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富人埋怨穷人说穷人不仅没有对他心怀感激,还侮辱了他。
穷人回答说,因为富人给予的礼物不是出于善心,恰恰相反,这个礼物实在太恶毒了。只有死人才对生活没有希望,所以富人给的这份礼物简直就是死亡。
温馨启示:这个富人不是出自慷慨,而是出自恐惧才行善。他的恐惧使他不能无私地给予,而要有所限制,附有条件。他觉得自己可以对别人做出判断,却不知实际上正是他自己完全放弃了生活的希望,他错误地认为希望来自财富,而不是自己丰富的内心的世界。
第三章 主宰自己8、西门子的启示
一位8岁的小女孩去教士家学刺绣,每当他走到教士家门口时,便会有一只凶猛的雄鹅朝他扑来,好几次还啄了她。女孩吓得号啕大哭,再也不肯去学刺绣。她的母亲千方百计地劝她,但她说如果没有人给她作伴,她实在也不肯去学的。女孩的父亲于是找了根长长的棍子交给他5岁的儿子,对他说:“希望你的胆子比姐姐大。”并告诉他如果雄鹅来了,你尽管大胆的向它走去,然后用棍子狠狠打它,它就会跑掉的。
小男孩跟着姐姐来到教士家,刚推开院门,那只凶猛的雄鹅便高高的伸着颈项,发出可怕的叫声向他们冲过来。小男孩也想跟着姐姐跑,但他想起了父亲的话,于是闭上眼,颤抖的伸出手中的棍子在周围一通乱打,雄鹅终于害怕起来,大叫着回到一群鹅中间去了。
这个小男孩后来成为德国著名的电器发明家,他的名字叫西门子。他在70多年后的《西门子自传》中说:“因为童年的一点启示,而使我终生受用,不知不觉地给了我无数次的鼓励:遇到危险不要回避,要大胆迎上去,加以痛击。”
温馨启示:你敢向困难走近一步,它就向后退缩两步。事实就是这样。
第三章 主宰自己9、你鄙视我,我更鄙视你
乌克兰诗人塔·格·谢甫琴科,于1814年生于一个农奴之家。他后来虽然赎了身,却因为写了许多革命诗歌,被流放到奥伦堡草原。他为人幽默而倔强,尤为傲视权贵。谢甫琴科喜欢随渔民去划船,捕鱼后就到小店去闲坐。有一次,他在那儿遇见一位权贵,此人和他聊了一会儿,分别时,他向谢甫琴科伸出手来,却只给了一个指头,说:“当我向地位相等的人表示敬意时,我伸出双手;比我低一级的人,我伸出四个指头;再低一点的是三个指头;更低一点的是两个指头;对其他一切人则是一个指头。”谢甫琴科笑道:“我是个农民,没有官位,怎么办呢?先生,我给你半个指头吧。”说罢,他将拇指夹在食指与中指之间,露出半个指头,向权贵伸出手去。
温馨启示:你鄙视我,我更鄙视你,主动把半个指头伸给对方,岂不是把对方置于比自己更低的地位吗?
第三章 主宰自己10、非走不可的道路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母亲拦着我:“那条路走不得。”我不信。“我就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既然你能从那条路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我不想让你走弯路。”“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母亲心疼的看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坐下来喘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朋友,自然很年轻,站在我当年的路口,我忍不住喊:“那条路走不得。”她不信。“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走来的,我也是。”“既然你们都可以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我不想让你走同样的弯路。”“但是我喜欢。”我看了看她,看了看自己,然后笑了:“一路小心。”我很感激她,她让我发现自己不再年轻。已经开始扮演“过来人”的角色,同时患有“过来人”常患的“拦路癖”。
温馨启示: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
第三章 主宰自己11、命运线
一次,去拜会一位事业上颇有成就的朋友,闲聊中谈起了命运。我问: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命运?他说:当然有啊。我再问:命运究竟是怎么回事?既然命中已注定,那奋斗又有什么用?
他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但笑着抓起我的左手,说不妨先看看我的手相,帮我算算命。给我讲了一番生命线、爱情线、事业线等诸如此类的话之后,突然,他对我说:把手伸好,照我的样子做一个动作。他的动作就是:举起左手,慢慢地而且越来越紧地握起拳头。末了,他问:握紧了没有?我有些迷惑,答道:握紧啦。他又问:那些命运线在哪里?我机械地回答:在我的手里呀。他再追问:请问,命运在哪里?我如当头棒喝,恍然大悟:命运在自己的手里!
他很平静地继续道:不管别人怎么跟你说,不管“算命先生们”如何给你算,记住,命运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的嘴里!这就是命运。当然,你再看看你自己的拳头,你还会发现你的生命线有一部分还留在外面,没有被握住,这一部分掌握在“上天”手里。
温馨启示:命运绝大部分掌握在自己手里,古往今来,凡成大业者,“奋斗”的意义就在于用其一生的努力去争取。
第三章 主宰自己12、一张白纸和一颗黑点
1997年5月8日,钓鱼台国宾馆。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对前来专访他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记者讲述了他少年时期的一个故事。这个简单的故事蕴含的深邃哲理,成了安南先生应对自己生命中一切挫折和挑战的指路明灯。
他说,有一天,我的老师在讲课的黑板上挂了一张白纸,白纸的右下方有颗明显的小黑点。他问我们:“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一颗黑点。”我们整个教室里的人几乎都做出了这样的回答。
“不是这样。孩子们,不是这样。这首先是一张白纸!”我的老师那一刻沉重而焦灼的神情令我终生难忘。说到这里,安南先生突然直起腰,左手在自己的右手上用力握了握,波光盈盈的眼神如荒漠中的一道闪电。电视荧屏上这长不过十秒钟的特写镜头,从此深深烙进了人们的脑海里。
生活中有多少平凡而清晰、清新而隽永的道理让我们这些凡人感动?可一次真实地感动之后,究竟能给我们留下什么?一张白纸有多大,一颗黑点又有多小?
某市曾举办了一个艺术品竞卖助残活动。活动最后一项:被捐助者代表阿鲁现场画一幅国画,以表达全体被爱心包围的人对该活动的谢忱。
也许是激动,也许是紧张,也许是阿鲁仍然在不断萎缩的右腿站立不稳吧,一个趔趄,雪白的六尺宣纸上什么都没画就多出了一个小指头大小的墨渍。场面瞬间胶着。一个工作人员马上跑过来询问是否更换一张画纸。始终站在画案边上的老画家罗墉立即摆手,示意工作人员“不必”。由于墨渍几乎位于宣纸正中,看得出年轻的阿鲁对它颇费思量,手中的狼毫在砚盘里蘸了一下、舔一下,舔一下又蘸一下……
最后,在阿鲁笔下还是飞出了一只遒劲的雄鹰,罗墉老先生亲笔将那个可恶的墨渍,画成了雄鹰双爪下紧攥的一颗石子。现场一片赞叹的掌声。
温馨启示:一张白纸有多大?一颗黑点又有多小?它们有它们自己的尺码,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怎样才能把自己生命硕大的白纸构思、创作成一幅精品?把那一颗又一颗生命的疵点,变成雄鹰爪下的石子,或者耕牛蹄下的泥块,或者湍急河流上那不堪一击的落叶……
第三章 主宰自己13、你有自己的芳香
有一个年轻人,很希望能够做出一番成就。开始,他也总是尝试着鼓足勇气去做每一件事情。但是,渐渐地他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结果一事无成。因此,他感到很自卑。
他去拜访了一位成功的长者。他希望从那位长者那里,获得一些成功的启示。在见面之后,他问了长者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别人努力的结果总会成功,而我努力的结果却那么糟糕呢?”
长者微笑着摇了摇头,反问了他:“如果,现在我送你‘芳香’两个字,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呢?”
思忖了一会儿,年轻人回答说:“我会想到糕点,虽然我开办不久的糕点店已在前些日子停业了,但是我仍会想到那些芳香四溢的糕点。”
长者点了点头,然后,便带他去拜访一位动物学家朋友。在见面后,长者问了对方一个相同的问题。
动物学家回答道:“这两个字,首先会使我想到眼下正在研究的课题——在自然界里,有不少奇怪的动物,利用身体散发出来的芳香做诱饵,捕捉食物。”
之后,长者又带他去拜访一位画家朋友,也问了对方这么一个问题。
画家回答道:“这两个字,会使我联想到百花争妍的野外,还有翩翩起舞的少女。芳香,能够给我的创作带来灵感。”
从那位画家朋友家中出来之后,年轻人仍不明白长者的用意。
在返回的途中,长者顺便又带他去拜访了一位久居海外、刚刚回国探亲的富商。在谈话中,长者也问了对方这么一个问题。
那位久居海外的富商动情地说:“这两个字,会使我联想起故乡的土地。故乡土地的芳香,令我魂牵梦绕。”
辞别那位富商之后,长者才问那个年轻人:“现在,你已经见过不少出色的人物了。那么,他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