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胜利象征朱可夫-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确实如此,朱可夫和科涅夫早有成见。特别是当斯大林曾明确表示将由朱可夫部队首先 进攻柏林之后,科涅夫心中更是不服气。这次到莫斯科来,科涅夫决心要抢在朱可夫前面攻 进柏林,让朱可夫在攻克柏林的荣誉面前相形见绌。

  〃很好,〃斯大林说,〃你们两人应该就在莫斯科、在总参谋部里订出你们的计划,并在一 两天内向最高统帅部报告,这样你们回方面军去的时候,就可以随身带上已经得到全面批准 的计划。〃

  现在这两位重兵在握的方面军司令员互不相让,他们都希望斯大林采纳自己的计划。朱可夫 认为他能靠自己的部队独立地攻占柏林,因此让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在柏林外围敲边 鼓就行了。科涅夫则不甘心,他继续进行活动,他要尽一切努力推翻斯大林早些时候让他去

  攻打柏林以南的决定。面对这种僵持状况,总参谋部有人建议由两个方面军发动一次钳形攻 势。可是这与朱可夫和科涅夫都提出的正面突击相抵触。

  4月3日,两位方面军司令员再次来到斯大林面前,各自陈述了自己的计划和理由。等到他们 把完,斯大林慢慢地走到挂图前,他拿起笔在朱可夫部队和科涅夫部队之间重重地划了 一条线。这条线的起点是这两个部队的驻地分界处,终点是在柏林东南约60公里的吕本。从 吕本到柏林60公里的距离,斯大林没有继续划下去。他转过身来郑重地宣布:〃哪个部队先 到达吕本,哪个部队就参加攻占柏林。〃



 

  

第十五章最后的决战(4)

 

  看到斯大林在挂图上划出的这条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条线,听到斯大林简单明了的说明,朱可 夫和科涅夫心里都已经明白,斯大林已默许了科涅夫的主动精神,并向乌克兰第1方面军打 开了去柏林的绿灯。斯大林实际上是心照不宣地号召这两支苏军中最强大的方面军开展一场 进攻竞赛。

  至此,僵局已经打破,会议也就没有再讨论的必要了,两位司令员匆匆奔赴各自的部队。

  在返回的路上,朱可夫的心情并不轻松。他虽然指挥了许多重大战役,但是却从未攻取过像 柏林这样坚固设防的城市。柏林的总面积有900平方公里。城市地下铁道和众多的地下建筑 物更有利于德军实行各种情况的机动。在这里,每一处街道、广场、胡同、房屋、沟渠和桥 梁都是构成这个城市总体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同时,使朱可夫感到更为严重的是,德国法西 斯军队必将困兽犹斗,这场战斗的残酷性和激烈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就像每一次组织大的战役一样,朱可夫利用战前的10天时间,再一次组织各级指挥员参加军 事导演和战役准备会。在战役准备会上,朱可夫提出了一项别出心裁的作战方法,以〃震慑 和从精神上压倒敌人〃。考虑到守敌在夜间更容易发生混乱和恐慌,他决定在黎明前2小时 实施突击。突击时,用140部对空探照灯照射德军阵地,这样一方面给德军在心理上和视觉 上造成不利,另一方面又为苏军的突击部队提供了方便。

  柏林战役的特殊性,使朱可夫对战前准备格外重视。由于柏林战役前事态的发展以及苏军的 部署态势,朱可夫很难对德军隐瞒自己的企图,这就使战役实施的突然性大受影响。其中有 一个双方必争部位是不难判定的,那就是柏林的咽喉奥得河,一旦奥得河被突破,苏军就能 马上对柏林发起直接突击。所以苏军总参谋部提出:〃柏林会战将决定于奥得河的战斗。〃 德军统帅部也把齐装满员的第9集团军的主要兵力都配置在奥得河一线前沿。他们还在柏林 的东北地域组建了〃曼施坦因〃集团军群和精锐的海军陆战部队,其任务是一旦朱可夫的部 队从奥得河发起进攻,即从其侧翼实施突击。

  为了给这场双方都早有准备的战役增加一些突然性的效果,朱可夫决定在战役发起时,使用 大量的航空兵、坦克、炮兵和物资储备,争取在战役发起时,突然全力地猛攻防御的德军, 把德军一下子打得晕头转向。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要有强大可靠的运输能力。为了保证这 一点,苏军把德国的铁路路基改成了俄国轨道的宽度,使铁路运输直达奥得河。据朱可夫测 算,如果把这次战役运送物资的列车排成一条直线的话,其长度超过1200公里。但是要在短 期内,在这样一个十分有限的地域内隐蔽地准备如此大量的武器弹药,这在朱可夫指挥的所 有战役中还从未遇到过。战役开始前,仅弹药就需储备7147000发。而且要求战役过程中弹 药的供应不经过集团军和师的仓库,而是从方面军仓库不停顿地直接运往部队。

  在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比较狭窄的地段上,短时间内要集中77个步兵师、3155辆坦克和自行 火炮、14628门火炮和迫击炮,以及1531门火箭炮。

  如此众多的人员和兵器弹药要迅速渡过奥得河,又需要构筑许多渡口和架设许多桥梁。奥得 河有的地方宽度达380公尺,河面上漂着流冰,德军大炮有翼飞弹、漂雷和轰炸机也不断 地向施工阵地轰炸破坏。但是在这样极困难的条件下,朱可夫的部队还是在奥得河上建成了 25座桥梁和40个门桥渡口。桥梁和渡口地域由高炮火力和歼击机多层巡逻掩护。在白俄罗斯 第1方面军的主要突击地段上,每公里朱可夫布署的76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达到270多门。这 样大的火力密度在战役中的作用是可想而知的。

  在朱可夫紧张地进行战役准备的同时,德军也在奥得河西岸拼命地构筑工事,准备与苏军决 一死战。当时指挥抵抗朱可夫部队进攻的是〃维斯瓦〃集团军群司令官戈特哈特·海因里希 上将。他在1942年1月曾在莫斯科战役中与朱可夫交过手。那时他运用过一套极其成功的防 御战术。每当他断定某一地段即将遭到苏军进攻时,他就命令部队悄悄地提前向后撤离一两 公里。等到苏军的凶猛的炮弹倾泻到早被放弃的前沿阵地时,德军已经远远地躲到一边了。 这样一来,苏军的炮火毫无效果,大大削弱了进攻势头,而德军不但未伤丝毫,而且已经作 好反击准备,待到苏军炮火准备一停止,又重新占领原先的前沿阵地。

  1945年4月初,海因里希视察了他在奥得河沿岸的防线,面对老对手,他决心继续使用他的 成功战术,在朱可夫的大炮即将轰击之前,把部队从最东边的防线撤出,让成千上万吨的炮 弹在那些空无一人的阵地上白白地消耗掉。但是对海因里希来说,最关键的问题是要精确地 判断出朱可夫进攻的准确时间。为了迷惑海因里希,4月初,朱可夫曾发动过几次佯攻,这 确实给海因里希的判断增加了难度,不过他凭对各种因素的分析判断,朱可夫在4月中旬以 前不会发起进攻。

  4月15日是个星期天,晚上8点过后,海因里希在分析了战场上各种报告之后,确信朱可夫将 在第二天凌晨发起突击。他立即给德军第9集团军司令官布塞将军发出只有一行字的命令: 〃后撤,占据第二道防线的阵地!〃德军在夜幕的掩护下立即开始后撤,这一行动整整用了 大半个夜晚的时间。



 

  

第十五章最后的决战(5)

 

  海因里希的判断是准确的,朱可夫的确打算在4月16日实施总攻。但在确定具体的攻击时间 时,朱可夫却一反过去的习惯。过去,苏联红军总是从清晨开始实施炮火准备,炮火准备结 束,天色已亮,这时就便于步兵和坦克实施冲击。对此德军也早已摸到规律。朱可夫决定利 用德军这一习以为常的观念,出其不意地实施夜间冲击。

  在炮火准备的几小时前,夜空漆黑,阵地一片寂静,此时双方的千军万马都附在各自的堑壕 里等待这场决定人类历史命运的大搏斗。

  此时朱可夫和军事委员捷列金走出了自己的指挥部,前往最关键的近卫第8集团军的司令员 崔可夫的观察所。一路上,他看到各级指挥员为了对战斗准备作最后检查和协调都通宵未眠 。看到部属这种兢兢业业的负责精神和更加成熟、配合默契的指挥艺术,他感到特别高兴。 

  来到崔可夫的观察所,朱可夫对部队作了一番检查,确定5时进行炮火准备。朱可夫看了看 表,此时正值4时30分。他觉得此时表针走得比任何时候都慢。为了设法度过这急不可耐的3 0分钟,有人提议去喝一杯浓浓的热茶。茶是一位姑娘在地窖里准备好的。喝茶时大家都默 不作声,或许在思考问题,或许在等待着这一企盼已久的时刻的到来。

  4点57分,朱可夫和大家走出地窖。他抬头望望被黎明前大雾所笼罩的德军阵地,饱经风霜 的脸上一副严峻的神情。他又看了看手表,刚好5点整。

  〃开始,同志们,现在开始!〃朱可夫发出命令。

  顷刻间,数千门火炮、迫击炮和神奇的〃喀秋莎〃火箭炮几乎同时发射,轰炸机隆隆作响, 大地震撼,射击火光把大地照得雪亮。村庄瞬间夷为平地,森林到处火光冲天。高度密集而 又猛烈的爆炸引起了风暴性大火,接着又突然刮起了怪异的热风,把灰烬和碎片卷上天空, 整个世界就像发了疯一样。

  此时在德军阵地上,几乎没有进行任何还击。德军一发炮弹都未打,最初只有几挺机枪哒哒 地响了一会儿,随后就一点动静也没有了。朱可夫决定缩短炮火准备时间,立即发起总攻。 

  即刻,苏军几千枚五彩纷飞的信号弹升起到空中。接着间距为200公尺的140部探照灯一下子 都开亮了。总共1000多亿度的电光把德军阵地照得通明,德军士兵被这突如其来的强烈光柱 照得目眩眼花,心惊胆颤。在探照灯的照耀下,原来在黑暗中隐藏的德军目标显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