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942-一万封信-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服刑人员某某    
                                                                                         2002年7月8日    
     从来信中可以看出,作者免费赠送“防艾”书籍,很受群众欢迎。一个服刑人员为了宣传“防艾”来索书(我寄给他两本《艾滋病/性病防治》),说明他已认识到艾滋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威胁。同时他也认识到自己以前的错误,他的觉醒,真是令人欣慰,他想做一些有益于他人的事情,立功赎罪。那你将为“防艾”事业做些什么呢?    
    “防艾” 宣传重中之重    
    高教授:    
     您好!    
     寄来的书,昨日已收到,谢谢您多次给我们寄书。我想这些资料对宣传性知识,普及性知识,特别是艾滋病、性病的认识与诊治会有非常大的好处。……    
     没有全社会,全民族的努力,要降下高升的发病率是很难的。您的努力,肯定会在这个方面发挥不可磨灭的作用。您的书以及您的为人,应该说就是最好的印证。大家不会忘记您的丰功伟绩,我们都要向您学习。    
     书,我将陆续无偿奉送给那些需要的人,他们也一定会永远记住您这位可爱的尊敬的老者。    
     祝您健康长寿!    
         
                                                                                         武汉某某    
                                                                                         2002年5月1日    
         
     这位离休老人,不辞辛苦来信寄邮资索取“防艾”书籍与资料,为读者发放,其目的是预防性病、艾滋病的蔓延,为国家的安定、发展、富强做贡献。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更多的人学习、发扬。    
     老人尚能关心社会的安定,关心经济的发展,关心他人的生活。俗话说:为他人牟利益者,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损人利己者,犹如行尸走肉。    
         
    求知的欲望    
    高先生:    
     您好!    
     ……我从医多年,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作为一名医务人员而对患者不能医治感到于心有愧。……从2002年5月11日《医药卫生报》得知,贵研究馆有《艾滋病/性病防治》一书,特写信请寄书一本。    
     ……    
         
                                                                                         乡村医生某某    
                                                                                         2002年5月15日    
         
     据作者所掌握的情况,农村、基层极其缺乏防艾知识,因为他们没有电脑,看不到网络信息,报纸、杂志、书籍难以到达,有些地方电视也很少能看见,因此,他们只要得到赠书的消息,便迫不及待地设法索取相关书籍与资料。    
    艾滋病离谁遥远    
    耀洁同志:    
     您好!    
     ……艾滋病、性病尽管对我而言是一个遥远的事情,但从预防方面来看,在我心中还是一个空白,甚至是一个谜团。为了更早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更进一步了解有关方面知识,特来信并附邮资32元,索取该书2本。为盼!并祝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您的忠实读者:某某    
                                                                                         2003年8月16日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毒引起的,其医学名称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是其英文名称缩写“AIDS”的音译。艾滋病毒的英文缩写为“HIV”。    
     “免疫缺陷”是说“免疫功能出了毛病”。我们正常人体都具备一定的抵抗外界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侵袭的能力,我们叫它“免疫力”。正因为有了这种能力,人体才会及时地抵御病菌的侵袭,才不会天天生病,才可能健康地生活。然而艾滋病病毒破坏的正是人体的免疫能力。因此,艾滋病病人会表现得非常脆弱:一些在常人身上不会致病的细菌、病毒都会乘虚而入,在常人身上表现很轻的病症,在他们身上都变得严重,如肺结核的发病机会较正常人高500倍!机会性肿瘤、卡氏肉瘤、非霍奇氏病等亦是因免疫缺陷而引起的,是不可治愈的。艾滋病就在你、我、他的身边。    
     世界卫生组织李钟玉博士把艾滋病作为他任职期间的首要任务,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描述全球当今的两大挑战是恐怖主义和艾滋病问题,为什么这些国际人士把艾滋病提到如此重要的地位,这些绝不是空穴来风。    
    中国是一个经济蓬勃发展的大国,但2002~2003年度经历过“非典”危机之后,我们政府真正体会到公共卫生事件可以成为影响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而“非典”与艾滋病相比,一个是被蚊虫叮咬,而另一个却是来自毒蛇的侵袭。    
    


第一章 部分来信事由与目的3 信誉危机

    今天,艾滋病已成为人类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具破坏性的疾病。人们谈“艾”色变,视其为洪水猛兽,艾滋病病人在贫病交加中,又遭到大多数人的冷落和歧视。其实他们是无辜的,艾滋病也是病,艾滋病病人也是人,人们应当关注艾滋病病人,同情艾滋病病人,救助艾滋病病人及艾滋孤儿。    
     可是事实并非传说中讲的那样,“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怪论仍在作祟,故有一些寡廉鲜耻的缺德人,一意牟取“艾滋财”,并以实际行动诈骗艾滋病病人,真可谓丧尽天良。    
     本人赠送“防艾”书籍与资料之目的,是预防艾滋病的流行与蔓延,消除人们对艾滋病病人及艾滋孤儿的歧视和羞辱。    
     由于当今社会风气日下,一切向“钱”看,有人为了钱,到处行骗,再加上人们对艾滋病的误解,认为艾滋病是“脏病”,种种原因使一部分人不相信我无偿赠送书籍和资料,是可以让人理解的。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诈骗活动;用各式各样的虚假广告来行骗;看谁比谁骗的技术高;谁比谁骗的方法新鲜;骗!骗!骗!真有些“精英”能诈善骗;但是这些“高雅”的骗子们每每自称为他人“谋福利”;为社会“做好事 ”;一个没学过医术的退休工人也胆敢自诩“药物研究老专家”……    
     医骗子是人人痛恨的,打击医骗子不只是卫生战线上每一个有志之士的任务,而是所有公民共同的责任。    
     “骗子”自吹自擂,不但在一报一纸、几块钱上行骗,而且敢在“人命关天”的大事情上行骗。本书某些章节中有不少诈骗病人的事例,有些人,没有学过医,更没有行医资格,仅是个工人,竟敢自制药物(没有药字批号)给病人吃,他连医骗子也算不上。如自称“国宝”的高雅骗子,自吹是医药领域中五项“世界第一人”,且获得五项医药方面的“奖项”(有国际奖、国家奖、省级奖和两项地市奖)。作者遇到的此类骗子真不少。    
     由此种种都足以证明信誉危机。群众来信则更进一步说明了问题。    
     自1999年8月15日到2003年8月14日四年间,作者共收到群众来信8326封,其中有812封是“骗子信”。为什么把这些信件定为骗子信?它有以下三个标准:    
     1 凡是自制(没有国家药字批号)专治艾滋病药物,让病人服药者。    
     2自称艾滋病最好治,自制的药物有100%疗效,治好了若干艾滋病病人者。    
     3祖传秘方专治艾滋病,其疗效得到了“名人”的肯定,“签名”、“题词”或“获奖”,甚至用“有偿新闻”自我表彰等。    
     以上三项,具备一项的信件,本人一律视为骗子信,不予理睬。    
         
    你真的会赠书吗    
    高师傅:    
     你好!    
     看到贵公司(您处)的赠书广告,我本不信,但我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寄上邮票35元(三本书)。再傻的人也只会被骗一次,不管这次能否得到贵公司(您处)的邮寄刊物,我都只是试一试,不过我真希望贵公司(您处)能信守承诺,以免影响市场的信誉度。    
     ……    
         
                                                                                               北京某某    
                                                                                              2003年7月11日    
         
     北京索书者来信,怀疑我赠书的行动不实,这不能怪他。因为社会上诈骗钱财的事情太多了,甚至有人不择手段,图财害命,令人发指!    
     我回信时,用了4元邮费。寄上《艾滋病/性病防治》一书,共4本,以便让他更好的了解艾滋病的防治知识。也是用事实告诉他,世上不全是骗子,其实作者最痛恨骗子,他们不是人,是衣冠禽兽!    
    由于当前信誉危机,骗人者多,受骗者更多,近三年来,我赠出几十万册的书,约有20%左右的索书者不给邮票或给不足邮票,我也把书寄给他了。但补回邮票者,这是第二位(此信作者收到书后;补上了5角钱邮资)。从这位读者的来信看,读者是非常守诚信的人,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希望我们国人“共守诚信”,改变尔虞我诈的恶习。    
    


第一章 部分来信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