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危险的脚步-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这句名言之外,他和伙伴欧文还给人类留下了一个谜题:他们究竟是登顶之后失踪的还是结束在攀登的途中?    
    在队友的望远镜里,马洛里和欧文留下了攀爬的最后身影,一阵云雾飘过来,他们便永远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了。在山上,云就是风,就是暴风雪。山下看来轻柔缥缈的一片云在山上却能夺去人的性命。    
    马洛里,那个和队友在珠峰帐篷里吟诵莎士比亚名句的登山家究竟有没有站在世界之巅?这个问题让人类不停地寻找答案寻找了76年,直到1999年,由美国人和德国人组成的马洛里—欧文搜索队在珠峰北侧海拔8100米的地方找到了马洛里的尸体,这个谜题依旧没有答案。    
    马洛里之后的15年里,英国人又对珠峰发起了四次挑战,均以失败告终。留下了无数对珠峰骇人听闻的评价,诸如:这是连飞鸟也无法逾越的地方。    
    当然,七次挑战的收获不止这些,人们对喜马拉雅山脉的认识也在一次次增多。最大的收获是:证实了人类能够承受海拔8000米以上的缺氧环境。最大的发现是:源于藏族的夏尔巴人在作为高山搬运工方面有超人的素质。也是在这种发现中,人类确立了极地登山法,即,把登山物资向各个营地运输,步步为营的登山方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北侧山峰停止对外开放,而尼泊尔却在1949年建国并对外开放珠峰南侧的攀登,从此,南侧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开始兴起。    
    尽管英国在1950年和1951年相继派出了以德玛和希尔顿为队长的两支侦察队对南侧进行侦察,但第一张登山许可证却是瑞士队在1952年获得的。他们经南坳开辟了东南山脊的路线,在春秋两季进行过两次突击,最高到达8595米,还是创造了一个新纪录,最终力竭而退。    
    大约是上天感动于英国人对珠穆朗玛峰的执著,1953年,英国人终于获得了在南侧向世界最高峰挑战的机会,在队长琼·哈顿的指挥下,队员希拉里和丹增于5月29日终于登上了世界最高峰。    
    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胜利,队长哈顿和队员希拉里因此获得了爵位封号,丹增也成为尼泊尔国民英雄。支持他们通向顶峰的正是那些默默无闻的夏尔巴搬运工,当然,也是丹增,为夏尔巴人树立了一个优秀的形象,使得以后的每个攀登者都义无反顾地相信夏尔巴人,正是这种信任使得珠穆朗玛峰南侧的攀登成为当地一个稳固的经济来源。    
    1960年,中国人首次从北侧攀登上珠峰以后,人类终于实现了最初的理想。从此,珠峰的魅力一天强似一天。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希普顿曾经说过:珠穆朗玛峰被人们登上去以后,人们就可以去攀登自己所喜欢的山了。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人们变换着各种方式来试探这个独一无二的世界之巅。    
    从1970年开始,世界各地的登山家们掀起了一股攀登喜马拉雅大岩壁的热潮,先是英国队攀登安纳普尔纳南壁成功,接着德国队攀登南迦帕尔巴特也获得成功。而日本山岳会在珠峰南侧传统路线登顶成功的同时,也在试探着珠峰的西南壁,这是珠峰最难的路线。但从1971年开始的四年里,还没有人成功,1975年,还是英国人,成功完成了珠峰西南壁的攀登。    
    随着世界上8000米以上的山峰被世界登山家逐个征服,一个新的课题又来了:登山家们能不能不用氧气就攀登上8848米的高度呢?1978年,意大利登山家梅斯纳尔和哈拉培突破了这个禁区。而到了1980年,梅斯纳尔从北侧以单人无氧的成功登顶迎来了梅斯纳尔的时代。    
    登顶的人数也在直线上升。希拉里成功登顶后的十年里,只有15个人登顶,到了1979年秋天,登顶人数突破100人,1985年秋达到200多人,1990年春达到300多人,1992年春400多人。到1993年,人类登顶珠峰40周年的时候,登顶人数达到575人次。其中,8次登顶的1人,5次登顶的3人。而女性登顶的人数从1975年日本的田部井淳子、中国的潘多以来,已经有29人30人次。截止到2001年,已经有873人1172人次登上珠穆朗玛峰,但也有165人遇难。    
    人们已不再满足于简简单单地直上顶峰又从原路返回的传统方式。开始不断花样翻新地为自己设计出更艰险的路线和更长的里程,其中之一就是跨越顶峰。    
    1964年,中国登山队成功登上希夏邦马峰后,当时兼任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元帅就这样问登山勇士:“珠穆朗玛峰,你们能不能从北坡上,而从南坡下?”当时,没有人回答这个问题。人类用了17年的时间才从北侧攀登上珠峰,实现跨越该是一个怎样的壮举。    
    以后,也有很多人设想组织两支队伍,分别从珠峰的南、北坡登顶,在顶上会师后再实施大跨越,北坡上来的从南坡下,南坡上来的从北坡下。是日本登山队最早把这种设想变成行动的。1983年12月,日本女登山家高桥通子和她的丈夫高桥和三,各率一支日本山鹿同人登山队,分别由南侧和中国一侧的东北山脊向地球之巅挺进。但是他们的会师跨越之梦,被漫天大雪吹得无影无踪。    
    无论是中国队还是其他国家的登山队,谁都想把这个关于珠峰的顶级创意变成现实。直到20多年之后,贺龙元帅提出的跨越珠峰才成为现实。1985年,中国登山协会向日本、尼泊尔登山界提议,中、日、尼三国联合组成登山队,实现南北双跨珠峰计划。这个建议很快得到热烈响应。    
    开始于1986年的商议,在1987年的2月终于成为正式的议定书。中、日、尼三国登山界的人士穿梭于北京——东京——加德满都——香港之间,长达一年之久。200年的现代登山历史上最伟大的梦想终于有了蓝图。    
    联合登山队的全称是:中国·日本·尼泊尔1988年珠穆朗玛/萨迦玛塔友好登山,英文国际名称为:China,Japan,NepalFriendshipExpeditiontoQomolangma/Sagarmatha1988.珠穆朗玛,是我国藏语的发音,意为“第三女神”,萨迦玛塔,是尼泊尔人的称呼,意为“通达天庭的山峰”。西方人通常称为MountainEverest(艾弗勒士峰)。    
    当时,由三国共同确定的登山任务是三项:1.通过国际合作促进友好和登山技术的发展。2.从世界最高峰的南北两侧同时登顶跨越。3.从世界最高峰通过卫星进行电视实况转播。    
    后两项任务,哪一项的完成都是划时代的,在珠峰都是一个奇迹。    
    在这个计划中,这本书的两个主人公:李致新和王勇峰分别出现在计划书人员名单中,李致新在北侧,王勇峰在南侧。    
    能进入这个名单,在他们看来是一种幸运。1987年,李致新和王勇峰在中国登山队是名副其实的无名小卒。半年以前,他们还是混在北京的“无业游民”。    
    


1988年·珠峰·伟大的跨越1988年珠峰·伟大的跨越(4)

    在李致新看来,登山是一种命运的安排    
    20年过去了,每次回忆起爱上登山的缘由,李致新都会说,仿佛是命运的安排。    
    1984年的一天,李致新正在饭堂吃饭,王勇峰过来了,因为跑步的原因,李致新已经和高他一个年级的王勇峰很熟悉了,李致新是班里的团支部书记,联欢晚会上经常说个山东快书什么的,常说的段子是《剃头》,王勇峰记得特清楚“当的格当,当的格当,扣你二两红高粱”。李致新那时候的愿望就是在运动会上“开”了王勇峰,一到跑1500米的时候,他们班加油时喊的都是“开了他,开了他”。当然,一次也没成功。较量中,他们是朋友了。    
    王勇峰说:“学校组织了一个登山队,你想不想参加?”    
    “是吗?有登山队?”小时候的记忆一下子冲了回来。1975年珠峰的成功攀登是埋藏在他心里的一粒种子。    
    但当时登山队不要水文系的,只要和高山工作密切相关的地质系和矿产系的。李致新是水文系工程地质学专业的,王勇峰是水文系水文地质学专业的,原则上,他们都进不了登山队。可王勇峰因为是校运动队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已经报上了名,还参加了体能的测试。他向李致新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学校在几百个报名者中筛选24个,低压舱等一系列的测试已经进行完了,但有一个老师退出去了,因而还有一个名额。他指点李致新去找纪老师。    
    李致新摸到纪老师家,见到他第一句话是:我想参加登山队。    
    纪老师在武汉地质学院搞了很多年的科考工作,也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登山家,脚指头在登山中冻掉了好几个。    
    他问李致新:“为什么要登山?”    
    李致新一下愣住了,来之前可从没想过这个问题,突发奇想:“第一,我喜欢登山”,他想这是说服老师最重要的。现在,做了中国登山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的李致新在选队员的时候,也要看他是不是真正喜欢登山,有没有为这个事业献身的精神是一个登山运动员的首要素质,硬拉进来是不行的。    
    “第二,听说将来还要和日本队合作,我会日语。”其实,李致新那时候的日语水平只够问个好。    
    时效最快的一次应用是第一次在西藏登山,宾馆的商品部不向中国游客出售进口香烟,李致新一听,当外国人还不容易?跟我走。他领着几个同学去了商品部,叽里咕噜说着谁也听不太懂的日语,买了一条“555”烟。    
    “第三,我东北人,我抗冻”,实际上,南方人才抗冻,那些南方同学冬天就睡在一个凉席上。李致新脱口而出三大理由。    
    老师一听,就同意他参加体检了,说只要系里同意就没问题。    
    当时很多人的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