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料,是《水浒传》的故事依据,正是因为史实有限,为后人的创作,留下了自由想象的天地,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理想来塑造心中的英雄。施耐庵正是在大量文艺作品、史料和传说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和创作,从而完成了青史永存的《水浒传》。
《水浒传》的版本相当复杂。现存最早的120回本,是明末杨定见本。杨定见等人的120回本出现不久,又出现了金圣叹的70回本,此本,又称贯华堂本。此本出来后,流传很广,代替了其他的一切本子,成为读者中惟一流行的本子。
《水浒传》的思想内容很复杂,从总体上说,小说反映了农民起义的全过程,深刻地挖掘了起义的社会根源,塑造了起义英雄群像,并通过他们不同的反抗道路展现了起义从星星之火发展到燎原之火的斗争过程,客观上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小说塑造了诸如李逵、武松、鲁智深等许多起义英雄的形象,展现了他们疾恶如仇、侠肝义胆的优秀品质,在他们身上寄托了人民对正义的追求,表达了渴望除暴安良的强烈愿望。这些形象,具有深厚的民族内容,是中华民族性格的艺术发展,他们的品格、精神,正是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小说还细致地描写了起义军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先是个人反抗,然后走上梁山,形成小规模的联合体进行斗争,最后各豪杰纷纷上山,四方民众群起响应,以“替天行道”为旗帜,建立起武装割据政权的根据地,从而上演出同统治者进行大规模军事对抗的雄壮活剧,表现出了“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社会理想。
宋江等人的结局是悲剧性的,他们的悲剧恰好提示出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这在小说中亦是重要的内容。小说中确实贯穿了“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思想,三阮、鲁达、李逵,尤其是宋江,都有这样“正统”的观念。宋江是集忠义于一身的形象,而“忠”却是他的思想的核心,这就决定了他受招安的必然性。但是,小说没有给受招安的水浒英雄一个美满的结局,虽然他们为朝廷出生入死效过力;宋江最后被毒死,李逵等也惨遭不测,整个梁山义军彻底被分解而毁灭。小说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一切起义者的悲剧性结局,还揭示出统治者的阴险毒辣;同时宣传了忠君的思想,又在客观上宣告愚忠的可悲下场。
《水浒传》的影响巨大而又广泛。武松、李逵、鲁智深、宋江、吴用等人,以不同的性格和形象内涵,影响着人们的心灵、性格与智慧,他们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义士或智慧的代表。有的甚至已化成一种经验、一种口头语,一种人格的代表,广泛流行在人民之间,融入民族精神之中。《水浒传》对后来文学创作的影响同样巨大,它首开长篇英雄传奇之先河,后出的《皇明英烈传》、《说唐》、《杨家将》、《说岳》、《水浒后传》、《女仙外史》无不见它影响的印记;《水浒传》还为戏曲提供了直接的题材,明清时代,剧作甚多;至于各种民间文艺、说唱、评书,更是不计其数。这些充分说明了《水浒传》的价值和它生命力的强大。
第五部分中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金瓶梅》
读此书而以为淫者、秽者,无目者也。
———崇祯本评语
《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
———美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文学一向以含蓄为美。尽管在《周易》中有“男女媾精,万物化生”之说,荀子也认为“欲不可去,性之具也”。明清时代的艳情小说,却对此进行了彻底的反叛。《金瓶梅》是其中首“淫”之书,开创了性文学之风气。在这之后,《肉蒲团》、《金屋梦》、《隔帘花影》、《续金瓶梅》之类的“淫”书随即应运而生。
金瓶梅所有版本均将作者杜撰为“兰陵笑笑生”,据说这根本是捏造的。欣欣子《金瓶梅词话序》开头指出:“窃谓兰陵笑笑生作《金瓶梅传》,寄意于时俗,盖有谓也。”据说其真正的作者应是明朝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大名士王凤洲(世贞),因他写这部长篇小说时,牵涉当代的人太多,动笔时更不想让人知道,因此,不愿用自己的真名。至今尚无一个版本能明确表明作者,惟三叟堂版本,400年来首次标明作者的真实姓名。但是事实是否如此,仍有争议。
《金瓶梅》的版本同样很多,主要有三种:《金瓶梅词话》,这个是万历年间刊本,最早;《新刻绣像金瓶梅》,这个是崇祯本,回目整齐,文字多了些修饰,减少了一些山东方言;《张竹坡评金瓶梅》,根据崇祯本,加上了张竹坡的评点。
《金瓶梅》描写了官、商、霸三位一体的典型人物西门庆罪恶的一生及其家庭从发迹到败落的兴衰史。西门庆原是清河县一个落破户财主,开着个生药铺,他惯于行贿钻营,结交官吏,倚财仗势,巧取豪夺,逐渐成为地方一霸。作者以更多的笔墨描写了西门庆的家庭故事。西门庆有一妻(吴月娘,续妻)、五妾(李娇儿、孟玉楼、孙雪娥、潘金莲、李瓶儿)、一婿(陈经济)和众多奴婢(庞春梅为其一)。书名《金瓶梅》,即从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三个重要女性名中各取一字而成,似亦含有金瓶中插梅花的具有性象征的特殊意蕴。
在这部被长久视为淫书禁书的作品中,李瓶儿是其中最优美的艺术形象,也是小说中写得最为动人而又合情合理、耐人寻味的角色。她对自己丈夫表现得十分绝情,花子虚破产了,她并无丝毫怜悯,而是终日痛骂,终至花子虚因气丧身。因为西门庆长期未登门竟至于得病。让人注意的是这种因性而起似真似幻并差点致她于死地的梦似乎与《牡丹亭》中杜丽娘的梦虽异实同。她的冷酷无情且带着些势利的性格同样表现在对第二任丈夫蒋竹山的态度上。她忍受不了西门庆的冷落,鬼使神差急不可耐地嫁给了行医的蒋竹山,她也曾经打算好好过日子,拿出钱来给他开药铺,但不久她就反悔了。从书中看出,蒋竹山让她不称心的就是因为在性上蒋无法让她如意。蒋竹山被西门庆毒打后,李瓶儿不但没有同情,反而“啐在脸上骂”,将他赶出了门。然而让人惊奇的是她在嫁到西门家后发生了奇妙的转变。在她终于成为西门庆的宠妾之后,她的心境变得异常安宁,天性中的美好方面也随之发挥出来了。她变得十分随和、善良、真诚并且关心别人,似乎情欲的满足是这个女人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别无所求的幸福,而这种幸福感也慢慢地使她变得温顺谦让,从不争风吃醋。性的满足使她从精神到肉体都得到了升华。李瓶儿在性的洗礼下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小说情节令人信服地写出了当她在情欲没有得到重视与满足时可能是个魔鬼,而一旦得到重视与满足她会成为天使的奇妙状况。
《金瓶梅》对后世人写小说,产生过不小的影响,例如《红梦楼》在题材和细节描写等方面,就明显受到它的影响。脂砚曾说:雪芹撰《红楼梦》,“深得《金瓶》壶奥”。《金瓶梅》基本上对待性事进行了大胆的自然主义的叙述,因而一直被斥为第一大淫书;曹雪芹清醒地避开了艳情小说的迷惑,在《红楼梦》这部名著中,几乎没有一处具体涉及到“性”,即使是因为情节需要而非得指涉不可,他也只是轻轻带过,不予着力渲染。曹雪芹无疑是一个有着“洁癖”的作家,这种“洁癖”就是艺术创作中的唯美主义。曹雪芹不是一个禁欲主义者,在《红楼梦》中,我们依然可以读到无处不在的“性”,只是他把“性”隐藏在文本之下了。只有深谙了《金瓶梅》之后,才能洞察《红楼梦》许多隐晦之处的性意味。
另外,鲁迅曾指出,《红楼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突破了我国小说人物塑造中“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传统格局。其实,最早突破这一格局的应该是《金瓶梅》。《金瓶梅》已经摆脱了传统小说那种简单化的平面描写,开始展现真实的人所具有的复杂矛盾的性格。如潘金莲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就比《水浒传》中所写的丰富多了。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很多国家的大百科全书几乎都设专条介绍《金瓶梅》这部小说。法国大百科全书说:“《金瓶梅》为中国16世纪的长篇通俗小说,它塑造人物成功,在描写妇女的特点方面可谓独树一帜……它在中国通俗小说的发展史上是一次伟大的创新。”美国大百科全书则称:“《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这一切说明,《金瓶梅》这部不朽名著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
第五部分“三言”戒天下———冯梦龙
此《醒世恒言》四十种所以继《明言》(指《喻世明言》、初名《古今小说》)《通言》(指《警世通言》)而刻也。“明”者,取其可以导愚也。“通”者,取其可以适俗也。“恒”则习之而不厌,传之而可久。三刻殊名,其义一耳。
———《醒世恒言序》
“三言”流传之广、影响之大堪称我国许多文学作品、电影和电视、戏曲的源泉,如感人的《白蛇传》源自《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幽默的《三笑》源自《唐解元一笑姻缘》等。特别是京剧和昆剧的很多传统节目均改编自“三言”,如《十五贯》源自《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如《杜十娘》源自《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玉堂春》源自《玉堂春落难逢夫》,《棒打薄情郎》源自《金玉奴棒打薄情郎》等等。20世纪50年代,上海电影制片厂将《灌园叟晚逢仙女》搬上银幕。
“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由冯梦龙编选。“三言”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