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太阳-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晶宫实行的是走训制,好像英国球队都是这样。我刚去的时候,还没有车,衣食住行都由俱乐部负责,我悄悄地记录了当时的时间表,大致是这样的:上午9点半到附近俱乐部指定的餐馆吃早饭;10俱乐部来车接;10点15分到训练基地换衣服,边喝咖啡边听教练的训练安排;10点半正式训练。一般训练时间为两个半小时,密度和强度都很大。吃完午饭后回家,下午上英语课,晚饭后有时和范志毅下下棋、打打牌……。教练并不干涉球员的业余生活,而球员也拥有自己的社交活动。我觉得这是一种很“人性化”的管理,我觉得我们国内的球员实际上是很单纯的,这种单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渐渐养成的。再加上由于我们过早地结束了学业,文化素养也先天不足,久而久之,和社会以及人的交往能力、对生活的判断能力、对新事务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等等,也都在渐渐退化。有些媒体曾经抱怨个别球员不能很好地和他们合作,但是你想,在这样一种封闭的环境里,我们可能具备这样的沟通能力吗?我们能像那些影视演员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吗?坦率说,除了极个别天赋特别好的人,像海东等,我想,大部分的球员,生活能力大概都要弱于我们的同龄人,我有时都不敢想像,将来如果我离开足球,我的谋生方式会是什么。正是因了这种单纯,交友稍有不慎,就会铸成大错。但是,这种走训制,并没有导至球员的偷懒,相反,我发现水晶宫的球员都很自律,几乎没有人抽烟,很少喝酒,生活都很有规律,有时觉得自己的力量不足,就会加练,即使大牌如隆巴多等,也是如此。用我们的话说,就是都很“职业”。到了英国,我才渐渐明白像金斯这样的球员,他们的职业精神究竟从何而来。一方面是整个环境的熏陶,养成了他们的职业意识,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的制度。在水晶宫,主力和替补的差距并不是很大,或者说,并没有绝对的主力和替补。谁的状态好,谁就上。因此竞争就很激烈,而在这样的竞争机制中,谁敢不自觉训练,更不要说放纵自己了。而在国内,即使是如此严格的封闭式训练,仍然屡屡有球员违纪的事件发生。我想,根子可能就在我们的主力和替补之间的差距还是太大,这样就很难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竞争机制,尤其是对那些“明星”球员,缺乏一种有效的约束力。    
    我在水晶宫的时候,觉得每天的训练时间尽管不是很长,但是强度和密度都很大。教练的训练方法也很科学而且别致,非常系统,也非常完整,各个训练环节一丝不苟,不是练到哪儿算哪儿。连我爸这样一个老田径教练也说大开眼界,说训练方式之多变、量度之大,都是我们所不及的。而最有意思的,就是我们俱乐部还弄来了一些软件,把我们平时训练和比赛的一些数据都输入进去,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训练。那时候,我还是第一次接触到这种高科技,觉得很新奇。后来米卢训练我们时,也使用了这种高科技手段,应该说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英国的足球比赛,不管是英超还是英甲,攻防转换都非常快,对抗也非常激烈,这样对体能的要求就非常高。我出去以后,深深感到,论个人技术,中国球员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然而我们最缺乏的是两点,一是整体意识,二是体能。在国内球员中,我的身体条件应该还是不错的,但是到了英国,一开始还是很难适应那里的激烈拼抢,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教练就特别着重我的体能训练。那种强度和密度,真是一种“魔鬼训练”,我现在想起,还心有胆寒。每次训练完,我都是筋疲力尽,躺在草地上,动都不能动,眼泪一边在哗哗地流,一边朝天大喊:“你们都是魔鬼,魔鬼”,当然,我用的是汉语。大概,这也是一种发泄吧。可是,经过这样的训练,我发觉我的体能有了明显的提高,很快就适应了英甲赛场上的激烈拼抢。    
    英国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但是到了后来,英国足球反而落后于其它足球先进国家。尽管英国足球重逼抢、重体能、对抗非常激烈,但是在技术上还是稍嫌粗糙,过多地强调长传冲吊。近些年,英国足坛的有识之士开始对英国足球进行改革,在保留了重体能、重拼抢、重头球、对抗激烈以及准确的中长传等等优良的英国传统之外,开始推崇技术足球,更加重视地面配合。因此,在短短数年内,英超联赛得以跻身欧洲五大联赛,并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和英超相比,英甲联赛似乎保留了更多的英国传统足球的味道,在技术含量上,也很难与英超相提并论。但是我去的时候,水晶宫正在酝酿改革,我前面已经说过,维纳布尔斯是英国足球改革的先行者之一,特别推崇技术足球。维纳布尔斯接手水晶宫,签订的是5年合约,因此他不仅想把水晶宫重新带回英超,还想把它改造成一支技术型球队。我听维帅说过,只有这样,它才可能在英超站稳脚跟,否则,难说它不会再次跌入英甲,这也是一种顺应潮流的做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和范志毅才有可能加盟水晶宫,因为维纳布尔斯对中国球员的技术还是比较欣赏。当然,这里面也有鲍克斯顿的大力举荐的因素。    
    我在维纳布尔斯的训练下,自觉受益非浅,不管是整体意识,还是战术理念,都提高不少,说句真心话,的确是开了眼界,开始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足球。而在具体的比赛中,视野也开阔了不少。后来我在国家队,对霍顿的战术思想就很能理解,毕竟他和维纳布尔斯是一方水土养的人,在对足球的理解上,的确有不少共同的地方。    
    我在水晶宫的时候,那种一直困扰着我的“瓶颈口”现象开始渐渐消失,我感觉自己又在迈向一个新的台阶。后来我回到国内的时候,有人问我,苦不苦?我说,苦。又问我,累不累?我说,累。钱赚得多不多?我说,不多。但是我说值,这一步是走对了。


第七章 水晶宫第39节 在英国的日子

    我在国内的时候,对英国实际上并不是很了解,许多事情都想像得很简单。而真的到了国外,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没有亲戚,也没有朋友,很寂寞,也很枯燥,而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东西不是那么习惯。    
    我刚到英国的时候,生活完全由俱乐部负责,但是不久,按照规定,我们就必须自己找房子,生活也完全自理。我和范志毅各租了一套公寓,在一幢楼里,楼上楼下,每月房租是1000英镑。那时候,范志毅已经结婚,和太太生活在一起,他的父母也到英国来住过一段时间。我爸和我妈送我到了英国,但是我爸住了一段时间就回国了,在大连,他当时还有很多事情,而我妈就一直呆在伦敦,负责照料我的日常生活。后来国内有消息传来,说我们出国球员都带着父母,太没有生活能力了。说实话,我听了这些传闻,还真是有点不高兴。你想想,我们从小就被封闭起来,训练和生活都由俱乐部具体管理,哪里还会有半点生活能力?看着我爸我妈,那么大一把年纪,为了我,漂洋过海,背井离乡,每每想到这里,我心里就很不好过。    
    伦敦的天气一直是阴阴的,难得有太阳出来,总是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尤其到了冬天,寒风嗖嗖,那种冷,是一种阴阴的冷,冷得像要钻到骨子里去,和我们大连完全不一样。我们大连的天气始终是晴晴朗朗的,就是冷,也冷得很爽。我妈的关节一直不好,到了英国,在这种阴寒的气候中,常常痛得睡不着觉。    
    对于一个在国外生活的人来说,语言实在是太重要了,言语不通,就成了哑巴,而且还是聋子。尽管我有时候也会自嘲,说什么足球语言是共同的,但是我太知道语言的重要性了。只有掌握了当地的语言,你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教练的战术意图,才能在训练和比赛中更好地和队友沟通。因为足球是一个集体项目,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变得非常重要,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语言。我在万达的时候,曾经跟外援和翻译刘大哥学过一点英语,但是到了水晶宫,才发觉这点英语根本不管用。因为语言不通,难免就会出一些说错话、打错手势、或者拿错东西的事,我就看到过有人拿着哭笑不得的表情对着我。再怎么有趣的事情,他们说不清楚,我也听不明白。想想在英国了,还不会说英国话,所以,到英国不久,我就到一个语言学校报了名,每天训练结束,就上学校学英语。    
    那时候,俱乐部对我和范志毅还是挺照顾的,特地为我们请了一个翻译,这个翻译很好,经常为我们上课,我妈也跟着学。我妈尽管是大学生,但那时候她们学的是俄语,我常常笑她的英语水平和我这个没文化的儿子差不多。我妈学习特别认真,跟着老师一句一句地念,每天背单词,有时候她自嘲说:“没想到教了一辈子的书,老了,倒做起了学生”。我和我妈还开始竞赛,看谁能先过了语言关。有一天,我想要一辆出租车,拿起电话预约,没想到对方还真听懂了我的话,说:“OK”。我一高兴,在房间里翻了一跟斗。    
    英国的足球俱乐部管理非常严格,这种严格还包括对球员的饮食要求,当然,这些膳食都是西餐。外国人讲究科学,饮食上也是如此,这下可就苦了我了。我从小就不太爱吃西餐,但是到了这里不吃根本不行,后来我也感觉到,他们的饮食要求还是很有道理的。可能不太适合我们中国人的口味,但对身体绝对是好。那段时间我嘴特别馋,想家乡饭,想大连的海鲜,想酸菜。我妈当然能做,但是到哪里去买这些原料?但也只是想想而已,馋归馋,我还是坚持吃俱乐部规定的饮食,我想,什么都坚持下来了,总不能过不了饮食关吧。    
    日子就是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