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交出外交与军事外,北京只坚持农业方面必须耕者有其田。其他政务,完全由台
湾省政府全权处理,以20年为期,期满之后再行磋商。(其实那时,台湾完成土地
改革已经十多年,北京方面不可能不知道)(3)台湾不得接受美国任何军事与经
济援助;财政上若有困难,由北京照美国支援数额照拨补助。(大陆当时刚刚由三
年经济困难时期恢复过来,似无此能力,更况且台湾并未出现财政困难)(4)台
湾海、空军并入北京控制。陆军缩编为四个师,其中一个师驻厦门、金门地区,三
个师驻守台湾。(5)厦门和金门合并为一自由市,并为双方缓冲与联络地区。该
市市长由驻军师长兼任。此人选由台北征求北京同意后任命,资格应为陆军中将,
政治上为北京所接受。(6)台湾现任文武官员官阶、待遇不变。人民生活保证只
提高、不降低。
据文章披露,会见之后,曹聚仁老先生很是兴奋,只等北京认可后,即正式派
人北上赴大陆了。不料1966年6月,震惊世界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北京对台工作
停顿。而对台湾方面说来,似乎又是一次“以主义光复大陆”的机会。似曾相识的
强大政治攻势再度发起:“大陆政权分崩离析”、“反毛力量联合起来共同讨逆”
……。海峡两岸进入新的一轮冷战与抗衡。
待到缓和的声音重新发出时,已是1980年代初。从叶剑英委员长发布九条《告
台湾同胞书》,又是20年过去了。在大陆的改革已经快把共产党弄得空俱其名,而
台湾的国民党也已经不再能够独裁的情况下,这延续了七十多年国共仇恨,难道还
解不开吗?过去结了仇的政客的接班人,难道还要向毛泽东、蒋介石那样,把两边
中国人的性命、财富、安宁、尊严,当作自己的筹码来耍弄吗?
失败者的胜利
特别感谢作者戴晴女士寄来本文
——读茨威格《异端的权利》
差不多可以说这是他最后一部著作了。逝于1942年的茨威格虽然接着又写了回
忆录式的《昨天的世界》,写了一篇约4万字的《象棋的故事》,还有那封平静得
令人窒息的遗书,但带着明晰的观念与创作的热望,不仅从自己的记忆与情感中搜
寻,还需四处奔波、查找史料、辨析杂乱无章的原始素材,再以此为据进行艰苦的
劳作,这确实差不多是最后一次了。
《异端的权利——卡斯特里奥反对加尔文》对中国读者说来是陌生的。如果有
100万读中文译本的青年和不再是青年的人知道《陌生女人的来信》、知道《看不
见的收藏》、知道《人类星光璀灿时》,他们之中可能找不出10个人能说出卡斯特
利奥和他的生平与著作。当然这里边会有上万人多多少少知道加尔文,看过那幅有
名的两个胖子一个瘦子的宗教改革者油画,但他的性情、他的嗜好呢? 他热情还是
冷漠? 宽厚还是刻薄? 爱不爱醇酒妇人? 迷不迷森林与海,还有孩子和狗? 也许学
者们认为这一切与历史进程毫不相干,恰如心跳与排泄,这档子每个人与生俱来又
相携逝去的那回子事,没人会感兴趣——除了他的老婆。当然如果这人是领袖或者
活佛,则又当别论。在史学家眼中,后人所关心的,只是业绩! 业绩!
但虚构小说家们不是这样。他们只重心灵,特别是心灵中的隐秘。他们写王公
贵族、奸夫姘妇,写穷乡僻壤的农夫和他们的鸡鸭……显赫家族引不起他们的敬畏,
他们东挪西借地随意编派,根本不在乎这个或者那个朝代。
同样是在描写人类! 读者已经那么习惯于这种分界,甚至在我们背着手坐在课
桌后边的时候,老师与教科书就为我们规定好了:文与史。但茨威格显然成心与这
一分类作对。他在他无懈可击的历史叙述中,剖出了那真名实姓、进行着确曾发生
过的行为和主人公最不为人所知的本性。这种剖析是惊心动魄的,甚于我们看到一
头猛狮分泌为猎物所诱出的涎水。
如果不读茨威格的《异端的权利》,加尔文在我心中完全是概念化的光辉幻像:
改革家、反封建斗士。他站在历史的一个阶梯上,与无数长袍长髯的伟人排在一起。
如果不读茨威格,我怎么也不能那么明白地知道,就是这个因怀有理想而受迫害、
遭追捕、不得不亡命他乡的新兴资产阶级,一旦登上权力的宝座,对那些曾是、甚
至依旧是他的朋友和同志的人,会表现出那样的常人难以置信的专横、残忍与卑劣。
这些人根本没有丝毫觊觎他的权势的念头,不过想就几个纯学术问题与他商榷——
货真价实的商榷,因为文稿是在未发表之前,就寄给了“亲爱的兄弟”敬请指正的。
可怜的塞维特斯(通译为塞尔维特)是死定了。加尔文甚至在以残酷迫害异端著
称的苏黎世等四个宗教团体都拒绝对这有学问的医生处以极刑的情况下,甚至当这
“衣衫褴褛、胡须紊乱、面容肮脏瘦削”的神学家、生物学家愿意以“人对人、基
督徒对基督徒”的方式与这位权倾一时的论争敌手和解的时候,仍然得不到加尔文
丝毫的怜悯。他要求这囚人的,是精神与信念上的屈服。这对常人说来真是一点也
不难,不幸塞维斯特选择以精神自由为终极目标,于是这要求就显得过分了一点。
他拒绝了,坚决拒绝,明知前景是“即将被文火烤成一摊胶状物”——他宁愿受半
小时极大的痛苦赢得烈士的桂冠,而将彻底野蛮主义这一耻辱的标签永远贴在加尔
文身上。”
故事到此并没有完。如果说,加尔文以为他的在肉体上消灭异端足以从精神上
巩固他个人独裁的话,他对于人类对人道与自由的向往以及他们为之奋斗的勇气就
太低估了。塞维斯特的惨死,使另一名具有独立人格的思想家,当时正静静地做着
学问的卡斯特利奥,“从书页中抬起头来”。平静、谦和,然而却是坚忍不拔地投
入对思想专制的斗争。在观点上,他与塞维斯特并非同志,他甚至可能完全不同意
塞的《基督教的复兴》说;但他站出来了,不顾自己“可有可无、微不足道、无足
轻重”,只不过是一个“靠译书和担任家庭教师所入,不足以养活妻子儿女”的穷
学者。他代表“受辱的人权”,向不可冒犯的权势宣战。这场斗争的结果是,当他
在世的时候,“在加尔文势力所及,营业印刷商没有人胆敢出版卡斯特利奥的书”;
而随后,“对他著作的审查制度,持续了几十年和几百年”。
其实卡斯特利奥完全可以三缄其口,如果这样,他会安稳地度过一生,并向世
界贡献上优秀的法语及拉丁语《圣经》;而历史依旧向前行进,200年和350年后照
样会有伏尔泰抗议卡拉斯案、左拉抗议德雷福;中国的闻一多也照样会拍案而起,
藐视独裁者的子弹……但他选择了长达十年的几乎见不到任何希望的抗争。没有任
何有权势的人或者公众的爱戴作依靠,押在胜负的天平上的,只有他自己的生命。
今天,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卡斯特利奥用生命争取的命题实在平凡又平凡,就
象蒸汽能驱动轮机,电脑能进行运算一样天经地义:
寻求真理并说出自己所信仰的是真理,永远不能作为罪行。没有人会被迫接受
一种信念。信念是自由的。
然而,为这一命题而牺牲的人,恐怕不会少于世界大战吧?
《异端的权利》完成于1936年,正是希特勒当上德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意气
飞扬地在鲜花与欢呼声中吞并了奥地利和苏台德区的时候。正是在此时,不具一枪
一卒的作家茨威格宣称:
我们要永远不停止去提醒整个世界: 它眼里只有战胜者的丰碑,而我们人类真
正的英雄,不是那些通过屠刀下的尸体才达到昙花一现统治的人们,而是那些没有
抵抗力量、被优胜者暴力压倒的人们——正如卡斯特利奥在他为精神上的自由、为
最后在地球上建立人道主义王国的斗争中,被加尔文所压倒一样。
原载北京《世界文学》1987年
奉旨造反义和团
特别感谢作者戴晴女士寄来本文
戴晴
在1949年之后的中国,除了那一堆“一”字辈的公共假日(五一、六一、七一、
八一、十一),还有几个总要被有关人士想起来并纪念一番的特别日子,比如文艺
圈纪念《讲话》,也就是毛泽东1942年在延安作的那场把他们由自由战士变为党的
工具的“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被统战的对象们,特别是反蒋的国民党元老新进,
则纪念共产党也认可的辛亥暴动;对所谓“义和团运动”,好象没有找到有头有脸
的拳民后裔,佛道释三家也都不肯沾边,而农民暴动和共产党可是有割不断的天然
血缘,史学界遂受命挑头主持这“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纪念。
那正日子的选定与主题“反帝爱国”颇为相合。一百年前的6 月13日,是拳民
最意气风发的日子。虽说一年以前他们就接受了朝廷的好意,在新巡抚关照下,把
原先的“反清复明”改成“扶清灭洋”,但一直到了这一年的“春夏之交”,拳众
们才真正露脸:一向禁卫森严的九城向这些红布包头、红布兜肚的粗汉们全面开放,
任凭他们到处设坛作法,操刀执杖,喊打喊杀,出入王府官邸,担当教师爷和门房
大爷,白米白银一批批赏下来……最后,在清廷正规部队配合下,拳民们“奉旨造
反”,以围攻使馆震惊世界。
五个礼拜之后,不过两万名拼凑起来的正规作战部队(史称八国联军),就把
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