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绑架了一艘航空母舰-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希拦苫疾淮颉!痹偌由鲜秤檬闭绞棵侵荒芤员┳舨停攘磕岩员U稀8氖牵疵嬗ヒ唬薹闳颂宥嘀治匦枨螅矶嗾绞恳蛉狈ξ谽而患上了夜盲症。 
  妻爷说,他们339团就在夜间急行军中,发生过几名战士因看不清山路而失足掉落悬崖的事情。当时,有人形容朝鲜战场为:“太阳是美国鬼子的,月亮是志愿军战士的。”意思就是志愿军歼敌大多在夜问敌机不容易发现的时候。可患了夜盲症的志愿军怎么可能夜间杀敌呢? 
  后来,团部通知大家两个偏方:煮松针汤喝和生吞蝌蚪,还说这是志司的全军通报,是后勤司令员洪学智亲自打听来的朝鲜秘方。不久,“月亮”又重新回到了志愿军手中。 
  我曾和妻爷认真地讨论过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 
  “美国人打仗讲‘战术’就是打什么仗就用什么技术,他们强调武器装备的技术含量;我们志愿军打仗讲‘战法’,就是打什么仗用什么方法,我们强调作战时的灵活方法。”妻爷总结道。 
  “给我举个例子吧”我说。 
  “先说我用的那支驳壳枪吧!”妻爷想了一下说。 
  “驳壳枪?”我想不出它和“战术”、“战法”之间的联系。 
  “驳壳枪虽然是德国造的,这里我把它暂且比喻成美国的先进武器技术,就是‘战术’。”妻爷解释着,“可是,为什么这么好的枪西方国家很少用呢?因为这枪有一个缺点,就是连发时枪口上跳剧烈,精度很难控制!而驳壳枪到了中国,我们一动脑筋,很容易就解决了这个难题。你记得电影上李向阳是怎么用枪的吗?他是手腕一翻,把放平的枪身压住,手臂一甩,连发的子弹就会成扇子面一样横扫出去,一打一大片。这就叫‘战法’!” 
  “能举一个抗美援朝中的战例吗?”听入迷的我毫不满足。 
  “二次战役中,美军对清川江一带的志愿军发动总攻。彭总一面下令诱敌深入,一面命令我们38军从敌人侧面迂回占领了三所里、龙源里一带,从东北南三个方向包围了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闻名世界的美国第八集团军险些全部被歼!” 
  “我知道这次战役!”我插嘴道,“国内一个学者还在一本杂志上呼吁,中国的近代史教科书,不仅应该介绍‘鸦片战争’等屈辱战争,也应介绍‘清川汇’战役等光辉战绩,这才是完整的爱国主义教育。别光让我们的孩子知道我们怎么挨打,好像这样才能让他们更爱国似的1” 
  “美国《有限战争》一书中是这样评价的:这一战役,不仅使联合国军统一朝鲜的希望破灭了,而且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变成第一个在重要战役中取得打败西方军队的国家时,仿佛一夜功夫,中国便跃进了世界强国之列。” 
  “你们也是那个时候被彭总叫做‘万岁军’的!” 
  “这就是‘战术’和‘战法’的较量!”妻爷颇多感慨,“单纯的‘战术’和‘战法’应用都有缺陷。美国人虽然有陆海空三军协同的‘战术’优势,却怎么也找不着精于‘战法’的志愿军拼命!而我们也同样常常用‘战法’将敌人包围,却因无优势‘战术’奈何不了敌人。清川江战役,就是合围敌人后,眼睁睁地看着空中有飞机,地面有坦克的美军突围而去!四次战役中,中朝联军被迫撤出汉城,彭总就感慨道:‘我们要有足够的飞机大炮,有可靠的物资供应,能把汉城丢掉吗?” 
  妻爷起身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来,我一看书名,是《海湾战争实录》。 
  “完美的战争,常常就是‘战术’与‘战法’的完美结合。”妻爷翻开书中掖着的一页,“在海湾战争中,被称为杰作的从伊科边界向巴士拉迂回作战的‘左勾拳’行动,如果把地图颠倒过来,再换到朝鲜的地形上,就是我们38军从德川向军隅里、三所里穿插迂回,切断美9军退路的战法翻版。” 
  我接过书来细看,书中夹着一个不知从哪里剪下来的朝鲜地图,上面被妻爷画了许多的圈圈点点。 
  “不过,海湾战争中美军是用坦克装甲部队追打伊拉克的溃军,他们第7军的攻击速度是每小时2.4公里,第18空降军是4.1公里。我们38军当年的‘左勾拳’,是步兵作战,每小时攻击前进的速度是5公里,14个小时连续作战,先后打垮韩国第七师、土耳其旅、美25师、美骑1师、英29旅各一部,前进70公里,切断敌人后路。我们创造的进攻速度,是有史以来步兵从未有过的辉煌,美国人在40年后的海湾战争中依然无法超越!”妻爷一脸的自豪。 
  “这次战斗你参加了吗?”我问。 
  “参加了!我参加的是先遣队。是由军校察科副科长张魁印带的队,一共323人。我们化装成南朝鲜军,我是英语翻译。后来,电影《奇袭》就是根据我们的故事编的,不过队伍却换成了小分队。那次穿插,我的小腿挨了一枪。” 
  妻爷撩起裤管让我观看,他的小腿上探险下去一个大坑,上面有一块明显的疤痕。 
  “在后方养好伤后,我就被留在碧潼郡的战俘营里工作。”妻爷放下了裤腿。 
  “战俘好管吗?”我愈加好奇。 
  “美国战俘最费劲,他们在生活中的‘战法’也不行,娇生惯养,情绪沮丧,独立生活能力极差。一些战俘刚来时,我们给他们发了一些面粉。谁知道他们竟然直接倒进了锅里!” 
  我不禁随着妻爷笑出声来。 
  由于我妻子在旅行社工作,所以后来我接触了不少美国人。我发现他们在各方面“战法”都不行。他们干任何事情,盲目相信个人实力,所以只知道苦学、傻干活。中国人就聪明得多!我们知道实力的真正内涵,更知道怎样取得这些实力的“战法”。比如,我们就知道亲戚朋友的实力也是自己实力的有机组成,家庭势力更是直接的个人实力,男俊女俏可以增强原来的实力,找棵大树能够保护自己的实力,利益交换可以弥补自己的实力,投机取巧能够完善自己的实力,拉帮结派还能扩大自己的实力。如此等等,足够憨笨的美国人学上一辈子! 
  “后来呢?”我穷迫不舍。 
  “后来我就复员回家,来到了市两范学院,直到现在。” 
  “‘文革’中你没受什么苦吧?毕竟你是志愿军嘛!” 
  “红卫兵会饶了我那地主爸爸?他们还说我到朝鲜是准备借机投奔我的美帝国主义主 
  子呢!” 
  “那个颠倒黑白的时代!”我由衷地感慨。 
  “不过,一个人如果上过战场,那他面前就没有过不去的沟坎儿了!”妻爷肯定地说, 
  “这也是我从一个讨厌枪支的书生,到成为一个志愿军战土的收获。有的时候,我们必须 
  拿起武器。这也是我退休后开始系统研究战争历史的主要原因。” 
  我顺着妻爷的手指望去,高高的书架上面,确实摆放了许多战争题材的图书。 
  “美国轰炸了我们的大使馆,我们是不是再来一次‘抗美’?”我不失时机地结合时事发问。 
  “打仗只是复仇的手段之一,而决不是目的。技不如人、力不从心、业不精益之际的首要任务当是学艺、苦心、铭志,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复仇的真正目的。比如,你现在让一个武僧给打了。怎么办?回家拿一把菜刀去拼命?恐怕吃亏的还是你。这时候你就要上少林、武当去学艺。等十年后你成了一个武林高手回来时,你还需要动手打架吗?估计仇人早就吓跑了!” 
  我对妻爷的话琢磨了很久。 









第十三章 来了24名陆战队员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孙子》 
  大概没人会相信我会用什么来控制6000人的航空母舰。不过,24名陆战队员绝对不是来干这件事的。否则,别说24名,就是2400名,我们能够占领和控制航空母舰吗?我还不至于狂妄到如此地步。 
  200*年4月19日06:03(续六) 
  战争,是国家智慧、国家意志、国家实力的综合较量和斗争。 
  没有任何战争是偶然爆发的,即便他的导火索可能是起偶发事件,甚至是偶然的擦枪走火,但在实质上却必然有着不可调和的国家利益或集团利益的冲突和矛盾。战争常常是由危机引发的,战争的目的常常又是彻底解决危机的良好手段。但是,他不是唯一手段。 
  选择战争与否的权利,实际上从来没有落入过职业军人的手里,战争永远掌控在代表国家利益和意志的国家统治阶层的手里。即便,历史上有过军人政权发动的战争,其实,那并不是职业军人的能力表现,而只是证明:这个国家的权利落入了军人政治家的手里。 
  我为什么能够在绑架航空母舰的行动中赢得主动和先手,甚至在危难中可以绝处逢生?就是由于,我的行动代表着一个国家不可动摇的国家意志和坚定决心,而我的对手恰恰缺乏的就是这种意志和决心。当我们的国家意志和决心受到阻挠,甚至被逼上绝境,无法回避时,我们当然会选择强硬的手段和方法。可是,怎样使用这些强硬手段和方法,来达到最终的国家意志的体现?这就要靠国家智慧来实现了! 
  只到现在,我的对手是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指责我的行为是战争行为的: 
  1、 我国政府已经明确了此次军事行动的目的是为我国海外侨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和安全保护的,这是完全符合联合国宪章和相关国际公约规定的行为,这和我的对手的利益没有任何的冲突和危害; 
  2、 现在是在国际公海水域,我们和对方享有同等的权利,双方实际上没有任何引发冲突和争议的理由; 
  3、 我在第一时间已经明确告知对方,这是一起由对方引起的意外事故,意外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能发生的事情,这是谁也预料不到的,最少现在,对手找不到我的任何主观故意的动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