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日本天皇为女帝孝谦天皇。
  以遣唐使身份滞唐的晁衡——也就是安倍仲麻吕,为贵妃引见孝谦天皇。此事记载于上述之书。
  据说,杨玉环当时为证明自己是杨贵妃,曾在宫里舞了一阙“霓裳羽衣曲”。
  这些传说为何流传至今?
  一大理由乃出自白乐天的《长恨歌》。
  此故事背景发生于八○五年——当时白乐天的《长恨歌》尚未登场。
  实际上,空海返日后的八○六年,此篇长诗才问世。
  此一《长恨歌》内容,无疑是日本诸多传说的背景。
  奉玄宗皇帝之命,寻觅杨贵妃香消玉殒的魂魄,有一方士千里远至蓬莱宫,终于与贵妃相逢,此为长诗最脍炙人口的章节:
  回头下望人寰处,
  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
  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
  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令心似金钿坚,
  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
  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贵妃摘下头上金簪,一分为二,其一托付方士返回长安面交玄宗。日本诸多杨贵妃的传闻,即以此诗发想编纂。
  虽然日本书上记载,白乐天以此传说创作《长恨歌》,不过,相反说法似乎更具说服力。既然传说故事中触及《长恨歌》,即表示贵妃东渡日本的传说、创作于《长恨歌》之后当较为可信。
  只不过——
  既为日本传说源头,那《长恨歌》的创作背景又出自何处呢?
  继续述说杨贵妃传说之前,在此可以提出的史实,是上皇玄宗返回长安之后,曾迁移杨贵妃之墓的事实。
  我们先来看看史实,平凡社《世界大百科事典》有如下记载:
  玄宗返回长安,曾命人秘密改葬,但下葬所在不明。
  中央公论社《世界之历史》第四卷(唐与印度)也曾提及杨贵妃之墓:
  七五七年岁末十二月,上皇玄宗撇下马嵬路边埋葬的贵妃,恋恋不舍重返长安。当时虽经劝谏,上皇仍悄悄令宦官改葬贵妃。贵妃丰满玉体已成骸骨,唯有织锦香囊仍留原状。宦官将之携回,玄宗目睹贵妃随身香囊遗物,因思念而泪涌如决堤。
  这些记载出处,皆以《旧唐书》中《杨贵妃传》或北宋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为本。
  顺带一提,《旧唐书》中《杨贵妃传》,有如下记载:
  上皇密令中使改葬于他所,初瘗时,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
  香囊,意指香包,袋内装有形形色色的香木碎片。
  《杨贵妃传说故事》作者,对于改葬作了以下记载:
  “没有证据显示,已下葬的贵妃之墓,曾遭人挖掘再修复。有关贵妃葬于其他场所一事,为何不进一步详细为文?”
  实际上,《旧唐书》、《新唐书》都强调留下了香囊,对于遗骨是否仍在,几乎未曾触及。
  于是日后才会出现,马嵬驿之墓似乎只是“衣冠冢”之说。
  “正史并未清楚记载,或许因为贵妃尚未离开人间。”
  《杨贵妃传说故事》作者曾如此评论。
  书上别处中也提及贵妃尸体,虽一度被埋葬了,但也可能因为战乱而失踪。
  据说奉命挖墓改葬的宦官们,不敢将实情禀告玄宗。
  另有一说,一名士兵在重新处置贵妃尸体时,寻得贵妃遗留的一只鞋子,并将其携回家中,该鞋仍残余独特的香气。
  此说法与中国道家尸解升天之际,只留衣服及鞋子,躯体则自坟中消失之说,有共通之点。
  总之,在大批记载有关杨贵妃之死的史实文献中,有不少文献主张杨贵妃在马嵬驿之后仍幸存,此事确实耐人寻味。 
“易水西风”E书作品…19…更多精彩E书请访问“52ebook”
2007年7月5日 星期四 4:24:00 PM《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 2007。4第十六章 晁衡
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卷二 咒俑
第十七章 兜率官

  空海啊……
  空海啊……
  呼唤声响起。
  声音十分微弱。
  宛如在耳畔低语。
  微弱的程度,像是远方传来的虫鸣。但,发出那声音的,感觉就在耳畔。或许,那声音是在更近之处——可能传自脑海。
  空海正在睡觉。
  他自觉正在睡觉。
  然而,并非沉睡,还有个半醒的自己。这半醒的自己,意识到自己正在睡觉,同时也听见了声音。
  “空海啊……”
  那声音又呼唤起来。
  声音实在微弱,无法清楚辨识性别。
  男的?
  女的?
  到底哪方?
  空海集中精神,想听个明白。
  就在意识准备清醒之时,
  “等等……”
  那声音又响起。
  “醒过来反而会听不到声音。你照样躺着听……”
  “听?!”
  “别想逃,将你的心坦然委诸我的法术即可。”那声音说。
  这天,空海和橘逸势与柳宗元相会,此刻是夜晚。
  空海睡在西明寺自己的房间里。
  约莫午夜过半吧。
  那声音不知不觉悄悄潜入空海睡梦中。
  “空海,来……”
  声音说。
  “我会派个女人去接你。你随她来。”
  声音死缠不放。
  女人?
  空海心中暗忖之际,又传来声音:
  “空海,明白了吗……”
  空海——怎样?
  空海大师……
  “空海大师。”
  本来是中性的声音,不知何时变成了女声。
  “空海大师,请往这边走。”
  忽地,空海睁开双眼,抬起了头。
  一身淡蓝单衣的女子,正坐在他枕边。
  “您醒来了?”
  女子问道。
  是位美丽女子。
  青春年少,唇色红润。
  清澈灵秀的眼眸,正凝视着空海。
  看似柔软的红唇,隐约浮现微笑。
  “那就请您移驾……”
  女子催促空海。
  空海看着女子好一会儿,
  “原来如此……”
  点点头后,掀开被褥起身。
  逸势仍在邻房熟睡。仿佛探视在彼端熟睡的逸势模样一般,空海望了墙壁一眼,站起身。
  “有劳你带路了。”
  “请随我来。”
  女子起身,宛如纤细柳叶随风摇曳,轻盈地跨出脚步。
  两人来到屋外。
  是西明寺中庭。
  青色月光,皎洁映照在庭院。
  女子裸足而行,轻巧地走向萌芽的牡丹花间。
  一株高大的槐树,长在庭院东侧。
  女子似乎朝向那方向。
  来到槐树树根前,女子顿步,嫣然笑道:
  “这儿便是。”
  “就是这儿吗?”
  空海和女子并肩站立在槐树之前。
  “是哪位请我来的?”空海问。
  女子无言点头,抬起白净下颚,仰望树顶。
  “在那儿……”
  “这树上吗?”
  “请从这儿爬上去。我家主人正在上面候驾。”
  空海仰头寻觅,却不见任何人影。
  槐树刚萌芽的枝桠,朝向夜空伸展,随微风吹拂,迎面可望见夜星点点。
  “请您往上爬吧。”女子又开口。
  “知道了。”
  说毕,空海伸出右手,抓住最底层的枝桠。
  他双脚紧抵树干,将身体往上吊。
  不可思议地,身体轻盈地攀上第一根枝桠。
  “再往上爬——”
  女子声音从下面传来。
  空海伸出左手,抓住更上面的枝桠。
  上吧——
  “请再往上爬!”女人又出声。
  往上爬着爬着,不知不觉中,空海周围的槐树绿叶沙沙作响。
  新生树叶的香味扑鼻而来。
  刚爬的时候,新绿枝叶并没有这般繁茂。
  此刻,空海却置身于绿叶的起伏波动中。不仅四周或上下,所有方向的槐树叶片都在沙沙作响。
  早该超过方才在树下所见的槐树高度了。
  怪哉。
  再怎么往上爬,依然是在绿叶起伏波动之中。
  空海默默地继续往上爬。
  “请继续往上爬。”女子又出声了。
  继续爬上去。不久,再也听不到女子声音了。
  自己到底爬了多久了呢?
  奇妙的是,愈往上爬,四周似乎愈见微明。
  何时结束攀爬,空海也没个底。
  只是随着空海的攀爬,上方亮度也愈来愈强。
  几回感觉就快登顶了,树梢却仍在上方。
  不久——
  他抓住一根粗壮枝桠,拉起身体时,终于攀出树顶了。
  吸进的空气中,有一股微甜且馥郁的香味。
  绝非某处在焚香。而是空气本身,似乎融入了无法言喻的果蜜气味。
  此处既非白天,也非夜晚——不过,四面充满朦胧光晕。
  眼前出现一幢家屋。
  槐树顶部的几根粗枝上搭着木板,木板上有一幢房子。是木造家屋。
  房子壁面缝隙,隐约可见内部摇曳的灯火。
  屋顶缝隙,冒出了一缕蓝色轻烟。
  “大概是这儿吧……”
  空海轻声低语,稳当地在枝头上跨步。
  他在木门前站住。
  “空海大师,快进来吧……”
  门内传来声音,是男人的声音。
  而且,听来像是老人的声音。
  空海伸出右手,推开门进到屋内。
  是铺有木板的房间。
  昏暗室内的木板上,端坐着一位白发老人。
  老人面前有座火炉,炉中有微弱的火焰在燃烧着。
  “能够来到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由旬的高度,真不愧是空海大师。明月就在你脚边的更下方。”
  “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由旬吗?这么说,此处是——”
  “兜率天。”
  老人喃喃自语。
  “若是这样,您不就是弥勒菩萨了吗?”
  “正是。”
  “哎,早知如此,我应该成为方士研习玄道的。”空海回应。
  玄道者,仙道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