实事,这才是真正的大我。
当官应愁百姓事
对领导干部来讲,党给的待遇很厚,吃、穿、住、行都不愁,最愁的应是为老百姓多办实事,为地方发展多做贡献。如果做官感觉不到这种压力,就是太平官。
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体验到:车不好坐,饭不好吃,觉不好睡,官不好当。体会不到这四条,可能是个平庸的官。
公仆形象:一心为公,两袖清风,三餐不定,四季奔波,五体不安,六亲难近,妻儿不顾,八方开拓,久经风雨,十分辛苦。
当领导什么最难
当领导什么最难?最难的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符合变化着的情况,符合最现实的要求,符合最基层的意见。但实事求是不一定符合某些滞后的政策,不一定符合某些领导的意图。所以,实事求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事物是多变的,但政策往往滞后,要结合实际,做到实事求是,就难免闯政策的红灯,难免遇到麻烦。
要做到实事求是,有些事能干不能说,有些事能说不能干。
领导干部有两种关系最不好处理:一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二是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解放思想首先要实事求是,对上负责首先要对下负责。坚持后者在某些时候可能要承担一定责任和冒一定风险。
政绩是领导者的动力
政绩应该主要看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挣钱工程,而不能单看修路、修桥、修楼的花钱工程。有钱谁都会花,但挣钱的事不一定谁都能干。挣钱的政绩工程见效慢,而花钱的政绩工程见效快。有些领导急于出政绩,往往忽略见效慢的政绩工程。领导者的政绩观决定一个地方的发展。
公正是领导者的形象
公正是一个领导者的形象。一个领导者失去公正,就会失去人心,失去尊敬,失去威信。维护公正是领导者死守的原则底线。
上级不一定完全了解下级
上级不一定完全了解下级,最了解的实际上还是百姓。看一个领导好不好主要应看政绩、听民意。政绩是一个领导者才干的显露,民意是领导者作风、德行的反映。真正的民意来自领导周围知情者和基层群众不受任何干预的发自内心的客观评价。但这种评价,由于种种原因,上级不可能完全掌握。
百姓是人间公正之神
天上有多少星星,地下有多少眼睛,不要小看百姓,百姓是人间公正之神。有些人自作聪明,干了不少坏事,自以为别人不知。事实上,骗了天上的星星,骗不了地上的眼睛。
好干部群众拥护,但上司不一定喜欢
好干部群众拥护,但上司不一定喜欢,因为好干部一是能力强易产生傲气,二是工作忙没时间亲近上司。
人与人的精力一般都差不多:工作能做到位的,一般精力多忙于下层;工作做不到位的,一般精力多忙于上层。
看得起你,才批评你
批评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关心,是一种情谊。人常说,看得起你才批评你。听不到批评意见,并不是一件好事。一般来说,批评对象是事而不是人。如果因批评得罪了人,不是批评错位就是批评过分,不是场合不对就是方法不当。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上上下下就数面子值钱。如果由于差错而必须批评的话,请你最好单独地找他面谈。绝大多数人都很忌讳在自己同事面前受到上司的训斥或不公正的指责,使自己失掉面子,这样的批评效果较差。
勇于认错的人有人格魅力
人经常不知不觉地在错。错,不可怕;不认错,可笑又可怕。勇于认错的人有人格魅力,知错改错的是明白人,重复犯错的是糊涂蛋。
一个领导是难免犯错误的。有错误自己不说,别人也会说;当面不说,背后也会说;今天不说,明天也会说。与其别人说,不如自己说;与其让人背后说,不如让人当面说;与其明天也得说,不如趁早今天说。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领导者的高尚情操。
失败后,知道为什么失败不算失败;弄不清或不承认自己失败的原因,那才是真正的失败。
多数人的意见有可能是一边倒
如果会上有人对某一重要问题表示强烈的不同意见,即使多数人都站在你一边,也应该重新考虑一下自己的意见。有时最完美、最正确的意见掌握在有头脑、有实践的少数人手中。如果你总是采纳多数人的意见,也难免会出现失误。
为官杂谈(3)
三分钟把话说完
提纲挈领,把十句话的意思,在必要时总结为一句话说出来,这一句话表达的效果,比十句话要强得多。
语言越简明通俗,给人留下的印象越深。
人们讨厌交谈说长话,无论怎样复杂的事情,尽量概括为几句话,把意思很快表达清楚。最好一分钟进入主题,三分钟把话说完。
千万不要讲长话,要知道:台下参会的希望台上讲话的不讲长话,台上讲话的希望台下参会的不说小话。
开会人最不爱听哪些话
一是不爱听重复的旧话。一个意思,你说我说反复说。二是不爱听脱离实际的空话。高调子,大理论,人们听了无法操作。三是不爱听履行公务的套话。低着头,念稿子,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自己的语言。四是不爱听不着边际的废话。远离主题,东拉西扯,胡凑乱侃。反之,人们开会爱听真话、实话、新话,尤其爱听管用的短话。
讲话要有质量、有份量、有胆量
讲话要有质量、要有份量、要有胆量。没有质量的话多是废话,没有份量的话多是空话,没有胆量的话多是假话。
扇子离人太远,再扇也感觉不到凉快;话题离人太远,再讲也吸引不住听众。讲话要想扣住听众的心,就必须贴近实际,激起人的兴奋点,这样,才有“煽情”效果。
会议上一般不要多说,要说就说准说深。没有份量的话不如不说,说多了久而久之反把自己的水平说低了。
人有话,在关键场合要说出来;别人认识你,往往在你凿凿有力的语言中。
初来乍到少说为妙
到一个新的工作岗位,千万少说话,少表态。即使说话,也不说长话,非表态不可时也要尽量留有余地。要认真调查,吃透情况,逐步深入。有了充分准备,然后一炮打响。
无私说真话
官场上恭维话多,真话少,因为说真话会带来麻烦,会影响自己的利益。所以,真话多在百姓中。
人们听腻了假话,真话就十分感染人。从心底深处发出的声音,必然是富有感染力的音乐般的语言。
与部下开玩笑要注意分寸
领导者在同下级交往中最好少开玩笑,因为下级出于某种考虑无法用同样的方式来回敬你。
上下级相处要把握分寸,过远会脱离群众,过近会显得庸俗。“近则庸,疏则威”,“仆人眼里无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