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兄弟连-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简易审判庭,对违规者施行重罚。着装不规范,罚款5美元;口袋
中私藏鲁格尔手枪,罚款25美元;吉普车或卡车超速行驶,罚款20
美元;妨碍治安行为,罚款25美元。
  训练在继续。从班到排,再到连,一直扩展到营的范围。全师
在为一次白天的空降任务做着准备,此次是空降到柏林及周边地区
,被称为“遮天盖日行动”。
  对柏林的空降作战要到盟军渡过莱茵河之后才会开始。几个月
来,E连的兄弟们一直期盼着参加空降到莱茵河对岸的行动,但任务
下来后,却发现没有E连的分。艾森豪威尔决定把这次空降作战机会
交给第17空降师,派其参加“主力队行动”--战时规模最大的空
降行动(参加单位除了第17空降师外,还有英第1、第6空降师),
而留下第82师、第101师在对柏林作战时使用。
  新补进来的弟兄都经过了跳伞学校的严格训练,进入了参加过
比利时或德国作战的世界上最著名的空降师,却从未参加过战斗跳
伞。这次无缘参加“主力队行动”,许多人感到大失所望。在莫米
昂,部队运输司令部的一个单位圆了这些人的战斗跳伞梦,让他们
跳了几次伞,得到了些许乐趣,也使他们感到有资格领取伞兵特殊
津贴。福利少尉跳了两次,但那毕竟和真的空降作战不一样。
  因此,3月24日,E连的弟兄注视着一架架C-47运输机从附近机
场的跑道上隆隆起飞,低空盘旋后,形成一个或多个“V”形编队,
9架飞机一波一波地朝东北方向飞去时,心情十分复杂。福利后来回
忆道:“这样美好的景象让你的心跳呼呼加速。像我这样的已经融
入到一支曾经参加过两次伞降作战连队的人,确实感到错过了最后
一次机会。”
  一些老兵也有同样的感受。就连韦伯斯特也惊异地发现自己竟
希望自己能和17师一起往下跳。“那该多有趣啊。”这时,他和弟
兄们站在那里,欢呼着,手臂高举成代表胜利的“V”字形,喊道:
“弟兄们,搞定敌人!让他们见鬼去吧!”后来,韦伯斯特写道:
“我望着他们在沉闷的轰鸣声中消失在远处,突然间,我有一种孤
独和被遗弃的感觉,好像我已被甩在了后面。”
  506团中有一位没有被丢在后面。这就是尼克松上尉。泰勒上将
选派他作为101师的观察员同17师一起空降,尼克松幸运地被指派担
任所在战机的跳伞长。后来飞机被击中,仅有尼克松和另外3个人在
飞机坠毁前设法跳了出去。尼克松只有这一个晚上配属于17师,3月
25日就被送回莱茵河这边,然后乘坐一架特种小飞机,回到了驻在
莫米昂的2营。这次跳伞使尼克松成为506团中在伞兵服上佩带三颗
星的两人之一。这3颗星分别代表参加过诺曼底、荷兰和“主力队行
动”。另外一个是空降导航分队的赖特军士。在托科阿时,他是E连
的人。
  “主力队行动”遭到了德军的凶猛抵抗。同时,美第1军的步兵
师和装甲师正经由最近占领的雷马根的吕登多夫桥,拥过莱茵河,
然后北进,去包围在鲁尔保卫德国工业中心的德军。
  艾森豪威尔需要加固在鲁尔周围形成的包围圈,82师和101师可
以派上用场。3月底,命令下来了,要求E连开拔,返回前线,但这
次是在莱茵河上空。
  老兵们决定不做任何冒险了。战争结束在望;安全,这个在巴
斯托涅时还不能相信的东西,现在他们相信了,他们将努力做到。
安全!尽量完整无缺!他们想逃离这令人厌烦的驻军生活,他们知
道怎样照顾自己,他们做好了继续战斗的准备,但不是为了当英雄

  新补充来的弟兄却不这样想。他们认为莫米昂是一个极好的地
方。在这里,他们在E连的传奇人物温特斯少校的严格管理下,日夜
同老兵一起演练实战本领。他们学习了救生课,已经对老兵有所了
解,也得到了老兵的肯定。他们为能在这个连,这个团,这个师感
到骄傲,并且渴望证明自己当之无愧。
  因此,3月底,当准备开拔的命令到来时,E连早已准备就绪。
他们将乘卡车去莱茵河。韦伯斯特很高兴能够离开莫米昂,对重返
战场既担忧又兴奋,且对不是空降参战感到失望。“我还想空降进
入战斗,”他写道,“而不是乘卡车奔赴前线。因为执行空降任务
很刺激,各种可能性都有--也许艰难,也许容易,也许根本就没
有敌人。而步兵作战,敌人知道你在哪里,知道你什么时候到达,
相比之下,就显得平淡无味了。”
  二等兵奥基夫将第一次参战。他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我
们头戴钢盔,手拿步枪,野战服下是轻便的毛衣,裤子束在作战靴
外,右腿上绑着挖战壕的双刃短刀,手枪带连着野战背包,连同一
枚磷光弹和一枚普通手榴弹都捆扎在胸前的降落伞背带上,野战背
包里塞着军用水壶、急救药箱、K号干粮。放置弹匣的老式子弹带换
成了布子弹带。野战背包装的是最少量的短裤、短袜、刮胡刀、针
线包、香烟等等。”在听完随军牧师约翰。马洛尼的弥撒和对全体
官兵的赦罪文后,奥基夫跃上卡车,向德国进发。
  E连即将进入它征战历程的第15个国家。弟兄们非常喜欢英国和
英国人民。他们不喜欢法国人,因为法国人看上去沉闷、懒惰、肮
脏,而且对他们毫无感激之情。弟兄们对比利时人有一种特殊的感
情。这是因为在巴斯托涅时,当地的平民曾竭尽全力支持他们这些
美国人,双方关系密切。
  他们热爱荷兰人,赋予了荷兰人大量赞美之词。勇敢,机智,
感激之情超出一切,拥有欧洲组织最好的秘密团体,把藏满食物的
地下室瞒着德国人却告诉了美国人,爱清洁,勤勉,诚实等等,这
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现在他们要同德国人碰面了。在敌军国土内的前线上与敌方的
平民住在一起对他们将是第一次。有传闻说,他们将不住在散兵坑
里,而是要被分配到德国人的房子里住。如果这一传闻属实,他们
将能以密切的方式了解德国人。一旦鲁尔的小股敌军被消灭,挺进
德国中部的行动开始,这种可能性就更大。到那时,他们每天晚上
都将住在不同的房子里,而房主只能在几分钟前得知有人来住的消
息。
  他们将作为胜利者来到德国。在这之前,他们已被告知不要相
信任何德国人,“不友善”政策禁止他们与德国平民有任何接触。
但是,除了利布高特和其他少数几个人,战士们与德国人并没有世
仇。他们中许多人钦佩与他们战斗过的德国士兵。韦伯斯特觉得所
谓德军暴行大多只不过是一种宣传,还有几位也有同感。不管怎么
说,反正不久他们就会亲眼看到是否所有的德国人都是纳粹分子,
是否纳粹分子都像盟军的报纸、广播中说的那样坏。
  第16章 开始认识敌人
  德国
  1945年4月2日-30日
  E连的弟兄们对德国人的认识,取决于他们各自的先入之见和经
历。一些人找到了加深对其仇恨的理由,另一些人则喜爱这个国家
和人民。但是,最终几乎每个人都改变了原先的看法,对德国人产
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般说来,美国大兵对在二战期间所遇到的外国人的看法大抵
是:阿拉伯人是卑鄙的小人、说谎者、贼,并且肮脏、丑陋,无一
可取之处;意大利人爱撒谎,是小偷,并且邋遢,怪异,他们有许
多长处,但永远不值得信任;法国的乡下人老是愁眉不展、反应迟
钝且忘恩负义;而巴黎人则贪婪、狼狈,他们谁都欺骗,不管是德
国人还是美国人;英国人勇敢,机敏,优雅,但却保守、沉闷。荷
兰人,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样,不管哪一方面都是完美的(但除了空
降兵外,普通美国大兵都没有到过荷兰)。
  然而,他们最后得到的认识却完全出乎意料。普通美国大兵们
发现自己最喜欢、最愿意与之相处的、与自己最相像的竟然是--
德国人。整洁、勤奋、守纪律、有教养,中产阶级的品位和生活方
式(许多美国兵发现,就他们所知,除了美国人外,德国人是世界
上惟一一个将抽水马桶和柔软的白色卫生纸看成是不可或缺的必需
品的民族),提到德国人,许多美国兵都说“他们跟我们太像了”

  美国兵带着赞赏的眼光注意到:战斗头一天刚进行过,第二天
早晨德国人就开始清理战场上的瓦砾;而相比之下,法国人却是不
会花费精力去清理废墟的。很显然,他们也极其欣赏德国的少女,
而且也没有什么德国小伙子和他们竞争。他们喜爱德国菜和啤酒,
但他们最爱的还是德国的民宅。
  从莱茵河到巴伐利亚再到奥地利,他们住过许多民宅,有时甚
至每晚换一下。在这些民宅里,他们都会毫无例外地发现冷热水、
电灯、舒适的盥洗室和手纸以及烧炉子的煤。
  韦伯斯特曾记录过这段时期的生活:“在陆军部队里,下防后
能够回到自己的家,是一件让人感觉无比兴奋的事。我们打开大门
,将那充满敌意的黑暗抛到身后。屋子里罩着防空遮灯窗帘,灯光
闪烁。我们把步枪挂在衣帽架上,抖干雨衣上的水。悠闲的聊天声
从厨房传来,让人觉得温暖、安定。炉子上正煮着一壶咖啡,想喝
的话可以自便。里斯正在说着他的伦敦时的情妇,詹诺威克、希克
曼、科利特和肖提在玩二十一点。你可以在水池里洗手,这儿就是
家,我们属于这儿。几个关系融洽的朋友,一间干净、明亮的房子
,一杯咖啡--这儿简直就是天堂。”
  更妙的是,在这儿兄弟们不会遭到攻击,也不用向别人开火。
这就难怪他们中的这么多人如此喜爱德国。但正如韦伯斯特所说:
“在解释美国大兵为何喜爱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