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座建筑物后来成了孔令杰公司的本部,那里直接可以起落飞机。有传闻说,孔令杰个人拥有的财产在当时已达10亿美元。他共有4架飞机,一辆装甲卡迪拉克车,一个专供他打猎的狩猎场,并雇有一队武装卫士,俨然是个小小的独立王国的国王。
孔令杰休斯敦郊区大院偶尔的客人之一,就是他的姨妈宋美龄女士。在美国曾经还流传过一段宋美龄要来休斯敦定居的消息,最终也因为宋美龄的沉默而告终。
由于孔令杰的低调,他在美国公众心目中,已成为一个神秘人物的代表,这在信息发达、新闻界无孔不入的美国,是极为罕见的。不过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1985年美国的一家杂志以“天下奇闻的详情与内幕”为题,向美国公众和海内外华人初步揭开了蒙在孔令杰头上的神秘面纱。
这篇报道中说:在得克萨斯州休斯敦郊区,一位神秘的人物修建了一座神秘的建筑。这位神秘人物就是孔令杰——已故的中国名人孔祥熙的最小的儿子,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女士的外甥,现为美国石油业首屈一指的大亨。孔令杰修建的这座建筑,奢侈豪华、防范严密、坚固异常,是一座拥有地下城堡的巨厦。它不是那种一般美国人想象的古典式的城堡,而是用巨额投资兴建的、总价值为1800万美元、既能办公又能作为别墅的私人官邸。它的坚固程度可以使它抵御一切投弹的袭击,面积之大可以容纳1100人长期在里面生活……不知这位记者从哪里得来的材料,在这篇报道中,记者对“城堡”内的结构和设施也做了详尽的描写。
孔令杰在休斯敦的这座神秘的建筑物本来是在极其隐秘的情况下兴建的,外人一般不得而知。可是由于孔令杰与兴建这一巨大建筑物的负责人陶布森博士之间,因金钱问题出现纠纷,两人成见越来越大,隔阂越来越深,最后终于变友为敌,双双走上法庭,互相控告对方,于是,孔令杰秘密修建豪华建筑一事终于被披露出来。
孔令杰晚年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极少与外界来往。美国《德州月刊》杂志记者曾这样描写道:他是一个体型略胖的人,身高约5。6英尺,体重185磅,满头是略带灰丝的黑发。虽已年逾花甲,但因为保养极好,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小得多。他形迹诡秘,一切言行都非常谨慎而保守。他不愿为人所知,也不想跟外人打不必要的交道。他拒绝接受记者的采访,因此,人们只能从陶布森向休斯敦市地方法院控告他的公案中,获知一些这位休斯敦神秘市民的秘密。在美国,即使熟悉他的人,一般也只知道他叫路易·C。孔,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孔令杰。而且,自从陶布森和他闹翻出走以后,关于孔令杰和他那座神秘别墅包括地下城堡及一切其他细节,就几乎成为永久的秘密,再也无人知晓了。
孔氏家族在四大家族中是最富有的,这是世人皆知的。然而殊不知孔家的富有自孔祥熙始之。孔祥熙的少年时代是在贫寒与快乐中度过的,尤其是在其母辞世后,失去了母爱却也收获了父亲的关爱与教育。
孔祥熙上教会学校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由于他受西方教育的影响,在教会学校时的思想在当时看来是超前的。但是基于他的年轻气盛,在某些问题的处理上便略显幼稚,譬如刺杀慈禧。但是在对待义和团的这件事上,一方面显示了他的知恩图报,另一方面也为他赢得了出国留学的机会。无论孔祥熙之后的行为如何,他当年的出国留学却是因于他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已成落败之势,难以适应那时的发展。他是抱着救国救民的远大理想,远涉重洋,赴美留学的。也正是基于此,孔祥熙一开始选择了理化专业,想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留美期间,孔祥熙不仅在心理上成熟起来,在认识上也发生了许多转变,甚至在生活习惯上也深受美国的影响,诸如他的晚睡晚起,便是在那时养成的。
当然,在这个时期,结识孙中山成了他一生的重要转折点,使他在思想上有了重大的转变。他曾说:“从此自觉有行有道,学有云,不像以前那样一味地在黑暗中摸索,一言一行,骤然之间比较以前更为慎重。这一转机,对于我个人来说,实在是关系重大。”
留学归来,创办铭贤学校。办学之始,孔祥熙是为了开启明智,走教育兴国的道路。之后,当他走出太谷,坐上南京政府的高位时,铭贤学校就成了他捞取政治利益的一种资本,同时也利用铭贤学校不断地培养为己所用的亲信。当然客观来讲,铭贤学校还是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同时由于孔祥熙对体育的重视,其间也培养了一批体育人才,使得山西的体育一度雄居华北之首。
《孔氏家族私密生活相册》 四孔家第二代(8)
在孙中山逝世前,孔祥熙为了革命事业也可以说是辛苦奔波,鞍前马后。辛亥革命前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无论在山西、日本以及之后的山东和北京就任北洋政府官员期间,孔祥熙在政治上始终追随着孙中山先生。并根据先生的指示,积极联络北方军政要员以谋求建立反对直系控制的北京政府的大联盟。当孙中山先生北上且在北京病重期间,又一直守护在先生病榻前,成为《总理遗嘱》的见证人。在孔祥熙早年的活动中,他的确是孙中山先生的一名忠实追随者。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脱离了先生教导的孔祥熙便背叛了先生的新三民主义革命思想,为了追求名利和财富,竟效力于蒋介石,卖身求荣。
孔祥熙凭借着他在美国建立的关系,曾两次出访欧美,为蒋介石寻求国际上的支持。两次出访,不仅收获了他国淘汰的废铜烂铁,也得到了一些钱财上的支持,但是所得全部用来“围剿”红军了。同时这两次出访也为孔祥熙日后去美定居奠定了基础。
在“西安事变”中,孔祥熙以明哲保身之策对之。他机关算尽,既讨好了蒋介石,也保全了自己。
孔祥熙在南京国民政府任职期间,可谓是受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崇。他不仅为蒋介石赢得了既得利益,也为自己聚敛了世人难以知晓的巨额财富。然而好景不长,在孔祥熙政治、经济地位达到巅峰状态之时,蒋介石为他敲响了丧钟。
孔祥熙带着满腔悲愤飞往美国,在异国他乡安度晚年,除了之后,由于思乡之情到台湾居住两年,他再也不曾踏上国土一步。
孔祥熙在任财政部长之时,大举借债,扩大财政赤字;滥发钞票,通货紧缩与膨胀,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然而期间,他进行的货币改革却统一了全国货币,对缓解通货紧缩,恢复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孔家与宋家的关系自然是紧密,然而孔祥熙与宋子文却是针锋相对。二人轮流坐上财政部长的位子,因此相互嫉恨。即使在孔祥熙去世后,宋子文却依然不愿意在这场战斗中妥协,不曾前去参加葬礼。由此可见二人积怨之深。
几十年来,孔家子女一直在美国定居,显得十分低调、神秘,除了至亲好友外,他们绝少与其他中国人来往。孔家目前无人从政,家族成员人丁稀少,在孔祥熙的4个子女中,惟有孔令杰有后代。
如今,当年显赫一时的四大家族,光芒已渐失。第一代成员已久别于人世了。第二代成员中,仅存的几位也都已进入风烛残年了。孔家第二代成员中,惟有孔令仪依然生活在纽约,隔洋思乡。
=TXT版本编辑制作TurboZV,更新消息请访问 turbozv =