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贴:
我在“千秋评论”第二十三期《钞票•;肚皮•;尿》里,写过一篇《撒尿歌》,同时刊出希腊神话中大力士海克力斯(Hercules)的小便图,证明神仙也要小便的。……因为神具人质,所以神有人的喜怒哀乐,也有人的吃喝拉撒睡。——神并不是那么严肃,严肃得高不可攀、严肃得连尿都不撒的。
⊙李敖•;《中国性研究》
跟贴:
上帝也很会伪装!
再贴:
有奶并不是做娘的惟一条件。在动物中,许多动物对来吃它奶的,纵使不是亲生的,甚至非我族类的,也一视同仁;相对的,人工奶嘴大量出现以后,要吃奶的动物,从人工奶嘴中也照样多食多餐,对奶嘴的真假性,并不追究。
⊙李敖•;《中国性研究》
跟贴:
人们可以不去追究奶嘴的真假,却不可以不去追究男人的真假……
再贴:
对活人打问号,对死人打句号,如此防人,可以无大过矣!
⊙李敖•;《李语录》
跟贴:
对男人打问号,对死人打句号,如此防范伪装之男人,可以无大过矣!
李文笑熬男人之虚荣第31节 男人的英雄梦
每个男人都想成为英雄,在男人的心中,有一种英雄情结,这种英雄情结就像是一张网,无时无刻不在捕捉着男人的心。
有人说,在历史上的男人中,有两个人最能代表男人与英雄的形象,一个是刘邦,一个是项羽,刘邦是男人,项羽是英雄。男人刘邦是圆滑的智者,得了天下,英雄项羽是悲壮的行者,自刎乌江。
无论什么时候,要想成为一个好男人,都不要逞英雄,英雄是给人看的,让人敬佩和效仿的。而男人,是脚踏实地默默无闻的活着的。所以,男人的英雄情结遇到了障碍,就要到别的地方去寻求,比如玩车,蹦极,比赛,各种极限运动……一切挑战行为都成了男人为了满足自己心底的英雄情结的跳板。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成就事业的都是男人,英雄只是男人的陪衬。做男人虽然风光,但那是一种累,做英雄虽然悲壮,但那是一种美。正因为这个世界上想做男人的太多,所以英雄才尤为显得难能可贵。
现实生活中,男人承受的东西太多了。男人们变了,变得很能容忍,忍得住屈辱,为了保住可怜的饭碗,而能忍受委屈,还要振振有辞,美其名曰:大丈夫能屈能伸。也容得下丑恶,当歹徒在光天化日之下凌辱女同胞,并最终将其强暴的时候,男人们可以若无其事,就像在欣赏一部情节刺激的电影。但有时候,男人也特别不能容忍,比如你缠着某踢球的名男人签名或合影什么的,他很可能突然来了脾气,踢球一般踢你一脚。
有句话说得好:“妻若向丈夫要钱要物,或为别人托人情,千万不可说别家男子,对待女人如何如何,否则即是自寻苦恼!”男人的英雄情节不仅表现在外,尤其在自己的妻子儿女面前,他希望自己是他们心中的英雄,是个无所不能的男子汉。相信从妻儿口中说出的一句:“你真是个英雄”,足以让男人赴汤蹈火。
男人更像是一只生活中的变色龙,善于改变自己,其实是为了更好的生存。
一九一二年,号称不沉的“泰坦尼克”号首航即在大西洋撞冰山沉没,堪称空前绝后的巨大灾难,也成全了男人们的光荣和骄傲。的确,大难临头,三分之二的人注定葬身海底的时候,男人们义无反顾地把三分之一的逃生机会让给了妇女和孩子,还有什么比这更悲壮的英雄行为?人们极度恐慌,争相逃命之际,四位琴师依然坚持站在逐渐倾斜的甲板上,尽可能平静,尽可能安详地演奏着无人倾听的音乐,直到沉船的最后一刻……即便是信手拈来的小细节,也足以令人感动一百年。
有多少男人能够在落魄时还表现得像个英雄?他们会跳脚、会叹气、会怨天尤人,这就是普通的、家常的、平平淡淡的男人。只有在酒醉微醺时才会喃喃自语:“我等这个机会等了三年,不是为了证明我比别人强,只是要证明我失去的东西,我一定要夺回来。”
正如鱼游于水,它很难体会没有水会是什么滋味。男人一出世也就被抛掷在竞争中,他们也很难想象没有竞争与竞赛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竞争是男人的本能,能胜利就更具有男子气概。因此,在男人的心目中,英雄往往是具有战士风格的。
成年男人摹仿他们心目中英雄的劲头绝不亚于孩童,不同之处只是他们现在是在一个稍微大些的舞台上摹仿,因而不那么显眼罢了。如今传媒英雄、体育英雄、影视英雄的遣词造句多数来源于对风云人物的摹仿。因此,可以说英雄情结是所有男人的心灵之结。
李文结论
男人在生活中时时都为自己披上各式各样的保护衣,不停地改变自己,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世界。这样的男人即使是英雄,也只是一个假英雄。真正可以称得上英雄的男人,少之又少。
发贴:
到了今天的二十世纪,“英雄”的定义已需要更新的修正。一般什么神明、帝王,早该踢出“英雄”的行列,而该代以美人、戏子、电影明星、TVA的设计者、沙克疫苗的发明者、太空人、潜水人、试飞人。……他们这些,才是新时代的“英雄”,他们比旧时代的所谓“英雄”要高明一万倍、伟大一万倍。旧时代的所谓“英雄”们,他们要整天砍别人脑袋、切别人指头,才能成为“英雄”,然后发动大量的文警,制造宣传,使人们对他们“爱戴”“崇拜”,误以为他们是“英雄”。但是新时代的“英雄”们,他们却不这样,他们直指人们的内心深处,使人们从心底发出对他们的爱戴崇拜,不再砍杀流血,也不需要断头台。他们只凭他们的智慧、好心、灵巧和美丽,再加上对人无害的成名欲望,交织成一个百花齐放的世界。
⊙李敖•;《上下古今谈》
跟贴:
李敖已是英雄!李文也是英雄,李文愿做英雄,不愿意做烈士。
发贴:
“善保尔阳具,谨防被阉!”
⊙李敖•;《中国性研究》
跟贴:
中国男人应将此话抄之为座右铭!
又贴:
女人停经能变成中性,男人中性却只变成“人妖”。
⊙李敖•;《李敖先生谈女人》
跟贴:
中国中性的男人太多了!
李文笑熬男人之虚荣第32节 男人的皇帝情结
每个男人都梦想自己是个皇帝,除了三宫六院不说,更有成百上千的人伺候着,那才真是一种享受。
有人说:男人结婚是一个“从奴隶到将军”的过程。还有人说男人婚前是“跟班”婚后是“老爷”。
一个男人家里来一大堆朋友,妻子使出浑身解数做了一桌子美味佳肴,自以为劳苦功高,在客人们走后向先生撒娇讨功,先生却说:要是你把家好好收拾一下就更好了。
波伏娃(SimonedeBeauvoir)曾说过:男人把自己当成第一性,而只把女人看成次要的第二性。换言之,他们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男人为什么结婚,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在学校的单身男生宿舍,永远散发着臭袜子味、汗味和其他说不清的味道。婚后也同样,女主人要是出差几天,男人就完全有可能将它变成男生宿舍。
如果女性不幸失去了伴侣,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她会孤独;若是男性,就连生活起居都成了问题。
在我国封建时代,最轻视女子,然而竟有女皇帝;民主国中,最尊重女子,反无女总统!却涌出这样多将女人视为奴仆,将自己视为九五之尊的大男人。
男人在婚前多对女人言听计从,在未来的老丈人面前也表现自己是合格的女婿。等进了围城,人家就“坐享其成”了。
男人认为男主外、女主内是天经地义的,风花雪月已逝,女人的职责就是相夫教子。尽管你可能和他一样在外面有个工作,挣着不少于他的工资。
此外,男人对女人还有高标准、严要求:“所谓女人,就应该在外像个贵妇,在厨房像个主妇,在床上像个荡妇。”真是一副皇帝的口吻!女人无论怎样伺候他,他还不满足,不是嫌女人服装没有品位,就是说女人做的饭菜不如谁谁的老婆。
结婚后的女人常常抱怨的是:男人们很少和她们交流。婚前追求她们,语言是必要的,甚至是甜言蜜语。婚后呢,女人想和他们商讨孩子教育问题,生活中各种琐事,他们倒宁可眼不见,心不烦。最好女人都能自己打理好,别来烦他!只有当他们需要倾诉的时候,他们才絮絮不休。他要宣泄对工作的不满,对老板的牢骚,要表达自己未来的抱负。至于女人的内心、女人的苦闷,他才不感兴趣。
李文结论
世上的男人都要跑去当皇帝,皇帝肯定要贬得一钱不值。中国人口的控制政策导致中国的孩子个个都像“小皇帝”,孩子们从小就有很强的唯我独尊的皇帝意识,这是一种不好的社会现象……我们的周围充满了学生皇帝、丈夫皇帝、社会皇帝、企业皇帝……特别是在北京,在皇城根脚下生活的人心态都不太对劲。
发贴:
写到这里,想到一个故事:兄弟二人,入京赶考,兄中状元,弟弟落第。弟弟先返乡,弟媳不乐。入夜,弟弟语其妻曰:“别以为考上状元有什么好吧!考上后,那话儿就没有了!”弟媳信以为真,破涕为笑,反倒庆幸自己丈夫落第。第二天,偷偷告诉嫂嫂,说哥哥中了状元,可是那话儿却没了,嫂嫂闻讯大惊,惨然不乐。过几天哥哥衣锦荣归,人人笑脸相迎,惟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