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6、鹦鹉曲。农夫渴雨 冯子振
年年牛背扶犁住,近日最懊恼杀农夫。稻苗肥恰待抽花,渴煞青天雷雨。[幺]恨残霞不近人情,截断玉虹南去。望人间三尺甘霖,看一片闲云起处。
[写作背景]此曲由农夫眼中看出,口中说出,这种设身处地,直接反映农家生活与农民的思想情绪的作品,在整个元人散曲中诚属不多,难能可贵。因诗人体察农夫生活的艰辛,理解他们的心愿,才能对他们有如此真诚的同情。
[注解]
扶犁住:把犁为生。住,过活,过日子。
最:正。
懊恼杀:非常懊恼。
恰待:正要,刚要。
渴煞:十分渴望。
玉虹:彩虹。俗谚:“晚霞日头朝霞雨。”截断玉虹,即谓残霞无情断雨。
甘霖:好雨。
[译文]年复一年在牛背后耕作扶犁,近日里可使农夫懊恼之极。稻苗肥壮正等着杨花吐穗,苗都要枯死了,却是响晴的天不下一丝雨。可恨苍天不顾人们渴雨的急切心情,让残霞把要下雨的白虹冲断,云朵向南飘去。农夫们注视着那片白云,盼望能在人间降下三尺好雨。
107、寿阳曲 贯云石
新秋至,人乍别,顺长江水流残月。悠悠画船东去也,这思量起头儿一夜。
[作者简介]贯云石(1286-1324),本名小云石海涯,因其父名贯只哥,遂以贯为氏。号酸斋,又号芦花道人,维吾尔族人。文武双全,官至知制诰同修国史。后辞归江南,卖药杭州。散曲与徐再思(甜斋)齐名,世称“酸甜乐府”。任二北辑有他二人的合集《酸甜乐府》。现存套数八套,小令七十九首。
[写作背景]这是一首送别曲,在曲中作者寄寓了因离人远去而产生的怅惘伤感之情。
[注解]
悠悠:远远地。
想头儿一夜:第一夜。
[译文]新秋刚到来的时候,心上人也匆匆离别。在一弯残月映照下,顺着长江流水,画船悠悠然向东远去渐渐隐没。这离别的愁苦煎熬整整折磨了我一夜。
108、红绣鞋 贯云石
挨着靠着云窗同坐,看着笑着月枕双歌,听着数着愁着怕着早四更过。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天哪,更闰一更儿妨甚么!
[写作背景]贯云石代沉醉在爱情欢会中的青年男女立言,以女性的口吻与处境落墨,赋予必要的性格因素。此曲在《乐府群珠》传本中题为“欢情”,基本上是合乎实际的。
[注解]
云窗:镂刻有云形花纹的窗户。
月枕:形如月牙的枕头。
四更过:意为即将天明。
夜如梭:喻时光犹如梭织,瞬息即逝。
闰一更儿:延长一更。
[译文]紧紧挨着紧紧靠着在云窗下同坐,互相看着互相笑着枕着月一起高歌。细心听着一一数着悉着怕着,四更已敲过。四更过了,欢情还没有过。欢情还没有过,夜过得却快如穿梭。天啊,再加上一更该多好。
109、金字经 贯云石
哦眉能自惜,别离泪似倾。休唱《阳关》第四声。情,夜深愁寐醒。人孤零,萧萧月二更。
[写作背景]贯云石妻子石氏出身于北京名家,其父石天麟与五代时的后晋皇室有渊源关系,贯云石婚后不久,就辞母别妻,前往远在江南的永州任职。多年后在京上 “万言书”进呈仁宗,但所言六事都易引起误解,招致谗言,于是,他上书称病,要求辞去翰林侍读学士之职。他虽正当二十九岁的有为之年,皇帝却准予了他的辞职请示。于是他打点行装,再度南游,直到三十九岁死,都未能再返大都。由于以上的经历,此曲中所写的离情是有溜之大吉的现实基础的。贯云石无论在京任翰林学士之时,抑或南游杭州之日,都曾与歌伎交往,同她们平等相待,怀有真情。如果曲中的离情是因她们而发,也不足奇怪,尽管对曲中情事难以考索,但所流露的真情却足以感人。
[注解]
蛾眉:美人的代称。
《阳关》第四声:《阳关》指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入乐府为送别之曲,名《渭城曲》,因反复诵唱,故又称《阳关三叠》。第四声指该曲的第四句“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女人虽能克制感情自己珍重,但到离别之时也泪水如倾。就不要再唱那《阳关》曲的第四声。只因为离情,愁苦萦怀直至深夜睡了又醒,萧索冷落。人更感孤零,月到中天已二更。
110、清江引 贯云石
竞功名有如车下坡,惊险谁参破?昨日玉堂臣,今日遭残祸。争如我避风波走在安乐窝!
[写作背景]昆曲是作者延祐二年(1315)之后隐居杭州时期所作。它揭露了官场险恶祸福无常、生命难保的残酷现实,表现了作者远害全身而又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
[注解]
争:怎。
[译文]奔竞功名就好像马车直下陡坡,其中的惊险有谁能看破?昨天还是高官显宦,今天却遭遇横祸。怎如我避开官场是非,纵情山水过这种逍遥自在的隐居生活!
111、殿前欢 贯云石
隔帘听,几番风送卖花声。夜来微雨天阶净。小院闲庭,轻寒翠袖生。穿芳径,十二阑干凭。杏花疏影,杨柳新晴。
[写作背景]这支散曲成功地描绘了暮春时节清晨的一个小小院落。
[注解]
天阶:原指宫殿的台阶,此处是泛指。
十二阑干:十二是虚指,意谓所有的阑干。古人好用十二地支的数目来组词,如“十二钗”、“十二楼”等等。
[译文]隔着帘栊,一次又一次听到风儿送来卖花女那如歌的卖花声。走出闺房才发现夜来下过一场小雨把台阶冲洗得干干净净。在安闲幽静的庭院里,翠袖中微感寒冷。穿过花间小径,倚遍所有的阑干来欣赏春景,只见盛开的杏花舞动着稀疏的枝条,和在细雨中沐浴过更加青翠的柳枝,交相辉映。
112、塞鸿秋。代人作 贯云石
战西风几点宾鸿至,感起我南朝千古伤心事。展开笺写几句知心事,空教我停霜毫半晌无才思。往常得兴时,一扫无瑕疵。今日个病厌厌刚写下两个相思字。
[注解]
战西风:迎着西风。
宾鸿:从别处飞来的鸿雁。
南朝:指我国历史上宋、齐、梁、陈四朝。
霜毫:毛笔。
[译文]迎着西风疏疏落落飞来北雁几只,引起我回想起南朝兴亡的千古伤心事。辅开华美的信纸,要写几句知心的话语,白白地让我停住笔半天也没有才思。往日兴致高时,一挥而就毫无瑕疵,今天却精神萎蘼不振,只写下“相思”两个字。
113、小梁州。秋 贯云石
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桂枝香。[幺]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湖水清,江潮漾。天边斜月,新雁两三行。
[注解]
鹭鸶:即白鹭。
金风:即秋风。
雷峰塔:五代时吴越王钱俶妃黄氏建,遗址在停放西湖南夕照山上,于1924年9月倾塌。
[译文]清清湖水映照着芙蓉亭亭玉立的身影,岸上菊花迎霜怒放一片金黄。放眼望去满眼都是秋天的风光。老于干枯的荷叶底下有白鹭躲藏。秋风阵阵,飘来桂枝的幽香。在雷峰塔畔登高远望,钱塘江浩渺无涯,湖水清澈,江潮涌起,波光荡漾。抬头看一弯新月斜挂在天上,还有南归的大雁两三行。
114、清江引。惜别 贯云石
若还与他相见时,道个真传示:不是不修书,不是无才思,绕清江买不得天样纸!
[注解]
传示:消息、情况。
[译文]如果还能和她相见的时候,就说说我的真实情况吧:不是我不愿意写信,也不是我没有写信的才气和情思,是因为我绕着清江也买不到天那样大的信纸!
115、殿前欢 贯云石
楚杯王,忠臣跳入汨罗江。《离骚》读罢空惆怅,日月同光。伤心来笑一场,笑你个三闾强,为甚不身心放?沧浪污你,你污沧浪。
[注解]
楚怀王:战国时楚国的国君。公元前328-前299年在位。
忠臣跳入汨罗江:指屈原因楚怀王听信谗言,被放逐沅湘间,自沉汨罗江而死。汨罗江,湘江支流,在湖南省东北部。
日月同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称赞《离骚》“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三闾:指屈原,他曾任三闾大夫。
沧浪污你,你污沧浪:《孟子。离娄上》云:“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沧浪,汉水的下游,这里指汨罗江。
[译文]楚怀王不辨忠良,把忠心耿耿的屈原逼得投了汨罗江。读罢《离骚》我空自惆怅。屈子的精神品格可与日月争光。伤心之余只有苦笑一场。笑你这个三闾大夫心性太强,为什么不旷达超脱心胸开放?与其说是江水玷污了你,不如说是你玷污了汨罗江。
116、山坡羊。燕城述怀 刘致
云山有意,轩裳无计,被西风吹断功名泪。去来兮,再休提!青山尽解招人醉,得失到头皆物理。得,他命里;失,咱命里。
[作者简介]刘致(?-1324后),字时中,号逋斋,石州宁乡(今山西平阳)人。曾就学于姚燧,官至江浙行省都事。
[写作背景]这是一支怀古叹今的曲子。我们从“燕城述怀”的标题中,便可以想见作者所要表现的双重情绪。燕城,故址在今河北易县东南,相传燕昭王曾于此地建造黄金台,置金台上,延请天下厅士。不久,果然召来了乐毅诸贤人,昭王礼贤下士,国势骤盛。作者身在燕城,自然追慕燕昭王招贤兴国的盛举。于是,就把这种怀古之情作为叹今之感的伴奏,喝出了这支深沉的曲子。
[注解]
轩裳:即轩冕,古代卿大夫的车服。此指入仁取得功名官位。
去来兮:即归去来兮,辞官退隐归乡。
尽解:完全懂得。
物理:事物之常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