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建议,在汪东兴报告华国锋同意后,即由李鑫从10月3日到6日,在“关”起来的三天三夜里起草出来。
李鑫和汪东兴、武建华三人还具体商议了行动方案的细节。李鑫说:“现在张春桥、姚文元想抓毛选,要毛选五卷材料要得很急。因此,用中央常委讨论毛选五卷的名义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会议,调他们来开会,他们一定会来。过去中央讨论毛选工作的会议,都是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的,他们肯定不会怀疑,一定会上钩的。”
华国锋、叶剑英批准了汪东兴、李鑫的行动方案。
事情就这样定了!
扭正历史车轮,结束文化大革命灾难的特别行动,就这样决定了!
10月5日下午,华国锋、叶剑英、汪东兴再次商议粉碎“四人帮”的行动方案。他们根据多数政治局委员的意见,充分考虑了可能发生的各种复杂情况,一致认为必须采取稳妥可靠的办法,解决这一尖锐复杂的问题。
叶剑英深谋远虑地说:“这是一步险棋,是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决战,行动要果断,更要周密,必须万无一失!”
华国锋完全同意叶剑英的意见。他说:“我已经同陈锡联、吴德作了部署。我告陈锡联说,北京卫戍区的部队由吴德指挥。陈锡联在我家里,马上打电话给北京卫戍区部队,归吴德统一指挥,负责维持北京的社会秩序,负责解决‘四人帮’在北京的几个死党!”
汪东兴谈了他准备好的具体行动方案。从执行人员的挑选、隔离审查的地点、时间,以及每个细节的详细安排。他神情严肃地说:“这件事,要绝对保密,行动要越快越好。时间拖得越久,越危险!”
对这场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决策,需要有果断的决策。这既需要智谋,更需要胆略和魄力。他们原定10号左右动手解决,后来,考虑到拖得越久越危险,越容易走露风声,于是,三人当机立断,一致决定:“明天动手!”
四只螃蟹
1976年10月6日3时,中央办公厅发出当天晚上八时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通知。会议议程是:
一、审议《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清样:
二、研究毛泽东纪念堂的建筑方案;
三、研究毛泽东故居的安排。
通知除送给王洪文、江青、张春桥外,还扩大范围送给了不是政治局常委的姚文元,请他列席会议,以便把姚文元从钓鱼台调到中南海。
1976年10月6日——这个铭刻在历史纪念碑上的日子,时间仿佛过得特别快。
华国锋为此特地打电话给姚文元说:“今天晚上,常委开会研究毛选五卷的修改问题,请你来参加一下。”
姚文元说:“好!我一定按时参加!”
提前两天集中到中南海执行任务的人员,紧张期待着夜晚的到来。院里静悄悄的,没有笑声,没有人语,但是每个人的心里都像一锅沸水在翻腾。叶剑英办公室的警卫参谋对笔者回忆当时情景说:
“我们提前到了秘密集合点。临走,我对爱人说,我有任务要到外地出差。我不能给你打电话,也不能给你写信,你也不要告诉孩子们。这是秘密行动!”
他准时到了指定地点。一看在场的都是一些熟悉的同志。汪东兴也在那里。汪东兴数了数到场的人,宣布了几条纪律,接着简短地作了动员。
大家低声而坚决地表示:“一切听从指挥,服从命令!”
1976年10月6日下午八时,华国锋通知召开的政治局常委会的时间到了。
《史无前例的年代》 四十月春雷(14)
执行任务的同志,提前三个小时,到达中南海怀仁堂。他们各自坚守在预定的岗位上。
夜晚降临,月亮升了上来,在满地重重的树影上,一辆黑色红旗轿车,穿过柏油路,从玉泉山向城内驶去。一盏盏路灯像飞飘的流星,一闪而过。向远处看去,黑沉沉的市郊乡村里,徐徐闪光的灯火,仿佛夜航的军舰,驶进了繁华的军港。
叶剑英仰靠在后垫上,两目看着夜里的灯光。这位在战争年代协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运筹帷幄,决战千里之外的革命家,此刻心情欢快而平静。一想到马上就要到来的战斗,他紧紧握着曾经在“二月逆流”会上拍桌折伤了的那个手指骨,脸上泛起了微笑。
叶剑英准时来到中南海怀仁堂。他一下车,就见华国锋、汪东兴的车已停在那里。俩人站在大红门前迎接他。
华灯向夜空射出白光。怀仁堂如同往常一样宁静。所不同的是,今天来到怀仁堂的人,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微微感到一点紧张。集中在大门过厅里的执行人员,机警地听着门外传来的汽车声。经验已使他们能够从汽车声里,辨认出这是谁的车辆。
华国锋、叶剑英、汪东兴在警卫人员的护卫下,走进怀仁堂的会议室。
这宽敞明亮的老式会议室,天花板装饰有淡淡的图案花纹,一串串玻璃吊灯射出柔和明亮的光线。四周地面上全铺着地毯。四壁又高又宽的玻璃窗,全都拉上洁白的窗纱。正厅中间摆设着几排沙发、茶几。沙发后面靠门的地方竖立一架雕花屏风。简朴的陈设,使厅堂显得格外古朴、雅静、端庄。
华国锋、叶剑英、汪东兴简单交谈了几句,就各就其位了。
华国锋脸上带着平静而严肃的表情,挺立在正厅会议室中央的地毯上。
叶剑英庄严威武地坐在中间的大沙发上。他目不转睛地盯着会议室进门的走廊。意料中的事情就要发生了。
汪东兴走进紧挨沙发的屏风后面,隐蔽了起来。他为保障华国锋、叶剑英的安全,右手提一支手枪。
时钟将近八点钟。
张春桥第一个到了。他像往常一样,仰着脸,戴着眼镜,慢条斯理地走进怀仁堂。他穿过走廊,刚走几步,四个警卫干部强有力的手扭住了他。这时是8点零2分。
“干什么?干什么?”张春桥扭头挣扎了两下,手铐“咔”的一声响了,执行人员把他连推带拉,弄到华国锋、叶剑英面前。
华国锋声音高昂地向他大声宣布:“党中央决定对你进行隔离审查!”
王洪文第二个到来了。他像往常一样趾高气扬,穿一身军装,一下车,快步跃上台阶,跨进怀仁堂大门。在他穿过走廊时,四位高大体壮的警卫干部把他扭住。
王洪文拼命反抗,大喊:“我是来开会的!你们要干什么?”
接着他拳打脚踢,猛力挣扎着,从五六米远的地方向叶剑英扑了过去,企图扼住叶帅的脖子。就在离叶帅只有一两米时,几个警卫猛冲上去,将他扑倒在地,死死摁住,给他戴上手铐,扭着两臂推到华国锋、叶剑英面前。
华国锋代表党中央庄严向他宣布:“党中央决定对你进行隔离审查!”
姚文元第三个到来,他还没有走进大厅,就在侧面的休息室里,毫无抵抗地束手就擒了。他惊恐地瞪着两只眼睛,没有争辩,也没有反抗。中央警卫局一位副局长向他宣布:“党中央决定对你进行审查!”
姚文元听完,只说了声“走吧”,就随警卫战士出了门。
江青没有来怀仁堂开会。
这天上午,据一位摄影记者回忆,江青集合毛泽东身边和江青身边的七八个工作人员在学《毛泽东选集》。她自己也很清楚,这只是装装样子,标榜她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者。
下午,江青又同工作人员一起,从景山公园后门进入景山的苹果园。她得意地对摄影记者说:“我们在这里劳动了好几次,特意留了几棵树今天摘,照些照片。”
摄影记者按动快门,留下江青最后自由的瞬间。
下午三点钟,汪东兴给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中央警卫局副局长、中央警卫团少将团长张耀祠打电话:
“你马上到我这里来一下!”
张耀祠是1933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在红色中华首都江西瑞金沙洲坝中央警卫连,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站岗放哨。1953年5月调任中央警卫团团长,一直担任中央首脑机关的警卫工作。
张耀祠是汪东兴的老同事、老战友。当他来到汪东兴的办公室的时候,中央警卫局副局长武建华也来到了这里。
汪东兴以缓慢的声调,严肃地说:“中央研究决定,粉碎‘四人帮’!”
接着,汪东兴指定张耀祠担任拘捕江青小组的负责人,并对张耀祠、武建华说:“你们准备一下,今晚八点半行动——顺便把毛远新一起解决。”
张耀祠、武建华离开后,把这项高度机密的使命向几位警卫作了交待安排。而他们对于如何逮捕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的安排则不清楚。
晚上八时半,张耀祠穿着便衣,连手枪都没有带。随身带的几个警卫,虽穿着军装,但也没有带手枪。他们沿着熟悉的道路,首先来到距江青住地很近的中南海颐年堂后院。毛远新就住在这里。
张耀祠走进毛远新屋内,向他宣布:根据中央决定,对他实行“保护审查”,并要他当场交出手枪。
毛远新一听,大声说道:“主席尸骨未寒,你们就……”他拒绝交出手枪。
张耀祠身后的警卫立即上前,收缴了毛远新的手枪,三下两下将他押走了。
在解决了毛远新之后,张耀祠和武建华带着三位警卫,来到江青住地中南海万字廊201号。毛泽东病重期间及去世后,江青离开钓鱼台,住在这里。
《史无前例的年代》 四十月春雷(15)
张耀祠对江青住地的警卫十分熟悉。门口警卫见警卫团长来了,点点头就让进去了。这时,江青刚吃过晚饭,正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