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来完美的生活,政府不需要干涉什么,因为市场有一只无形的手,它会自动调节整个市场的运作。但今天,西方的经济教科书已经改了,西方人终于放弃了经典的自由。再自由的经济学,没有政府有意识的干预,市场就像是一个没有节制的机器,形成运转、疯狂运转、冒烟、崩溃,然后休克,然后再运转、疯狂运转……这样一个循环,它的确带来了无限繁荣,但也带来了真实的战争后效果,即经济危机后的社会就像是刚刚经历战争后一样虚弱,并且这种经济危机造成的打击也绝不亚于一场举国战争。
所以,西方知道了自由经济的危害,也悄悄地接受了政府管制的良药——不要以为西方世界就是完美的,他们同样在悄悄地学习我们,只不过他们觉醒的比我们早一点而已。
财富:重现盛唐(2)
如二战后的中国台湾,它曾是亚洲四小龙之一,算是一个成功的发展中地区,但它的大部分经济其实都是由台湾地方政府控制的,这种控制至今仍然表现明显,官方还在社会经济中进行着大比例投资。
韩国也是一样,甚至更明显,韩国的钢铁、汽车、电子工业等许多韩国人为之骄傲的经济领域,实际上很多都并不属于私人财团而是属于韩国政府,但这丝毫没有影响这些企业的效率,这些企业现在都是世界著名的大企业,有非常强的竞争能力。
中国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调和,而是为了超越,经济上尤其如此。
其实,从经济学上来说,无论从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即无论是从效率还是从市场竞争能力上来看,并没有证明私企必然优于国企。也就是说,中国不是说要完全私有化才能赢得利益,政府控股的国有企业并不是完全失败的。如果说他们的第一模型在韩国,那么第二模型则在中国。韩国在国有控股企业经营方面做得都很好,中国可能会借鉴他们,但中国显然需要考虑得更长远、更深刻,所以中国只会借鉴而不会全盘模仿,中国必然会形成自己的、具有超越性的经济模式。
全球化不是意味着富国可以为所欲为,也不是说穷国可以任意讨价还价,而只是意味着竞争的机会更多了,也许世界现在还没完全领教到中国人善于竞争这一事实。
在国际经济学中谁都知道金钱是力量的源泉,而国际政治学也明白地告诉我们力量是“立法”的最好工具,一个简单的逻辑而已。
“那么什么是最现实的选择?” ②
既然是在现实中选择,那就首先要有一个现实的分析,然后再有一个现实的结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现实的民族,我们的智慧往往应用在从百姓生活到国家谋略的任何方面,对于这点,从整个东方的宏大历史谋略到中国人的细小造假行为,无一不是例证。
所谓分析,就是要知己知彼。首先要清楚我们处在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时期,它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然后清楚我们自己处在什么地位,拥有什么样的起点。分析唯一的要求就是客观,要不带任何民族感情的分析,然后才是制定民族国家的客观发展规划。分析出要达到这个发展规划的条件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从中国民众普遍的雄心壮志来看,中国的长远目标有可能成为世界发达富强的国家之一,那么实现它的条件是什么?
从世界经济发展来看,经济的发展是整个社会共同的效果体现,是一个系统运行,而这个系统本身也是不断改变的。在英国圈地运动以前,整个世界的经济是一种由无数小农经济组合的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技术导致效率提高,效率提高又导致整个经济系统的改变,整个系统开始围绕更高效、更有利可图的工业经济这个核心运行。同时,政府政策也在不断地适应着经济的要求,或者被动地调整,或者主动地改革。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政府政策也就随之改变而改变,不然的话,经济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反过来,政府统治也深受经济停滞、倒退之苦,正如明治维新和同时代的大清帝国相比一样。看起来好像适应别人领导的技术进步似乎是中国近代才遇到的问题,其实,世界一直如此。只是中国太过于轻视技术,对它的研究自古就很弱,尤其是对技术、经济及社会的系统研究。大清帝国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然而相对西方社会而言它却是一个陈腐的经济系统。
如果象征近代文明的电力和社会机制没有跟上,那就难以想像后来西方和整个世界社会是什么样。现在也一样,电脑和网络的出现又带来了一场新经济,这次没有圈地运动那么明显的社会阵痛,但是如果社会机制没有及时跟上,它所带给后来者的影响同样沉重。我们现在就是处在一个新经济时代的初期,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那么,什么是新经济?
所谓新经济就是与传统的经济共识标准不一样,而不是经济本身的本质区别。如原始社会我们以一件兽皮、封建社会我们经常以一头牛、19世纪的工业社会我们以一辆汽车、而20世纪我们以拥有多少著名商标等为我们判断财富的标准,但在我们现在的新经济时代,标志某人拥有的财富标准却是这个人控制着多少条形码、基因专利、新应用软件甚至网络游戏等,即这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而不再用沉甸甸的具体实物作为炫耀的资本。
这就很明确了,所谓新经济,就是公认价值的变迁。历史上最大的富翁之一尼布甲尼撒,他的宫殿就是一座用无数黄金与白银装饰起来的富丽堂皇的建筑,但在今天,他也许会改用条形码来显示财富。
信息经济就是未来的新经济,其所要建立的社会也是信息社会。也许最大的变化是,新经济最为重要的产物——信息,是一种流动的智慧资源。国外有人认为它“不具有‘对立性’”。类似于软件,我们可以使用同一种软件,而不再是像以前那样,我开一辆汽车,你就无法和我开同一辆汽车。这就产生了一个市场空间变化,可以说一辆汽车对应的消费者最终只有一个人,而一种软件从理论上说最终可以对应所有的人。如网络游戏就是一种越来越多的人共同使用的产品,我们只要开发出一个游戏软件就可以无限地复制,甚至可以说人人都拥有一套也可以不花任何成本。
这样说容易令人产生错误的印象:好像从事信息商业无利可图。实际上正相反,它的利润优势十分明显。印度和美国的硅谷产业经济就是很好的例证,不要以为纳斯达克的指数下跌就意味着信息社会的垮台,应该这么想——它是在为更大的冲击作准备。
这种知识经济达到了以往经济无法相比的程度,即每一个产品都可以对应全世界的市场,并且也体现在时间上,谁第一个投入了这种产品谁就等于占领了大比例的市场,而第二个投入同种产品的也许只能填饱肚子,到了第三个投入产品的,那简直就是一个蠢货,怎么还会有市场等待他呢?
财富:重现盛唐(3)
我们一直在说,边界从来阻挡不了商品,最多只能提高商品的成本,尤其在现代社会,软件产品的传递几乎就是瞬间的,只要你看到了市场,只要你有了对应的产品,那就意味着财富。有人这样形容现代经济,说某个新加坡经纪人在电脑前打了个喷嚏,触动鼠标,结果造成一片交易混乱。这就是信息经济,它实现了人们梦寐以求的轻松、快捷,但却瞬息万变。其实信息经济的真谛就是,智慧就是金钱。
新加坡经纪人打喷嚏导致的混乱是信息经济还不成熟的表现,也说明了信息经济同样遵循古老的系统经济规律。除此之外,它不同于以往的经济的特征就是:一、信息千变万化,单个信息产品生命周期很短;二、它的成本不是以往的固定投资,而是个人或整个社会的教育投资和创新机制;三、网络的存在,使得这个经济的每一个点都可以和整个世界相联系。
这似乎预示了这样的结果:一、抢跑者盈利;二、贫穷而聪明的人有了赚钱机会;三、机会无限。
自然,信息经济的快捷也是一个考验人类如何保障公平竞争,防止垄断的时机。这种经济太容易垄断了,微软公司不过用了10年就几乎垄断了世界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至今无人能比。而谁都知道,垄断就意味着社会竞争力退化,所以我们必须维持我们的经济公平竞争原则。也许人类早就明白了经济系统需立法支持的原则,最早的例证就是公元前一千多年前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颁布这部法典的目的就是对租赁行为作出认可和制定游戏规则,确定裁判原则。
中国现代的改革目的就是重新建立一个高效的经济系统——中国要建立的这个高效的经济系统是不是一个卓越的信息经济系统要看改革的进程,但这是成为经济大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如果仅仅是中国人到处都有,这也毫无意义,其真正意义是说这遍布世界各地的中国人,每个人手中都握有一张智慧与金钱的牌。知识与金钱实际上是这个世界最根本的两样东西,一个是头脑的思考,一个是现实的利益,这正是人的两只手。在美国有一句通俗的话:“美国人的知识掌握在中国人手里,美国人的钱掌握在犹太人手里。”在未来几十年里,这是值得中国思考的。
分析和预测中国的现实经济地位和实力的时候,决不要过分相信一些经济学数字,这只是表面的统计而已。实际上,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是和它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潜力相联系的,这才是民族复兴的真正动力。正像人们赞叹犹太人非凡的赚钱头脑一样,人们也应该同样恭维中国人,因为在国外,中国人和犹太人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
“都是远离祖先来到一个文化、社会环境陌生的国度谋生,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拓展经济或科教事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很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