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试图窥探她的心情,想要知道她究竟和我要好到了什么程度,可是,无论我怎样问,她老是这样回答:“我不知道。”
“你愿意嫁给我吗?”我要她表态了。
“我年纪太小了。”
“那么,如果是必须出嫁的话,你打算嫁给我,还是嫁给别人?”
但是她不作出肯定的答复,老是重复说:“我不知道……我喜欢你……但是——”
“但是你不爱我,”我接过来说,这时我的心冷了。
她一声不言语。那天早晨,天上浓云密布,街上显得那么黯淡凄凉。
“这都怪我不好,我太冒失了,”我声音嗄哑地说。这时我们已经到了地下车站进口处,“我想,咱们还是分手了吧,再也不要会面了,”我说时心里想,不知道她听了这话会有什么反应呀。
她显得很严肃。
我拉着她的手,亲切地拍了拍。“再见了,还是这样儿好。你给我的影响已经太大啦。”
“再见,”她答了一句,“我很抱歉。”
这一句表示歉意的话,沉重地打击了我。当她的身影消失在地下车站里时,我只感到空虚得难以忍受了。
我做错了什么事啦?是我太莽撞了吗?我不应当叫她表态的。瞧我多么傲慢,多么愚蠢,而这样一来呀,除非是不怕叫自己出一次丑,否则就没法再和她见面了。现在怎么办呢?我只有忍受着痛苦了。在再会到她之前,只希望我能在睡梦中忘了这种精神痛苦就好了。无论如何,在她还不愿意见我的时候,我必须避开她。也许,这是因为我太认真了,太热情了。下一次我们会面的时候,我必须是淡而不厌的,不即不离的。但是,她愿意再见我吗?她肯定要见我的!她总不能这样轻易地把我抛开了呀。
第二天早晨,我忍不住又向坎伯韦尔路走去。这一次我没遇见她,但是却遇见了她的母亲。“瞧你怎样对待海蒂的!她说,“她哭回家来,说你永远不要再见她了。”
我耸了耸肩,苦笑了笑。心想:“瞧她又是怎样对待我的呀?”接着我就结结巴巴地问,可否让我再去看她一次。
她警惕地摇了摇头。“不必啦,我想你还是别去的好。”
我邀她去喝酒,于是我们走到路拐角一家酒店里去谈这件事,我请求她让我再去见海蒂一面,她允许了。
我们走到那幢房子门口,海蒂开了门。她看见我时,露出了惊奇和担心的神气。大概她刚用日光牌香皂洗了脸——有一股清新的香味儿。她站在大门口不动,一双大眼睛显得那么冷淡。我看出来,这件事是没有希望的了。
“你瞧,”我装出开玩笑的口吻说,“我又来说再见啦。”
她不答话,但是我可以看出,她是很想我离开那儿。
我伸出了手笑着。“那么,又一次再见啦,”我说。
“再见,”她冷冷地说。
我转过了身,听见临街的门在我后面轻轻地关上了。
虽然我只和她会见了五次,每次会见难得超过二十分钟,然而,这短暂的邂逅奇遇给我的影响却持续了很长一个时期。
演艺生涯第一次出国(1)
一九○九年,我到巴黎去了。女神剧场的比尔内尔先生邀卡诺剧团去作一个月的短期演出。一想到要出国,我就非常激动。出发前的一星期,我们在伍尔维奇演出,那个城镇是阴湿和凄凉的,而我们在那里演出的一个星期也是凄凉的,所以我只是巴望改变一下环境。剧团订于星期日早晨启程。我差点儿误了车,一路在站台上跑过去,跳上了最后的一节行李车,一直乘到多佛。那些日子里,我老是要误车。
我们横渡海峡时遇到倾盆大雨,但是,透过迷雾第一次看到法国,那种刺激是令人难忘的。“那不是英国,”我老是这样提醒自己,“那是大陆!是法国!”我在想像中一向憧憬着那个地方。我父亲有法国人的血统,实际上卓别林家族的原籍是法国。他们是在雨格诺时代来到英国的。父亲的一位叔父老是夸耀说,英国的这一支卓别林家族是一位法国将军的后裔。
那是深秋时节,从加来到巴黎的一段旅程是沉闷的。但是,车一驶近巴黎,我就兴奋起来。这时我们已经越过了那些凄凉冷落的乡村。后来,在暮色增浓的天空下,我们逐渐看见一片辉煌灿烂的灯火。“那儿是巴黎的灯光呀,”和我们同车的一个法国人说。
巴黎的一切都符合我的理想。从北火车站到若弗鲁瓦-玛丽街,一路上我又是激动又是焦急;经过每一个路拐角,我都想走下车去。那时是晚上七点;咖啡馆里射出诱人的金色灯光,单瞧它们摆在外边的那些桌子,就可以看出那里的人是多么会欣赏人生。然而,除去多添了一些新发明的汽车而外,巴黎仍旧是莫内、毕沙罗和雷诺阿笔下的巴黎。那天是星期日,好像所有的居民都在寻欢作乐。四周是一片喜悦与活跃的气氛。甚至是若弗鲁瓦-玛丽街上我那间石头地板房间,我管它叫“我的巴士底”的,也不能减低我的兴致,因为一般人都是在小酒馆和咖啡馆外边那些桌子跟前过日子的。
星期日晚上没有演出,可以到女神剧场去看戏,星期一我们就要在这个戏院里上演了。剧场里装饰得金碧辉煌,豪华富丽,到处都是镜子和巨大的水晶枝形挂灯,我还没见过哪一家戏院有这样大的气派。那些上流社会人物,在铺着厚地毯的休息室和花楼里走来走去。珠光宝气的印度王子包着粉红色的头巾,法国和土耳其军官戴着有羽毛装饰的头盔,在酒吧间里喝着白兰地。宽畅的外间休息室里奏着音乐,那些太太小姐都把她们的披肩和皮大衣寄存在衣帽间里,袒露出她们雪白的肩膀。她们都是一些老观众,为了惹人注意,她们都故意地在休息室和花楼里走来走去。在那个年代里,那些太太小姐都是那么美丽和优雅。
女神剧场里还有一些职业翻译,他们帽子上都缀有“译员”的标志,在戏院里各处走着,我认识了一个领班的翻译,他能很流利地说好几国的语言。
我演完了戏,总是穿上了我那套登台的夜礼服,夹在其他人当中到处溜达。那一天走过来一个娇艳的人儿,我看见她那鹅样的颈项,雪白的皮肤,不觉心旌动摇。她是属于吉布森笔下那一类型的修长身材的美女,长得非常俏丽,微微翘起的鼻子,长长的乌黑睫毛,穿着一件黑天鹅绒衣服,戴了一副白色的长手套。她登上花楼台阶的时候,掉下了一只手套。我赶快把它拾了起来。
“谢谢,”她说。
“我希望您再掉下来一次,”我顽皮地说。
“您说什么?”
这时候我想起来,她听不懂英语,而我又不会说法国话。于是我就去找我那个翻译朋友。“我对一个姑娘很有意思。但是看上去她要的价钱很贵。”
他耸了耸肩膀。“最多一路易。”
“好吧,”我说,虽然当时我觉得一路易的要价是大的——而结果看来也确是如此。
我叫翻译在一张明信片后面用法语写了几句谈情说爱的话:“我十分爱您”,“我对您一见钟情”,等等,我准备一到适当的时候就派它们用场。我还叫他作好了事先的安排,于是他就当上了双方的牵线人。最后,他回来说:“全都谈妥了,代价是一路易,可是你得付她从戏馆到她家里的来回车钱。”
我犹豫了一下。“她住在哪儿?”我问。
“车钱最多是十法郎。”
但这十法郎却把我难倒了,我没料到还有这样一笔额外费用。“她不能够走路吗?”我带开玩笑地说。
“您听我说,这位姑娘可是高级的,您必须给她付车钱,”他说。
我勉强答应了。
等一切都谈妥了以后,我就登上花楼台阶,在她旁边走过去。她笑了笑,我转身向她瞥了一眼。“今儿晚上!”
“太好啦,先生!”
因为我们在休息之前还要演出,所以我约好等我的戏演完了以后再去会她。我朋友说:“趁我唤那姑娘的时候您去叫车,这样就不会浪费时间了。”
“浪费时间?”
我们的车沿着意大利大街驶去,光影掠过她的脸和细长白皙的脖子,这时候她真美丽动人。我偷着去看我明信片上写的法文。“我十分爱您,”我试着说。
她大笑起来,露出了一口雪白整齐的牙齿。“您的法语说得好极了。”
“我对您一见钟情,”我一往情深地接下去说。
她又大笑,并且矫正我的法语,说我应当用“你”这个亲密的称呼。她想了想这个字,接着又大笑起来。这时她看了看她的表,但是表停了;她表示要知道时间,说她十二点钟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约会。
“不是今儿晚上吧,”我羞涩地说。
“是今儿晚上。”
“可是你今天整个晚上都没空嘛,通宿儿!”
她突然露出了很吃惊的神气。“哦,不,不,不!不是通宿了!”
这一来那些不堪入耳的话都说出来了。“二十法郎只一次吗?”
“一点儿不错!”她加重语气说。
“我很抱歉,”我说,“我想,还是叫车停下了吧。”
把送她回女神剧场的车钱付给了车夫,我这个极度伤心失望的年轻人跳下了车。
我们原可以在女神剧场连演十八个星期,因为我们很能叫座,可是卡诺先生已经和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