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胜利象征朱可夫-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联军队使波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得以平息,同时也证明了苏联决心要用武力来保持其在东 欧的霸主地位。苏联军队的功劳,使赫鲁晓夫更增添了一份对朱可夫的感激之情。在朱可夫 60岁生日那一天,苏联的所有报纸都在头版上刊登了朱可夫元帅的巨幅照片,并发表了党中 央委员会的赞词:

  〃共产党和苏联人民高度评价您在建设武装部队方面,在保卫社会主义祖国方面所作出的成 绩。在伟大的卫国战争的严酷的年代里,您巧妙地、勇敢地引导苏联军队为祖国的自由和独 立进行了决战。在和平工作的年代里,您不停息地贡献出您的全部精力和知识,来进一步建 设苏联政府和加强国家的防御能力。〃

  在朱可夫生日这一天,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宣布:授予朱可夫列宁勋章和金星 勋章。至此,朱可夫成为苏联历史上获得勋章最多的英雄,是唯一拥有4枚金星勋章的人。 踌躇满志的朱可夫真可谓功成名就,如日中天。


 

  

第十九章结局(1)


  

  在苏联共产党二十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以攻击斯大林的独裁与专断,获得了不少政治资本 。赫鲁晓夫不仅否认了斯大林在军事上的天才神话,而且把许多荣誉又统统归还给了那些著 名的军事将领。他说:〃战争的胜利不能归功于斯大林,而应当归功于战时的元帅们。〃赫 鲁晓夫特别赞扬朱可夫,他说他从来就反对斯大林对朱可夫的谴责,而他自己则始终把朱可 夫当作忠实的朋友。

  赫鲁晓夫这种实用主义的政客手法,显然有些笨拙和过分。对于赫鲁晓夫这种肉麻的献媚和 别有用心的拉拢,朱可夫觉得很不自在。作为一名行武出身的军人,他不愿意仿效那帮政客 们所惯用的投桃报李式的态度,他在大会发言中没有说一句称赞赫鲁晓夫的话,这在当时 所有的发言者中是极少有的。

  但是,这并不妨碍赫鲁晓夫和朱可夫在政治上形成联盟,因为他们两人都需要从对方获得自 己所要的那一部分利益。

  二十大以后,赫鲁晓夫的权力渐渐膨胀起来,并且继续夺取他的政治对手们仅有的一部分权 力,从而引起了一些人的警觉和恐慌。

  1957年4月,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和卡冈诺维奇决定向赫鲁晓夫发起反击。后来伏罗希洛夫 、别尔乌欣和萨布罗夫也自愿加入了他们的行列。老成的布尔加宁尽管开始不公开表示态度 ,却允许这些人在他的办公室开会策划。

  当时中央主席团共有11名成员,而参加这个集团的已有7名,此时赫鲁晓夫已属于少数派。 

  在6月18日召开的一次主席团例行会议上。开始是大多数人在一个极普通的问题上都投票反 对赫鲁晓夫的意见。没等这位家长式的会议主持人转过神来,与会者中的反对派已经开始对 他的各项政策进行全面攻击。让这位以反斯大林个人迷信起家的英雄颇为难堪的是,大家几 乎异口同声地指责他搞个人崇拜。他们一不作二不休,坚决要求赫鲁晓夫当即辞去党的第一 书记职务。投票的结果是7对4,多数人站到了赫鲁晓夫的对立面。

  至此,布尔加宁的胆子也壮了起来,他直盯着赫鲁晓夫,郑重地宣布:

  〃好吧,赫鲁晓夫同志,我们是7位,而你们是4位。你应该服从多数了。〃

  面对突入其来的发难,赫鲁晓夫好像被人狠狠地敲了一记闷棍,脑子里突然一片空白,滚圆 的秃头上沁满了汗珠。然而,他不愧是政坛上的老手,只见他定了定神儿,然后理直气壮地 反驳道:

  〃在数学上,2加2的确是4,但这不能应用到政治上。在政治方面,事情并不是这样简单 。〃

  可能是出于无法弥补的疏忽,反对派集团大概忘记了,按照党内的正式规定,在主席团成员 中只要有4分之1的人数就可以要求召开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狡滑老练的赫鲁晓夫在得到朱 可夫等3位支持者同意后提出:只有中央全会才有权免除党的第一书记的职务。他要求立即 召开中央全体会议表决。赫鲁晓夫确信,只要能召开中央全会,他就能够化险为夷。

  此时,拥兵自重的朱可夫一方面表示支持赫鲁晓夫的意见,一面要求主席团会议休会。然后 ,他大步流星地走出会议室,立即命令国防部派军用飞机把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中央委员火速 接到莫斯科来。

  第二天早晨,300多名委员已经聚集在莫斯科的会议室里。他们稀里糊涂地被投入了这场政 治权力的抗争中。

  赫鲁晓夫的心好像比前一天踏实多了。他满脸怒气,双眼圆睁地坐在主席台上,活像是一个 即将上场决一死战的拳击手。

  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和卡冈诺维奇又相继把昨天对赫鲁晓夫的谴责重复一遍,但是得到的响 应却很少。原来就不十分坚定的主席团成员别尔乌欣和萨布罗夫见风向不妙,也随机应变地 投了赫鲁晓夫一票。

  此时,反对派集团大势已去,他们一个个像泄了气的皮球,瘫在座位上。

  会上,朱可夫发表了一篇支持赫鲁晓夫的有力的演讲。他把反对派集团的策略同贝利亚的反 党阴谋相提并论,他说军队了解事情真相,就像了解当年贝利亚事件一样。他放大了嗓门向 与会者说:〃红军不允许任何人企图得到个人的权力。〃朱可夫发言时,赫鲁晓夫用火热的 充满感激的目光看着他,按照他的习惯,他真想跳起来向他拥抱,但是他这次控制住了内心 的激动。

  轮到赫鲁晓夫向反对派算帐了,他决心把他的政敌彻底清除掉。他把反对派称为〃反党集团 〃,谴责他们犯了一系列罪行。在他的提议下,莫洛托夫、马林科夫和卡冈诺维奇被逐出党 的主席团和中央委员会。萨布罗夫被解除主席团职务,别尔乌欣降为候补中央委员。获胜的 赫鲁晓夫把主席团的11个席位增加到15个,其中有9名成员都是由他亲自选定。理所当然, 朱可夫就是其中之一。一个职业军人出身的元帅成为党的最高政治机构的成员,这在苏联共 产党的历史上是唯一的一次。

  由于卡冈诺维奇、莫洛托夫和马林科夫曾经在30年代参加过对红军指挥人员的血腥清洗,所 以军人对这个反党集团有着特殊的怨恨,朱可夫决心向他们清算这笔血债。

  在中央全会公告发表的前两天,国防部和莫斯科卫戍部队的900多名党员举行了会议。朱可 夫作了报告,他对该反党集团进行了批判,说他们没有遵循党的列宁路线,助长了个人迷信 ,不相信农业的迅速增长,不承认加强集体农庄的必要性。并且他们脱离了人民,不懂得群 众的愿望,低估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性,看不见在新形势下出现的一切新事物。接着,朱可夫 赞扬了二十大以来苏联共产党的成就。他信誓旦旦地说:〃军队随时准备响应我们的母亲… …党和政府的第一声号召,为捍卫我们政府的利益而勇敢战斗。〃


 

  

第十九章结局(2)


  在以后的几个星期里,这个职业军人几乎把所有精力和时间都用在谴责反党集团的活动中。 他痛骂这些反党集团成员是害群之马,他们不愿意放弃他们把持了将近30年的权力。在每次 发言中,朱可夫措辞最严厉的莫过于对搞个人迷信的痛恨,他要求公开揭露这些极权人物的 不法行径。他在7月5日列宁格勒的群众大会上,公开主张把整个斯大林问题和被斯大林清洗 的军事将领们的内幕公诸于众。这位〃炮筒子〃元帅的发言,触及了苏联政治的神经,《真 理报》在发表这篇演说时作了加工,删去了使人敏感的一些话。

  朱可夫提出这些敏感的话题,其目的可能仅仅在于把30年代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斯大林对 他和其他一些军人的错误处置纠正过来。但是不论朱可夫出于什么用意,他都是在玩弄政治 炸药,因为他忽略了这样一点:党的领袖们始终是一个整体,他们在许多方面,几代人都是 一脉相承,打碎其中任何一块灵牌,他们都将失去自身的权威和神秘光环。朱可夫肆无忌惮 地向党的隐蔽处进攻,显然犯了政治上的大忌。对朱可夫感谢话还没说完的赫鲁晓夫又似乎 预感到这位兵权在手的元帅是想乘机夺权。这是赫鲁晓夫最为担心的事情。

  朱可夫在多次讲话中宣布:〃红军将忠实地和坚定地保卫着祖国的利益,并且时刻准备来执 行人民的意愿。〃〃人民的意愿〃的含义是什么?〃人民的意愿〃与党的领导的关系是什么? 此言出自一贯轻视党对军队的领导,轻视军队政治工作的朱可夫嘴里,不能不使党的领袖们 感到迷惘和不安,他们担忧哪一天早晨他会以执行〃人民的意愿〃把他们一脚踢开。

  陶醉于在党内和军内都获得极大权力的朱可夫,似乎有些忘乎所以,他要把从斯大林头上摘 下来的光圈套在自己的头上。

  他描绘当年自己在列宁格勒战役中的作用时,刻意突出自己贡献。他在群众大会的发言中说 ,在危机时刻,正是由于他领导的部队的奋力抗争,才使列宁格勒转危为安。

  人们一直可以在报纸杂志上看到朱可夫的文章,这些文章最突出的内容之一,就是表白他在 各次战役胜利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把这些文章和他在列宁格勒的讲话联系起来看,人们就有 理由怀疑朱可夫企图建立新的个人迷信,而否定党的作用。

  朱可夫在政治的道路上似乎走得过了一些。他规劝赫鲁晓夫把原打算取消部分经济部门和分 散工业管理系统的计划作一修改,在强大的国防工业部之中,航空工业部保留了下来。之后 ,朱可夫又让党的领袖们作了三个更大的让步:一是停止苏军总政治部历来向党中央直接报 告的制度,转而向朱可夫报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