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宇宙和生命-第5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假设我们平时所谓的真空,其实并不是真空的,而是所有负能级上都有两个电子的一种系统,所以,真空中就应有无穷数目的电子,并且全部负能级都被电子占满了。根据泡利汀容原理,电子不可能跃庭 到某个已被占满的负能级,所以它只能留在正能级区听之任之一个能级上。因此只能是处于负能级睥电子受到激发后向正能级跃迁。这种过程正如电子正能级跳跃到负能级上的反过程,只要有能量大于能级的光子激发,是完全可能发生的。如果它发生了,那么这个具有正能量的电子将会使其跃迁出的负能级位置上出现一个空穴。怎么解释这个空穴呢?举个例子,若我们手上系着几个充满氢气的气球,就会感觉到手上有一个向上拉的力,如果突然有一个气球的引线断了,我们将感觉到向上拉的力减少了,但我们也可以解释为多了一个向下拉的力。同样,在负能级状态少一个电子的空穴行为就像在那儿产生了一个有正能量的带正电的粒子,这个粒子正是我们所谈的正电子。这样,人类便第一次从理论上预言了反粒子的存在。紧接着在1932年,卡尔。安德生通过对宇宙射线的威尔逊去层实验发现并证实了正电子的存在。继安德生发现正电子后,1955年张伯莱发现了反质子,1956年又发现了中子。20世纪60年代前后相继发现一系列反超子,一个又一个板粒子的发现使人们联想到是否所有的粒子都有与之对应的反粒子呢?在此后 进行的一系列实险中发现除了光子等少数粒子的反粒子是其本身外,所有粒子都有反粒子。人类自古就相信宇宙是对称的思想不禁又使人们想到了既然粒子能组成物质,那么反粒子为什么不会组成反物质呢?在当前公认的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中则明确地提出了反物质是存在的,并预言了宇宙中应存在等量的物质与反物质。 

  但是探索反物质的道路是艰难的。从发现第一个反粒子到现在已近70年,其间人们也仅是从实验中获得了一些反粒子,并且最近几年才人工合成了第一反原子反氢原子。而对于能构成反物质的其他各类反原子、反分子都还一无所获,更谈不上反物质了。产生这些困难的原因在于人们发现的反粒都是从宇宙射线路获得的,而宇宙射线要达地球首先要穿过厚达3000千米4000千米的大气层,所以射线中的绝大部分反粒子在到达地球前都已与大气层中的粒子中和了。因而人们所能探测到的反粒子就微乎其微了。而且反粒子都很不稳定,很容易和周围物质粒子发生湮灭。所以,科学家们认为在现在我们所处的这个物质世界中是不可能存在反物质的,即使存在也会很快和周围物质相中和,因此,只能把探寻反物质的希望寄圩宇宙空间。在宇宙空间深处可能存在一个与物质世界完全相反的空间,在那里会存在大量的反物质,基于这一考虑,许多国家的科学家们数年共同努力下,“阿尔法磁谱议”终于升入太空。经过10天的太空航行后,它将对宇宙中是否存在反物质做初步探测。到2002年“阿尔法磁谱仪”将被安置到新建的“发现号”空间站,从而开始对反物质的大规模探测。

  反物质如果被探明确实存在,那将会是对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的现有宇宙起源论及相对论量子力学理论的最有力的实验验证。我们都知道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物质减少的质量将会转化为能量。现在的核反应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但核反就不能使质能完全转化;而物质与反物质相中和,因其毛主席出的是零质量的r光子,所以其质量将会完全转化为能量。1千克铀235完全裂变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000吨优质煤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化学能。而同等质量的物质与反物质中和放出的能量则是铀235的3200多倍!因此探索反物质对于能源相对短缺的现代社会亦有着重要大意义。而一旦探测结果表明宇宙中并不存在反物质,那么,这将是对现有理论的一个不对理论物理的基础进行最彻底的修改。 

  死亡的感觉 

  有人说,死亡是令人恐怖的;有人却认为,死亡是愉快的、超然的和宁静的。于是,‘濒死体验‘在为新的‘医学之谜‘。

  所谓,‘濒死体验‘,也就是濒临死亡的体验,是指由某些受严重创伤或患疾病但意外获得恢复,或处于潜在的毁灭性境遇中预感即将死亡而又侥幸脱险的人所伤叙述的死亡威胁时深刻的主观体验。

  中国开展“濒死体验”研究来自医学界的最新消息称:天津安定医院从科学‘的角度,在我国首次进行了“濒死体验”的产生,受到社会心理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濒死体验”的主要情况是:生活回顾、意识与躯体分离、躯体异常、世界毁灭感、死亡矛盾、时间停止感以及情感丧失等等。其实,关于“濒死体验”的研究,国外早已成为生命科学的研究课题。 

  一份“死亡试验”报告据国外资料披露:在德国,曾进行过一次“死亡试验”,参加试验的有42名年轻力壮的男女志愿者。 

  “死亡试验”的办法很简单,利用药物,使42名志愿者完全推动知觉22秒的短暂时间内,志愿者各有所获—— 

  有的看见彩光; 

  有的看见了亲友; 

  有的看见了自己发着蓝光的“灵魂”从自己的肉体中“逸出”; 

  有的看见了一条发光的“遂道”; 。。。。。。 

  得注意的是,类似的“死亡试验”并非首次,美国心脏病专家迈克尔。萨博也曾组织过一次“地狱考察”的活动。方法是:用药物使一些人昏迷,又以高水平的抢救使他们复活,这些人的经历也与上述试验结果相似。 

  “濒死体验”的经历 

  据西方根载,1987年,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一位名叫查维。亚艾那的24岁青年工人,不幸被一只装有机器的大箱子压伤,成为这个世界上一个昏迷不醒的“植物人”。1990年3月的一天,艾那突然清醒过来,虽然只有短短的10多分钟,却向人们叙述了他长眠不醒时的奇遇—— 我变回一个孩子,由我已去世的姨妈拉着。 她带着我,到一条发光的遂道,它是涌向另一个世界的。 她对我说:“你要我找的永恒的平静,在另一个世界你可到的。” 我用手掩住双眼,但玛丽亚姨妈轻轻地把我的手拉了回来。 

  无独有介,美国一位65岁的“死而复生”的商人,也向抢救他的医生们叙述了自己“死后”的情景—— 我记得自己好像一朵轻云一般,逐渐由我的肉身上升到天花板。 医院的墙壁与铁门都有铁门都阻挡不了“这时的我”,我很快地飞出医院,以越来越快的速度,飞向虚无飘渺的太空。 接着我好你以极快的速度,在一条无止境地的隧道中前进。在遂道的另一端,我看到有一小点亮光;这个亮光越来越明亮,越来越大。 当我到达隧道的尽头,那光亮变在强烈无比的光源。 我的内心充满喜悦和爱。 我不再有忧虑、沮丧、痛楚与紧张。 

  “ 濒死体验”的5个阶段 引人注目的是,心理学家肯尼斯。赖因格将人类的“濒死体验”分为学术界已基认可的5个阶段—— 第一阶段:安详和轻松。持此种说法者约占57%; 第二阶段:意识“逸出”体外。有这种感受的人约占35%; 第三阶段:通过“黑洞”。有此感觉的约占23%; 第四阶段:与亲朋好友欢聚,他们全都形象高大,绚丽多彩,光环萦绕,宛如天使; 第五阶段:与宇宙合而为一; 众说纷纭的观点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确信“濒死体验”的探索结果,尤其是那些来自“死亡测验”。“地狱考察”和“死而复活”的事实,更是遭到了一些科学家的反对。 

  麻省大学的两位教授认为,“濒死体验”的五个阶段纯粹是无稽之谈,这无非是因为窒息而导致的死亡幻觉,它是由于感觉缺失而造成的。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奇特的幻觉,科学家则认为与当事人的受的教育、经历和个人的性格特征有关。 

  也有科学家指出:人在死神降临的一瞬间,短时间内的主观体验一般来计是类似的——尤其是相信有天堂存在的人在西文比比皆是,所以更容易产生“濒死体验”,这是目前较令人信服的观点。 

  生物学家罗兰。西格则从生物化学角度来解释。他认为,每个人在死亡时,大脑会为泌出过量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有晨也能引起奇特的幻觉。 

  惊人的“阿尔法3号就在科学界莫衰一是之际,一项被命名为“阿尔法3号”计划的科学探索,已在日本东京悄然展开,为“濒死体验”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阿尔法3号”计划由多家跨国公司的赞助,参加实验的志愿者共计16人。 

  他们分别来自美国、日本和瑞士,年龄由19岁~‘75岁不等,都是濒临死亡的垂危病人。 这16名志愿者是在经过了将近3个月的深入细致的心理分析后,才被批准加入“阿尔法3号”计划的。“阿尔法3号”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法: 科学家在志愿者头骨中植入电极,并且与电脑相连,使电脑可以在80千米的范围内,接收到志愿者的脑电波,并在60秒内把脑电波译成文字,显示在计算机终端的荧光屏上。 

  在实施“阿尔法3号”计划的头两年,有4位志愿者先后离开了人间,但是,电脑并未接受到他们传来的任何信息。 科学家们并不气馁,他们对电脑程序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终于获得了成功。 

  当时,一位名叫佛迪的志愿者病逝。3天后,电脑荧光屏上出现了科学家们期待已久的信息:“我是佛迪,告诉我,我很快乐,没有痛苦。。。。。。没有痛苦。。。。。。”“没有痛苦”这几个字,重复出现了20多次,信息突然中断。 

  这一结果,大大鼓舞了参加“阿尔法3号”计划的科学家和志愿者,使实验更加有条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