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距离。在世界各地,许多人们过着被压迫的日子,而没有办法自由地追求幸福。
好像1776年时发生在北美的革命,通常是让世界改善的第一步骤。但只是追求幸福的权力并不代表就会幸福;如果这么简单的话,我们就不会看到这么多的不幸福了。就像美国开国元老BenjaminFranklin说的“宪法不能保证幸福,它只能保证人们有追求幸福的权力。每个人必须自己去为其付出努力。”美国的独立革命,以及日后的一些冲突,正是为了去粉碎一些外来的体系,也就是阻止追求幸福权力的政治体系而发生的。但现在我们需要第二次革命,这次的革命注重的是帮助人们去超越自身的障碍,一些妨碍我们充实生活的障碍。
与外来因素相异的内在革命,并不需要我们拿起武器什么的。它所需要的,是我们在安静的情况下,去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个人或整体的,以及重新排列顺序,注重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我们必须以追求幸福为出发点,追求那些值得追求的13。
幸福革命的代价是很高的:如果我们不从内部开始,就会危及外在的一切。不幸福的人比较容易跟随一个保证他们福佑的独裁者,无论是在世时或是过世后。就在不快乐和压力升高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不道德的路线。
心理学家拥有帮助人们的能力,这也是他们的使命。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心理学家之一AbrahamMaslow,在1955年的演讲时说:14
“我不只是一个狂热的真理追求者,我还非常关心人类的命运、目标和未来。我希望能帮助他们达成期望。我希望能引导他们成为兄弟,像亲人一样合作、和平、勇敢与公正。我认为科学是这个抱负的基础,而在所有科学之中,心理学针对此期望是最具效力的。是的,有时我甚至会想,这个世界要不就被心理学家所拯救,要不就完全不被拯救。
我认识很多积极心理学家,他们确实都抱着和Maslow一样的热情。他们也不停在追求这个问题中的问题。我在此会介绍一些他们的发现——积极心理学研究下所绽开的花朵,更重要的是,绽开的个人和社会的花朵15。
第一章 探讨幸福 探讨幸福(2)
练习
创造规律
研究报告指出,改变即学习新方法可以带来新的态度或是替代旧的,但却非常难。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越是去改变,失败的越多16。在JimLoehr和TonySchwartz《全力投入的力量》一书中,提供了一些有关改变的不同看法:他们提到了“与其去注意改变自身,不如去创造规律17。
创造规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维持它就容易得多了。好的运动员有其一定的规律:他们知道何时应该在赛场上或是健身房里,而这时他们会做出一定的锻炼18。对大多数的人来说,每天刷两次牙是一种规律,不需要什么强大的意志力。所以只要能培养好习惯,剩下的其实并不难。
根据Loehr和Schwartz所说的“建立规律需要做的是在一定的时间上有一定的举动,而它的原动力则是价值观。”对运动员来说,成为出色的运动员是他们的价值,所以他们就把规律建立在练习上。至于对绝大部分的人来说,干净和整齐是一种价值,所以类似刷牙这种习惯就成了一种规律。
如果我们能把幸福看成是价值,下一步就是要在幸福身上建立相关的规律。通常我们对于承诺的自制力不是很强,甚至是那些我们知道有用的承诺。这也是为什么“新年新希望”经常是失败的原因。
什么样的规律能让你更快乐呢?你希望在生命中的改变是什么?他们可能是每星期运动3次,每天早上冥想15分钟,每个月看两场电影,与配偶每个星期二出去逛逛,每两天阅读一些有趣的读物等等。每次创造新规律时不要太多,1…2个就够了,另外在规律成为规律之前,不要再增加新的。就像TonySchwartz说的“微小的成果,要比野心勃勃的失败好的多……成功像雪球一样,会越滚越大的。”
一旦你选择了新规律,把它们写在你的笔记本上,然后开始行动。新规律开始可能会不容易,但通常只需要30天以内的时间,你就可以养成习惯了19。用Aristotle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就是我们本身行为的代表。优点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规律。”
一种关于规律的说法就是,它们会影响人们的创造性和自然,特别是内在的规律,好像固定和伴侣约会,或是艺术性的规律。事实上,如果我们不把活动变为规律,无论是在健身房运动,和家人相聚,还是阅读,我们就永远不会去尝试它们,结果不是顺其自然,而是我们变得很被动(让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被他人所用)。在一个有体系、有规律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妥善的安排时间,可以有时间去活的自然,更重要的是,我们甚至可以把自然也变为一种规律,比如说,在约会时自然的发展等等。最具创意的人们:艺术家,商人,或是家长,都有他们自己的日常规律。相对的,这些日常规律使得他们更有创意,活得更自然20。
在之后的文章里,我还会不断地提供类似的练习,当你做不同的练习,创造不同的规律时,它们会慢慢使你过得更幸福。整体来说,直接去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是很难的,除非使用制定规律的形式。
第一章 探讨幸福 表示感激
根据RobertEmmons和MichaelMcCullough的研究,如果我们可以经常为身边美好的事情而感恩的话,则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上,我们都可以享受更多的安宁21。那些把感激的事情做成日记的人——每天至少写下5件值得感激的事的人,确实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得到了更高的安宁感。创造感恩的规律,可以快速地转变人们的生活。
每晚在入睡前,写下5件让你感到快乐的事情,一些你感激的事。这些事情可大可小:从一顿饭到与一个好友的畅谈,从工作到你的信仰都可以。
如果每天都进行,这很快就会变成一种规律。重点是,除了重复这个举动之外,为了让记忆不老化;在你把他们写下来的同时,还要去回顾每件事的感受。慢慢来!习以为常地做感恩回顾,可以让我们去珍惜生活中的美好,而不会把它们当成是理所当然的。
你可以自己做这个练习,也可以与他人一起。表示感激可以让关系更加密切,无论是和爱人,子女还是父母。比如说,在孩子入睡前,他们可以和父母一起分享他们所感激的事,相互交流,或是他们在学校和工作上的事。
第二章 调停现在与未来 调停现在与未来(1)
幸福的权力是天赋的,知道还不够,得学着去使用。
——(罗马)克劳狄族
毕业后,虽然很多人追求的目标发生变化(以往是好成绩,现在是高薪和提升),但是他们生活上的态度却保持一样。就好像他们已经认定了一点,那就是要成功就必须得经历痛苦。索罗曾说大部分的人都生活在“默认的痛苦”中,这是难道是真的?
但至少我决不会去接受这种悲观的看法!我继续努力的追寻如何可以成功并且快乐?“无苦无获”是不是个弥天大谎?
要想得到这些答案,必须先了解幸福到底是什么。是一种情绪?是喜悦?还是痛苦的反面?快乐、满足这些字眼经常的和幸福牵扯在一起,但是它们并不等于幸福。这些情绪会随时间而变化,所以虽然这些情绪令人欣喜,但是它们无法成为衡量幸福的标准,更不能成为幸福的支柱。真正的幸福应该是可以承受困难和考验的。
为了准备年度最重要的壁球赛,我天天苦练,还同时还严格的遵守饮食限制。比赛一结束,我就冲向我最爱的汉堡店。我一口气买了四个汉堡。突然我发现汉堡类型和人的生活态度是如此的相像:
第一种汉堡虽然口味诱人,但是标准的“垃圾食物”。吃它等于去享受眼前的快乐,但同时也预定了未来的不悦。及时享乐而出卖未来幸福的,可以称为享乐主义型。享乐主义型的格言就是“找寻快乐,避免辛苦”;他们注意的是眼前的快乐,却不对任何负面后果的可能性而担忧。
第二种汉堡口味很差,里面全是蔬菜和健康食物,吃这个汉堡可以确保日后的健康,但我会吃得很痛苦,无法去享受它的美味。我称这类为忙碌奔波型。这类和享乐主义型相反的是,他们牺牲眼前的幸福,为的是追求未来的目标。
第三种汉堡最糟糕,既不好吃也不健康:如果吃了它,我不但现在无法享受美味,日后还会影响我的健康。这种就叫做虚无主义型。这类对生命已经丧失了希望和欲望,他们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对未来没有任何期望。
以上三种类型之外,还有最后一种。会不会有和第一种一样好吃,也和第三种一样健康的汉堡呢?一个包括了现在和未来好处的汉堡?
最后这一种就叫做幸福型。一个开心,活的有把握的人,因为他的所作所为,不但带给他目前的快乐,也能引导他走向成功的目标。下面的图表解说了四种类型,包括他们在现在和未来的关系。直线代表未来,正面向上,负面向下。横线代表现在,正面向右,负面向左。
反思:在以上的图形中,你最常活在哪一个部分呢?
其实在某些程度和组合上,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各种类型的一些特点。下面让我们先跟着提姆去看看他的人生。
忙碌奔波型
提姆小时候是个无忧无虑的孩子,一直过着开心的生活,但从他上小学那天,他忙碌奔波的一生也就此开始。他的父母和老师经常说,上学的目的就是好成绩,长大后才能找到好工作。他们并没有告诉他学校可以是个快乐的地方,或者说,学校根本就应该是个开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