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孩子毕竟不是日常用品,不应该被认为在“过剩经济”年代和“短缺经济”年代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我们今天对孩子的存在和成长给予前所未有的关注,应该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社会整体文明水平的提高。
当今社会正处于全方位、大幅度的转型时期,
一些地方的社会管理和调控手段相对滞后,给惟利是图的不法奸商留下了可乘之机。他们大肆制售各种充斥着色情、暴力内容的文化用品和日用品,把主要目标锁定在那些心智尚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未成年人身上。孩子们稍有不慎,就很可能成为无孔不入的色情、暴力用品的俘虏,人格受到侮辱,身心受到摧残。保护今天的孩子,就是保护明天的希望;给孩子们一个安全、纯净的成长环境,就是给明天建起一道坚固的屏障。为了让孩子们免于黄毒的侵害,为了让他们在轻松、自由的空间中建立起对自我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培养起对未来生活的信心,我们付出再多的努力和牺牲可以说都毫不足惜。
一些录像厅放黄色录像,未成年人深受其害;一些游戏厅的游戏渲染暴力,经营者还有纵容未成年人赌博的嫌疑;一些网吧为未成年人提供色情网站,引诱他们通宵上网……有关部门先后对这些毒害未成年人的录像厅、游戏厅、网吧进行打击、整顿。现在不法奸商又推出口袋书、卡通贴片、裸女圆珠笔等黄色、暴力制品,通过各种或明或暗的途径诱惑未成年人上钩。可以预计,即便工商、公安、文化等部门联合执法,对制售口袋书、卡通贴片、裸女圆珠笔的奸商狠狠打击,但只要存在暴利空间,哪怕只有1毫米的空隙,就一定会有胆大妄为的奸商伺机而动,或故伎重演,或改头换面,继续从事向未成年人贩卖黄色、暴力用品的罪恶勾当。所以,除了坚持不懈地打击奸商的不法行为,即在“堵”的环节上严格执法绝不放松,我们还需要在“疏”的环节上开展深入细致的工作,加强对青少年的性知识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性卫生观念,使他们的性心理成长与性生理发育保持同步,避免由于对性的无知或一知半解而发生种种过失与罪乱。《新闻纵横》节目记者在兰州采访时,有些中小学生认为,“口袋书”中的性描写和黄色插图“很新鲜很刺激”,还可以教给他们某些知识,故事情节也吸引人,“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在成人看来,这些学生的认识有偏差,令人担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这表明在一些中小学生那里,性好奇、性困惑已经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家庭、学校和社会不能就此给予科学的解答与应对,不法奸商的黄色制品就会乘虚而入大行其道。
在性教育问题上,我特别赞同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先生提出的“
阳光法教育”,即公开地、美好地进行性教育。中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向对性讳莫如深,除了传统文化中充斥着浓厚的内向与内敛的色彩,一个重要的现实原因还在于,家长和学校都有一种担心:孩子年龄还小,不能让他们知道得太多,否则只会诱使他们去尝试、去冒险。可以认为,家长和学校的担心“也是为了孩子好”,但是他们却忽视了问题的另一方面:从心理学的常识看,让孩子知道得太少,同样也可能“诱使”他们去尝试和冒险。更关键的是,孩子们从科学的渠道获得的性知识越少,给口袋书、卡通贴片、裸女圆珠笔等黄色制品留下的空间就越大,不法奸商的制黄生意也就会越做越大;而且孩子们学习到的科学的性知识越少,抵御风险和抗击伤害的能力也越弱,出现偏差的可能性反而越大。孔子说,“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意为:让没有经过训练的民众上前线打仗,是抛弃他们,是让他们去白白送死),不是积极主动地教给孩子自我认识和自我把握的本领,而是对他在“性待业期”(从性成熟到结婚)的困惑和焦虑不闻不问,无异于“以不教民战”,孩子很可能就这样被耽误、被抛弃了。
卑劣无耻的奸商正在和我们争夺青少年,我们说什么也不能输掉这场艰巨的较量。
第十九章 探秘“金三角”1。探秘“金三角”(一)
文/杨博、杨春阳
2001年,我国各级禁毒部门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1。03万起,抓获毒品犯罪
嫌疑人7。33万名,缴获海洛因13。2吨,鸦片2。82吨,冰毒4。82吨,大麻0。75吨,摇头丸207万粒和各种易制毒化学品208。2吨。
我国缴获的海洛因绝大部分是由“金三角”生产和流入的。其中仅云南省缴获量就超过8吨。——摘自《2001年中国禁毒报告》
戒毒所的口号声
记者“金三角”之行的第一站是东南亚最大的戒毒所——昆明市强制戒毒所,从1989年建立至今,这里已经收治过近5万名吸毒者。
戒毒所在戒毒所,我们恰好遇上一些戒毒人员正在接受亲属的探视。
去年12月份来接受强制戒毒的刘女士,原来开出租车,有6年吸毒历史。她告诉记者:6年来,为了购买毒品海洛因,她卖掉了自己的两套住房,最后还把出租车也卖了出去。因为吸毒,丈夫和她离婚,和16岁的女儿一起离开了她。
据戒毒所干警介绍,18~30岁的年轻人占吸毒者数量的75%左右,现该所收治的2500名吸毒者中,最小的才11岁。
尽管昆明强制戒毒所的戒除毒瘾的成功率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可这里的工作人员有时同样感到无奈,因为只要脱毒者的生活环境中仍有毒品存在,很大一部分人就会成为戒毒所的“回头客”。昆明人孙女士今年刚好30岁,而她的吸毒历史却有12年。她告诉记者:她已经记不清楚自己去过多少家戒毒所了。全国只要是有戒毒所的地方她都去戒过毒,而这次是她第18次跨入昆明戒毒所的大门了!每次在戒毒所脱毒成功后,走出戒毒所的大门,她总抵制不了周围毒友的诱惑。在记者离开昆明强制戒毒所时,戒毒所里传来戒毒人员的口号声。但愿他们能有一个没有毒品的明天。
踏上“毒道”
据有关资料显示:毒害我国的海洛因大部分来自世界著名的毒源地“金三角”。
当地的新闻界同行告诉记者:“金三角”位于缅甸、泰国、老挝三国交界处,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现在的“金三角”已突破原有范围,地理位置不断北移。缅甸北部逐渐形成“大金三角”的主体。“金三角”的北移意味着“金三角”毒品贸易继大毒枭坤沙之后,出现了一个新阶段。作为世界毒源地意义上的“金三角”,其面积约15~2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是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区,气候炎热,雨量充沛,丛林密布,土壤肥沃,非常适宜罂粟生长,是世界著名的鸦片产地。
当地新闻界的同行告诉记者,我们这次要去的是缅甸北部的佤邦。那里是缅甸高产鸦片的种植地,而我们所走的这条道路就是当年的“毒道”。
沿着澜沧江的这条公路,就是通往云南西部的大动脉,在古代的时候叫南方丝绸之路,这条路过去的名称是“蜀身毒道”。蜀是四川,身毒是印度。
“蜀身毒道”这个词也暗含了一个现代文明的社会问题,就是毒品。因为“金三角”的毒品大部分就是通这条动脉流向内地的。
澜沧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由云南出境。
我身边这条碧绿的河水,就是有名的澜沧江,出境后叫湄公河,被称为东方多瑙河的湄公河流经的缅甸、老挝、泰国的交界地,就是现在大家都知道的“金三角”。
藏在三菱车挡风玻璃下的海洛因
我们早上7点出发,一直到凌晨1点才到达了临沧地区的行政公署所在地临沧县城。临沧地区与缅甸“金三角”地区的果敢、佤邦接壤,边境线长达300公里。因为地形复杂,所以禁毒缉毒任务非常艰巨。
我们和临沧地区公安局禁毒支队的李登荣政委刚刚见面,就得到消息,缉毒干警抓到了毒贩。我们立即赶往现场。李政委说,他们每年侦破的毒品案件都在1000起左右。
李政委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汽车修理厂。
办案干警告诉记者:他们根据情报人员提供的消息,到320国道上面堵截了这个毒贩。经过细致的检查,干警们从这部三菱车的挡风玻璃下部的夹层暗箱里边,查获海洛因36块,共11630克。
这是记者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到海洛因。这些白色的粉末,不知有多少人为它失去了幸福和欢乐,甚至生命。
第二天,记者离开临沧县城,一路的议论主题还是“金三角”,还是毒品。中午,车到达澜沧边防检查站。
记者采访来自北京的女战士小陈。
记者下车接受例行检查时了解到,今天上午边防站刚刚破获了一起毒品案件。
上午10点左右,边防战士在对一辆出租车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两个乘客随身携带的证件中夹带了两小包海洛因。经过仔细检查,边防站战士发现这两名男子体内有几个可疑的块状物,怀疑是人体藏毒。于是,按照有关规定对这两名嫌疑人进行留置观察。
在澜沧检查站的官兵中,记者在值勤的战士中见到了来自北京顺义的女战士,她正在进行检查。
记者注意到,来自北京的女战士小陈在叙述过程中不时夹杂着当地口音,她解释说:“要查毒嘛,就要学说当地话。”
与缅甸掸邦毗邻的云南省思茅地区,多年来一直是“金三角”毒品运往广东、香港的主要通道之一,而澜沧虽然是二线检查站,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