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家间的竞争就非常激烈。现在我们知道,竞争尽管异常残酷,但却是刺激社会前进的最佳途径。在人们不断地了解了非洲之后,可以看到很多原始非洲部族都生活得那样安逸、平静,丛林为他们提供了足够的食物和必需的生活资料,适宜的气候也不需要复杂的建筑,各个部族生活在相对稳定的地域内,互相之间的竞争很少,部族内部人口也一直相对稳定,酋长制已经足以处理本来就不复杂的内部矛盾——所有这些千万年来一直如此,几乎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化。
在美国加入前,世界的权力中心一直在欧亚大陆徘徊,一个权力中心衰落了,另一个权力中心就立刻取而代之,各个权力中心彼此永无休止地用战争、经济活动、文明信息交换等各种方式进行着竞争和交易。
现在,全球化已经将整个世界纳入到了一个统一的体系中。对欧亚大陆各个文明来说,就是美国的加入导致一个新的权力中心诞生,并且第一次漂离了欧亚大陆,但华盛顿这个权力中心其实也是欧洲文明的外延,并不是本土美洲文明对欧亚大陆文明的挑战。即使如此,分布在北半球的那条权力纬度地带依然没有改变,华盛顿仍然在这个纬度上。
如果我们把人类数百万年的文明史压缩成一部影片加以观看的话,你会发现,分别位于欧亚大陆两端的黄河文明和雅典—罗马文明如同一个磁场的两极,它们是如此具有对比性,一个是动态海洋性文明,一个是静态大陆性文明,在整个世界的文明体系中,这两个点就像是椭圆的双焦点,起着真正的核心作用。而阿拉伯文明、东正教斯拉夫文明、印度文明和欧亚游牧文明属性则介于这二者之间。在世界文明史中,欧亚大陆各个文明有时是齐头并进的,有时又是交替前进。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苏美尔文明和尼罗河文明首先出现,然后是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左右中亚、中国和印度文明出现繁荣;到了公元前5~3世纪时,雅典文明和黄河文明同时出现繁荣景象,秦帝国和罗马帝国也先后建立。之后北非、地中海、欧洲腹地、中亚、中国文明开始交相辉映。而中国和欧洲文明几乎一直在齐头并进,如在欧洲文艺复兴的同时,中国明朝也出现了思想相当活跃的市民思想因素,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比西方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要早些出现。后来由于欧洲率先进入工业革命时代而导致欧洲向世界迅速扩张,打断了其他各个文明独立的发展。但这丝毫不影响中国和其他文明的地位和历史作用。最重要的是,欧洲文明尽管开创了一个异常辉煌的时代,但显然并没有给世界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甚至相反,欧洲的繁荣几乎是建立在掠夺世界的基础上的,直至今天,欧洲文明显然没有能力为世界寻找到一条普世价值观和完美的社会模式。也就是说,历史并没有终结,而是在继续发展,文明的交融还远远没有完成,完美的社会新模式还在摸索中。
当然,拥有文明核心地位并不等于权力中心也在这里,如在穆罕默德时代,强大的阿拉伯帝国使巴格达成为那个时代的世界权力中心;蒙古帝国期间,游牧文明夺得了整个欧亚大陆的权力;冷战期间莫斯科和华盛顿则分享了世界权力中心的称号,但无论谁成为权力中心的主角,他必须取得对这两个焦点的控制权才能控制世界,如蒙古的骑兵如不征服中原地区就无法取得对整个东亚的控制;希特勒、拿破仑也十分清楚如果不控制欧洲这个文明焦点就无法控制西方世界。
全球化的今天,分布于欧亚大陆两端的这两个文明焦点在一度衰落后都开始重新复兴。在东亚,日本曾经进行过150年努力,梦想着把这个焦点东移到日本岛,它也曾取得对中国的一时胜利,今天也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但显然它没能成功——千百年来尽管有时会有其他权力中心占领这个焦点,但无人能长久地控制它。现代中国的复兴和欧洲的统一意味着这两个焦点开始重新成为文明焦点与权力中心融合的时代。也许对这一历史形态构成挑战的就是美国,现代美国尽管仍然属于英语文明,但它毕竟是一个移民文明,它的成就其实是建立在世界所有文明的基础上的,甚至包括美洲土著文明和黑人文化,它也许正在形成一个新的文明体系,如塞廖尔?亨廷顿在《我们是谁?》一书中所言,美国应该形成一个以盎格鲁?新教白人为核心的新美国文明。
无论美国是一个时代的权力中心还是一个新文明焦点,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世界还是会呈现三极化发展——欧洲正在稳健地用一个声音讲话,中国正在迅速发展壮大,而美国则在巩固它的城堡,三者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美国今天还是拥有相对大的优势,它还处于主动地位,但它无法完全阻止另外两者的发展势头,也许美国会延缓另外二极的发展速度,但它自身也会消耗大比例的能量,这样下去,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取得一种平衡。
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有人曾向刚刚就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请教,如果想成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丘吉尔回答说:“政治家要能预言明天、下个月、明年还有将来会发生的一些事情。”那个人满腹狐疑地又问:“那假如您的预言没有成为事实怎么办?”丘吉尔说:“那就要再说出一个理由来。”
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金字塔与网络:我们的世界(1)
现在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从网络上搜索到一张全球卫星照片,但对于500年前的世界来说,即使是得到一张粗略的世界地图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显然,西方的上帝在1492年前也不知道这个世界究竟有多大;阿拉伯人位于欧亚大陆的中心,倒是了解一些东方和西方的事情,但也是一知半解;东方的佛祖则更是迷茫,根本就不知道亚洲以外的世界,或者佛祖不屑于了解这些地方,或者这些地方不归佛祖管。
如果你是一个旅行爱好者的话,那么你会感受到:当你行走在空旷的沙漠中时,你会觉得路是那么漫长,时间仿佛停滞在那里,你会体会到古代丝绸之路上驼铃的孤寂;当你孤独地航行在大洋中的时候,你会觉得海洋是如此的浩瀚,如果你不幸遇到它发怒的时候,你又会感叹它那巨大的威力。如果碰巧你又十分喜欢历史的话,那么你会知道航海时代的历史中同样也是充满了危险,因为在整个航海时代不知有多少人死于大海的愤怒;而当你躲过灾难,又有幸得到一张到空间站旅行一次的大奖时,你会从太空看到我们美丽的地球,世界完整地展现在你的面前,你可以看到彼此相连的草原、沙漠、海洋和大陆,然后你会了解到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原来我们的世界是一个整体。
在1455年,当罗马教皇尼古拉五世第一次划分世界的时候——即为葡萄牙颁发特权令,也就是在整个基督教世界里承认葡萄牙的海上霸主地位——“凡属业已征服和将被征服的地方,均应让于并归属国王阿丰索、王储及其继承者,自博哈多尔角至几内亚全部海岸及整个东方,今后将永归国王阿丰索及其继承者享有主权。”此时的欧洲还没有开辟通往印度的航线,也没有发现美洲大陆,以至在尼古拉五世确认葡萄牙的霸权地位后不久,罗马教皇不得不一次次为这些世俗的权利之争而烦劳上帝为他们重新确认权利。随着殖民者的足迹日益向亚洲和美洲延伸,他们发现原来世界还有那么广阔的天地没有纳入欧洲的视野,仿佛上帝也并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
欧洲殖民者只是逐渐认识到这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而实际上这个世界在三个方面一直是统一的,那就是天气、政治和金钱。这并非仅指我们已经熟知的现代,也包括过去的数千年。人类一直都处在同一个天空之下,因为这是上帝、佛祖或者是真主三个人当中的一个为我们创造整个世界的。而政治同样是统一的,尽管人们经常分裂地看待各自的文明,但通过文明的比较研究和人类的融合研究证明整个人类社会一直是相通的,实际上每一个文明都是踩在其他文明的肩上前进的。阿拉伯文明是最好的例子,它的地理位置相当好——位于欧亚大陆的中心,这可以为它带来古埃及、中国、欧洲和地中海还有印度等欧亚各地的所有文明,当这些文明汇聚到中东这片土地上后,这里开始创造出引领世界数百年的阿拉伯文明。也许美中不足的是美洲文明和欧亚大陆看起来没有什么明显的联系,但美洲各文明之间是相通的,并且美洲一些文明与东亚文明有着惊人的相似,尽管历史学还没有确切地证明出美洲各文明和欧亚大陆各文明之间存在的联系,但至少到了欧洲航海时代,欧洲航海政治及殖民政治与美洲文明也建立了直接的因果关系。
从另外一个略带神秘感的现象上也许更能说明些什么——如果你有兴趣将全世界的金字塔在地图上都标出来的话,你就会发现,世界很多的文明发源地都有金字塔,这是为什么?现在人们还无法解释,但无论答案是什么,以及什么时候能揭示出这个现象的谜底,这都是文明间联系与影响的证据。而在人类进入文字记载时代的文明之后,各个文明间的政治影响就鲜明得多了。如中国西汉时期对北方匈奴的沉重打击就如同地震产生的冲击波一样,经由中亚直抵欧洲腹地,在欧洲制造了所谓的“上帝之鞭”。
金钱是另外一个几乎不受地理限制的人类统一元素。地理的复杂只是增加了商业风险,并没有产生完全的隔绝,实际上人类社会互相征战、厮杀带给长途跋涉的商人们的风险远远大于地理上的障碍。丝绸之路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沙漠中的风暴、寒冷的气候或是食物和水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