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 编28 讲组成。弗洛伊德在本书中提出了精神分析的两个基本命题:第一,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意识的心理过程是整个心灵的分离部分,而非传统的观点“心理的即意识的”;第二,性的冲动,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都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起因。性的冲动对人类心灵最高文化的、艺术的和社会的成就作出了最大的贡献。
美国学者唐斯认为:“精神分析学和现代精神病理学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理论对20 世纪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生活和文化几乎没有一个方面没受到弗洛伊德对大脑潜意识领域探讨的影响。”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德国)马克斯·韦伯(1864~1920)
北京三联书店1987 年版,于晓、陈维纲等译。
韦伯在西方社会学界得到高度评价。英国学者D·麦克雷认为:“在社会学界,韦伯被人们看作是圣人。人们公认他是这一学科的一位‘开山祖师’。。。我们很难找到一位与之可堪匹敌的人物,经济学界马歇尔式的人物或是凯恩斯式的人物,人类学界马利诺夫斯基式的人物或是拉德克利夫——布朗式的人物,物理学界普朗克式的人物或是爱因斯坦式的人物,这些人物毫无疑问在他们的学科里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名字。”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韦伯从比较的角度,探讨世界诸主要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与该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的成果之一。该书试图阐明:西方民族在经过宗教改革以后形成的新教,对于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韦伯从新教伦理的角度研究资本主义精神,拓宽了人们的理论眼光和研究视角。
《古代社会》
(美国)摩尔根(1818~1881)
商务印书馆1977 年版,杨东莼等译。
摩尔根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原始社会历史学家。长期从事对美洲印第安人的历史和风俗的研究,曾正式加入易洛魁部落的塞内卡鹰氏族。《古代社会》是摩尔根毕生最重要的著作,积40 年努力写成。
全书4 篇26 章:第1 编,通过多种发明和发现所体现的智力发展;第2编,政府观念的发展;第3 编,家族观念的发展;第4 编,财产观念的发展。
摩尔根以物质生产力的进步为标志,详细探讨了民族、家庭、阶级、私有制和国家产生的原因。
本书的出版,标志着原始社会历史研究的新时代,得到马克思、恩格斯的高度重视。恩格斯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即根据摩尔根的理论写成。本书对民族学、史前考古学和历史研究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有闲阶级的理论》
(美国)凡勃伦(1857~1929)
商务印书馆1982 年版,蔡受百译,译名为《有闲阶级论》。
西方妇女的紧身胸衣、长裙子、裙撑、高跟鞋和中国妇女的缠脚、旧时俄罗斯贵族把指甲养得长而卷曲,在美国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凡勃伦看来,都是有闲阶级的价值标准——令人惊叹的悠闲、奢侈和挥霍的产物。凡勃伦的第一部著作《有闲阶级的理论》,首先应用“历史起源法”来说明“有闲阶级”怎样从远古时代产生,又怎样经历了不同的形态化;其次,从人的本能、思想、习惯出发来说明有闲阶级的形成,目的在于“探讨有闲阶级作为一种经济因素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和价值问题。”
美国学者唐斯评论说:“凡勃伦有效地运用讽刺这一武器,对完美社会的敌人,诸如阶级的傲慢和差别,财富的非社会性行为,对物质财富的铺张摆阔,以及为少数人享有的所有权和特权,都一一进行了抨击。”
《小逻辑》
(德国)黑格尔(1770~1831)
商务印书馆1980 年版,贺麟译。
本书原为黑格尔《哲学全书》的第一部分“逻辑学”。为了区别于已出现的《逻辑学》,人们称《哲学全书》中的“逻辑学”为《小逻辑》。《小逻辑》是黑格尔晚年在《逻辑学》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因而更加简明精炼,观点更成熟。
全书包括5 部分:(1)《哲学全书》导言,扼要介绍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本思想;(2)逻辑学概念的初步规定;(3)存在论;(4)本质论;(5)概念论。本书论述了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辩证法起着重要作用。
《爱欲与文明》
(美国)马尔库塞(1898~1979)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年版,黄勇、薛民译。
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发达工业社会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爱欲与文明》一书是马尔库塞用弗洛伊德理论补充马克思思想,并以此为武器批判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著作之一。
本书讨论了弗洛伊德压抑性的文明观,马尔库塞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本
身就肯定了存在着非压抑性的文明,因而,他提出了非压抑性生存方式这个概念,并描绘了未来文明的蓝图。新文明标志着从性欲到爱欲的转变,标志着象征苦役、生产和压抑性进步的文化英雄——普罗米修斯向象征快乐和实现的俄耳浦斯、那喀索斯形象的转变。新的世界是一个以“消遣冲动”和“表演”为原则的审美世界。
本书对60 年代末西欧、北美学生造反运动产生重大影响,被称为“青年造反运动教科书”,马尔库塞也成为“青年造反之父”。
二次推荐22 本
《富裕社会》
(美国)加耳布雷思(1908~)
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 年版,徐世平译,译名为《丰裕社会》。
加耳布雷思是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本书为其代表作。全书包括前言和正文25 章。加尔布雷思认为,虽然美国已进入一个“富裕社会”的时代,但是以贫困社会为研究对象的传统经济学,仍然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国家政策,人们把太多的投资放在财物上而没有把足够的投资放在人们身上,造成“富裕社会”中的不道德和罪恶。因而作者呼吁投资的平衡——增加投资于“人”的数量,从而达到富裕社会的目标和更崇高的任务,那就是满足它对于幸福和和谐的追求以及如何成功地排除痛苦、紧张、悲哀和到处出现的无知的作祟。它还得尽可能地保证它本身的生存。
本书于1958 年出版后,被列为西方最受欢迎的20 本“畅销书”之一。
英国《每日电讯》报评论很好地说明了它的价值和作用:“作者的答案,其重要性可与30 年代凯恩斯的著作相比——在60 年代,它将提供作为处理我们早已富裕的社会中陌生问题的流行的思想工具。”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英国)恩格斯(1820~1895)
人民出版社1965 年《马恩全集》第21 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校。
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原始社会历史著作。全书由第1 版、第4 版序言和正文9 章、附录组成。恩格斯依据大量科学材料,从生产及其发展出发,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出发,证明家庭、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是原始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揭示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以及国家的本质等。
列宁曾评价本书为“现代社会主义主要著作之一”,是一部系统阐述家庭、氏族和国家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著作。
《金枝》
(英国)弗雷泽(1854~?)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年版,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等译。
《金枝》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的代表作。书名《金枝》来源于古罗马流传习俗,即古罗马逃亡奴隶成为祭司后,要日夜厮守在森林女神狄安那神庙旁的一株高大橡树旁,以防止其他逃亡奴隶来此折取一枝桷寄生的枝条,即金枝,而取代前任,成为新的祭司。本书是迄今为止最全面地论述和解释全世界的巫术、宗教、礼拜和民间传说的著作。
美国学者唐斯教授评论《金枝》说:“《金枝》被认为是‘20 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书之一’,它对西方的科学、文学和思想史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从这股芳泉中自由汲取营养的作家群中有弗洛伊德、荣格、乔伊斯、劳伦斯、叶芝、T·S·艾略特、格雷夫斯尔等。”
《进步与贫困》
(美国)亨利·乔治(1839~1897)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年版,樊弘译。
亨利·乔治写作《进步与贫困》一书的动机来自他的亲身经历。他做过
各种工作,如排字工、流浪汉、淘金者以及农民等,生活贫困交加。游历澳大利亚、印度等国观察到的杜会现象——有的人生活优裕,有的人缺吃少穿——使他感到困惑,“贫困与进步联系在一起,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谜。”
亨利·乔治认为贫困随社会财富的增加而增加的原因在于:土地所有权集中在少数有特权的富人手里。因此,他对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是让土地所有权归还作为整体的人民。乔治解决社会贫富不均的方法不是灵丹妙药,但重要的是,他提出了这个问题——“如何消灭贫困”。
《马克斯·韦伯社会学论文选》
(德国)马克斯·韦伯(1864~1920)
马克斯·韦伯,就像几乎和他完全同时的埃米尔·杜克海姆一样,在任何一套专讲《重要社会学家》的丛书之中,都应占有一席之地。不论在哪里讲授社会学,他的名字总是跟杜克海姆和卡尔·马克思结合在一起,被奉为社会学家的三位现世的神明。本书反映了韦伯社会学研究的一些基本观点和方法。
《图腾与禁忌》
(奥地利)弗洛伊德(1856~1939)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年版,杨庸一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