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冲击波》在中国摇滚史上的地位,一点也不逊色于《让世界充满爱》在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的地位。
王晓京眼光很毒。虽然国内词坛方兴未艾,却也有几个成名的家伙,他却要用我,可见他的胆量和决心。而在王迪的问题上,他更是异常得意,有机会就要拿出来炫耀一下。
用了王迪,这盘专辑就是十拿九稳了。
为什么?我当时还不知道,也没听说过《冲击波》。
嘿!要讲这个,得几天几夜。
得了吧,现在就讲给我听听,我说。
你慢慢就知道啦,王晓京意气风发地说,那帮傻逼,谁也没想到找他当制作人。他绝对是全北京最好的。
为什么最好?你能不能具体点?
他是最能干,也最有才华的,王晓京嘿嘿笑了一下:他还是最认真的一个。
那时候,王迪的夫人是眼镜蛇女子乐队的王晓芳,是个姿容俏丽,亮眼如星的英豪女子。我后来跟眼镜蛇乐队打过很多交道,还应她们队长于静的邀请,给她们写过一些词,虽然最后没能被采用,却也算是老朋友了。再后来,我还邀请她们的吉他手肖楠为我演奏过手风琴。
我们在百花录的《摇滚北京》,收录了她们的一首《自己的天空》。王晓京看我跟她们比较接近,就消遣我,说我有一次身着藏族服装,露出肌肉发达的膀子,阴沉而坐,一言不发,不时紧紧腰边的藏刀。所有人都犯怵,交头接耳:这丫谁啊?我不做声,喝一口酒,闷一口烟,再喝一口酒。于是满堂静穆,气氛沉闷。终于有个家伙沉不住气,小心翼翼问王晓京:这位……谁啊?王晓京豪气大发,仰脖吞下一大口二逮子,轻蔑地看看我:他啊!嗨,不就一写词儿的吗?
还有一次过中秋,一大堆人齐聚百花外的小饭馆,我喝得晕晕乎乎,见郭亮抖抖索索不敢喝,就拈起一个落到我杯中,还在挣扎的小虫,对郭亮说:你信不信,我把这个生吃了!
《我的音乐江山》 永远认真的梦游者永远认真的梦游者(2)
郭亮当然不信。
我说:打赌?
好!郭亮来了兴致:怎么打?
这时候,周围的人们,包括王迪,已经大声鼓噪,加油添醋了。
这样,我也不难为你,我故作大方:你看这虫子,足有绿豆大吧?我把丫嚼碎了,生吞!你就得连干两瓶燕京,怎么样?
郭亮哈哈大笑:好!你先吃!
我心头有种纵情的快乐。我已经加入了这帮哥们,事业也一帆风顺,生活更是不成问题。而我内心隐藏更深的渴求,梦想,到什么时候才能现身呢?
我冷哼一声,把虫子放到嘴里,活活嚼碎,又摊开舌头,让他们都看见,我是怎么吞下去的。
郭亮脸色惨白,但还是英勇地抓过两瓶燕京,一口一口猛灌。
只灌了一瓶,郭亮就狂奔出去,抱住街边的老槐树,猛烈呕吐。
你太过了,王迪凝视着我,用某种我熟悉的眼光说,有些东西,是必须要认真的;而有些东西,就不必要了,是吧。
那英会因为这盘专辑红上加红,红得发紫,王晓京说。
我们足足花了三个多月挑歌,中间还搀杂了那英的许多意见。终于,专辑弄得差不多了。王晓京请来了三宝,还专程把毕晓世从广州请过来,让他编自己的歌。用王晓京自己的话说,费尽心血,几乎倾家荡产。但是,大地唱片公司成立了,那英经常去西单的华威大厦找他们。终于,她听信了其中一个人的话,不录这盘专辑了。
王晓京暴怒:乐队都录完了,这样玩下去,我岂不是要破产!
怎么办呢?我说。
没办法,王晓京叹息着,王迪还等着监唱呢,乐队给我推荐了陈琳,我们看看去。
我们很快到了成都,在岷山饭店的顶楼,陈琳淡妆浓抹,轻吟浅唱,在稀稀拉拉的霓虹中,她的身姿曼妙而柔和,看上去像个需要呵护的小精灵。
你觉得怎么样?王晓京问我。
我知道这是多问。有些事他已经有了主意,也要问我一遍。
我要是你,我认真地说,就用她。
王迪开头并不满意陈琳。
作为一个歌手,在进唱之前,首先需要读词,读词!王迪一遍遍地数落着。或许是因为舞厅唱得太久,陈琳一时半会儿不能适应,感觉总是不到位。我发现,原本以为很简单的录唱,实际上非常复杂,琐碎。有时候,王迪要陈琳唱好几十遍,却依然不能过关。那些句子在我听来好像都差不多,但是一天天下来,我渐渐明白了,里面有很多细微的差别,比如发音位置,比如感觉连贯性,比如创造性的发挥……很多很小很细微的地方连缀在一起,就能决定这首歌是否成功,制作是否真的精良。
不行,不录了!王迪突然暴躁起来,晓京,先休息一周吧?让她好好练练,看到底行不行。
我听着这话,很是担心。什么叫做“看到底行不行”?王迪在心中已经否定陈琳了吗?
回到三元桥,指南针们纷纷出谋划策,周笛郭亮小耗子每天晚上都要折磨陈琳,让她不停地练歌,陪她理解歌词,他们心里有种朴素而幼稚的情感:决不能让北京人瞧不起四川人。
我一边陪着练,一边觉得王迪做得对,我们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录制这么重要的专辑,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繁复而精细的记谱,对总体的准确把握,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每个细节周到而细密的严格要求。王迪和那种吹毛求疵,只顾细节的家伙不一样,首先他是学美术的,所以对艺术有通灵般的,跨越式的理解,其次,他并不只要求局部,他首先要整体,然后才是细节。他追求的是无比敬业的态度,那时候还没有“态度决定一切”的说法,他这种信仰让我很是心仪。
陈琳是个慧质兰心的歌手,很快,很多东西都通了。第二次进唱,王迪虽然还是那么严格,那么苛刻,却满脸都挂着欣慰的笑容。
王晓京见状,终于松了一口气。
每个人都有收获,包括我。我没想到自己第一次录音,就跟这么好的良师益友在一起。指南针在音乐上给了我很多启发,他们是属于音乐的,不像我,我也不知道以后会属于什么;陈琳让我发现在流行音乐中歌手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大家都得围绕他们转的职业;王晓京让我深深钦佩,那种环境下,他大胆出手,慧眼识珠,把这么多才华横溢的家伙捏合到一起;而王迪呢,他给我的东西很简单,那就是:认真。
王晓京本来想让我把十首词都重新写了,王迪却只是让我修改了九首,留下一首《平衡》,不让我动。
这首词已经很完整,不用再动,他对王晓京说。
我有些遗憾,如果能修改《平衡》,那么这张专辑十首词都有我的份了。
在修改《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时,王迪说原词少一段,让我加一段,我加了“没有心思看你装糊涂,也没有机会向你倾诉,不想把爱变得太模糊,如果你爱就爱得清楚”,他很喜欢,又说要加两句伴唱,使结构更完整,我又加了两句“梦想在何处”什么的,他居然很欣赏。
我以后要好好用你,他由衷地说。
我无比得意。王迪是超一流的制作人,他等于是在说:你前途无限。这首词本来是丁原的,我只是修改,我还有无数的招数没有施展呢,他就这么赞赏,这意味着我以后可以大放光彩。
快收工的一天下午,王迪主动拉我出去喝酒。这很难得。我知道,他是一个严于律己的家伙,在干活的时候很少顾及享受。
你要好好写,不要学坏了,王迪说。
你指的是什么,我坦率地说。
不要吸毒,王迪谆谆告诫说,千万不要去吸毒。
没有!我说,圈里那帮玩摇滚的喜欢这个,我不好说他们,这一套是从西方传过来的,是跟随摇滚乐的发展一起过来的,某种程度上,我比较理解他们。
《我的音乐江山》 永远认真的梦游者永远认真的梦游者(3)
我不是讨厌他们,而是讨厌这种行为,王迪说,我对那种放任自流,不能自制的行为,是很不喜欢的。我希望你永远不要这样。
我点头应允,但并不能明白他的话。喝酒有什么呢?喝酒多快乐,多纵情,多能给我提供灵感啊。
直到很久以后,我因为贪杯,放纵,酒醉闹事,喝掉了朋友,喝掉了爱情和青春,我才真正明白,那天如果听进了他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刻骨铭心的损失,就不会去浪费更多珍贵的时光。
陈琳专辑出来半年后,我成了一个香饽饽。
到处都在约我写东西。黄小茂把我介绍给了苏越,三宝也在找我。当然,找我最多的,还是王迪。
王迪到了大地,就着手给李玲玉做专辑。这次要做一张《女人心绪》,他说。港台都是走这个路子。
李玲玉于是开始转型。在那些年代,这是情歌皇后,著名的甜嗓子。李玲玉是上海女子,跳舞出身,舞台扮相一流,乐感细腻而甜美,是当时的天后。
她的转型会成功吗?我们都在拭目以待。
我去大地,给王迪交了几首歌词,包括《那一天我没有想你》和《你有一种惊心动魄的美》,顺便跟黄小茂聊歌词创作。黄小茂给了我很多启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歌词只需要说出很少一点东西,就够了。剩下的,给听众去想象,去放大。
我自己也总结出一点,就是:歌词只是歌曲中很不重要的部分,或者说,在音乐人眼中很没有地位的部分。
我说这个,是有根据的。
当时北京圈子里,可能只有黄小茂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