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也免不了对工作或者对客户发个牢骚,仅此而已。但这种牢骚在老板看来往往就是大问题了,他会由此进行联想,把结果往最坏处去想,不管我如何将事情作轻描淡写的处理,或者进行解释限定,都无法追赶老板的想像力。我不断地总结经验,最终的结论是谈及同事时缄口不语,只能得罪老板了。
尽管我身在曹营心在汉,却还是得不到同事们的理解。吃饭的时候大伙躲着我,下班后再也没人叫我去红茶坊打牌聊天了。有时我听到屋子里说话气氛热烈,就想上去凑个热闹,但同事们见我来了,立刻收住话题,互相之间交换着眼色,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我觉得自己成了一个非常孤立的人,常常想找个地方大吼几声,发泄发泄心中的郁闷,可就是无处可寻。难道做老板的秘书命该如此?
(童仁)
第二卷 办公室3、两个老板的印象
学校毕业后本想继续去澳洲深造,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很幸运并且顺利地进入被专业人士认为是上海最好的一家英语杂志社工作,老板是位英国绅士。记得第一天去杂志社报到,被安排坐在老板对面的办公桌,我心中暗暗地想:这次死翘翘了,每天要和老板低头不见抬头见,我的一举一动全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也许是老外的工作作风和中国人有所不同吧,原本我认为很拘谨的环境居然是那么的轻松。每天早上老板是溜着旱冰进办公室的,然后一边微笑着对经过他身边的员工说着:“Good Morning”。
因为我是新手,虽然主修的专业是商务英语,可真要写些英语文章让那些老外读,我想任何一个不是Native English Speaker的写手是不可能像老外一样把一篇文章写得生动简洁。有次我写一篇餐厅的Review,自认为写的文章是文采飞扬了,可老板看后,就问我:“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老喜欢把明明一句很简单的句子要写成五句?”然后我就很奇怪地看着他,对他说:“这是形容啊,这样写比较婉转。”老板很耐心地对我说:“英文的写作和中文写作不同,中文讲究的是文采华丽,可英文却是让你用很简单的文字表达它内在的意思。”哦,原来如此!最后老板把我原本整篇的稿子改成了半篇。从他那儿真的学到了很多。可后来由于某些原因离开了那个直到现在我也很喜欢,并且一直都默默想念着的地方。
然后去了另一家英语杂志社,老板是个北京人,听说还是个什么高干的儿子。也许他是个典型的北方人,说话特牛B,他对我们员工许诺过的任何福利从来都未曾兑现(当然我不是在这里抨击北方人,如有得罪请原谅),更过分的是他居然对我们说:“上海人永远都不知道满足,你们的工资已经明显比给北京员工的不知要高出几倍,但你们的工作态度不如北京人来得好。”平时老板都不在上海,每个月他要来上海视察一次,再加上他亲戚,总共加起来7—10天的时间。那段日子可真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每到发工资的时候,不管你表现得再好,总是拿不到全额工资,总会从你身上挑出这些那些的毛病来。说好给员工解“三金”,又是骗人的,可每个月的个人税还是得从工资当中扣除。有很多时候我真想不干了,可想想总不能和钱过不去吧,能混则混。半年以后,我终于下定决心辞职回家了,以后凡是听到老板是北京人,就算再高的Offer也不敢去,大概是怕了吧。
(小酸奶)
第二卷 办公室4、得罪上司
最近想找几位朋友,电话打到他们单位,对方彬彬有礼对我说:“他不在。”隔日再打过去,还是那句温和礼貌的规范用语。巧了,再找另一位好久不联系的朋友,电话拨过去,对方说:“她走了。”隔些时日再拨过去,依然三个字,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后来才晓得,这两位朋友都另谋高就了。再联系上那两位朋友,才得知皆因与上司闹磨擦,一走了之了。而公司为照顾自己形象,老板关照不能对外人说他辞职或跳槽。所以凡有人找他,话总说得那么暧昧、那么温和。
能否得罪上司,这是老话题,可现在有了新内容。以前万万得罪不起,一得罪,终身穿小鞋。现在,得罪了可以走人。关键是你有没有这个“走”的实力。“安全”得罪“色”老板
尽管从相安无事的角度出发,走出家门不要得罪任何人,但有时候“敌进”的时候,还是不能简单地“我退”,尤其这个敌是老板,哪怕你会得罪这个敌人。Lisa从来都是我眼里的“老板得罪高手”,她并非有着MBA的金字招牌,只是老板秘书一个,却绝对属于得罪老板后还“屁颠屁颠”的美女杀手。
我好奇而不无崇敬地向她取经,没想到她“晴转阴天”,吐露箴言——“只因老板性骚扰太多啊!”
老板大权在握,虽然家有贤妻,却仍会利用自己的有利地位,去追求自己的异性下属,像Lisa这样靓丽而有才的女秘书当然就是其首选目标。很多丽人秘书一碰到这种情况就会立刻呈递辞职书,一走了之。但Lisa却“偏向虎山行”,尽管每次的“反骚扰”,都是对老板的一种得罪,但却能够“安全”得罪,巧妙周旋,让人不得不佩服。
“如果老板借故邀约你怎么办?”
“我装傻充愣啊,然后问他:你太太也一起来吧?谢谢你给我这个认识太太的机会哦!”——老板当然自感没趣。
“老板有没有夸你是他见过的女性管理人员中最漂亮的一位?”
“我可从来不乐昏头:‘我只是在努力维护公司的形象而已。’”——一切往工作上引,让他没有谈私事的可乘之机。
“如果老板借机让你为他做家务呢?”
“偶尔为之倒无可厚非。若是三番五次,别有用心,我就向他表明:‘我的职责是你工作上的助理,家务事您应该找一个保姆。’”——秘书插手老板的家务,这是涉险的第一步!
“老板给你发黄色笑话怎么办?”
“我根本不觉得好笑,绝对不流露出我对此感兴趣,索性站起来,并找个工作上的借口离开他的身边。”
让Lisa游刃有馀的最后秘笈是:尽管不纵容老板的骚扰,处处“不合作”多多,但这些都属于“小得罪”,无论怎样恼火,都不要拍桌离去,只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就行了。却一定要在自己的工作上严格把关,因为工作上的失误,可是对老板的“大得罪”哦!怎么兜圈都赔不回来了!
(光子)
第二卷 办公室5、快乐主义
对正在职场上打拚的人来说,人际关系总是一个大难题,尤其是在处理和上司的关系上,因此也难免会出现得罪上司的情况。当然,如果这个时候你并没有想调离或辞职,那可千万别冲动,以轻松的心情去认真对待才不会让自己陷入僵局。我且称之为“快乐主义”吧。
得罪上司,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决不会是一件快乐的事,这一点儿也没错。但此时你如果一直使自己处于“低气压”之下的话,不仅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还会对一起工作的同伴有所影响,那样非但不会对你和上司之间的关系有所改善,连你的同事也会对你有想法,这不是得不偿失吗?心理专家史密斯曾说过:“如果你气势汹汹,只会使你的上司也大发雷霆,所以,首先要做到心平气和。”而我认为不止要心平气和,更要使自己保持快乐的心情。
当然,我所谓的保持快乐的心情,并不是说为了“顾全大局”而忍气吞声,现在决不是一个沉默是金的年代,你得要找个好时机,在你的上司心情不错又不是很繁忙的时候与他沟通一下,如果错在你,就要有认错的勇气,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并作出解释;如果错不在你,那就以婉转的方式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无伤大雅地请求上司宽宏,如此一来,大家的隔阂消除了不说,你的上司可能还会对你另眼相看呢!
话说回来,工作本来就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当然要时刻保持着快乐的心情。如果你正处于得罪上司的尴尬境地,那就不妨试试我的“快乐主义”吧!
(王唯佳)
第二卷 办公室6、何必总想着奉迎和周旋?
老编给我出了个难题,他以为就我外企职员的身份而言,关于如何与老板周旋,会有诸多切身体会,我糊里糊涂接了题目,才发觉根本无从谈起。
倒记得刚工作那年,是闯过不少祸的,比如好几次把电话留言记错,因为日本人的名字太拗口。当时的我,连五十音图也没学会,总是厚着脸皮问对方可否告诉我英文拼写,即便如此,边听边记居然也能出错。老板也是日本人,有时候看着我的留言字条,会露出一脸的茫然。而我面对他的茫然,则是更为茫然了。初出茅庐,犯了错,居然忘了解释,只垂着双手站在那儿,惊恐不已,不知如何是好。老板大约觉得好笑了,冲我耸一耸肩,把字条捏在手里揉上几下,就扔了。
还有一次,老板在会议途中要我帮忙复印客人的一叠文件,文件厚厚的一摞,我稍稍整理好几页折角,就放入复印机自动档。没想到文件中竟然夹有几处书订,在机器里一转就卡住了,连带着撕坏了几页原稿。这一次,祸闯大了,还是不知如何是好,愣神半天,直到老板催促才红着脸回去,面对一桌子的人,怯生生把文件送到台上。客人是发了火的,老板居然退为旁观者,一声未吭。客人走后,老板还是一声未吭,之后有什么文件、信件、传真,还是照旧交到我手上,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都是以前的事了,当年的那个老板已经回国,新任上司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我也不再打杂,经手的业务复杂得绝非以前所能想象。业务的疏漏其实远比勤务的过错严重许多,可是想了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