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逸势从和空海的谈话发觉,不仅唐书,好像连情色类的杂书,空海也都读过。
  偶而,一碰到空海不知道的事情,逸势就会欣喜地说道。
  “安心了。原来空海也有不知道的事情啊。”
  逸势早已察觉,连自己最拿手的儒学,这出家人也具有比自己更深奥的知识。
  空海原本和逸势一样,是名儒生。
  十八岁时,进入大学学习儒学。从十五岁跟随叔父阿刀大足算起,到入大学当了二年儒生的时间里,以空海的天纵之才,早已把儒家的精髓尽数吸收。
  空海二十出头时,就与儒学诀别。
  当时还名为“真鱼”的空海,以二十四岁的弱冠之年,写下了《三教指归》全三卷。
  《三教指归》采用戏曲的叙述手法,比较儒家、道教、佛教三家的学说思想,文体则是六朝风尚的华丽骈文。
  这是日本最早的比较思想小说。
  在《三教指归》中,真鱼——年轻时的空海,将佛教置于比儒家、道教更高的地位。
  换言之,这是他和儒家诀别之书。
  在这本著作中,空海巧妙地从《文选》、《礼记》等诸多汉籍中引经据典。此时的空海,可以说,已精深钻研过汉籍了。
  然而,空海何以舍弃儒家呢?
  理由非常明确。
  就思想性、现实性、感情性、肉体性来说,答案不一,不过,追根究柢,真正的理由应该汇集在这句话中:“儒家无法解答宇宙和生命的问题。”
  这应该就是空海舍弃儒教的原因吧。
  所谓儒教,说到底,不过是凡夫俗子为人处世之道罢了。学习此道,或许可以获得俗世高官厚禄,但终归只是如此而已。
  儒教和道教当然是有所差异的,但即便是道教,在“无法解答宇宙和生命”这一问题上,也和儒教一样。
  不过,信步于洛阳街头的逸势,自是无法知晓空海的《三教指归》。对于这个唐语如唐人般流利、学识渊博、与自己同龄的男人的才能,他只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不知不觉,二人走进了南市一隅,也就是市场。
  文武百市栉比鳞次,有人直接把肉摊和菜摊摆在路上,有人卖丝绸,也有卖活生生的鸡、马、牛的。
  “好热闹啊。”空海喃喃自语。
  人潮及其喧嚣声,漩涡般笼罩着空海和逸势。
  走着走着,“喔”地一声,逸势叫了出来。
  前方一棵大柳树下,围拢着一群人。
  “江湖卖艺的吧?”
  逸势一眼看出是江湖卖艺。
  拨开人群,处身于观众中,只见有个穿黑衣的男子,站在柳树下,不知正在说些什么。
  那是一个留着白胡须、有一对细长眼睛的老人。
  右手拿着拐杖。
  “到底说些什么啊?”逸势问。
  逸势几乎听不懂当地的唐语。只知道看似在卖什么东西。不过,到底在卖什么?
  老人四周,看不到像是要叫卖的物品。一旁只有个大桶子。桶子很深,但看不出里面摆了些什么。
  然而,桶沿摆了个像柄勺的东西,让人联想到,里面或许盛着水吧。
  “他说要不要买西瓜?”空海把老人的话翻译给逸势听。
  “瓜果?根本没看到啊,难道放在那桶子里吗?”逸势问。
  “别急……”空海愉快地眯起眼睛。
  老人所说的话,空海毫无困难就能理解。
  “咦,有谁吗?都没人要买西瓜吗?”老人说。
  空海边看边把情形说给逸势听。
  “好吧,”有人大喊:“我来买!”
  那人看似生意人。应该是到南市做买卖,顺路走入人群中。
  “请问要几颗?”老人问。
  “两颗。”商人答。
  “好!”
  黑衣老人夸张地点点头,左手伸入怀里,取出某物。是个小东西。
  老人以左手食指和大拇指捏住那东西。原来是个黑颗粒。
  “好像是瓜果种籽。”空海对逸势说。
  老人以右手的拐杖,开始挖掘脚下的泥土。
  “把瓜籽撒在这里,立刻就会结成瓜果。立刻结瓜!”
  说着,就撒下西瓜籽。
  “立刻结瓜。立刻结瓜。”
  边说边用拐杖掩土覆盖种籽。
  “结瓜。结瓜。”
  老人把拐杖换到左手,右手握住柄勺把子,舀起桶子里的水,开始把水撒在埋着种子的泥土上。
  “立刻冒芽。立刻冒芽。”老人唱歌般地低声道。
  “哇啊——”空海身旁的逸势惊叫出来。
  同样的赞叹声,也从群众当中喊叫出来。
  “冒芽了!空海。”逸势道。
  从还湿湿润润的泥土当中,冒出一个小小的头来。那是植物的绿色嫩芽。
  空海边对逸势点头,边带着微笑,注视那个老人。
  “方士吧?”空海低声自语。
  对话当中,嫩芽渐渐长高起来。
  “快长大喔快长大。快快长高起来——”老人说道。
  “长出芽来。”
  果然长出芽来。
  “看吧!开花了。是两朵呀。”
  开出两朵小小的花。
  那花立刻凋谢,眼看着花蒂的部分慢慢鼓起来。
  “快呀!再大些。”
  果然,长得更大了。
  已经看得出瓜果的形状了。
  “植瓜术吧?”
  不愧是逸势,好像知道这种法术。
  当时传入日本的大量汉籍中,有些地方记载着“植瓜术”的名称。
  “第一次看到。”逸势自言自语。
  两个鼓起的形状,一直长到成为成熟的大西瓜。
  老人随手摘下两颗西瓜,交给那个像做买卖的男人。
  黑衣老人从男人手中接过钱后,瓜藤、瓜叶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
  不过,男人手中的西瓜却未消失。瞬间,欢声雷动。
  “太厉害了。空海。”
  “哦。”
  “咦,你好像不以为然喔。”
  “不。大为吃惊。了不起的法术。”
  二人说着说着,又有买者出现。
  还是照着方才的方法,依序进行。
  “不过,买了那西瓜,应该不会消失吧!”逸势一本正经地说。
  “亏你还是个儒者……”空海微笑道。
  “不语怪力乱神。”空海引用《论语》的话,讥笑逸势。
  “西瓜不会消失。”空海说道。
  “为什么?”
  “因为西瓜是实物。”
  “什么?!难道其他的都不是实物吗?”
  “冒出芽啦、芽长大啦,那都是幻术。”空海小声道。
  因为是日语,才能如此交谈。
  “那是被言语所蛊惑了,大家都中了那些话的法术了。所以老人说芽冒出来,大家就真以为芽冒出来了;说长出叶子,大家就真以为叶子长出来了。”
  “可是,我听不懂唐语啊。”
  “那是因为我把老人的话转给你听。我若不在,逸势或许就可以看到真相了。”
  “那,现在这次,你并没有把老人的话讲给我听,我还是看到冒芽、长出西瓜啊!”
  “因为中过一次法术后,你的脑海里已经记得这些了。”
  话说完,空海突然闭口不语。
  “怎么了?”逸势问。
  “所谓知识,委实恐怖。”空海喃喃自语。
  “什么?!”
  “知识可以使人明理,相反地,也可以让人盲目。若不懂唐语,就不会中术。不知道撒种、萌芽、开花、结果这些道理,也不会中术。”
  “可是,你听得懂,却不会中术啊!”
  “不。我不是说我自己。”
  “你说的是我?”逸势有些火大。
  “不。不是说我,也不是说你。”
  “……”
  “我说的是有关‘人’跟‘知识’的事情。”
  此时,欢声再度雷动。
  黑衣老人——也可称为方士,又把结成的西瓜交给买者。
  “还有人想要吗?”方士道。
  “好啊!买了。”逸势以日语大喊。
  “哪一位?”方士嘟囔着。
  “替我说要买两颗。”逸势以手肘碰了一下空海侧腹。
  空海苦笑,以唐语说:“请给两颗。”
  群众的视线全部集中在两人身上。
  空海和逸势前面的人很自然地让开了。两人仿佛被揪了出来般被挤向前。
  “听好,在你眼里的真相到底如何,你边看边低声说给我听吧。”逸势说。
  “不过……”
  “这里是大唐国。若是日语,人家就听不懂了。”
  话说完后,空海和逸势,站在围着圈圈的人群之前。
  两人站在该地,好似和那方士对峙着。
  那是一位皮肤黝黑、看不出年龄的老人。
  看来似乎已经年过七十了,但应该还不到九十。不过,七十到九十之间,到底几岁?看不出来。
  单就眼睛周围的皱纹看来,应该有一定的年岁,可是那男人全身散发出一股气势,显得精神奕奕,看来更年轻。
  方士以细细的眼睛,注视空海一会儿后,把手伸进怀里。
  空海并不说明。
  因为,方士动作,还是和刚才一样。
  “他取出瓜果,放到怀里了。”
  空海低声说道。方士正拿起柄勺的把子,把身子探进桶子内。
  “喔。”逸势低声叫出。
  果然如空海所说,逸势看到了方士一边舀水,一边从桶子内拿起瓜果,火速地放进自己的怀里。连着二颗都放进怀里了。
  现在,逸势看得到方士的怀里,鼓得大大的。
  “冒出芽来。”方士说。
  “不冒芽。”空海低声呢喃。
  “长出叶子来。”方士道。
  “不长叶子。”空海说。
  “开花。”
  “不开花。”
  “结果。”
  “不结。”
  “大起来。”
  “不会大。”
  空海故意盖过老人的话语,低声逐次告诉逸势。
  “他从怀里拿出瓜果了。”
  空海语毕,逸势果然看到老人嘴里说摘下瓜果,其实是从怀里拿出两颗瓜果来。
  欢声再度扬起。
  空海站出来接过瓜果,并打算付钱。
  “不,不用。”方士摇摇手,不收钱。
  “为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