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龙之大醉侠-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醉客气一句,又向萧峰言道他现在是宋廷的三品官员,正代表宋廷随同傅思归、朱丹臣出使大理庆贺段正淳登基之事。萧峰听及他竟成了宋廷的三品大员,不禁心下感叹。又听他言及段正淳于七月十五中元节登基之事,笑道:“看来我们这次却是来的巧了!”

沈醉笑道:“我正想问你呢,怎地不在辽国做你的南院大王,跑这里来做什么?莫不真是来当奸细的?”

萧峰笑道:“二弟说笑了!”随即却奇怪问道:“怎地你既知道我在辽国做了南院大王之事,却是为何不来吃我孩儿的满月酒?”

“阿朱都为你生了孩子了吗?”沈醉惊讶问道,旋又皱眉道:“大哥,这你可就捉难我了。我连阿朱什么时候生了孩子都不知道,却哪里能知道你孩子什么时候满月呀?”

萧峰也是皱了皱眉,道:“我为这事,专门找人去苏州王家庄为你送了封信,你可是没收到吗?”

沈醉十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这个,我已经好久都没回王家庄去了。没能收到大哥的信,实在是抱歉呀!”稍顿下,道:“你做了辽国南院大王之事,我是从别处听说的。”

“哦!”萧峰不禁叹了口气,道:“难怪了!”突然想起了什么,“哎哟”叫了一声,道:“我却是把阿朱给忘了,她肯定要担心我了!”随即,忙令一名黑衣大汉去向阿朱通报。

阿碧这时插口道:“咱们一并跟过去吧,我很想阿朱姐姐呢!”旋又向萧峰问道:“萧大哥,阿朱姐姐生的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

萧峰笑道:“是男孩儿。刚过了满月不久,我正是要陪着阿朱回娘家,也是去大理。所以我才说巧嘛,想不到正赶上岳父登基。”他说罢,在前领路而行。他们是在另一边的路上,并不太远,只隔中间这个小山谷。众人皆是身具轻功,翻这么个小山谷如履平地,不多时便到。

远远就瞧见阿朱怀中抱着个小婴儿正往这处张望,见得萧峰回来便是一喜,又见及后面众人,更是心喜。除了阿朱外,萧远山却是也在,另有七名剽悍的黑衣大汉,还有一名侍候阿朱的丫环。

上前来相互见过礼,四女便凑到了阿朱身边去瞧她怀中的小婴儿,又争相抱来抱去逗弄着。那婴儿竟也不惧生,并不哭闹,只好奇地转着眼珠左瞧右瞧。

相谈了一阵儿,沈醉等人回返,萧峰则领着车马寻路绕了过来,与他们合作一路。待中午休息后,便一并上路,往大理而行。

第178章 一徒两师

 到达成都之后,连日的炎热终于使得天降暴雨。只是这一场暴雨却连下了一天一夜,虽有时下得小一些,或暂停上一会,但不久便又是瓢泼而至,并无停歇之意。因此沈醉一行等人不得不暂缓行程,停驻在成都驿馆,等候雨过天晴再行上路。

阿朱与萧峰生的儿子取名叫萧飞,长的白胖可爱,很招人喜爱。这几日来,石清露、燕千寻、木婉清、阿碧四女便常常与阿朱聚在一起逗弄小萧飞。今日她们四人也是去了阿朱那里,沈醉则和萧峰、萧远山父子弄了几碟小菜,坐在一起喝酒。

院中仍是急雨连连,而武松却在这瓢泼大雨中练着刀。他练的是少林七十二绝反中的燃木刀法,灼热的刀气将他周身丈许方圆内的雨水尽数蒸发,产生大篷的白色蒸气蒸腾而出,却又迅即被连续急落而下的雨水打散。但一落至武松刀气所罩之处,却又尽数蒸腾为雾气,使得所有的蒸气尽数围聚在武松周身丈许之内。旧的还未散尽,新的又已生,雾气所罩之内,便已辨不得武松之身形刀势,只见一团白色雾气滚滚而动。

萧远山道:“武松这小子于领悟这一路燃木刀法上实有过人天赋,这路刀法便像专门为他量身而创一般。我在少林寺隐匿三十年,除了玄苦之外,于修行这一路刀法的僧人从未有人能领悟到其精髓处,使得如此得心应手。他年纪轻轻,功力未济,便能摧动至如此威势,由此可见之。”他三十年来隐匿少林,于少林七十二绝技尽数知之,多数皆曾涉猎练习。这一路燃木刀法,他也曾有所涉猎,武松近日来进步神速,练至如此境界,却也多亏了他的指点。

萧峰闻得乃父之言提及玄苦,却是不由神色一黯。玄苦乃是他的授业恩师,但却被萧远山掌毙,还有其养父母之事,这都是他心中永远的痛。但萧远山却是他的亲生父亲,便是他心中再如何悲愤痛楚,却也不能做出弑父这种大逆不道之事。他当日见武松以这路燃木刀法与他手下的三名契丹武士对敌,当即喝止上前相问且神情激动,便是因着玄苦之由。因他知道这路燃木刀法,乃是玄苦精修的一门绝技。

沈醉见得萧峰神色,立马便猜到其所为何事。但这事设身处地想一想,换做是谁对于亲生父亲也不可能痛下杀手。当下心中一叹,却也是帮不上忙。只是轻咳了一声,向着萧远山笑道:“伯父过誉了。松儿能练至如此境地,其实全靠伯父这几日来的指点,我在此多谢过伯父对松儿的指点了。来,我敬您老一杯酒!”说罢,举杯敬酒。

萧远山端杯笑道:“哪里,那是这小子有这天赋,否则我便是再说的多他领悟不了也是徒然。”说罢,与沈醉对了对,仰头而饮。沈醉也相对一下仰头饮尽,萧峰却也陪着喝了一杯。

沈醉放下酒杯,拿起酒壶,为三人各斟了一杯酒,道:“其实我认为一个人要学某一门武艺,根髓悟性尚占其次,最重要的则是习者本人的身体条件是否最大限度接近于当初创造这门武艺的人。因为创造这门武艺的人必定是以其自身条件为准而创的,比如说一个瘸子,他所创的武艺必是适合于瘸子,身体正常之人练习反不能尽得其法。”

说到这里,忽然想起那部鼎鼎大名的《葵花宝典》来,与瘸子比起来太监也算是一种残疾人士,因此这太监所创的武学便要求修习之人也要是太监,所以其开篇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欲练神功,挥刀自宫”。想及太监忽又想起大宋皇宫那位两度与自己交过手的大内第一高手内侍省总管太监王放来,再想及这老太监的武功,心中不由想道:“却不知这家伙是不是就练的《葵花宝典》,有机会倒要问一问他。”

想及这些,便稍顿了下方整理思绪接道:“以此推之,所以我认为,要学得一门武艺至精通,其实不见得要看这人的悟性有多高,而是要看他的身体条件与当初的创造者是否最大程度上的接近。如果两者的身体条件完全一致吻合的话,那么这一门武艺,这后世学习之人便能够学得精通。反之,则不然。这,却也算是其天赋吧。因此,说不得当初创下这路燃木刀法的少林僧人的身体条件与武松吻合,所以武松才能练得这般得心应手。”

又道:“而那些不能与当初的创造者身体条件相吻合的人,若学习其所创的武艺,便多会根据其自身条件做些微的改动,以使之更适合自身施展。所以说,一名绝世高手绝不会按照前人的招式套路死练硬搬,而是按照自己的身体条件以自己用得习惯顺手的方式施展出最适用于其自身的招式。那些身体条件与最初的创造者不相吻合,又只知死练硬搬的人是绝不可能成为一名绝世高手的,最多不过臻至一流而已。”

萧氏父子二人听得沈醉这一番话后,皆是沉吟不语,心有所悟。再思及自身所学所用,却也果真如此,自己便都不是那般死练硬搬之辈。出手不会拘泥于什么套路招式,只是按自己的判断与方式而出,往往用出来的便不是当初一板一眼所练的那般了。想及此,不由皆道沈醉这番话大有道理,各举杯向沈醉敬酒。

而沈醉此时再细思之自己所言,又是想到了一个可能。心想:“若是这般,每一个后世练习之人皆不能与最初所创造者身体条件吻合,每一个人学习后尽皆微有改动。而这些人又只以自己早已改动过练的顺手的招式教习后人,那如此代代传之,最后必定会面目全非。”想及此,不禁心下感叹,暗道难怪武学是一代比一代势微,传至最后面目全非甚至失传,看来这却也是一个极大的因由。

他刚才所说乃顺理推之并未多想,此时说完方才想到这种可能。只是这番感叹却是不必对萧氏父子多言了,见他二人敬酒,举杯相对仰头饮尽了酒,又心想:“如此看来,每一个创武者皆留下笔录秘籍,记录其最原始的招式也是一种防止失传的有效方法。只是却也有许多门派怕自己门内武功外传,因此不立秘籍怕被人盗之流乱于世,这样虽有一定的防范效果,却也使得这门技艺注定了会最终失之于世。便是传下来也已是面目全非,失其精髓了。”

只是这些门户之见,却不是他所能改变的了,他只不过如此一想,心下感叹罢了。虽说这里是虚幻的小说世界之中,但心想说不定许多年前的古代真有像小说中描写的这些神功绝技存在,只是不过传到后来面目全非已至失传,心下甚觉可惜罢了。又想及自己金龙壶中存着许多武学秘籍,不禁心下笑道:“看来我这也算是对保留传统武学绝技做出一份贡献了。”

这时武松演练已毕,带着周身一团雾气跃进了厅外雨檐下。雾气散尽,只见他衣衫上竟没沾半滴雨水,只是被雾气薰蒸,却仍是难免有些潮湿,额上鬓角也皆是汗水与雾水。

三人见他跃至檐下,皆转头去瞧。萧峰见他虽不过十六岁年纪,身高却是已与成人无异。身躯凛凛,相貌堂堂,英武不凡,一双眼寒光四射,举顾之间,已甚具威势,便似自己少年时一般,心下甚为喜欢。忽然间心中一动,转向沈醉道:“二弟,为兄有个不情之请,还望二弟能够允肯。”

沈醉笑道:“大哥说的哪里话,你我二人既为兄弟,却又有什么不情之请了,大哥但说便是。”

“好。”萧峰眼光一亮,爽然一笑,便道:“我想让松儿也拜我为师,我好教他丐帮的降龙十八掌与打狗棒法,并想让他有朝一日能执掌丐帮,以补为兄之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