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代中国,它已不再是封闭世界了。在此大背景下的
太平军将士,当其失败后在大陆不能安身时,是懂得出奔海外的,所以就产
生上述的真真假假的多种说法;囿于时空因素,这里所举的每种说法,即使
是言之凿凿,也还是事隔经年后人的调查和追记,至于臆测,推理和编造那
就更多了,但它确也为人们提供思路,为什么对太平军将士流亡海外有这么
多种说法,而太平军究竟有多少将士匿居香港和海外,看来还得随着今后文
化学术的频繁交流,方能有较多的资料证实。
(盛巽昌)

义和团中的“黄莲圣母”是何许人? 
1900 年春季,在震惊中外的义和团反帝爱国风暴中涌现出不少传奇式人
物,他们沿袭了一些从清代乾隆朝以来民间秘密结社的神秘主义宗教色彩, 
托言有众神保佑,能避枪弹,闭炮火,水火刀刃不能伤。天津出现的“黄莲
圣母”就是其中之一。
天津是华北地区最大的通商口岸。这时,从山东沿运河北上的义和团, 
成群结队地进入天津城内。天津附近的静海县独流镇,有张德成、曹福田为
领袖的两支义和团队伍,团民约两万人,自称“天下第一坛”。与此同时, 
以青年妇女为主的“红灯照”也开始出现在群众斗争的行列中。“红灯照” 
“皆十余龄幼女,红衣裤,挽双丫髻,左手持红灯,右手持红巾及朱色
折叠扇,。。自言能干空中掷火焚西人之居,呼风助火,焚无余。津民深信
之。入夜,家家悬红灯,迎红灯照仙姑也。”其他一些地方也陆续有“圣母”、
“娘娘”一类人物走上神坛,如北京的“金刀圣母”、“龙天圣母”,山西
的“杨娘娘”,河北宁津的“王母娘娘九仙女”,等等,天津出现的这位自
称“黄莲圣母”的少妇,很快就成为“红灯照”的领袖。“黄莲圣母”确是
一位富于宗教色彩的神秘人物。她把自己真实姓名隐藏起来。无数崇拜者虔
城地相信她就是上天仙女下凡。她乘的大船用红布围着,有“三仙姑”、“九
仙姑”同住船上陪伴。船的桅杆上飘扬着一面红色大旗,上书“黄莲圣母” 
四个大字。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运河两岸向她焚香跪拜。有史料记载,直隶
总督裕禄曾用八抬大轿把“黄莲圣母”迎接到督署,自己穿朝服跪拜。“黄
莲圣母”与裕禄“分庭抗礼,互相尔汝。军械粮米,随意指索”。裕禄问她: 
“天津的前途如何?”她回答说:“不要紧!”裕禄为她制黄旗两杆,大书
“黄莲圣母”,派乐队吹吹打打,送到侯家堠某神堂。“黄莲圣母”平日端
坐在神厨中,黄幔低垂,香烛供奉,远近人士不断前往参拜。还有史料记载, 
北京义和团、“红灯照”进攻华北最大的天主教堂——西什库教堂,屡战失
利,有人向载畸、刚毅建议请“黄莲圣母”进京,并说:“若由黄莲圣母来, 
则莫有不济者。”“端刚等乃以其言为然,惟令速请”。但“黄莲圣母”以
天津局势紧急为借口,未能亲自前往。还有材料说:“黄莲圣母能治刀枪创
伤,手到即愈”。其治法是用香灰涂敷伤处,谓能止痛收口,因此受枪伤的
多被抬往救治。如治疗无效,甚至创口长了蛆虫,“黄莲圣母”就传言:“此
人生平有过处,神人不保佑,故不能好耳。” 
“黄莲圣母”究竟是什么人?她的家世、出身、经历,至今还是一个谜。
有人说她是“看香头的巫婆”;有人说她是“土娼,略有姿色,而悍泼多智
巧”;有人说她是“船家女”;有人说她是善“绳技”的卖艺人;还有人说
她“幼习拳棒,善剧艺,曾挟技走江湖,在上海奏技。其父以犯洋人之禁, 
曾被逮入捕房,圣母以是恨洋人刺骨”。直到解放以后,50 年代末期,天津
的一些史学研究者在民间进行调查,才揭开宗教的面纱,露出些微真面目。
多数人认为“黄莲圣母”姓林,名黑儿,是船户李有的儿媳妇。至于她的年
龄、容貌、出嫁以前的生活、她的丈夫及其家庭,她从哪里学来装神弄鬼的
本领,等等,至今仍然无人知晓。
“黄莲圣母”最后的结局怎样,她的下落和她最后在帝国主义迫害下的

牺牲,更无从得知其详。仅从片断、零星的材料中获悉,八国联军攻陷天津, 
“黄莲圣母”被人劫于舟中,她的身分暴露后,为人出卖,缚送到各国所设
暂行管辖的都统衙门换取重赏。一位“仙姑”投水死,一位“仙姑”与“黄
莲圣母”同时被执。“黄莲圣母”——这位被神化了的人物,没有辜负广大
群众给予的荣誉和尊崇,大义凛然,坚贞不屈,被杀而死。也有传说称最后
“不知其所终”。在一些封建文人的笔记、小说中,还渲染她被帝国主义分
子”载往欧美各国”,这完全是捕风捉影之谈。
“黄莲圣母”在历史的迷雾中出现,又在历史的迷雾中消失。这深刻地
说明,义和团运动发生在我国北方商品经济较为落后、思想文化较为闭塞的
农村,它的首领一般缺乏文化知识,受封建宗法的神权禁锢较为严重,因而
沿袭了一些秘密结社的神秘主义宗教色彩,这正反映了农民阶级的阶级局
限。但是,它那奋勇杀敌、抗击帝国主义侵略、挽救民族危机的爱国主义精
神,应当是永垂青史的。
(芷青) 
宋景诗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 
山东黑旗军领袖宋景诗的名字,在50 年代初期全国文艺界思想界批判武
训奴才行为的浪潮中,是非常响亮的。他是被尊称为坚韧不拔的“农民革命
英雄”而走遍中华神州城乡的。
宋景诗所以走红,当然得力于大张旗鼓开展批判武训运动,使这个名罕
见于经传,影响不大的鲁西南反清武装的首领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当时《人
民日报》还发表《武训历史调查记》、陈白尘又整理了《宋景诗历史调查报
告提要》,这些据说都是由山东堂邑宋景诗老家实地考察调查而来的。没有
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了调查,这个发言权也就成为唯一正确的定论了,“农
民的阶级立场和农民革命领袖宋景诗立场是一致的,他们口中所讲的宋景诗
的历史材料,才是最正确的”(《宋景诗起义史料》,1954 年10 月)。宋
景诗是农民革命领袖获得完全肯定,由此1950 年由开明书店出版的《宋景诗
史料》,在由中华书局重版时,也改名为《宋景诗起义史料》了。
说宋景诗是革命领袖,因为他坚决打击了地主反动派。但是,宋景诗却
有一个投降与否的问题。
宋景诗劫牢起义后,就和山东白莲教各旗联合作战,杀富济贫,为穷苦
人谋福利;只是在敌强我弱时,为保存实力和清将胜保谈判。“所谓‘招抚’, 
实际上是胜保打了败仗,为了要欺骗清朝,为了要邀功,和宋景诗取得暂时
的妥协”(同上),“胜保的‘招抚’,实际上是想借农民起义军的势力以
自重,来挟制朝廷,宋景诗是和胜保暂时妥协,并不曾为清朝出力。所以胜
保后来给他报上去的战功,完全是捏造的”。因此,陈白尘认为,宋景诗虽
易帜,仍是有条件的,“‘招抚’的结果,一方面通过改编的形式,五大旗
保存了一部分武装,并由此保障了‘安插归农’的战士们以及他们所持有的
马匹、枪械,使革命力量没有完全被消灭,为后来再度起义保留了一定的力
量”(《宋景诗历史调查记》,人民出版社1957 年5 月)。“据我们对宋景
诗和黑旗军这一时期前前后后的全部活动的调查结果来看,认为它自始至终
是个假投降”(同上)。从历史剧《宋景诗》看,宋景诗投降后连升三级, 
做到正三品的参将,但服饰仍保持原黑旗军一套;他们都没有发,而发

是清王朝从来界定诚心投降的标志。这种假投降真革命之说,在50 年代几乎
是一边倒的,正如郑君里所说的,在宋景诗脱离了胜保牢笼,奔回家乡后“一
口气跟地主打了70 几仗,他变得比前更顽强而坚定!后来他又率领黑旗投太
平军,参预扑杀僧格林沁的战役,直至花甲高龄,他仍为家乡的革命事业奔
走。他以‘造反’始,以‘造反’终,中间经过一连串的艰险而曲折的斗争”。
(《谈谈宋景诗》,《中国青年报》1957 年5 月31 日) 
50 年代的舆论一律对宋景诗都无不持肯定论说法,谁都没有半点怀疑, 
也许当时也有学者感到迷惑,有不少未解之处,但见于宋景诗问题是一个政
治圈,文为时而作,是不允许质疑的。
其实,宋景诗投降与否就是一大谜团。50 年代在调查时,就提出“宋景
诗投降胜保这一事实,其具体情况异常复杂,其经过又极其迂回曲折”(《宋
景诗历史调查记》)。当时,虽有“假投降”结论,但今天重作检验,这些
问题并非能在当时大背景下调查清楚的。有如:(一)所谓宋景诗等受“招
抚”,宋景诗接受“招抚”,但有否“改编”?通常降众都要加以紧缩人员
“勒缴马械”的。宋景诗投降后,所部经淘汰后编为靖东营,但他究竟有否
服从“先缴旗械马匹”,即将原来起义造反时的旗帜和武器、马匹送缴清营, 
这里还应包括黑旗军所用的印信及有关文书档案和银钱等等,但此处语焉不
详。出乎寻常,胜保虽以跋扈、骄横著名,但也不至如此不合常理。(二) 
宋景诗投降清王朝有否发和更换服装帽子,这在《调查记》里没有提及, 
但从该书“前记”所说,由历史文学剧改编电影的《宋景诗》“也多灾多难, 
迟迟未能问世(感谢导演的努力,在这本书出版的时候,大约总可以出世了), 
推究原因,是同研究工作迟于创作工作有关的”,但又可证宋景诗和他部属
几千人在投降后随胜保到陕西镇压回民起义时,仍是原来旗帜、服饰。这位
宋参将在银幕出现仍是“高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