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方言与文化-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十分鲜明。此外,如〃脚面上支锅〃(暂时安定)对〃眼睛里出火〃(看人眼红),〃屁股上戴眼镜〃(背光)对〃喉咙里挂灯笼〃(贪吃),都堪称绝妙;〃推开窗子说亮话〃对〃站在楼上唱高腔〃,〃巧姐难炊无米粥〃对〃老娘不是省油灯〃,也很好玩。俏皮话说到这个份上,就不是俗而是雅了。
事实上雅与俗,不过一步之遥。问题是要有那份雅兴。如果有雅兴,其他方言也可以对出对子来的。比如广州话〃丢眼角〃就可以对上海活〃吊膀子〃,广州话〃卖生藕〃也可以对上诲话〃吃豆腐〃。〃丟眼角〃就是飞媚眼,送秋波。〃吊膀子〃则是调情,骗女人,可不正好是一对?〃卖生藕〃对〃吃豆腐〃也很妙。前者是女人卖弄风情,后者是男人心怀不轨。女人把自己白搬的肉体当生藕卖,男人把女人白嫩的肉体当豆腐吃,都不是什么〃好东西〃。配在一起,倒也〃相得益彰〃。
不过上海人和广州人大约都没有这份雅兴。这是两个商业气很浓的城市,更看重的是经济实惠,而不是诗情画意。有一些词,虽然并无什么诗意,但在广州和上海使用频率却很高,比如〃捞〃和〃轧〃。广州人喜欢说〃捞〃。谋生、混日子、闯江湖叫〃捞世界〃;从别人不注意的地方下手,或者从不起眼的事情中获得很大的好处或利益,叫〃捞静水〃;得到了好处或利益,或者获得了成功,完成了任务,叫〃捞鸡〃;发迹、高升、飞黄腾达,叫〃捞起〃;没什么正当职业,专靠坑蒙拐骗过日子的人叫〃捞家〃;而出卖色相的女人就叫做〃捞女〃。反正世界是只大砂煲,就看你会〃捞〃不会〃捞〃。
上海人喜欢说〃轧〃。交朋友叫〃轧朋友〃,凑熱闹叫〃轧闹猛〃,看风头叫〃轧苗头〃,插一手叫〃轧一脚〃,婚外同居叫〃轧姘头〃,而受气吃瘪则叫〃吃轧头〃。〃轧〃也好,〃捞〃也好,在我们看来都不怎么好听,也不怎么雅,一个让人想到伸出手去抓,一个让人想到开着车去碾,但广州人和上海人似乎无所谓。
广州话中还有两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揾和抵。揾是找的意思。觅食、谋生、找活路,叫揾食、揾钱、揾米路;宰客、骗人、讨便宜则叫揾丁、揾笨、揾老衬。抵指有价值的意思。到酒楼美餐,吃得大快朵颐,叫〃抵食〃;到商场购物,买得称心如意,叫〃抵买〃;到歌舞厅夜总会娱乐中心潇洒一回,玩得兴高采烈,叫〃抵玩〃。顾客满意,老板开心,看着大把的票子进账,心里暗叫〃抵赚〃。会赚钱的也会花钱,会花钱的多半也会赚钱,这就叫〃抵手〃(能干、有本事)。如果没有赚钱的能耐,那就只有坐以待毙,大约也就只好叫〃抵穷〃(活该受穷)乃至〃抵死〃(该死)了。反正一件事情做不做,要看〃抵唔抵〃(值不值)。抵,就做;唔抵,就不做。像北京人那样〃侃〃(侃大山),像成都人那样〃摆〃(摆龙门阵),大约〃唔抵〃,那就算了吧!
当然,广州人也要〃倾〃(倾偈),也要〃叹〃(叹世界)。否则,就不会有〃一盅两件叹早茶〃的说法。叹,在粤语中是〃享受〃的意思。清早起来,在街上溜达溜达,然后走进酒楼,挑一张桌子坐定,即有小姐来上茶。再随便要一两样点心,便可以边吃边聊直到早茶收档,可真的称得上是〃叹世界〃(享清福)啊!
广州人要〃叹早茶〃,上海人要〃孵茶馆〃,但他们不会像成都人那样把茶馆当作〃民间政协〃,也不会像北京人那样把侃大山当作一种〃事业〃甚至〃职业〃(比如说相声)。他们的〃叹世界〃也好,〃小乐惠〃也好,也比北京人的〃找乐子〃更多物质生活享受的成分。北京人的〃找乐〃,更多的是因物质生活不足而到精神领域去〃找补〃,因此很容易发展为〃贫嘴〃。可见同为〃世俗〃,各地也不完全相同。说起话来,自然就风格各异。关于这一点,我在《读城记》一书中已讲得够多,再写就成〃捣糨糊〃了,还是就此打住吧!
后记
我不是专门研究方言的,只能算是一个对方言感兴趣的人。打小我就爱琢磨方言。先是随父母离开家乡,住在一个九省通衢的城市里,后来又外出谋生,居无定所,学无恒业,走南闯北的,也就有了些〃积累〃。和人说不上三句话,就想猜人家是哪里人。猜对了自然洋洋得意,有时还要冒充人家的老乡。猜错和露馅的时候也多。为了改正错误,提高命中率,就得更加留意。久而久之,也就知道了一些方言的事。
就凭这么一点本钱,也要写方言的书,那叫自不量力。如果不是林爱莲文士的再三敦促,这本书是写不出来的。即便如此,我也不指望它能有多深的研究和多新的见解。我所做和能做的,只不过帮语言学家们做一点普及工作,捎带着发表些许一孔之见。如果诸君觉得它还算有趣,可以聊供休闲度日打发时光,就很不错。倘若间或还能有点收获,那就阿弥陀佛,谢天谢地了。
本书的主要参考文献有:王力《汉语史稿》,陈原《社会语言学》,詹伯慧《现代汉语方言》,李如龙《福建方言》,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以及各类方言词典。谨此向各位前辈先贤致谢,并感谢上海文化出版社各位同仁的信任和支持。
此记。
易中天
2001年2月20日
本书付梓之前,承蒙李如龙先生百忙之中拨冗看过,多有指导和正谬,谨此再致谢忱!
易中天
2001年l0月8日又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