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看著刘旷道:「刘公子,这是我孩儿方尚志。」
那方尚志一脸愁容,见刘旷向他点头示意,仍是有礼貌地唤了一声:「刘大哥。」
方二夫人手持著儿子肩膀。「我孩儿身负重任,日後恳请刘公子多多照应。」
刘旷这才仔细看了看方尚志。
他与先前在万花谷遇到的赵仁年纪相当,不过两人却是截然不同。方尚志一身白净衣服,扎著稚髻,但脸庞清秀斯文;赵仁浓眉大眼,略显粗旷,而方尚志面白俊秀,看得出将来定是翩翩公子。
他看了那俊秀少年几眼,想不出何以他是身负重任?
方夫人认真道:「此事事关重大,若非公子是刘家之後,我是不会说的。」
刘旷隐隐知道重要性,道:「夫人请放心,我刘旷对天发誓,除今日我们四人之外,我决不会告诉他人。」
方夫人颔首,「刘公子乃伟岸君子,如此委屈你了,实在因此事非同小可,但请公子见谅──」她拉起儿子的手,续道:「我孩儿身负著圣上的复位重任。」
刘旷奇道:「不知此话如何说起?」
「刘公子可听过『天明圣鉴』一书?」
刘旷愣然,突然想起「天武宝典」前页曾提过「天明圣鉴」此书。
「此书是太祖登基後,命多位能人所作的一部奇书,圣鉴乃集天下异术、奇门玄学、医理、道术、天文地理之大成,其中又以兵法与治国之法为重,可惜公子却不知当年的创作人之中,有一位正是公子的祖父刘伯温先生。」
刘旷惊道:「啊,原来爷爷也有参与!」
「天明圣鉴有正、草二本,正本的圣鉴和另一部武学至宝『天武宝典』,由皇上带著逃了出去。」
刘旷听了大喜:「皇上没死!」
见方夫人点头,随即想起「天武宝典」一事。「实不相瞒,晚辈所学的武功,正是天武宝典五部之一的『青龙诀』。」
方夫人惊呼:「啊!原来……」她仰首向天,才道:「老天真是巧妙安排,由此可见,我们尚有重见天日的时候。」
刘旷续问:「那草本的经书如今……?」
方夫人指著儿子肩上的包袱。「我儿身上。」
她转向刘旷:「我这孩子自幼聪明,是读书的料子,只盼他日後学了圣鉴、寻得皇上,以求复位。」
刘旷听得心头一振。「好,尚志一事,晚辈自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方夫人甚喜,朝儿子轻轻一推,「还不快快谢过你刘大哥。」
方尚志年纪虽幼,但心思敏捷无比。自从跟著母亲连番逃亡,心里便知道接续父亲遗志是终生不能或忘的志向,这时有了刘旷肝胆相助,虽然欣喜,但一想到往後的日子和未来的责任沉重,却是起了难以解释的矛盾心情。
他心绪一转,正要上前答谢,刘旷忽然举手止住,闭目侧耳,轻声道:「快走,有人来了。」
四人不敢耽误,便速离去。
方尚志被母亲抱在怀里,三人施展轻功,一刻时间过去,身後步伐作响,追兵竟已赶上。
刘旷心知不妙,忙道:「你们走前面。」自己则居於尾侧,不时回头观望。
方夫人回头一望,刘旷凝神快道:「快走、快走。」方夫人点头,和侍女秀娟快步离去。
刘旷才一回过头,只见一个灰影神速急奔而来。刘旷一惊,只能说只有转眼之间,令他有些震惊措愕。
那人衣著华丽,手长脚长,圆扁大脸,一阵嘶喝:「哪里逃?」
刘旷不及思考,右手长袖便已挥去,将来人挡了下来。那人见刘旷露出这手武功,身形一顿,向後飘退数步,一脸震惊:「什麽人,竟敢抯挠宫廷之事?」
刘旷冷眼向他,虽然心中恨极朝廷之人,但为顾及刘氏宗族其他成员,不便透露自己姓名,又想到自己生性傲骨,所学武功又与「龙」字有关,於是便道:「我乃傲龙,专管你们这些狗官之人。」
那人面上大怒,喝道:「小子口出狂言,你可知本官是谁?」
刘旷欲拖延时间,好让方夫人三人逃得更远,於是随口一回:「叫什麽狗名?」
那人怒喝一声,铁拳直击刘旷门面,同时说:「你官爷爷我,正是京城左军大都督姚广孝。」
姚广孝本是佛门中人,为求功名从军还俗。他生性好斗残忍,在「靖难之役」屡建奇功。太宗对他十分宠信,授与高官厚禄。
他所使武功属少林旁支「虎豹双勾」,武功可称一流,但这时在刘旷面前却使不出平日五成功力,心头更是讶异。
过了数招,刘旷双袖挥舞,「咻、咻!」袖刀破风逼得姚广孝连连退後。刘旷长袖一扫,姚广孝闪不及,顶上官帽被削了下来,顿时光头一现,顶上还印有六点香印。
刘旷一愣,出声:「和尚!」
姚广孝凶气染面,回嘴说:「和尚又……」本想反驳说「和尚又怎样?」,但被刘旷逼得一口气喘不上来,一连退了数步,才将「怎样」说出。
刘旷怒气乍现:「修佛不清、为官不义。」神袖功全力施展,欲将姚广孝毙於袖下。
姚广孝连连受创,幸亏他武功了得,总在千钧一发中避过要招,但也落得浑身是伤。就在他给刘旷逼得无路可逃时,眼角馀光瞥见一人,登时面露喜色,临危就地一裁,狼狈地滚往那人方向避去,求救道:「总督公公救命!」
刘旷立下身子,往那「公公」望去。
只见火光渐近,点点小光放大成一大丛,不知来了多少人?
其中一个六尺身高、身罩披风的蓝衣男子走出。那人一脸文静、面白俊俏,头戴一顶监官帽。
此人名为李兴,正是文皇帝朱棣眼前红人。他看了看刘旷:「何方逆贼,敢管皇家之事?」说话声音极细。
刘旷听他那阴阳怪调,耳朵著实一阵不对劲。他皱了眉,朗声说:「傲龙!」
这时李兴身後锦衣官差愈来愈多,不下百人。周统领闪身出众,至他身旁气愤道:「公公,就是这人。」
李兴冷眼一挑,「嗯」的一声。他面目清秀,姿态细腻,竟带有一股柔媚的文气。「傲龙?人如其名吗?」轻声细语的说,忽然身影一闪至刘旷面前出招。
刘旷见来势神速,大吃一惊,慌乱中双袖向上一挥,一招「燕蝶纷飞」攻出。
李兴见招猛然收势急退,缓声说:「少林铁袖功?」
刘旷手腕一抖,道:「是神袖功。」
李兴斜眼睇看,道:「原来是布衣神袖那个老贼!」
李兴的父亲,原是北燕之外的高山马贼。十岁那年,李兴跟随父亲出外抢劫,无意中拾获一本少林至宝「照神童子功」武经。
而後山寨被当时守北燕的朱棣歼灭,李兴则因相貌清秀,被带入燕王府中成为小内监。虽然他因净身而终生无法接近女色,但也因此造就了他在「照神童子功」上难得的成就。
十年功成後,他追随燕王朱棣「靖难」兴师。因武功高强、建功不断,而赢得朱棣赏识,更得了「大内第一高手」的封号。
而幼时的他与父亲出外抢盗,曾被布衣神袖坏事,以至於一直记得布衣神袖这号人物。
刘旷听他出言不逊,大怒而喝:「你敢骂我师父!」
李兴「嘿!」的暗笑,身形飘然避开刘旷出招。他只避不还手,数年来未逢敌手,这时斗心一起,想看看刘旷是否值得一战。
刘旷见李兴身形之快,长袖难著李兴身影,於是脚出「旋风蛟龙腿」。这「旋风蛟龙腿」是连环击技,乃属「青龙诀」六层功体中的轻功身法。
刘旷身影忽然加快了起来,使李兴一时险些避不过去,连忙双脚一蹬,有些狼狈的向後连退数步,心中燃起好战之心,口中:「哈、哈!」笑了出声。
这时见刘旷双袖紧跟著挥来,体内神功一运,颇是自负叫道:「神袖功算得了什麽?」他不再避让,立身直挺挺的承受刘旷攻击。
刘旷见机不可失,神袖连击四记,脚下「蛟龙出海」跟著五段快踢,均中李兴身上。
长袖划得衣裳碎布满天飞扬,只见李兴蓝袍无数破洞,他却好生生的站立,脸上不动声色,似乎不曾受伤。
刘旷不由地大吃一惊,见自己衣袖竟已破碎不堪,惧意更盛,惊喝:「金钟罩铁布衫!?」
李兴俊秀的脸上满是得意:「哈!本宫猜错你的、你也猜错本宫的。」
刘旷疾退一步,失去袖子,等於失去「神袖功」。於是手腕一翻,右手前上、左手内下,摆出「青龙爪」起手式「静龙侧目」。
李兴以「照神童子功」破去刘旷的「神袖功」,足以证明在功力上已然击败他,既然如此,他若非该逃去,便得束手就摛。哪知刘旷招式一换,摆出爪形,竟不是要认输?
李兴难得遇上对手,心起豪斗之气,热血沸腾!
一旁的姚广孝恨刘旷方才打得自己浑身是伤,颜面无光,眼见刘旷吃亏,有机可趁,便向身边一个锦衣官夺来一把大刀,迅速往刘旷砍去。
刘旷专注眼前大敌,哪能料得旁人偷袭?
他惊觉而向後一仰,但姚广孝武功并非泛泛,刀势划来劲力爆增,响起「呼、呼!」闷声。刘旷心知不妙,为了防避身躯直接受创,只得举起左臂往大刀架去。
只听大刀又闷声一响,直中刘旷手臂,痛得他咬牙退了一步。
姚广孝「蹬、蹬、蹬。」连续退去数步,站立不稳而坐倒在地。大刀「锵」的一声落在丈许之外,姚广孝只能气呼呼的乾瞪眼,嘴角含血大气直喘。
刘旷虽然吃痛,但见臂上无伤,只是初时一阵来势疼痛。他这才想起左臂长有龙鳞刀枪不入,想必姚广孝定也是被身上的龙气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