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回忆录之大同盟-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 电报发于11月9日,此时战斗已经结束。——原注
              *  *  *  *  *
      蒙哥马利此时为决定性的突破(“增压”作战计划)进行了计划与部署。他把第
    二新西兰师和英国第一装甲师从前线撤出,后者在腰子岭击退德军装甲部队的战斗
    中战绩卓著,目前急需整编。英国第七装甲师、第五十一师和第四十四师一个旅集
    结一处,形成了新的后备力量。此次突破将由新西兰人、英国第一百五十一旅、第
    一百五十二旅和第九装甲旅为先锋。
      经过连续苦战,澳大利亚人快速向前推进,取得了辉煌战果,使整个战局对我
    方十分有利。11月2日凌晨1点,“增压”行动计划开始实施。在300门大炮的掩护
    下,附属新西兰师的几个英国旅突破了敌军的防区,第九装甲旅率先冲向敌阵。但
    在通往拉曼的道路上,他们发现,一条由反坦克武器构成的强大防线阻挡了他们的
    去路。经过长时间的战斗,该旅遭受了严重损失,但却为后续部队开辟了通道。英
    国第一装甲师于是便由此通道向前开进。此次战役中的最后一次坦克战开始了。敌
    人集中所有剩余的坦克对我军突出部的每个侧翼展开了攻击,但均被我军击退。这
    是最后的决战,但即使是在第二天(3日),据我方空军汇报,敌军虽然已经开始撤
    退,通往拉曼道路上的敌人后卫部队却仍然纠缠着我军装甲部队的主力,使之无法
    前进。希特勒发布命令,禁止德军后撤,但这一问题已不能由德国人来决定。我军
    只需在敌人的阵线再打开一个缺口。11月4日凌晨,第五印度师在特勒阿格及尔以
    南5英里发动了一次迅雷不及掩耳的猛攻,攻击取得了完全的成功。此时,我军已
    经赢得了战斗。他们最终扫清了前进的障碍,横越广阔无根的沙漠对敌军实行追击。
      隆美尔正在全线撤退,但运输工具和汽油只够一部分部队使用。德国人虽然作
    战时很勇敢,此时却先乘上车辆逃走了。6个意大利师的成千上万名士兵被丢在沙
    漠中;他们缺粮缺水,除了束手就擒、被关人战俘营外,别无出路。战场上遍地都
    是被击毁或丢弃的坦克、大炮和车辆。根据敌方自己的记载,德国装甲师在战斗开
    始时共有可供作战的坦克240辆,到11月5日时仅剩38辆。面对我方空军的优势,德
    国空军已经放弃了无望的战斗;我方空军几乎如入无人之境,对敌军狼狈西撤的大
    批部队和车辆进行了全力攻击。隆美尔自己也曾对皇家空军所起到的巨大作用给予
    高度的评价。①他的军队已被彻底击溃;他的助手冯·;托马将军以及9名意大利将
    领都已成为我军的俘虏。
      根据当时的情况,我军可望全歼在逃的敌军。新西兰师奉命向富卡追击;但当
    11月5日到达该地时,敌人已经逃脱。当时我们还有一次机会,即可以在马特鲁港
    截断敌军的退路。英国第一和第七装甲师已向该地挺进。6日黄昏,他们已经接近
    了目标。当时敌人正试图逃出日渐紧缩的包围圈。但就在此时,天下起了雨,我军
    前进所需的油料也已不足。7日整天,我军停止了追击。经过24小时的耽搁,我军
    已不可能全部合围在逃敌军。尽管如此,4个德国师和8个意大利师均已溃不成军。
    我军俘获敌军30000人,缴获了堆积如山的各种物资。根据记载,隆美尔对我军炮
    兵在此次战役中所发挥的作用作过这样的评价:“英国炮兵又一次展示了它闻名退
    还的技艺,特别是它的高度机动性和配合部队进攻时阶决速反应。”②
      ① 见德斯蒙德·;扬:《隆美尔》,第258页。——原注
      ② 见德斯蒙德·;扬:《隆美尔》,第279页。——原注
              *  *  *  *  *
      阿拉曼战役与沙漠地区以前的历次战斗均有所不同。此次战役战线狭窄,工事
    极为坚固,并有重兵固守,没有侧翼可以包抄。只有较强并且敢于采取攻势的一方
    才能取得突破。这让我们联想起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生在西线的战斗。1917年底的
    康布雷战役以及1918年的多次战役中出现过的实力较量在此次埃及的战场又得以重
    现。在这些战斗中,攻击者都拥有便捷的交通线,都尽量集中使用炮兵,用猛烈的
    炮火组成火网,大批坦克蜂拥推进。
      蒙哥马利将军和他的上司亚历山大经验丰富、研究缜密、善于思维,所以都深
    谙此道。蒙哥马利是个伟大的炮兵专家。萧伯纳说,拿破仑相信大炮可以杀人,蒙
    哥马利也相信这一点。我们会发现,他总是力图使二四百门大炮在统一的指挥下参
    加战斗,而不是利用分散的炮兵连进行小规模的轰击。过去,装甲部队在广阔的沙
    漠地区实施突袭时总是使用这种小规模的轰击。当然,无论就哪个方面而言,此次
    战役的规模都远不及在法国和佛兰德所进行的那些战役。在阿拉曼,12天内我们损
    失了13500人;而在松姆地区,头一天我们就损失了60000人。从另一方面来说,自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防御火力已大为增强。在上次大战中,人们一直认为,要突
    破一条工事坚固的防线,在炮火和兵力上必须具有2—3倍的优势。但在阿拉曼战役
    中,我方并不具有这样的优势。敌军的阵线不仅包括连绵不断的前沿据点和机枪阵
    地,而且,这样的防御体系还遍布整个纵深区域。此外,阵地前方还有大片的雷区,
    形成了强有力的屏障,其所布地雷质量之高、数量之大都是空前的。由此可见,阿
    拉曼战役将永远成为英国战争史上的光辉一页。
      阿拉曼战役之所以会永垂史册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事实上,它标志着“命运”
    的转折。或者可以这样说:“阿拉曼战役前,我们逢战必输;阿拉曼战役后,我们
    逢战必赢。”
    
    文学殿堂 疯马扫描校对 
    yesho/wenxue/ 
         二战回忆录   第六十三章 点燃火炬
      罗斯福总统对戴高乐将军怀有成见,后者通过李海上将与维希保持着关系;另
    外,我们对两年前达喀尔问题泄密一事也还记忆犹新。所有这些使我们作出决定,
    我们将不向“自由法国”透露任何有关“火炬”行动计划的消息。我对此并无异议,
    但是,我充分考虑到我们英国与戴高乐的关系,考虑到如果我们故意将他排斥在
    “火炬”计划之外,他必然会觉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我计划在行动即将开始时通
    知他,并准备委托他管理马达加斯加岛,以减轻他和他的“自由法国”运动所受到
    的轻视和侮辱。我们在几个月的准备工作中所面临的种种事实以及此后所了解的一
    切情况都表明,让戴高乐参与此次行动将对北非法国人士的反应产生十分有害的影
    响。
      但是,我们显然必须物色一位有威望的法国人。在英国人和美国人的心目中,
    没有谁比吉罗将军更为合适了。这位斗志坚强的高级将领在德国惊险而大胆的越狱
    已经传为美谈。1937年我访问马其诺防线时,曾在梅斯见过吉罗;在本书中我已记
    叙过此事,当时他负责指挥这一防线的主要部分。他曾把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越
    狱后在德国阵线后方的冒险经历告诉过我。我也曾越过狱,在这方面我们有着相同
    的经历。如今,作为集团军司令,他又重演了青年时代的英勇事迹,而且还更为轰
    动。美国人已和吉罗将军进行了秘密会谈,计划在关键时刻将他从里维埃拉送到直
    布罗陀。我们对“要人”(吉罗的代号)寄予了很大希望。在海上经历了一番风险后,
    吉罗和他的两个儿子被安全送抵直布罗陀。
             *  *  *  *  *
      在此期间,我们庞大的舰队已经驶近目的地。从英国港口出发的大多数护航运
    输船队都必须驶过比斯开湾,穿越德国潜艇出没的所有路线。因此,我们需要有强
    大的护航舰队。10月初以来,克莱德湾和其他西部港口已聚集了大批运输船只。对
    此次航行的具体时间和路线,我方都必须严守秘密。这一点我们做得非常成功。根
    据他们自己的情报,德国人误以为我们的目标还是达喀尔。到10月底,已有约40艘
    德国和意大利潜艇布防在亚速尔群岛以南和以东的地方。一支由塞拉利昂驶回英国
    本土的庞大运输船队遭受了重创,13艘船只被击沉。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种损失尚
    能承受。“火炬”行动计划的第一支护航运输船队于10月22日从克莱德湾出发。到
    26日,所有快速运兵船只均已出航,美国的部队也从美国出发直接运往卡萨布兰卡。
    至此,运载“火炬”计划远征部队的650艘船只均已启航,他们躲过了德国潜艇和
    空军的眼睛,悄悄地渡过了比斯开湾或大西洋。
      现在,我们已经用上了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在远远的北方,我方的巡洋舰监
    视着丹麦海峡和北海的出口,以提防敌入水面舰只的袭击。其他巡洋舰防卫着亚速
    尔群岛附近美军的必经之路。而英美轰炸机则对法国大西洋沿岸的德国潜艇基地进
    行了袭击。11月5日至6日夜间,我军先头船只已经进人地中海,敌人毫无察觉。直
    到7日,驶往阿尔及尔的运输船队距离目的地只有不到24小时的航程,敌人才发现
    了它。即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