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615-解读苏东坡-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说东坡另一个弟子、后来也被贬官黄州的张耒,与我们前面提及的黄州秀才潘大临(邠老),对此事又有新的考证:    
    东坡先生谪居黄州,作《卜算子》云:“阙月挂疏桐……寂寞沙洲冷。”其属意盖为王氏女子也,读者不能解。张右史文潜继贬黄州,访潘邠老,尝得其详。题诗以志之:“空江月明鱼龙眠,月中孤鸿影翩翩。有人清吟立江边,葛巾藜杖眼窥天。夜冷月堕幽虫泣,鸿影翘沙衣露湿。仙人采诗作步虚,玉皇饮之碧琳腴。”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    
    在这里,那位黄州女子有了姓氏,也是姓王的。不过张耒所交待的苏轼吟诗地点,乃是“江边”,并非处于街市的定惠院。如此说来,这位“王氏”则是与这首词有关的第三个女子。    
    有意思的是,《卜算子》词的末句原为“寂寞吴江冷”。吴江乃苏州地名,按此推测,东坡此词当写于吴中,若要非将此词与某位女子联系在一起,那么我们前面提及的苏州阊门的歌妓,何尝不是东坡所怀念的佳人之一?    
    宋人陈鹄《耆旧续闻》说他曾经见到东坡此词手迹,末句实为“寂寞沙洲冷”。即便如此,此词作于黄州定惠院的说法依然站不住脚,因为定惠院虽在黄州城南,却是一片“精舍”,苏轼在《黄州安国寺记》等诗文里有过详细记载,《五禽言》诗序里,专门描述寺院周围的环境:    
    寓居定惠院,绕舍皆茂林修竹,荒池蒲苇。    
    生长“茂林修竹”和“蒲苇”的地方,不仅和“沙洲”相距甚远,与张耒诗中的“江边”更对不上号,倒是东坡后来移居的江边水驿临皋亭,与词中场景十分相类。东坡刚到黄州时,曾有《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一诗,开头几句是:    
    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参差玉宇飞木末,缭绕香烟来月下。    
    江云有态清自媚,竹露无声浩如泻。    
    “参差玉宇”、“缭绕香烟”、“竹露无声”,都是寺院庙宇高耸、竹木丛生之写照,与“沙洲”丝毫无涉,即便“江云有态”,也是自远望之,惟一与《卜算子》词相类的是“幽人”二字,估计黄庭坚为此词所作的题跋,也因见到《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起首便有“幽人”二字,由此推测而至。因此不难判断,《卜算子》词下“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八个字,纯系后人添加,根本不是东坡当时写下的题记。    
    除了少年时邻居豪右之女、黄州邻家女子、黄州王氏女子外,第四个与此词相关的女性,便是惠州温都监之女——温超超。    
    请看以下三则记载及评论:    
    山谷曰:“东坡在黄州所作《卜算子》云云,词意高妙,非吃烟火食人语。”吴曾亦曰:“东坡谪居黄州,作《卜算子》云云,其属意王氏女也,读者不能解。张文潜继贬黄州,访潘邠老,得其详,尝题诗以志其事。”仆谓二说如此,无可疑者,然尝见临江人王说梦得,谓此词东坡在惠州白鹤观所作,非黄州也。惠有温都监女,颇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闻东坡至,喜谓人曰:“此吾婿也。”每夜闻(东)坡讽咏,则徘徊窗外。(东)坡觉而推窗,则其女逾墙而去。坡从而物色之,温具言其然。(东)坡曰:“吾当呼王郎与子为姻。”未几,坡过海,此议不谐,其女遂卒,葬于沙滩之侧。(东)坡回惠日,女已死矣,怅然为赋此词。(东)坡盖借鸿为喻,非真言鸿也。“拣尽寒枝不肯栖”者,谓少择偶不嫁,“寂寞沙洲冷”者,指其葬所也。(王)说之言如此,其说得之广人蒲仲通,未知是否?姑志于此,以俟询访。    
    ——宋·王楙《野客丛书》卷二十四    
    惠州温都监有女,名超超,年十六,不肯字人,闻(东)坡至,喜曰:“此吾婿也。”夜闻子瞻讽咏,则徘徊窗外。子瞻觉,则亟去。(东坡)谓温曰:“吾当呼王郎与子为姻。”未几,子瞻过海,其女遂卒,葬于沙际。子瞻念之,为作此词。“拣尽寒枝”,言择偶也;“寂寞沙洲”,言葬所也。李卓吾曰:“余独悲其能具只眼,知坡公之为神仙,知坡公之为异人,知坡公之外,举世再无其两,是以不得亲近,宁死不愿居人间也,然则呼王郎为姻,彼亦必死不嫁也。何者?彼知有坡公,不知有王郎也。”    
    ——明·卓人月《古今词统》卷四引《女红余志》    
    《野客丛书》记(东)坡至惠州,居白鹤观。其邻温都监者,有女年十六,闻坡至,欲嫁焉,坡夜吟咏,则其女徘徊窗外。坡后知之,正呼王说为媒,适有海南之行,遂止。其女旋卒。坡回闻之,乃作此词,以记当日情事也。    
    ——清·赵翼《陔馀丛考》卷四十一    
    显而易见,王《野客丛书》首记此说,他的故事来源清楚,而且出自广州人蒲仲通,其中除了东坡自海南北归时未尝“回惠”外,其他大抵皆能自圆其说。《女红余志》所述之事,有所增益,让温都监之女有了“超超”之名。这种说法虽无传闻因素,然明、清饱学之士如李卓吾、赵翼等人,都信而不疑,可见事情的可信度,似乎比黄州邻女、王氏女等传说更要强些。    
    详考东坡晚年谪居惠州,虽无诗文明言此事,但他在《王氏生日致语口号》里,还是露出些蛛丝马迹。那篇“口号”是写给朝云的,开头两句为:    
    罗浮山下已三春,松笋穿阶昼掩门。    
    关键在于后一句:“松笋穿阶昼掩门”。岭南松树、竹子种类极多,松根、竹笋,穿过台阶长进院子,甚至是屋内,也为司空见惯之事。可东坡与爱妾在朝云一起,为何要在大白天的时候,还将房门或者院门掩起?虽然东坡在下文说是二人在房中一味修仙学道,但特意强调“松笋穿阶”,显然暗指时常有人干扰他们的生活、甚至是情感。这句诗使人自然联想到《野客丛书》中所说的,温氏女在“徘徊窗外”,东坡“觉而推窗,则其女逾墙而去”。所谓“墙”,并非高墙,大抵为残垣、矮篱之类,这与诗中的“穿阶”二字,倒又相映成趣……    
    当然,苏轼《卜算子》词,更有极深的身世之悲,落寞之叹,甚至有人还从“无人省”中看出“君不察”之思,说这篇作品有美刺之机①,由于本书只谈东坡情爱及其与女性的关系,只能就此住笔。    
    在惠州城内东江与西枝江交汇处,也就是苏轼被贬此地所居住的合江楼附近,有块江水冲击而成的沙滩,当地百姓一直将它称作“沙洲”,那里至今还流传着东坡先生与温超超之间情感纠葛的故事。当地文化名人李展强先生,曾将这个传说加以整理,写成《残冬之恋——苏东坡在惠州的故事》②。    
    一首四十余字的小令,能够引起五花八门的情爱故事,能让古今名流、黎庶争相追述,除却东坡居士之外,能有几人享此殊荣特遇?所谓“旷古风流”、“万古风流”,至此足矣!    
    2005年夏天,笔者在广东省西部织镇寻访贬谪流寓者踪迹,偶然听说有个“坡尾村”,村头有数十棵古老荔枝树,传说是东坡被贬海南时,有个惠州妙龄女子,一直追到这里,东坡无奈,只好留下自己的书僮,改叫苏某,与之结俪,并一同种下数十颗荔枝。笔者迅急驱车前往,果然见到路旁不远,老荔树苍桑斑驳,形近千载,村里还有姓苏的居民,一说此事便喜形于色……目睹其树,耳闻此事,龙吟感慨之余,随即请来当地“太守”,将那些古树列为地市级重点文物,严加保护,然后有诗叹曰:    
    千载老坡说不尽,    
    风流何必皆实据?    
    果须有据再风流,    
    天台阆苑皆无趣。




=TXT版本编辑制作TurboZV,更新消息请访问 turbozv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