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很多人天真地以为自己是能够治好老人的抑郁症的,因为跟内源性的抑郁症相比,衰老初期的抑郁症通常有个明显的原因,不需要精神病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似乎也猜得到。比如“因为退休以后无事可做所以意志消沉”啦,或是“老伴过世了,感到寂寞”啦什么的。因此,衰老初期的抑郁症在很多人看来都不是病,总以为只要对他们好一些,多关心他们一些,不让他们感到寂寞,就会慢慢地好起来。
但事情发展到最后往往是非但症状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了。抑郁症患者容易自责,儿女频繁过来照顾他们反而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觉得“自己不但给老伴添了麻烦,还给孩子们的家庭加重了负担”,这么一想,他们的症状就越来越明显了。
因此,当父母出现衰老初期的抑郁症症状时,应该及早向医生咨询,接受治疗,以免给彼此造成负担。衰老初期的抑郁症是一种病,而并不仅仅是“意志消沉”的问题,必须慎重对待。
药物治疗是衰老初期抑郁症患者的首选。但是药物治疗通常见效比较慢,而且有的老人服用以后还会出现副作用。因此,现在在美国,普遍认为电休克治疗法既安全又有效。说到“电击”,很多人都会觉得可怕,因此产生抵触心理,事实上一点都不可怕。在施术之前,会对病人进行全身麻醉并注射肌肉松弛剂,这样患者在接受电休克治疗时不会出现痉挛,对大脑也没有任何损伤。
衰老初期抑郁症根据其症状的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有成天说自己不舒服的疑病型,有悲观厌世型,还有一种比较特别,叫做精神亢奋型。它虽然也属于抑郁症的一种,但却表现得坐立不安,一天要给人打好几次电话。我所说的电休克治疗法对这几种类型的抑郁症都是疗效显著,读者朋友们不妨记下来,作为一个参考。不过,电休克治疗法需要专门的设备,并不是所有医院都能做的。如果是大学的附属医院的话,倒是多数都能做。说起来,大学附属医院里的多数器材对患者是一点用都没有,唯独在能提供电休克治疗法这一点上却能真正造福于百姓。二者的对比如此明显,让我忍不住要在这里讽刺一下。
第四部分:家庭生存技巧老人不愿给孩子多添负担
不管怎么说,如今的四十多岁的人跟以前可是大不相同了。他们没有那么多的兄弟姐妹,而且光是自己的事就够自己焦头烂额的了,因此在照顾老人的问题上,应该采取“凡是能求助于医生和老年人设施的,就绝不自己逞能”的态度。如果父母的年龄在六十五岁以上,即便是患了抑郁症,也属于看护保险承担的范围,可以请专人到家里照料。作为父母,他们的真实想法是宁愿请人来照顾,也不愿麻烦家里人。
照顾瘫痪的老人和已经老年痴呆的老人也是如此。有些人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将老人送进老年人公寓的想法,觉得那样做显得太没有人情味了,一定要把老人留在家里照顾,以此来偿还老人的养育之恩。这种想法不是不可以理解,但是实行起来有相当的难度。如果是过去,兄弟姊妹多的话还好商量,假设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的话,主妇就要承担四个老人的看护任务,这根本就是不现实的,只有有效地利用老年人设施,才能更好地照顾老人。
兄弟姊妹多了也麻烦。在我从事老人医疗方面的工作的过程中,看到了好几起这方面的纠纷。当跟老人同住,承担起老人的看护任务的人提出要把老人送到老年人公寓去时,他的哥哥姐姐们就会跳出来反对,指责他说,“真没人情味,还是我来照顾吧”,便把老人接到自己家里去,但照顾了没多久,才发现事情不像自己想像的那么简单,于是提出,“不行,我照顾不了,还是你来吧”,再把老人塞给其他的兄弟姐妹,或是再送回到第一家去。如此反复折腾跟把老人直接送进老年人公寓相比,到底哪一个更没有人情味呢?大家是不是应该站在老人的立场上为他们想一想呢?
事实上,那些被送进老年人公寓的老人们有的刚开始还有些怨言,但只要儿子和女儿频繁前来看望,他们的不满也就烟消云散了。正如很多抑郁症患者一样,他们都不愿意为孩子多添负担。如果得了老年痴呆症没有了思想倒也罢了,如果要他头脑清醒地躺在床上接受儿女的照料,他们的负疚感就会很深,甚至会说出“我真想早点死了算了”的话来,如此一来,双方都会感到有负担,还不如在老年人公寓里安心地度过晚年呢。
第四部分:家庭生存技巧事先沟通很重要
只不过,如果事先没有沟通好的话,很难在父母刚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就把他们直接送到老年人公寓里去。因为刚开始大家都会低估看护工作的困难性,况且还要顾及父母本人以及其他兄弟姐妹的看法,所以一般人都得先把老人留在家里照顾一段时间。因此,如果你想顺利地完成这一过渡的话,就应该事先跟父母、兄弟姐妹还有自己的配偶沟通好。
在这一章的一开头我就提到,凡是那些在父母的看护问题上产生纠纷的,都是事先一点
准备工作都没做。但是,老人的看护问题不同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如果说自己的孩子沦为杀人犯的几率跟中六合彩的几率一样低的话,老人的看护问题却是很多人都要面临的问题,因为十个老人当中平均有两到三个都需要照顾。因此,在这一问题上,必须做到未雨绸缪。
因为跟父母还有兄弟姐妹的这种沟通是以父母已经瘫痪或是已经老年痴呆为前提的,所以很多人都不太好意思提。但我们必须正视现实情况,努力克服这一心理。因为等到父母已经痴呆了,就为时已晚,你想谈都没办法谈了。就算是到时候父母没有痴呆,他们年岁一大,身体状况大不如以前,感情上就容易失控,你将无法与他们进行理性的谈话。平日里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到时候他们都会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他们将变得无法控制自己,开始向儿女提出各种无理的要求。
所以,你要趁着父母的健康状况尚好,尽可能早地跟他们谈谈将来的问题。有的父母听了可能会不悦,觉得你净说些不吉利的话,但不用担心,他们是你的亲生父母啊,只要好好沟通,他们会理解你的一片苦心的。
谈的时候一定要开诚布公。比如,当父母提出,“我就希望待在家里,你们照顾我,我死后财产都留给你们”,你不妨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并晓之以理,“不,那样对我们双方都不好。我们并不想要您的遗产,您不如把它拿出来为自己交老年人公寓的费用。我负责帮您找一个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的。”
这样做也许会发生一些口角,但客观来看,它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大家可以借此了解彼此的人生观和对未来的设想。如果能够理解对方,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有商有量的话,那么即便有一天父母真的需要人照顾了,也不会产生任何纠纷,一切都可以平稳过渡。
第四部分:家庭生存技巧新现象——“老年人照顾老年人”
如此这般决定了具体方向以后,就可以着手收集老年人公寓等老年人设施的相关信息了。老年人公寓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如果能够事先计算好,拟定妥善的计划,到时候就不至于手忙脚乱。
经过一番调查之后,你会意外地发现原来经济方面完全能够承受,这样你就不必再为此而整日里忧心忡忡,可以安心工作了。比方说,最近因为有了看护保险,所以那些老年人公
寓都纷纷开始降价。入住费在五百万至一千万日元之间,而两个老人每月所需的费用,包括一日三餐的费用和看护费用仅需十八万日元。
而且,老年人公寓的环境也比以前好得多了。托了处理不良债券的福,以前建有商业旅馆和单身宿舍等交通购物便利的地方如今都陆续建起了老年人公寓。只要平日里注意多收集一些这方面的信息,心里大体有个数,就不必再为父母今后的生活问题操心,可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眼前的工作中去,平安地度过中年生存危机。
当然,对于自己照料父母的做法我也并非全盘否定。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都不同,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好坏也不同,想必对某些家庭来说,留在家里照顾更方便吧。还有的人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财产而愿意把他们留在自己身边照顾,只要你情我愿也没什么不可以。
而且,在照顾父母方面,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风俗,在有的地方是很难把父母送进老年人公寓的。比方说,在北海道和高知县,大家都认为把需要照顾的父母送进老年人公寓是再自然不过的,但在长野县一带,人们却认为父母理应由家里人来照顾。在这样的地方,如果甘冒天下之大不韪把父母送进老年人公寓的话,就会为自己招来麻烦,精神上同样不得放松。好在长野县等地,由于把父母留在家里照顾的传统由来已久,因此相关的辅助设施都比较到位,做起来也就没有那么痛苦。
不过,有一点别忘了,就是现在人的平均寿命比以前长了。所以这些地方的文化传统是否有必要保持下去还很值得探讨。以前父母的平均寿命只有六七十岁,当他们需要照顾的时候,子女还很年轻,所以能够胜任,但是现在照顾人的一方都是年纪一大把了,等于是老年人在照顾老年人。事实上,现在很多人都不愿意嫁到长野县去,就是因为做那里的媳妇负担太重了。
所以,即便是那些现在选择了在家照顾的人,十年后、二十年后也应该考虑把老人送进老年人公寓了,因为自己不可能永远年轻。
第五部分:多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