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第2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行之事的吉凶。”雷夫孜”占卜法,必卜三次,其排列和组合当然有8 种
可能,亦即可得8 个答案。这同八卦中的偶为阴、奇为阳相对照,依次便可
得出正是八卦的卦画。
显然,民族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八卦的起源。但它并未得到学术界
的公认,因而也和其他种种说法一样,都是无从确证的揣测。
看来,打开八卦起源这座神秘殿堂的大门或许不是近期所能解决的。
(勇木) 
杆秤源于春秋战国吗? 
自古以来,杆秤就是我国度量衡“三大件(尺斗秤)”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民族衡重的基本量具。虽然它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但其诞生,凝聚了
炎黄子孙的智慧和血汗,反映了文明古国商贸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千百年来, 
杆秤在繁荣祖国经济和科技方面,功效卓著,作用独特,使用价值极高,群
众基础广泛。然而,对这个伴随中华民族世代相处的量具的“身世”,我国
学术界长期聚讼未绝,众说纷纭。
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方面的意见。一种认为我国商品经济历史悠久,古
代文明发达,杠杆原理问世早于欧洲,名列世界之首,有较早衡权器实物出
土,又有丰富的文献记载,杆秤创始应在春秋战国,距今已有两三千年历史。
另一种看法认为:我国杆秤的产生,是在春秋战国不等臂秤的基础上,经过
逐步演变,直到秦汉乃至魏晋南北朝才出现的,距今约1000 多年。
从目前情况看,持后一种观点的人为多,但说法也不同,主要是: 
一曰“秦初说”。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中认为:“秦始皇
按秦国制度统一全国度量衡。公元前221 年,颁布统一度量衡诏书,凡制造
度量衡器,都得刻上这个四十字的诏书。”并说:“隋时掘得秦始皇时秤权, 
有丞相隗状、王绾二人列名,想见度量衡器由官府遵照诏书负责监制,不许
民间私造。”上面提到的“四十字诏书”,即人们熟悉的“廿六年,皇帝尽
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文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一歉
疑者,皆明一之”,所谓“秦始皇时秤权”,实指始皇初年的秤锤,说明秦
初即有杆秤。
二曰“西汉说”。吴承洛在《中国度量衡史》中说:“汉代之衡器,即

今之杆秤。”并说:“汉代之衡器已设有准,称俗作秤。”他还说:“《史
记》有‘大禹身为度,称以出’,不过古者以‘秤’为衡法之名,而称、秤
相通,通以称或秤为衡器之名,汉以后始著。始诸葛亮曰:‘我心如秤,不
能为人低昂。’”吴氏在《度量衡器名历史表解》中,明确提出衡器被叫作
“秤”起源于汉。再就是1934 年(民国廿三年)商务印书馆发行的《中国度
量衡》(林光澂等编著)一书也多次出现“汉秤”说法,认为杆秤源于西汉。
三日“东汉说”,其说有二:一是邱隆在《中国古代衡重计量》中认为: 
“史书上关于杆秤的记载有:‘东汉孟业,身重千斤,帝疑其重,乃以大秤
悬栋间。’”又说:“三国时吴人韦昭《国语》注曰:‘衡,秤上衡。衡有
斤两之数。’”《隋书·律历志》载:‘后魏景明(500—503 年)中,大乐
令公孙崇依《汉书·律历志》先修秤尺,及见此权(指新莽石权),以新秤
称之,重一百二十斤,新秤与权,合若符契。’”并得出“东汉已有杆秤” 
的结论。二是丘光明虽也认为杆秤是东汉产物,但结论源于对92 枚秦汉及新
莽权的分析研究,根据秦(西汉)权和东汉权不同的特点,认为秦和西汉权
“多作天平上的砝码用”,而东汉权“明显是秤砣”。并提出“东汉时己普
遍使用杆秤的结论应该是可信”(《我国古代权衡器简论》,见《文物》1984 
年第10 期)的看法。
四曰“魏晋说”。刘东瑞同志认为:战国的“不等臂秤经过逐步革新, 
大约在南北朝时期(五六世纪)出现了今天所见的提系杆秤”。刘还说“现
在发现的有北魏和北齐时的铁秤砣和铜秤砣。说明杆秤至晚在公元6 世纪已
在我国广泛使用”。(《谈战国时期的不等臂秤“王”铜衡》,见《文物》
1979 年第4 期)王云与上述看法基本相同,他说:“从春秋战国开始,天平
逐步向杆秤过渡,到三国时,天平中间的提纽从衡杆中间移到一端,并刻有
斤两之数于衡杆上,出现了提系杆秤。”并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杆秤已经
通行,并且广为应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度量衡》。见《计量工作通
讯》1980 年第2 期) 
与上述看法相反,有人提出我国杆秤创始年代更早,应在春秋战国。持
此看法的材料极少见著报端,但可知观点有如下根据:其一,认为“鼻纽权
便于悬挂使用,形似今天的秤砣”,因此主张已出土的春秋战国铜鼻纽权(亦
应包括秦汉出土的)是“杆秤上的秤砣(锤)”,不是“天平上的砝码”。
其二,“考古发掘中鼻纽权多单独出土,不像铜环权那样成组成套。”其三, 
“《墨子·经说下》有‘权重相若也,相衡则本短标长’之句,认为讲的就
是杆秤,权就是秤砣”。其四,春秋战国桔橰、杆秤的广泛使用,恰好是《墨
经》上述重要论断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正因为此,钱临照远在40 年代初就
明确指出:“本条述及天平与秤可无疑义。”其五,有人提出生于春秋末、
战国初的庄子,面对当时度量衡严重紊乱的现状,发出“剖斗折衡,而民不
争”的激言,证明春秋战国杆秤使用已相当普遍。否则,庄子所言“折衡” 
的话就无法解说。
由此看来,人们早就围绕我国杆秤创始年代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且愈
来愈深入。就时空范围讲,产生杆秤时间从公元前五六世纪的春秋战国,一
直延伸到公元五六世纪的魏晋南北朝,历时千年之差。毋庸置疑,在党的“百
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引下,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杆秤创
始年代之谜终将被彻底揭开。
(赵瑞云)

古代有没有出现过飞碟? 
飞碟是现代世界的一个大谜。虽然美国前总统卡特、阿波罗号上的飞行
员以及一些著名科学家都说看到过飞碟,但是飞碟究竟是什么东西,却至今
还弄不清楚。
飞碟并不是今天的新事物,2000 多年前,它可能不止一次地访问过中
国。在浩瀚的中国古代文献中,曾有过许多不明飞行物的记载,这种飞行物
光芒四射,来去神速,从记载看,很象现在所说的飞碟。
最早记载飞碟的是《晋阳秋》这本古书。其中写道:“有星赤而芒角,自东
北西南投于亮(诸葛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这段
话在《三国志》的裴松之的注、郑樵的《通志略》、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中都有类似的记载。这是公元234 年秋天的事,一天晚上,西北五丈原地区
的天空中出现一颗发射红光、来去自由的“星”,它三来三往,从东北向西
南,以后便消失了。如果是星,它不可能“三投,再还”,也不可能“往大, 
还小”。从记载看,它能自由飞行,很象是飞碟。
到了宋朝,著名科学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嘉
祐中扬州有一蚌甚大,天晦多见。初见于天长县陂泽中,后转入甓社湖,又
后在新开湖中,凡十余年,居民行人常常见之。余友人书斋在湖上,一夜忽
见其蚌甚近,初微开其房,光自吻中出,如横一金线。俄顷忽张壳,其大如
半席,壳中白光如银,珠大如拳,灿然不可正视,十余里间林木皆有影,如
初日所照,远处但见天赤如野火,倏然远去,其行如飞,浮于波中,杳杳如
日。古有明月之珠,此珠色不类月,荧荧有芒焰,殆类日光。崔伯勖曾为明
珠赋,伯勖高邮人,盖常见之,近岁不复出,不知所往。樊良镇正当珠往来
处,行人至此往往维船数屑以待观,名其亭为玩珠。”记载此事的是一位科
学家,给他提供情况的是他好友,好友就在蚌所在的湖边,当不是杜撰。从
记载看、这颗能发光、能飞行的珠不就象是一轮飞碟么? 
宋朝大诗人苏轼在镇江金山也曾见到过来历不明的飞行物。有一天他游
金山,寺僧仰慕他的诗名,留宿寺中。这一夜二更天,苏轼尚未入睡,只见
一个光亮的物体在江心降落,并发出光焰。他用一首《游金山寺》诗记录了
这个奇观:“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
天栖鸟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诗写到这里,作者又加了
个注:“是夜所见如此”,说明不是虚构,而是实见。
《竹溪县志》中曾记载一次飞行物坠地的事。那是同治元年(1862 年) 
农历八月十九日夜,这一夜“东北有星火如月,色似炉铁,人不能仰视,初
出声则凄凄然,光芒闪烁。顷之,向北一泻数丈,欲坠复止,止辄动摇,直
至半空,忽然银饼乍破,顷出万斛明珠,缤纷满天,五色俱备,离地丈余没, 
没后犹觉余霞散彩,屋瓦皆明。”这个飞行物温度极高,极为光亮,使人不
能仰视,后来“银饼乍破,倾出万斛明珠”,似乎是爆炸了。
湖北《松滋县志》记载了清代光绪六年(1880 年)覃某的奇遇:“西岩
咀覃某,田家子也。光绪六年五月初八日,晨起,信步往屋后山林、见丛薄
间有一物,光彩异常,五色鲜艳,即往扑之,忽觉身自飘举,若在云端,耳
边飒飒有声,精神懵昧,身体不能自由,忽然自高坠下,乃一峻岭也。覃某

如梦方醒,惊骇非常,移时来一樵者,询之,答曰:‘余湖北松滋人也。樵
者咤曰:“子胡为乎来哉,此贵州境也,去尔处千余里矣。’指其途径下山。
覃丐而归,抵家已逾十八日矣。究不知所为何物吁,异矣”。这个物体有光
彩,能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