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戴晴作品集:失败者的胜利-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的支援。我在这里谨代表他们,向……,……  致以真诚的敬意。

    这笔钱将捐给中国大陆一家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用来编制《中国环境年度报
告》。

    (1993年4 月20日  于旧金山)

    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有一件事情我无论如何也弄不懂,为什么一批着了迷的三峡工程上马派,为了
取得有限的水电能,非要在一条横贯中国的命脉大江的干流上筑一座据称世界第一
的大坝——根本不顾她担负着繁重的航运任务、不顾她因水土流失一年多似一年的
泥沙、不顾她坝体之上100 公里内生活着的一亿农业人口;

    更让我弄不懂的是,为什么这座据称好得不得了的、“无可替代”的宏伟工程,
居然不敢在全国民众间、哪怕仅在学术界展开平等的公开的讨论。当我和我的新闻
界的朋友们抢在他们匆匆动手前,将持不同意见的专家们的见解集成一本书,义卖
筹款推向社会的时候,竟在“六、四”镇压之后,被勒令化浆并禁止再版销售至今。

    罪名是:  “为这场动乱和暴乱作舆论准备”!

    中国古代哲人说过: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说的是把人民的嘴堵起来,比用筑
大坝拦洪的办法治水为害更甚。4000年过去了,这话在今天还是象在告诫后世掌权
者:  让百姓畅所欲言,让江河奔腾不息。

    我不掌权,我只能用我的口、我的笔,捍卫我的同胞保护这条珍贵的大江和她
美丽的峡谷的权利。

    (1993年4 月20日  于旧金山)

      
 

 
怪老天爷还是怪自己
就1998年长江大水访防洪专家陆钦侃



戴晴
  陆钦侃:水利水电与防洪专家,1913年生,193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系,1947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水利硕士,曾供职原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参加1946年资源委员会派赴美国垦务局的三峡工程研究工作。1949年后一直从事水利水电规划,曾任水利电力部规划局副总工程师。1988年参加三峡工程专题论证,任防洪组顾问,是该组两位拒绝在当时论证结论上签字的专家之一(另一位是已故的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咨询方宗岱)。
  ○ 问   ▲ 答
  ○ 今年长江大水,险象迭起,“历史最高水位”、“百年不遇”等说法不一而足。请问依照科学的描述,这回的洪水到底有多大?
  ▲对今年洪水,可从选定测点的最大流量、最高水位和超警戒水位的天数来判断。对长江中下游平原而言,我们所选的代表性测点是上游宜昌、中游汉口和下游大通。今年长江的洪水与1954年相似,即上、中、下游都发生大水。但是,若以宜昌、汉口和大通这三个测点上的数据来衡量,今年长江全江洪水来量,比1954年小。这是1954年和今年正式公布的数字:
  最大流量(立方米每秒)最高水位(米)超警戒水位(8月17日止天数)
  1954年1998年1954年1998年1954年1998年
宜昌668006360055。7354。502828
汉口761007120029。7329。435451
大通926008210016。6416。316253

  ○ 1954年大洪水后,对长江防洪作过什么安排?
  ▲ 在1980年,水利部曾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召开了长江中下游五省一市防洪座谈会,经讨论研究后,向国务院上报一份《关于长江中下游近十年防洪部署的报告》。 这份报告提出“从实际情况出发,长江中下游的防洪任务是,遇1954年同样严重的洪水,确保重点堤防安全,努力减少淹没损失”。
  ○  作了什么具体安排呢?
  ▲当时拟订出的主要措施有:
  1。培修巩固堤防,尽快做到长江干流防御水位比1954年实际最高水位略有提高,以扩大洪水泄量。沙市由44。67米提高到45。0米;城陵矶由33。95米提高到34。4米;汉口维持29。73米;湖口由21。68米提高到22。5米;南京为10。58米;上海定为5。1米。对其他堤防,由各省分别制定标准。
  2。落实分蓄洪措施,安排超额洪水。要求荆江分洪区、洞庭湖区、洪湖区、武汉附近区和湖口附近区,共分洪500亿立方米。
  3。停止围垦湖泊。
  4。整治河道扩大滞洪能力。
  5。加强防汛。
    按照以上措施,在十年内安排长江中下游防洪工程34项,需投资48亿元。由水利部掌握安排10亿元。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今年的洪水虽大,不但仍小于1954年类型洪水,且仍处于1980年由政府组织专家郑重提出的长江中下游防洪标准即 “遇1954年同样严重的洪水”以内。如果当年所部署的防洪工程如期完成的话,今年的严重灾害是可以减免的。
  ▲是这样。
  ○但今年入夏以来沿长江看到的情况,似乎不是这样。 
  ▲1980年所提“近十年防洪部署”,一再拖延,至今已十八年。《长江中下游平原防洪规划》所安排的荆江大堤、武汉市堤、无为大堤、同马大堤、江西沿江大堤,以及其他堤防的加固加高,护岸培修,洪道整治工程,至今尚未切实完成。结果堤防大量出现险情,甚至决口,主要是没有认真及时加固。
  ○及时加固就行了么?据说沿江土堤年久失修,处处“跑冒滴漏”?
  ▲年久并不是问题,主要是失修——没有按照标准认真进行加固。国外如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欧洲的多瑙河,筑堤防洪的历史都很长;遇到大洪水时,也都是依靠堤防作为防洪的根本措施。
  ○确实没有听说过人家一遇大水就动员若干万人上堤抢险:恐怕不是广大军民不够爱国爱家乡,而是堤坝比较坚固。是否我国堤防技术不够?
  ▲我国在技术上可以修建高达100多米的土坝,长期挡水不会渗漏垮坝。至于几十米甚至只有一、二十米高的堤防,为保卫人民、城镇、工矿企业、交通设施和农村的安全,也应当按标准认真加固。
  ○实在不懂完全可操作的规划竟无端拖下来。记得1988年关于《三峡工程防洪论证报告》中,也提到了这一计划。在对比不同的防洪措施时,还具体谈到“近期安排了荆江大堤加固等18项工程,由中央投资15亿元。从1981年起到1987年,已安排投资3。99亿元,有12项工程陆续开工”,看来这项计划确实执行了一段时间。可接着又说:“由于投资不足,建设进程有些推迟。要完成1980年提出的防洪建设任务,还需筹集相当数量的投资,进行艰巨的工作。” 后来怎么样了呢?有没有筹集到资金?有没有继续工作?
  ▲实际情况是,按照1980年所提长江中下游平原防洪部署,据1987年调查湘、鄂、赣、皖四省上报,整个堤防体系达到规划要求,尚需投资63。4亿元;分蓄洪区安全建设尚需投资45亿元,合计100多亿元。 
  ○是不是后来国务院对这一计划改变了态度,有了新的打算?
  ▲我理解并没有。因为1990年7月,姚依林副总理在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结束时还说: “长江自1954年以来已有三十多年没有发生全流域的大水,天有不测风云,要居安思危,早筹良策。当前要继续抓紧1980年平原防洪方案的各项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建设,请国家计委、财政部给予重点支持,水利部会同沿江各省抓紧组织实施,加快建设步伐。”
  ○果然一语成谶。我的印象,第二年1991年淮河、太湖大洪水,也包括长江中下游,造成大型灾害。应当是一次警告了吧?
  ▲岂止一次警告。到1995年大水时,长江干堤曾发生险情2562处;1996年大水时,再度暴露堤身未达标,以及堤质的诸多隐患;今年大水时,又发生渗漏、管漏、塌坡、涵闸等几千处险情,甚至决口成灾。这都是堤防质量没有认真加固存在的问题。平常时间掉以轻心,洪水来临紧急抢险,既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又难以达到质量要求,汛后还要重修,既不经济,又不合理。
  ○堤防出现险情的并不限于长江……
  ▲我国其他河流也存在这个问题。主要是水利部门的主导思想,几十年来一直重水库,轻堤防;重建设,轻维护;平常不认真加固堤防,等到大洪水时才临时防汛,上堤抢险。如不改变观念,以后遇大洪水还将造成巨大灾害。
  ○但100多亿总不是个小数,恐怕正是“有些推迟”的关键所在。
  ▲100亿元与洪灾损失相比,恰恰是个小数。这笔钱不肯花,那就看看不花的结果: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发生多次大水灾,1995年五省统计洪涝受灾面积6916万亩,成灾4381万亩,受灾人口7489万人。死亡1302人,直接经济损失592亿元;1996年中下游六、七月份(未包括五、八月)受灾面积7305万亩,受灾人口70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700亿元;这两年洪水都比1954年小,但受灾耕地和人口都比1954年大。今年的洪灾损失具体数字还未见公布,估计总不在千亿元之下。这三年长江中下游洪灾损失共达二千余亿元,还给沿江人民群众造成巨大痛苦,甚至人身丧失,以及许多间接损失。
  ○合起来也超过2000亿元了,这正是三峡工程当局公布的对这一工程的总投资——其实我们知道,正如中国其他钓鱼工程一样,这一数目是绝对打不住的。三峡建设总公司的负责人至今还在强调:“如果三峡工程建成了,可以把长江上游洪峰水量拦蓄在水库内,减少长江上游洪水下泄流量,对保证长江中下游人民安全度汛有很重要的作用……”
  ▲不能说完全没有作用,但作用究竟有多大,让我们看看具体数字:长江的洪水量很大,三峡水库仅能控制上游来水,对中游湖南的湘资沅澧水、湖北的汉江、江西的赣抚信饶修水等支流洪水难以控制。1954年洪水6—8月三个月长江上中游八里江以上干支流来水总量达6570亿立方米。其中,上游宜昌来水2976亿立方米,占45%; 中游诸大支流来水3594立方米。这是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