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藏噶隆、仲巴呼图克图之所以情愿交纳岁币,换取廓尔喀兵返家,退出聂拉木三处,可能主要是因为“唐古特人怯儒”,无法驱逐廓尔喀兵,收复失地,驻藏清兵只有五百名,难敌数千入侵之军。内地官兵远在数千里外,历时数月才能抵藏,军情瞬息万变,远水难解近渴。如多增兵留驻,藏地贫瘠,无力供应大批驻兵所需食用物品。因此,噶隆力主尽早送走廓尔喀兵,要回聂拉木三处,保持藏区安宁。
巴忠之所以从主战变为主和,甚至丧权赎地,除了上述原因以外,还可能有两个因素在起作用。一是清军不谙地形,高原反应,水土不合,言语不通,大雪封山,行进艰难。兼之,军行数千里,人疲马乏,粮草弹药枪炮弓箭转运太难,仅从打箭炉,运往后藏,就需设站二百个,一石米运费高达白银二十六两,而且是较前大加节省,即需数十石米才能运米一石至藏。在这样条件下,与剽悍的廓尔喀兵交锋,很难说鹿死谁手。这一点,将军鄂辉、提督成德的体会,显然更为深刻。
另一重要因素是巴忠想侥幸建功。岁币是藏区交纳,不要朝廷负担,在远隔千山万水交通极为不便的情况下,将此事封锁起来,不让皇上知道,想来还是办得到的。更为重要的是,廓尔喀很想和清政府建立朝贡关系,乾隆五十二年便曾遣人入贡,遭驻藏大臣拒绝。现在如果允其入贡,廓尔喀人必然十分高兴,皇上也会满意。身为御前侍卫的大臣巴忠,对皇上好大喜功愿作四海之主的“大皇帝”之性格,不会不知道,能将廓尔喀招致入贡,定会博得皇上欢心。对这样能化干戈为玉帛,变“逆酋”为“顺夷”,建树奇功之臣,朝廷能不嘉奖封爵晋职?
因此,巴忠利用两情不通的机会,对廓尔喀人,允许西藏噶隆交纳岁币,并许诺当其入贡以后,请求皇上封授国王的王爵和王叔的公爵。廓尔喀王叔欣然同意,撤兵退地,遣使入贡。这一边,比较好办。对乾隆皇帝,巴忠就编造谎言,伪称廓尔喀知过悔改,求帝宽宥,恳请入贡封爵。这事本来比较难办,但语言不通,上下隔绝,鄂辉、成德又随声附和,共同作伪,终于一度欺骗了乾隆帝,办成功了。五十四年正月,鄂辉奏称,收复宗喀后,连降大雪,现在觅路前进,廓尔喀头人在交界地方,听候官兵到后,“欲行申诉”。乾隆帝于五十四年二月三十日看到此折后,谕令鄂辉迅速前进,收抚廓尔喀人,问明该头目起衅情由,遵照以前陆续下达的谕旨,“剀切宣布,总在慑服伊等之心,使永远不敢侵犯,立定界址,即行撤兵”。[13]
三月,鄂辉又奏:“巴勒布所占地方,业经全行收复,边界廓清。其大头人为雪所阻,俟天气晴暖,即前来叩见,再宣谕威德,晓以顺逆,令其输诚归服,永遵王化,即次第撤兵。”乾隆帝于四月初八日看到奏折,下谕说:巴勒布人因与唐古特人争执,故至后藏边界侵扰,现经鄂辉等“向其头人剀切晓谕,番众等怀畏天朝威德,从此自不敢再犯边境。”[14]
六月初二日,鄂辉等人呈报廓尔喀乞降、双方立约定界、撤兵的奏折,送到京师。鄂辉等人奏:
“巴勒布畏罪输诚,遣头目来营乞降。臣等察其意诚,随将唐古特番兵先行撤动,一面宣布恩威,设法招致。兹据总兵穆克登阿等,带领巴勒布大头目噶登嘛撒海、哈哩乌巴第哇等,环跪营门,悔罪乞恩。禀称:我等远在边外,本与唐古特和好,常来西被交易。近因西藏人将我等货物任意加税,并于食盐内搀入砂土,我等实不能堪,冒昧侵犯边地。今大兵远来,我等不敢抗拒,望风退回。今蒙将从前在藏滋事之噶布伦,并加税之第巴等,均革退治罪,又将办事驻藏大臣更换,莫不感仰大皇帝公正严明,额手称颂。臣等随向宣布威德,大兵所向,屡著荡平,并将如天好生之心,向其一一晓示,番众等叩头畏服。随令西藏噶布伦、第巴等,将减税、售盐等事说明,立定规条,勘明边界,各设盟誓,并取具该部落永不滋事图记、番结,交噶布伦收存备案。所有汉土官兵,当令分起全撤,留换台站,随营粮员,俱以次撤回。其前(后)藏济咙、聂拉木、宗喀、胁噶尔等处,俱各慎选总管,给与执照委牌,仿令妥为经理。复谕噶布伦、第巴等随时查察,教养兼行,俾令安分守法,以仰副皇上爱护唐古特僧俗番众之至意。”[15]
乾隆帝不了解事实真相,听信了鄂辉、巴忠、成德等人上述颇不真实之言,批准了允降定界撤兵。
鄂辉、成德、巴忠等人,又遵照帝旨,奏上“收复巴勒布侵占藏地设站定界事宜”,共十九条。其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七项:一、增兵。增绿营兵一百一十名、唐古特兵一千二百名,其中,后藏新驻绿营兵一百五十名、唐古特兵四百名,前藏增唐古特兵八百兵。二、储粮。在扎什伦布城内建仓,收贮米、棵、麦三千石,拉里、察木多、巴塘、里塘四处粮台,亦一体储备。三、任官。西藏噶隆、戴绷、第巴等缺,办理地方,管束兵丁,“均关紧要”,遇有缺出,应于诚实勤妥之子弟中慎选承充。第巴、营官、商卓特巴等共二三百缺,难以逐一奏补,应将大处紧要地方缺出,调验补放,偏远第巴缺出,仍令达赖自行选择。四、减税。聂拉木、济咙、绒峡三处,均与巴勒布连界,近来贩运日多,过去巴勒布驮载货物来藏贸易,第巴收税加至十分之一,易起争执,今后止准减半征收,并令勒碑界所,长远遵循。五、洁盐。藏盐于砂土中创出,本不洁净,应于挖出时,交该处第巴查验盐的成色,酌中定价,不许故昂其价,任意抑买。六、大臣职责。驻藏大臣每年轮赴后藏一次,巡查操演,四位噶布伦(即噶_隆)中,每年轮派一员至后藏稽察。两位驻藏大臣须同居一处。大臣衙门规定应役官兵额数。七、诉讼。以往西藏讼事,归管理刑法头人郎仔辖断决,按照俗例,分别轻重,罚交金银牛羊,恐有高下不公之弊,现在告诉达赖及噶布伦等,“凡有关涉汉、回、外番等事”,均令郎仔辖呈报,驻藏大臣委官会同审理。军机大臣议覆赞同,乾隆帝于五十四年六月十八日批示:“依议速行”。[16]
七月初八日,鄂辉等人之折送到北京,奏称巴勒布王子复遣大头目赴营禀称:“情愿具表纳贡,永归王化”。乾隆帝降谕:巴勒布王子上年即欲呈献贡物,因驻藏大臣隐瞒不奏,未及举行。“今复遣头目抒诚进贡,恭顺可嘉”,俟其来使赍表贡至京时,“予以封爵,并赏给该头目等职衔,用示鼓励”。著鄂辉派委妥当官员,护送来使进京。[17]鄂辉又奏,沙玛尔巴呼图克图红教喇嘛说:“巴勒布王子、头目,尚能听我言语。但现在虽能约束,若再有接续之人,令在济咙附近庙宇居住,方有裨益。”乾隆帝知悉后,予以嘉奖,称其“能沥诚相告,甚属可嘉”,命巴忠至扎什伦布安排。[18]不久,巴忠等人奏:“扎什伦布各庙宇,系沙玛尔巴呼图克图所建,现在系伊弟子掌管”,可无庸议。[19]
廓尔喀贡使于五十四年六月出发,七月抵扎什伦布,十月初十日至打箭炉城,于“经过各土司地方,礼貌极为恭敬”。而各土司素奉佛教,见“远夷来归,接替应付夫马,莫不踊跃输将”。[20]
乾隆五十五年正月十二日,乾隆帝御山高水长大幄次,赐王公大臣、蒙古王公、安南、暹逻、廓尔喀等国使臣宴。第二日,他又于此处赐上述人员条果并赏赉物品。随即他降旨封廓尔喀王子喇特纳巴都尔为廓尔喀国王,封其叔巴都尔萨野为公爵。
巴忠、鄂辉等人欺骗君主封爵许贡之事,就这样办成了。不久,成都将军鄂辉荣任四川总督,四川提督成德升任成都将军,好象真是万事大吉,但事实终究是事实,这一欺君误国大案的真相很快就大白于天下。
________________
[1]《清高宗实录》卷1122;页9、l0。
[2]《圣武记》卷5,《乾隆征廓尔喀记》;《清史稿》卷525,《西藏》。
[3]《圣武记》卷5,《乾隆征廓尔咯记》。
[4]《清高宗实录》卷1323,页13;卷1332,页4。
[5]《清高宗实录》卷1309;页48、50。
[6]《清高宗实录》卷1309,页48…51。
[7]《清高宗实录》卷1310;页2、8、16。
[8]《清高宗实录》卷1310,页14、15。
[9]《清高宗实录》卷1314,页19…24、42。
[10]《清高宗实录》卷1314,页23、42、43;卷1315,页5。
[11]《清高宗实录》卷1314;页43、49。
[12]《清高宗实录》卷1315,页4、5。
[13]《清高宗实录》卷1323;页42、43。
[14]《清高宗实录》卷1326;页10。
[15]《清高宗实录》卷1333,页4、5。
[16]《清高宗实录》卷1333,页28…35。
[17]《清高宗实录》卷1334,页22。
[18]《清高宗实录》卷1334,页23。
[19]《清高宗录实》卷1339;页21。
[20]《清高宗实录》卷1342,页5。
二征廓尔喀
第三节 二征廓尔喀
一、廓尔喀再侵后藏 乾隆帝发兵追剿
正当乾隆皇帝为新招属国而高兴,鄂辉、成德沉醉在升官晋职的大喜日子里,突然驻藏大臣保泰、雅满泰送来紧急报告,廓尔喀兵于五十六年七月初七占据聂拉木,噶布伦丹津班珠尔及戴绷被围,顿使朝野大惊。
原来五十四年初廓尔喀在与西藏噶布伦议定撤兵退地的文约中,要求西藏每年交银三百锭。一锭折合内地银三十二两,三百锭为九千六百两,西藏根本无力交付,当年就未交清。五十五年廓尔喀王叔派人来讨,没有结果,五十六年又来索要,西藏达赖、噶布伦派丹津班珠尔携带元宝三百锭,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