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秋战国演义-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新郑家中。    从此人们称赞庄公孝敬,称赞颖考叔的调节水平。###23周郑交质欺天子
    公孙滑去卫国走得很慢,刚刚走出郑国地界,就听说父亲中计死亡,奶奶武姜移居颖邑。他担心自己被追杀,就加快脚步赶到卫国。拜见了卫桓公。    公孙滑哭着说:“郑庄公寤生残忍无道,杀了太叔段,还囚禁了太夫人。”    卫桓公一听十分气愤:“寤生杀弟囚母,不友不孝,天理不容,等我调整一下兵马,帮助你讨伐郑国。”    秋冬时节,卫桓公点起兵由滑带领奔向郑国。    郑庄公早已知道公孙滑去了卫国,时刻注意卫国方向的动静。卫国兵马一动,庄公就得到了消息,召集群臣研究对策。    公子吕说:“公孙滑逃命在卫国,蛊惑卫国出兵。卫桓公姬完是个正直明理的人,嫉恶如仇,他听了滑的一面之词,并不知道太叔段起兵造反的事实,所以兴兵帮助公孙滑报仇救祖母。这是卫侯出兵的理由。以我看,主公赶快给卫桓公写一封信,讲明事实真相,卫侯必然撤兵回国。剩下公孙滑人单势孤,成不了大气候。”    庄公说:“有道理,就这么办!”立刻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到卫国。卫桓公接到书信,展开阅读,只见信上言说:    “尊敬的卫贤侯殿下:    请允许我把郑国发生的叛乱事情通报贤侯,请贤侯不要笑话。    近日寡人愚弟段依仗国母宠爱在其封地京城起兵发起政变,被寤生平息。寡人曾封段京城,地盘与寡人匹敌,寤生作为兄长对同胞弟弟已经是厚遇至极,不能说不友。可是段无视兄弟之情,不思兄长厚爱,无视朝廷礼制,起兵造反叛乱,实在是不友不忠。为了社稷安危,寡人不得不起兵对峙,平息叛乱。段逃入共城不降,自刎身亡,并不是寡人及手下所杀。寡人已经把他厚葬。国母姜氏怂恿段起事,事败心身不安,羞于和寡人相见,暂住颖谷供养。近日寡人已经将国母接回奉养。段的儿子滑帮助段反叛,编造谣言骗贤侯劳师,兵临下国。寡人反复反省自觉郑国没有得罪上国的事情,必然是因为逆侄的缘故。请贤侯三思,无伤两国的友谊。    寤生再拜致礼。”    卫桓公看完书信,非常惊讶:“原来是段贪心不足,没有兄弟之情,造反篡夺侯位,大逆不道。寡人兴兵这是帮助逆贼呀。”派人飞马通知已经派出的部队收兵回国。然而,公孙滑领兵并没有直接奔新郑,而是改道奔向廪延。卫国的传令使者到时,公孙滑已经占领廪延。    郑庄公得到消息大怒,命令大夫高渠弥领兵去争廪延。郑兵刚到,卫国兵马刚刚接到回国的命令,撤兵而去,公孙滑也随军而行。郑国军队打着周朝王师的旗号,以周王天子讨伐的名义,带着虢国、邾国的军队,一直追到卫国,占领了南鄙。    卫桓公召集群臣研究对策。公子州吁主张出战:“郑国兵马来到家门口,不能怕他,与他决战。”大夫石碏说:“这样不妥,这次郑国兵马到来,是因为我们帮助公孙滑占领他们的城池,这是不义之举。上次郑庄公给我们送来书信,我们没有回信,而且撤军晚了,是我们有失误。我们应该给郑伯写一份回信,解释一下,承认过错。郑国肯定退兵。”    卫桓公连连点头,当即指派石碏撰写书信。    信上写道:    “王卿士郑贤侯殿下:    寡人误听公孙滑的谎言,说上国杀弟囚母,他本人逃难。所以才出兵帮助他。收到您的来信,才知道事情的真伪,急令收兵。无奈路途遥远,令到迟缓,才误占上国的城池,真是罪过。现在卫国兵马已经全部收回,随后就把公孙滑绑了献给贤侯,恢复友好关系。”    郑庄公看了回信说:“卫国已经认错,这事就算了结。至于公孙滑,虽然借兵谋乱,也是为了他的父亲。我就这么一个侄子,如果杀了就断了弟弟的后,不杀又互相不好见面。就让他留在卫国思过吧,量他再也成不了气候。”就给卫桓公写了回信,传令郑国、虢国、邾国的兵马各自撤兵回国。    郑庄公寤生同他的父亲一样在朝廷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平王不可缺少的助手。过去他几乎每天都在朝廷,国内的事情就全权交给公子吕办理。自从太叔段入主京城以后,庄公在朝的时间越来越少,近期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到职。平王缺少得力的大臣佐理朝政,心中着急。虢公忌父经常到朝廷与平王相见,平王和他很谈得来,十分喜欢他。平王就对虢公说:“郑侯父子在朝多年,现在有半年时间都没来了,他国内一定有重要的事情脱离不开。朝廷也十分需要人。朕就让你代理郑伯在朝的职务,管理朝政,不要推辞。”    虢公赶紧跪下恳求:“这个万万不行,郑伯是朝廷重臣,一向尽心尽力,秉公办事,很负责任。近期郑伯不来朝,必然是国内有重要的事情必须亲自处理。事情处理完以后,他一定立即返回朝廷。臣如果代理他的职务,不仅坏了我们之间的关系,你们君臣之间也会互相失去信任。这对朝廷十分不利,臣不敢奉命。”虢公再三推辞,坚决不干。离开王宫急忙回国。    郑庄公是个聪明人,这段时间虽然没有去朝廷,但是他在朝廷中有许多朋友,并且他在洛阳的官邸留有心腹,朝中有什么消息他都能及时知道。这一段时间他能够安心留在新郑处理家中的事,因为他知道朝廷没有什么大事。平王打算重用虢公的事,庄公很快就知道了,他立即驱车赶到洛阳上朝面见周平王。朝拜之后庄公说:“臣下承蒙大王恩德和厚爱,父子二人相继在朝廷辅佐朝政。臣才能不强,时刻担心怕误了大事,尽不到应有的职责,请求辞去朝中的职务,回到自己的封地郑国,以保持臣下的晚节。”    平王说:“爱卿好长时间不在身边,朕总是担心朝中的事情处理不好。爱卿来到,朕才一块石头落了地,心中有了底,还指望爱卿为朝廷挑大梁呢。爱卿怎么能有辞职的想法呢?”    庄公知道平王软弱无能,但是有一个优点就是能够使用大臣,对使用顺手的人有依赖。他也知道自己的为人还算可以,在朝中是个顶梁柱。平王用他比用别人更放心,目前还没有谁的品行和能力超过自己,平王离不了他。所以就极力要条件,提高自己的地位。想通过撂挑子胁迫平王更加依赖自己。庄公接着说:“臣下国中刚刚发生了一件大事,臣的弟弟叛逆造反篡权,臣刚刚平息这件事,就星夜返回朝廷,生怕耽误了朝廷的大事。路上听说大王要启用虢公。虢公的能力比我强,有他辅佐,臣下就可以安心的回国了。”    平王听庄公说到虢公,脸腾的红了,解释说:“爱卿长期不来,朝廷上的事务需要人办理,所以朕是有过在你回朝之前让虢公入朝临时佐理政事的打算。可是虢公死活不肯,已经回归。爱卿又有什么疑心呢?”    庄公说:“朝政是大王的朝政,并不是臣下一人的朝政。用人的大权掌握在大王手中,虢公具有佐政的才能,臣下应当拱让退避。不然,大家会以为臣下贪恋权位,不知进退,请大王考虑。”    平王坦诚地说:“爱卿父祖两代对朝廷立下大功,朕信任你们父子的忠心,所以委以重任,四、五十年来,君臣一致,朕得心应手。现在你怀疑朕对你不信任,朕就让太子狐到郑国做人质,你看怎么样?”    庄公这才知道拿把拿大了。赶忙说:“供职辞职是臣下的自由,那有天子在臣国留人质的规矩?世人会说是臣下要挟天子,臣就是死一万次也不敢应允!”    天子说话是不能收回的,平王赶忙解释说:“爱卿治国有方,朕早就想让太子到郑国观摩学习你的治国方略和治国经验,提高他的才能。你要是坚决不答应,那就是怪罪朕了。”    庄公再三不敢接受。话已经说到这种份上,平王和庄公都是骑虎难下。大臣们赶紧和稀泥,一齐说:“大王如果不派送人质,觉得无法使郑伯丢掉疑心;郑伯接受人质又觉得对大王不敬。不如这样,大王派太子到郑国观政学习,郑伯派世子到周国做人质,以表示君臣互相信任。”    平王说:“好,就这么办!”    于是,郑庄公赶紧把世子忽送到周国作为人质,接着平王把太子狐送到郑国。    大臣们背后议论说,这是什么事呀,天子不像天子,臣子不像臣子,王道衰微,诸侯主政。天子一点权威也没有。后人左丘明在《左传》中评述说:“信不由中,质无疑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24呈霸道抢粮欺君
    周平王在位51年去世,郑庄公与周公黑肩一同摄理朝政,把郑世子忽放回郑国,迎接太子狐回洛阳继承王位。太子狐听到父王去世,悲痛过度,身体生病,回到洛阳就死了。他的儿子姬林接替王位,称作周桓王。桓王登基,平王和原太子发丧,各国诸侯都来吊唁,并且觐见新天子。虢公忌父第一个来到,而且礼数周到,忙里忙外,桓王十分喜欢。    桓王对于他的父亲长期在郑国做人质而且在关键时刻死亡这件事很有想法,对郑伯长期在朝廷专政很有看法,就个别同周公黑肩商量说:“我的父亲先太子在郑国做人质,郑伯内心对朕不会尊重,他又是长期在朝的老臣,和他的关系不好处。虢公忌父做事恭谨,相处融洽。我想让郑伯回国,让虢公接替郑伯。你看这事怎么样?”    周公黑肩说:“郑伯寤生的祖父友为了保卫幽王战死,父亲掘突在平王东迁时迎立护送,他们对朝廷有大功,所以先王才让郑伯父子相继担任卿士佐理朝政。几十年来寤生还是尽心尽力,处事比较公正,辛辛苦苦,也是有功劳的。但是他才能高,脾气大,有点专横,先王总是容忍他。大王现在如果解聘他的在朝中的职务,就怕他老羞成怒,制造祸端,对朝廷不利。”    桓王说:“朕不能一天天看他的脸子,受他的摆布。朕已经拿定主意,改换新人。”    第二天早朝,桓王对郑伯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