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轮莫定〃两句,有的抄本没有,原来以为是抄手疏忽所漏,现在则觉得〃帝孙〃分明是指弘皙,面对这样的〃碍语〃,难怪有的抄手将其删去。〃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从乾隆元年到乾隆三年,是〃月〃即弘皙图谋颠覆而终被乾隆刈除被定为〃弘皙逆案〃的情势万分紧张的〃三春〃,〃诸芳〃的悲剧因此也就绝不是什么单纯的爱情悲剧,是脆弱的生命花朵在诡谲的大情势中无法逭逃的凋零悲歌。
您的建议非常好。实际上我已写了逾万字的《帐殿夜警》,把胤礽、弘皙的起落与曹家的盛衰交织在一起,去探究命运与人性,可以算是一个长篇小说的提纲。我将继续在这方面努力。
即颂
秋祺!
晚辈刘心武
2003年8月27日
第一部分 红楼望月第5节 精华欲掩料应难
香菱学诗,黛玉命她吟月,第一首起句为〃月挂中天夜色寒〃,黛玉批评〃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第二首结句为〃余容犹可隔帘看〃,宝钗批评〃不像吟月了……句句倒是月色〃;第三首〃精血诚聚〃,梦中得句,起首两句为〃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众钗异口同声称道。
我与周汝昌先生在通信中达成了共识:《红楼梦》中,月喻太子。这太子既是指〃义忠亲王老千岁〃,又是指〃犯斗邀牛女,乘槎待帝孙〃的那个〃帝孙〃。(〃犯斗〃是一个星座去侵犯另一星座,〃帝孙〃过去习指织女,认为她是天帝的女儿,这里显然都是双关语。)《红楼梦》正文里〃坏了事〃的〃义忠亲王老千岁〃,生活中的原型就是被康熙两立两废的太子二阿哥胤礽,〃帝孙〃的原型则是康熙帝的嫡孙胤礽的儿子、乾隆弘历的堂兄弘皙,乾隆曾说弘皙〃自以为旧日东宫之嫡子,居心甚不可问〃,是最好的注脚。〃金鸳鸯三宣牙牌令〃,湘云道出的〃双悬日月照乾坤〃、〃御园却被鸟衔出〃,点明了康、雍两朝的皇位争夺,到了乾隆元年至三年仍在继续,并愈趋激烈。〃三春争及初春景〃〃勘破三春景不长〃〃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曹雪芹在《红楼梦》里一再点醒读者,乾隆元年是最美好的岁月,然后一年不如一年,而灾难就在〃三春去后〃的那个〃四春〃,也就是〃弘皙逆案〃爆发与被扑灭的那一年,那该是已佚的八十回后故事的时间起点。
书中薛家是世代皇商,曾为〃义忠亲王老千岁〃准备有樯木以为薨后棺木,第四回说薛蟠〃现领着内帑钱粮,采办杂料〃,带着母亲、妹妹进京,妹妹宝钗拟〃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行文,不甘只说〃公主〃,特别提出了〃郡主〃,郡主是太子、亲王家的女儿,〃才人〃虽然是以往宫中女官名,但清代却并无此官名,而〃赞善〃则是清代太子宫中确有的官名,可见〃公主〃〃才人〃是陪文,〃郡主〃〃赞善〃是实文,源于真实的生活存在,薛家的原型是跟废太子系关系极密切的皇商,废太子死后,则与以康熙嫡长孙自居的弘皙一党,书中的冯唐与其子冯紫英、张友士、韩奇、陈也俊、卫若兰等都属于这一政治集团。薛蟠的原型应是被预谋起事的弘皙召唤进京的内务府旧人(当年康熙宠爱太子至极,为让太子取物方便,任命太子奶妈的丈夫凌普为内务府总管),弘皙当时在京北郑家庄理亲王府里按宫中编制设立了包括内务府在内的七司,〃精华欲掩料应难〃,俨然是谁也阻拦不住的登基前的气派,书中写薛蟠打死人后满不在乎,正是那原型被〃潜龙〃弘皙召唤进京,只等〃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心态,而宝钗的原型,则正是要被家里送到郑家庄弘皙那里去的一位青春女性。
《红楼梦》第一回至第十六回(包括第十七回、十八回一部分)都写的是乾隆元年以前的事情,但时序上不是那么清晰,大体而言,是写雍正朝与乾隆朝交替期的情况,并且把乾隆元年贾家的生活原型曹家的一些状态前挪了。我的〃秦学〃研究,就是对这部分里关于秦可卿的描写进行原型分析。原型分析不能跟索隐画等号。我认为索隐也不能一概否定。《红楼梦》研究应该是多元的、开放的、宽容的。我虽然使用了〃解读〃〃破译〃〃谜底〃等字眼,但我的探究方式还不是索隐而是原型研究。原型研究是一种世界很流行的文学研究模式。像研究英国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的自传性、俄国列夫·托尔斯泰《复活》里聂赫留朵夫和马丝洛娃的生活原型、巴金《家》里面的觉新的生活原型……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例子。我的〃秦学〃研究的成果,就是发现秦可卿这个艺术形象的生活原型,是废太子胤礽之女、弘皙之妹。
《红楼梦》第八回末尾关于秦可卿出身的交代,是曹雪芹故意使用了〃欲盖弥彰〃的手法。在以往的文章里我还没有更充分地利用脂批,现在再作些补充。第八回那段我称为〃补丁〃的文字,脂砚斋批得很细。甲戌本夹批:〃出名秦氏,究竟不知系出何氏,所谓'寓褒贬,别善恶'是也。秉刀斧之笔,具菩萨之心,亦甚难矣。如此写法,可见来历亦甚苦矣。又知作者是欲天下人共来哭此情字。〃在正文说秦可卿〃生的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后批:〃四字便有隐意。《春秋》字法。〃更可注意的是戚序本第十三回有首回前诗:〃生死穷通何处真?英明难遏是精神。微密久藏偏自露,幻中梦里语惊人。〃我的解读是:秦可卿的父亲〃义忠亲王老千岁〃〃坏了事〃,她可能刚落生而未及被宗人府登记入册,于是被宁国府因祖上双方的情谊而收留藏匿,贾敬惧祸跑到城外道观再不回府,秦可卿名分上是贾蓉的媳妇,却与贾珍真诚爱恋,秦可卿谐音〃情可轻〃,意思是〃如此感情真不该看重而该轻掷〃,但一般人所注意的仅是秦可卿与贾珍、宝玉的非分之恋情,而没注意到实际上更是指将给贾氏家族带来大祸的〃政治情谊〃,〃宿孽总因情〃,所以第五回关于元春的〔恨无常〕曲强调〃天伦啊,须要退步抽身早!〃但贾氏对〃义忠亲王老千岁〃这支政治势力一直进行政治投资,贾母也很重视与他们的情谊,视秦可卿为〃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按曹雪芹的总体构思,宁国府收养秦可卿是后来贾府倾毁的最根本的原因,第五回里一再暗示〃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
〃微密久藏偏自露〃,已经再明白不过地告诉我们,所谓〃养生堂〃抱来的野种云云,在秦可卿以凌驾于贾府之上的口气托梦与王熙凤时,已经〃自己露馅〃,虽然〃微密久藏〃,究竟还是遮掩不住其真实身份废太子的女儿。她〃叶落归根〃地睡进了本来是为其父准备的樯木制成的棺木里。
原型研究不仅要研究艺术形象的生活原型,也要研究艺术情节的事件原型。贾元春才选凤藻宫,与秦可卿死封龙禁尉,是紧密相关的小说情节,而生活中的事件,是贾元春的原型曹雪芹家族里的一位姐姐,被选到弘历府里以后,被弘历宠爱,她自然也就站到弘历的立场上,希望弘历能顺利登基,雍正暴死后弘历果然登基,这时弘历的堂兄弟弘皙以康熙的嫡长孙自居,对父亲的被废特别是叔叔雍正的继登皇位不服,皇室宗族里不服者大有人在,甚至某几位被雍正施恩看重的王爷及其儿子,也认为还是弘皙当皇帝更名正言顺,这种情势下,元春的原型站在弘历即乾隆一边,为其防备不测,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于是她回忆起二十年前,那时她大约才五六岁,但已记事,宁国府里抱来了的秦可卿,表面上说是某种出身,但越跟着观察越不像,她〃二十年来辨是非〃,终于得出其〃微密久藏〃的真相,于是向乾隆揭发了出来,但她一定请求乾隆在处决秦可卿原型后,原宥她娘家人的包庇罪,乾隆是大政治家,也确实喜欢元春原型,就一方面让秦可卿原型死,一方面允许贾氏原型大办丧事,还准许各路亲王与祭,甚至还派出大太监鸣锣张伞地去参祭。秦可卿的〃画梁春尽落香尘〃,与贾元春的〃才选凤藻宫〃,正是两位女性原型在生活真实里的连续性遭际(实质是一场政治交易)。但真实生活里发生着〃弘皙逆案〃,弘皙怎能原谅元春原型的出卖其妹?一定是设法弄死了她,而曹雪芹也就据此事件原型,设计了书里艺术形象元春的命运,她虽然表面看来〃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但是最后的下场却是〃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成灰〃,在第五回里更具体地暗示她将〃虎兕相逢大梦归〃,〃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而且是在〃望家乡,路远山高〃的地方而不是在皇宫里命入黄泉的。高鹗续书,写成元春是很富贵地在宫里因〃痰疾〃而薨,又把〃虎兕相逢〃当作〃虎兔相逢〃,乱写一通什么〃是年甲寅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云云,我们都知道中国人把年分为十二生肖,不把月分为十二生肖,即使有的算命的把生辰八字全按十二生肖排列,高鹗所写出的那个日子也很难说是什么〃虎兔相逢〃。
刘梦溪在其《红楼梦与百年中国》一书中列《红学〃死结〃》一节,其中〃四条不解之谜〃的头一条就是第五回里关于元春的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他认为〃第二、三句不难解释,主要是一、四两句〃,其实第二句也不是那么简单,一般认为〃石榴〃是多子多福的象征,宫闱里种石榴树,花开灿烂,意味着那被皇帝宠爱的女性有可能为皇帝生下儿女,但我们不能把这第二句看成一种泛语,作为元春原型的那位女性,究竟有没有为其宠爱者怀孕生产?这是值得探究的。最近周汝昌先生发现了废太子胤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