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点钱小意思,别客气。”说着,宋耀如已经将钱牢牢的捏在了瓜农手心。 转怒为喜的瓜农拿着崭新的钞票,兴高采烈地对躲在门后的孩子们说:“别怕啦,刚才都是阿拉不对啦,你们的院子太小了,今后要常到我们那里玩啊,有什么稀罕物,你们抱回家就可以了!” 老农走了,子文还是不敢走到父亲面前,他模模糊糊的感觉,这次闯祸了。果然,宋耀如宣布,召开家庭会。 宋耀如沉痛地说:“当年,我选择了这个避开闹市的郊区,作为父亲,我主要是为了给你们找块玩耍的天地,能看到四季的美景。工人和农民是中国的主体,因主体而形成城市和农村。我是经商者,介于工人和农民、城市和农村之间。我们的家也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目的是让你们体会这其中的甘苦,更理解工人和农民的辛苦。做错了事,并不可怕。玩是你们的天性,可以尽情地玩,但是一定要知道农民的辛苦。唐代有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今后上学了,还会学到爸爸给你们说得这样的诗句。” “爸爸,我错了。”子文惭愧地低着头。 宋耀如爱怜的摸了摸子文的脑袋:“我的好孩子,是我没教育好,明天你们在家里等着,等我处理完公务,咱们一块看海去,好不好?” “好!好!”孩子们高兴地拍起手来,宋耀如也笑了,不知不觉间,几个孩子都是“小大人”了,但是他们出生时的情景还依稀在脑际呢…… 宋家的前5个孩子年龄差都是2岁,只有最后一个孩子子安是例外,他跟二哥子良差了整整4岁。当第三个孩子,宋家第一个男孩子文出生时,霭龄和庆龄已经能在院子里蹦跳玩耍了,当时外面正刮着风,两个女孩子一阵风似的向屋里跑去,边跑边喊:“刮风了,下雨了,老狼背着鼓来了……” 但是,家中的奶妈拦住了她们,要她们不要吵,因为,小孩子要出生了。 可是,妈妈要生的,是个弟弟还是个妹妹呢?两个女孩儿争吵个不休。 就在此时,一声宏亮地啼哭响起,奶妈高兴地叫着:“生了,生了!霭龄小姐,庆龄小姐,你们有小弟弟了!” 与此同时,正在华美书馆和孙中山交谈的宋耀如也接到了喜报,夫人生了个大胖小子,这可是宋家第一个男孩儿呀! 孙中山笑了:“祝贺你事业有成,喜得贵子!快回家看看吧,我来的也不是时候,很抱歉,下次再谈!” 宋家大院里异常热闹,在佣人的祝贺声中宋耀如走进了妻子的房间,抱起新生儿亲了又亲:“快让我瞧瞧我的胖小子!中国封建几千年,瞧不上千金,我宋查理还想要个千金,可是送生奶奶不给,偏偏给我个胖小子。” “你不是有两个千金了吗?”有人讥笑。
第五部分 宋子文私密生活影像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图)(2)
宋家兄妹在宋霭龄的一手策划下纷纷倒向蒋介石。宋霭龄在宋氏家族的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两个千金(斤)还不够两吨哩!”宋耀如正儿八经的反驳。 子文出生后两年,美龄出生了,接着是子良,这两个孩子和哥哥姐姐一样顺顺当当的来到世上,很快又成了宋家“儿童团”里热闹的一员。不过,子安的出生对于母亲倪桂珍来说,就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了。 由于当时倪桂珍已经得了关节炎、糖尿病,而且心脏功能也不太稳定,经常要大把的吃药,或许怀孕期间服药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吧,子安不足月就要出生,而且还是难产。焦急的宋耀如只能守在产房外,等待着医生的手术结果。 不一会儿,医生走出来了,然而他一脸的严肃:“是要大人还是孩子?” “能不能保住孩子?最好两个都要!”查理急出满头的冷汗。 “甘蔗没有两头甜,”医生摊开双手:“还是选一个吧。” “那就保大人吧!”查理一咬牙。
第五部分 宋子文私密生活影像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3)
紧张的抢救开始了,幸运的是,最后孩子终于生下来了,倪桂珍也脱离了危险。宋耀如抱着新生儿,看着妻子疲惫的眼神,心中感慨万千。
然而,事情并没有结束。子安虽然是生下来了,但他的体重还不足七斤,既不会哭,也不会叫。教会医院的医生拍了拍孩子的屁股,孩子毫无反应;医生带上听诊器,心脏跳的很微弱;再试试鼻子,呼吸也十分微弱,于是医生喃喃的对查理说:“这孩子怕是活不成啊,上帝没有给他通行证。”
“大夫,你要救救他,哪怕有一口气!要多少钱我都可以给!”查理恳求着。
医生看到诚恳的父亲,勉强点了点头:“我们会尽力的。”
查理回家时,其他的孩子都在等着新生儿的消息,看着孩子们无忧无虑的脸,查理觉得心里好受多了,或许明天,一切都会好起来吧。
清晨,奶妈从教会医院回来了,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子安终于度过危险期了!查理此时还没起床,奶妈就把消息先告诉了孩子们。他们就像一窝快活的小麻雀,叽叽喳喳地冲到了爸爸卧室里,跑在最前面的是子文,接着是子良和美龄,庆龄在后面喊着:“阿爸要睡觉哩,别吵嘛。”
子文站在床前大喊了一声:“阿爸!阿爸!小弟弟活了,小弟弟活了!”
查理一时还没反应过来,子良又大声地喊了一遍,查理一下子跳下了床,紧紧的抱住了子良:“你说什么?小弟弟活了?”
“是啊,小弟弟活了。”子良睁着大眼睛说。
“听谁说的啊?”
“奶妈啊。”
奶妈也跑了过来,向查理解释:“昨天你走后,大夫想尽办法都不行,夫人急了,就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用身体暖了整整一夜,到早上孩子居然哭出了声,医生都说是个奇迹,我就赶快跑回来给老爷贺喜了。”
“好好好!”查理一连说了三个好字,眉开眼笑,拉着孩子们的手:“孩子们,跟我到医院看妈咪和小弟弟去!”
“真的?”几个孩子一个个围了过来,高兴地又蹦又跳,争着抢着要走在前面。
宋家的男孩子在宋耀如独特的教育方法下茁壮成长,很快就成了一小帮活泼又不失机灵的小捣蛋鬼,在姐姐霭龄的带领下,几乎是无所不为。这天,家里来了很多客人,一辆黄包车停在了院子中间,他们就地取材,玩起了扮皇帝的游戏。
庆龄自告奋勇扮演皇后,霭龄年龄最大,力气也大些,就当了车夫,拉着庆龄在院子里转了几个圈,子文看的咯咯地笑。
庆龄想了想:“我们扮演安徒生童话里的故事吧,一个大‘皇后’,坐着黄包车游玩后花园,碰见凤凰大姐,然后和凤凰大姐比美。”说着一指霭龄:“大姐就做车夫吧,我是皇后,美龄妹妹是凤凰大姐。”
“那我呢?”子文焦急的叫道。
“角色分完了,你当群众吧。”
“好吧。”子文接受了,反正家里一向是姐姐妹妹娇,几个男孩子就让着她们点吧。
不一会儿,小孩子们都穿着大人的衣服装扮好了,庆龄像模像样的坐上了黄包车,子文打扮好了觉得自己比较像皇帝,就坐在庆龄身边当皇帝,霭龄一鼓劲儿拉起黄包车飞快地跑了起来。
正玩的高兴,妈咪倪桂珍透过窗户看到了这一幕,吓坏了:“霭龄,要慢点跑啊!这些孩子,这是演的哪出戏啊。”
没等妈咪赶过来阻拦,车子已失去重心,翻倒在一边。子文大叫一声,敏捷地跳开了,庆龄却重重地摔在地上,留下了一块永远无法抹平的伤疤。
爸爸和妈咪都跑出来了,又是哄,又是责备,子文站在一边,心里后悔极了。
不过,宋家这帮孩子也不是永远在打闹嬉戏,有的时候,也是一片和谐静谧的情景。这一天,子文要求爸爸送自己上学。当时的上海没有像霭龄、庆龄就读的马克谛耶女子学校那样的卫理公会男生学校,子文只能在家里跟着家庭教师读书。不过,现在子文觉得自己的年龄已经足够到一个正式的学校学习了,于是向父亲提出了请求。查理很快开始活动,为子文挑选学校,他看中了圣约翰大学。这是美国教会在上海办的一所学校,设备先进,教师优秀,而且设有少年班,正好适合子文。由于子文的成绩优秀,英语十分出色,他很快得到了入学批准,家中一边为子文准备行装,一边准备着庆祝子文上学的家庭晚会。
第五部分 宋子文私密生活影像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4)
晚会上,最先表演的一向是最富表演激情的大姐霭龄,她和爸爸查理合唱了一首《飞向明天》:
“飞向明天
飞向明天
明天的阳光更绚丽
明天的鲜花铺满地
明天,是希望的象征
明天,是收获的季节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我们要做明天的主人……”
霭龄在投入地唱着,查理的男中音悠扬动听。妈咪弹着钢琴,庆龄吹着口琴,子文兴高采烈地打起了牛皮鼓。
其实宋家这种周末晚会是固定举行的,这也是查理为了熏陶孩子们而想出的好办法。在这个欢乐的家庭里,子文继承了父亲的天赋——唱歌,他的声音像查理一样优美动听;子良则喜欢跳舞、作画,经常在歌声中蹦蹦跳跳,或者拿出自己得意的作品请爸爸和妈咪指点;子安则跟着妈咪学会了弹钢琴,有时候妈咪倪桂珍会主动让“贤”,让小子安为大家伴奏。这种独具匠心的培养方法让孩子们的天性在自己喜欢的娱乐里发展的更加充分,也让他们选择了今后不同的人生。唱歌的子文活泼,跳舞则让子良机灵,而弹琴又使子安深沉。晚年后,兄弟们常常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